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和姑奶(也就是爸爸的爸爸的姐姐)聊天才知道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家里已经走了那么多亲戚,突然就想写点东西留在赛博空间,万一以后没有了“记忆里的年味”,也好有个可供回忆的念想。
腊月二十八——归家
每年过年都要从山西一路开车回辽宁,家母晕车又晕机,只有小汽车能舒舒服服让她不至回家时眉头紧皱让人以为是被我们强绑回了家。好在爸妈的家都在同一个县,距离大概都没有GTA老麦到老崔家的路远,不至于出现今年回谁家的争端。
今年在路上时我突然感觉我们不像是回家的游子,倒像几个货车司机,从家里打包好大包小包,这一盒酒给爷爷,那一盒醋给姥爷,还有各位亲戚,同学…终于开拔后,一路催件的电话便开始响个不断。真应该实装一个家族菜鸟,大家就能实时看到您的儿子已经抵达承德服务区,您的女儿正在跨过河北省界…只是村里的长辈们大概也看不懂菜鸟,好在他们也看不懂电话,所以他们催件也没那么急,只有早到家的亲戚上门拜访时,才能用到家族菜鸟。
回家要开一千多公里,这一路实在是非常无趣,既不敢一直在爸妈面前拿着思维驰或者思题目的课学习机,又被安全带勒着睡不好觉。为了快点回家送货上门,休息被优化了,吃饭喝水也少了。120迈的速度根本不敢吹风,餐也基本不会吃,宿只剩父子两个司机轮着靠在副驾休息,风餐露宿这个辛酸的成语只剩充饥喝的露露还算名副其实。

(如果露露有商务请给我把这一罐报销一下)
除夕——相逢
黑土地的家乡总有奇人,大概是天寒地冻的环境需要一些猛烈的活动才能让人不至冻毙于风雪。当然大家普遍来说也没有咬打火机取暖或者冬泳锻炼的狠活。农村最常规的取暖不过是柴火烧炕与电热毯铺床。更多的取暖大概就是与家中长辈相逢的愉悦与热情的火热的心和火热的锅——除夕已经到了必备节目环节——我们一起,包饺子!
家乡还有点旧习残留,出嫁的女儿过年应该在婆家,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好在我家从来没有出现过婆媳矛盾,倒不是关系好或者脾气柔,而是因为我奶奶早在我爸结婚后第二年就撒手人寰了。我少数和她见的几面都是在后山,隔着一个小土堆。

(只是想加个地狱笑话缓解一下气氛)
老家的饮食习惯很有趣,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9点左右一顿,下午一两点左右一顿,因此我记忆里很少有年夜饭这样的东西存在,半夜12点伴着炮声隆隆与难忘今宵,饺子出锅,除夕的守岁便临近尾声了。小城的农村没有禁燃禁放,但家里的老人不愿吵闹也很少出门买炮,于是家里的过年便只有蘸着酱油的猪肉白菜饺子了。
初一——拜年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一定要给过年指定一天我想多数人都会选择初一这天。我们这里初一就到了互相走亲戚的时间,各位远道回来的货车司机卸了货,大包小包送到另一家,会计便开始结算货款,又称孩子收压岁钱。
走亲戚是真正意义甜蜜的负担,关键在于父亲的家族实在太大,据说爷爷有九个兄弟姐妹(应该是有亲的有表亲),而我又有两个亲姑姑,表叔表姑那就数不胜数了。这些亲戚自然不可能一天全部拜访完,一方面有的人已经远走高飞成为活在话语和屏幕里的亲戚,另一方面这个大家族里大概已经能带着我亲奶奶去开战地私服了。不知道他们真开战地重新部署是不是就算复活赛打赢了。

初一的时间总是这趟行程中最快的一天,这家嗑点瓜子,那家吃点花生,有在村里修起鹤立鸡群的大别野的亲戚家中还有高级战备开心果或者果脯,一天就如风一般溜走了。
初二——南!下!
姥姥家其实就在爷爷家南边几公里的地方,但规矩还是要守,因此初二就是南!下!去看姥姥的日子。小时候特别期待这一天,这倒不是因为感情深浅,主要是我的舅舅积极响应国家家电下乡政策,早在12年时就给姥姥家装了电脑,15年前后又有了wifi。对于那时的小学生这环境不啻于神秘电竞房。不过我也已经很久没动过它了。其一是12年的电脑带个LOL已经汗流浃背了,想来把彩六或者去看看墨西哥的车库那纯粹小孩开大车了;其二是有一年一个人偷偷在房间里玩电脑啃红肠,不知是红肠干净又卫生还是因为房间没烧暖气,总之不幸罹患肠胃炎。还好没出地球OL新手保护期,吃了药又该吃吃该喝喝成了肥宅;

其三是舅舅成了家,有了表弟,不仅没人护着我我还要看着烦人的小孩,原来孩子的烦人特征都是大同小异——大吵大闹,不吃饭,不睡觉,还有超强的破坏欲。
总之那个电脑大概在疫情前(多么古老的称呼)成为了21世纪前几批电子垃圾,成为了一个不再可用的赛博空间接入点。
初三-初六——酒桌之上
新年,是老家人最多的时候,作为一个在省界边的小城,过年无数游子要重新回家看看。见了父母,走了亲戚,爸妈就到了线下单杀那些平时只能在微信与电话见面的朋友的时候。这时便只好把孩子窝在什么地方,孩子们总有取悦自己的方式,何况聚会的多数都也有孩子,找一个同学的家中把孩子安顿好。若是有电脑大家和和气气一次一条命,没有了那就得自己找玩具了。最常用的就是各种爆炸物:小鞭,二踢脚,小呲花等等。现在想想真应该感谢那时井盖好像不多,也没有视频平台,不然我和朋友们就要变成那个过年固定节目里的主角了。

只是聚会总要散场,爸妈也总要把我们各自接走,快乐总会有尽头的时候。大概那份快乐只有两三年,随后大家便是中考,高考,工作。然后再回来我们互相见到,依然能用童年的快乐与一年的趣闻填满闲聊,只是没有了那种童年的快乐。而我们也用这份成熟换取了一份成年人聚会的门票,有的时候是司机,有的时候就要成为那个挡酒的装傻呆呆鸟。
许是因为产粮多(我的意思是粮食,不是坐了一桌写手画师),又或因为聚会时总有一些中年的官场老油条,总之爸妈的聚会总有酒桌文化,母亲不会喝,父亲不敢喝(有慢性病),于是便开始让孩子成为“家族代表人”,好像我们家在北京有套四合院。不管最后一家人喝了酒还是以茶代酒,最后总要开始“提一个”我实在认为这个提酒实在是一个陋得不能再陋的陋习。简单一点一般是一个人提三遍,说三个祝酒词,大家应和一下然后依次轮过桌上一圈,当然多数时候可能一家人只有一个提酒,或者桌上的男士/女士占少数,便有一个代表了整个性别一起提酒。大麻烦是来了酒闷子率先站起来决定给大家挨个一人提一个,这时就要体现酒桌文化的魅力时刻了:学乌鸦哥掀桌子有点大动干戈,可若是不制止,完了~一个人这么提酒,大家都得跟着,一个十几个人的聚会这么轮一轮,暂且不说要喝几斤,光喝酒都得喝几个小时,这时就需要旧的班长或者那个混的好的吹的猛的大哥大姐赶紧说大家喝个高兴,为了有氛围聊天,这聚会才能正常进行。
散场以后,几个没喝的便成了司机。带着一车浑身酒气的东北大哥大姐跑来跑去一点不带派,唯一的好处是大概公认耍酒疯的朋友很少有人叫,这些朋友并不会吐一车或者开始胡说八道。送到地方后回家路上就到了喜闻乐见的八卦环节,背后嚼舌根不道德但有趣,父母便开始说这个同学怎么现在这样,那个同学以前怎么怎么了。

初七——返程
再多的八卦闲话和酒桌文化,最后都会撒在路上被车轮碾为齑粉,最后随着越拉越远的距离,家乡又产生了美,成为了千里之外的游子一年最盼望的年终奖。回家时日夜兼程,只要不罚款能多快就开多快,回去开工时就慢慢悠悠,恨不得一个服务站下一次休息一下,只是长路终有尽,于是又开始一年的思念,直到下一次风餐露宿。

希望这篇文章消失在赛博空间以前,大家都能去想去的地方,见到想见的人。
——2025.2.6,G5京昆高速369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