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它也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马克思主义还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体现了其对人类解放的追求。它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有着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3.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 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一发现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驱逐出去,让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动力。例如,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 二是剩余价值学说。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个超出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它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受剥削的根源,从而奋起反抗。
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例如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剖析是基于大量的经济现象和事实。
- 具有革命性。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对旧的社会制度、不合理的观念等进行批判。比如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压迫。
- 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 具有人民性。它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理论,关注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 具有发展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吸收新的成果而发展自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mzd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mzd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等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mzd思想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6. 客观实在性
-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不管人们是否感知到它,它都客观存在。例如宇宙中的天体,即使人类还没有观测到某些遥远的星系,它们依然存在于宇宙之中。
7. 物质的根本属性
-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总是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中。比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身自转,这是机械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生命运动。同时,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运动都有其物质主体。
8. 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 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例如,人的生命历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出生到死亡,这体现了时间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比如一座建筑物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有长、宽、高三个维度,这体现了空间的广延性。任何物质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
9. 意识的表现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表现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这些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例如,看到一朵花的颜色(感觉)、形状(知觉),回忆起花的样子(表象)。还有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这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比如通过对花的生长规律等进行思考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10.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表现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进行活动之前,会先在头脑中形成目标和计划。例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之前,就会在脑海中构思建筑的样式、功能等。
-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能够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观念。比如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他们通过想象等意识活动创造出来的。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改造世界。例如,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
- 意识还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积极的意识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极的意识可能会导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比如,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11.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基础
-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例如,农民种地要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同时,人们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比如通过灌溉、施肥等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在认识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12. 世界的统一性理解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各个方面,但它们都统一于物质。自然界是物质的,这很容易理解,如山川河流都是物质实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物质生产方式,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的思维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思维,都来源于物质世界。
1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上升运动。如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就是一种发展过程。
1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追求不同;同时又相互依存,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基本属性。
15. 辩证否定的实质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例如,在文化发展中,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是“扬弃”,我们会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如优秀的道德观念、文学艺术等,同时摒弃封建迷信等糟粕部分。
16. 本质与现象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例如,商品的价格波动是现象,商品的价值是本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外在表现。
17. 实践的本质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例如,工人制造机器,这是他们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将原材料加工成机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
18. 实践的基本特征
-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指实践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例如,设计师的设计图纸是观念的东西,通过建筑工人的施工实践,把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建筑物。
-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比如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是为了探索自然规律,这是有明确目的的自觉活动。
-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例如,古代的生产实践和现代的生产实践在规模、技术手段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古代的生产实践是在当时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现代的生产实践也是在当代的社会关系下开展的。
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
-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例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等,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对这些物质的观察和感知。
-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把意识看作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经验等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
20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直观的,而是包含了主体的选择、建构等多种复杂因素。例如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实践)对自然现象(客体)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研究目的等(主体因素)来构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2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2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理解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或者剥削被剥削等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们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23社会意识的产生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原始人在共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简单协作观念等就是早期社会意识的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意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2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时社会意识会超前于社会存在,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有时会滞后,如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
- 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领域可能会超过经济发达地区,如18世纪末德国经济落后,但德国古典哲学却很繁荣。
- 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相互影响,并且每种形式都有其历史传承,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历经千年传承。
- 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5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的发展。例如,当封建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6阶级斗争的根源
阶级斗争的根源是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剥削被剥削阶级的劳动来获取利益,被剥削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必然会与剥削阶级进行斗争。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阶级只有劳动力,资产阶级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会尽量压低工人工资,这就导致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27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解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8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例如,一个面包,它能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使用价值),同时在生产面包过程中耗费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它的价值。
29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比如木匠制作桌椅的劳动(具体劳动),这些劳动中所包含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
3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生产同一种型号的手机,在不同工厂由于技术水平等因素,生产时间不同,但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1价值规律的作用
-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就会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反之则减少。
- 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生产者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 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同生产者的收益会随着商品价格的波动和生产效率的不同而变化。
3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私人的事情;同时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其产品要满足社会需要。例如,一个个体手工业者制作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是自己的私人劳动,但制作出来的产品要在市场上出售,满足社会其他人的需求,这就是社会劳动。
3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当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货币的增值,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3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例如,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身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还会创造出剩余价值。
35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或者提高劳动强度等方式,使工人创造出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
36剩余价值率的意义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越高,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重。例如,剩余价值率为100%,意味着工人创造的价值中有一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37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例如,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8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把获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等,从而实现资本积累。例如,资本家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新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扩大工厂规模。
39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资本的增值程度。资本家总是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利润率的高低会影响资本家的投资决策等。例如,不同行业的利润率不同,资本会倾向于流入利润率高的行业。
4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但资本主义却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4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局限性
- 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民主具有虚伪性和狭隘性,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很长时间内受到财产等因素限制。
- 政治运行受到金钱等因素的操纵:难以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例如竞选活动需要大量资金,这使得政治人物在决策时可能会受到资本利益的影响。
42垄断的产生条件
-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取高额利润。
-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例如,在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几家大型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就容易形成垄断。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获取高额利润: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国内市场饱和后,会寻找海外市场获取更高的回报。
- 在国外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等: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就是为了满足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需求。
43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其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例如,跨国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立工厂和销售机构,推动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
44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基础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和剥削本质,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4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阶级和国家消亡,人们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都很高。
-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自由地发展,不再受物质条件和社会分工的束缚。
46党的最高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表明党始终把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不懈奋斗。
4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明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认为意识可以正确反映物质世界。
-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范畴包含了辩证法的思想。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唯物主义贯穿于自然和社会领域。
4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表明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 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指其有条件性,受特定条件限制,与事物稳定性相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指其无条件性,能打破条件限制创造新条件,与事物变动性相联系.
- 相互联结: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包含差别和对立,无斗争性则无同一性;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的形式等受同一性制约.
5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矛盾各方面有特点.
- 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 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反映,反映事物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反映.
- 相互依赖: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起点;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错误.
51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 相互联系:任何成功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价值尺度以真理为前提,人类自身需要推动发现新真理;真理具有价值,二者在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5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决定作用体现在: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还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5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促进其巩固和完善;反之,则阻碍其发展和变革。
54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其产生的基础,在不同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特点和作用。
55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 社会分工的出现,使生产者生产不同产品,产生交换需求。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使其交换成为必要。
56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早期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剥削。
57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促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58垄断价格
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59垄断价格的形式
-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60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等问题,阻碍生产力发展。
- 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斗争,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阶级基础。
- 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等物质条件,为社会主义建立奠定物质基础。
6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决定发展道路的差异。
-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影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具体模式。
-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各国根据新情况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
6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