千呼萬喚始出來,我們的科學戀愛的第三期終於來了,這一期的主題也是準備了許久,是各位會在各大社交平臺以及視頻平臺都會見到的——【依戀模式】。我們在各種社交媒體都會見到所謂的“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什麼“安全型依戀”,更有甚者出現了“迴避型依戀人格”或者“迴避型人格”這樣的詞彙出現,這一期就給大家一一掃盲這些標籤詞彙,但是因為內容我想講得更加細緻些,所以我將分成好幾期具體的分開講講幾種依戀模式,這一期就首先是一個入門導讀一樣的存在,先給大家捋一捋過一過這個【依戀模式】是什麼玩意!?
首先呢?想這些營銷號啥的呢他們說得沒錯,心理學上確實是存在【依戀模式】這一理論的,所謂“焦慮型”、“迴避型”以及“安全型”這三種依戀類型也是存在的,這三型依戀模式是人類的依戀模式但並不是成年人的依戀模式。心理學中依戀模式類型是分別分為【嬰幼兒依戀模式】以及【成人浪漫依戀模式】兩種不同的依戀模式的,【嬰幼兒依戀模式】分別分為“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以及“焦慮-矛盾型依戀”;而【成人浪漫依戀模式】則是分為四種的依戀風格,分別是高焦慮的“焦慮型依戀”、高迴避的“疏離型依戀”、高焦慮同時也高迴避的“恐懼型依戀”以及低焦慮同時低迴避的“安全型依戀”。而前文提到的“XX型依戀人格”、“XX型依戀人格障礙”或者“XX型人格”,首先是沒有所謂【XX型依戀人格】,依戀模式歸依戀模式,人格歸人格,這兩個是兩個概念的東西,不能混為一談,而所謂的“XX型人格”這裡更多是指【人格障礙】,人格障礙已經是屬於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種了,患者是需要在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根據《DSM-5鑑別診斷手冊》的量表內容進行診斷之後才可以確診的,和抑鬱症、躁狂症這些疾病一樣是需要專業的有診斷權的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瞎貼這些表情在自己身上。
依戀(Attachment),一般被定義為嬰幼兒和他的照看者(一般為父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最早關注依戀的是“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對嬰兒進行觀察,認為父母特別是母親,對嬰兒的餵養以及教養方式決定了嬰兒的依戀性質。(後續研究發現兒童也並不只是因為父母提供食物而產生對父母的依戀),兒童對於母親的依戀會成為其日後各種人際關係的原型。依戀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個體的各種驅動力其後,在“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的進一步研究之後中發現,嬰兒的依戀主要體現在感知到痛苦或者危險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而向確定的依戀對象尋求接近的過程中。以此基礎誕生了上文提及的【嬰幼兒依戀模式】的理論。
經歷了童年期、青春期,我們便進入了以成熟和繁衍為核心的成年期,尋找我們喜歡的伴侶。我們的依戀模式也隨著成長由原來的【嬰幼兒依戀模式】轉換成了【成人浪漫依戀模式】。成人依戀和嬰兒依戀兩者最大的區別便是成人的依戀模式是交互的,也就是說雙方之間不會分別來扮演“依戀對象”和“被依戀的個體”這樣的角色,每個成人既是對方的依戀對象,又會向對方展示依戀行為,伴侶之間的角色會經常發生轉變。這也是成人依戀的複雜性所在。(之後會出一期講解親密關係中“角色扮演”的部分,展開聊)而【成人浪漫依戀模式】也並非純粹的如同上文中的四種類型的分類,它是以迴避親密和焦慮拋棄這兩個維度組成的四個象限,由低到高連續變化的。如果有人在迴避親密和焦慮拋棄兩個維度上都表現出中等水平,套用上述四種依戀類型中的任何一種都不太適合。
下一期我們將嘗試對四種類型的【成人浪漫依戀模式】簡單的闡述,並且在之後的文章中單獨聊聊四種依戀模式,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