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工業革命正在歐洲如火如荼地進行。在一片熱火朝天中,人們對於日漸寒冷、愈發漫長的冬天毫不在意。人們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降雪,一個普通的冬天。只有少數科學家覺察到了危險的事實——太陽正在變冷。
氣溫越來越低,恐懼開始升溫,謠言開始蔓延,人們不安地討論著關於末日的話題。
地球日漸冰封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為了避免大規模的恐慌而引發社會動亂,有關當局還是極力在民眾面前表現得輕描淡寫。同時,當權者召集了科學家們設計出一種能夠在嚴寒之中維持人們生存需求的設備——能量塔,並決定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北極地區選址、建造它們,這一切都在高度保密中進行。
這一次的寒潮,比以往都更加凌厲、更加漫長。
冬天,似乎從此永無盡頭。
倫敦,這個曾經蒸汽滾滾的大都市,正在寒風中搖搖欲墜。食物、煤炭、木材、鋼鐵的短缺,讓她已經無法為人們在嚴冬中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太陽正在變冷的這一事實,成了這場寒潮中最劇烈的火。有關當局再也隱瞞不住,只好告訴人們,去北方。
人們不得不逃離熟悉的家,帶著恐懼、迷茫與疑惑,冒著嚴寒風雪,前往北方那座傳說中的“能量塔”。
寒冷、疲勞、傷病,許多人在遷徙途中失去了生命。歷經萬難活下來的80個人,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能量塔。然而,他們發現,他們只是從一個地獄,到了另一個地獄。
沒有住所,沒有燃料,冷冰冰的能量塔周邊散落著一些廢棄的木箱和鋼材……
但無論如何,已經沒有回頭路。這裡,就是“新家”。
我們必須活下來。
能量塔需要燃料。來到新家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鑽進冰冷的煤堆、木箱、廢鋼材裡把資源挖出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的新家亟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來保障有序運作。那麼,現在頒佈我們新家的第一條法規——【應急班次】!
有些同志對【應急班次】有怨言,這很正常,畢竟24小時工作,強度很高。但既然是“應急”,我們肯定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採用。
“報告!收集站已經建好!”
我們利用收集到的一些木材和鋼鐵,在散落的木箱、廢鋼材之間搭建了一個收集站。收集站為同志們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工作環境,以提高採集資源的效率。
那麼,收集站的同志,接下來你們辛苦一下,需要你們實行【應急班次】。
收集站的工人:
很快,夜幕降臨。
“轟隆”,能量塔啟動。
有了煤炭作為燃料的能量塔,散發出令人安心的溫暖。這,就是我們新家的入夥儀式。
解決了取暖問題,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飽腹以及住宿問題
許多同志為無瓦遮頭的現狀表示擔憂,希望能儘快規劃、建造一些帳篷,哪怕只是建造一部分。
我盤點了一下庫房裡的材料,看向正在【應急班次】下工作的收集站,那裡傳來叮叮噹噹的拆卸木板和鋼材的聲音。
“我會在2天之內為所有人提供庇護所。”我向人們許諾。
人們聽了,紛紛回到能量塔下。他們圍著能量塔,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席地而眠,有的怔怔地望著塔頂的火光……
經過一天在寒冷天氣下的辛苦勞作,陸續有人出現身體不適。我來到連夜搭建在能量塔下的救護站,五名工程師(知識分子)在裡面忙碌著,救護站有五個床位,五個病人正在接受治療,救護站外還有幾個不斷咳嗽,等待空床位的患者。
就這樣過了一夜。
天開始微微亮,時鐘顯示:6:00。
“噗嗤”,能量塔緩緩地釋放完它剩餘的能量,塔頂的火焰完全熄滅了。為了節約煤炭,能量塔在白天關閉。
我再次來到救護站內,關閉的能量塔並沒有影響救護站內部的溫度。為了讓患者更好地恢復,救護站採用了基本的保溫設計,即使外部氣溫降到-30℃,救護站內部也只是微冷程度,不影響病患的恢復。正在擔任醫生崗位的工程師們的額頭上,甚至冒出了微微的汗珠。
我把他們召集到一邊,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們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還是人是第一生產力?”
工程師們基於自身的身份職業,很自然就異口同聲地給出了答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我不置可否,指了指窗外,在收集站旁邊搭建起的一所房子,說:“那是你們的工作站,你們研發需要的圖紙、工具、材料都在裡面。到那裡去,儘快研發出新技術。”
一位工程師轉過頭去看向病床:“那這些病人……”
“科技很重要,科技落後,我們便無法戰勝嚴酷的環境。人更重要,沒有人的科技,即使再先進,也只能成為埋沒在暴雪中的歷史遺物。所以,幾位同志辛苦一下,白天在工作站搞研發,晚上回來救護站照顧病患。”
工程師們不解發問:“其他工程師呢?又不是隻有我們幾個工程師!”
“研發、建築、能量塔的供應需要大量的資源,而我們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那些廢墟里儘可能地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另外十名工程師同志目前的任務同工人同志們一樣,是清理廢墟,收集資源,之後會加入你們的研發隊伍。”
五名工程師只好把病人們攙扶出去,關閉了救護站,沿著街道,朝工作站走去。一位工程師回過頭問:“先研發什麼?”
“加速收集!”我毫不猶豫地回答。
“新法規!注意了!【延時班次】法規頒佈!”身後傳來傳令員洪亮的聲音。
人們嘀嘀咕咕,有人說:“我的父親曾經告訴我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已經很幸運了。”
我說:“這位同志,你可知道在21世紀,遙遠神秘的東方大國,有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曾說,每週工作六天,每天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工作十二小時,此為‘996’工作法,是福報!”
“如今我們面臨的是生死存亡之際,工作是為了個人的生存,是為了集體的生存,是為了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你這個同志,怎麼連這點覺悟都沒有! 即時起,所有工作場所實行【延時班次】!每天工作時間6:00——20:00!”
收集、建造、研發,來到新家的第二天,所有工作有序而緊張地進行著。
圍繞著能量塔,伙房和帳篷陸續地搭建起來。
人們的食宿問題暫時解決了。這時一個憂心忡忡的女子跑了過來。
女子懇請我們儘快組建並派遣偵察隊,因為她的丈夫和女兒並未隨著大部隊來到這裡落腳,她很擔心他們。
我們需要一座燈塔!
有了燈塔,我們的偵察隊在外才能辨別方位。“現在我們還沒有掌握建造燈塔的方法。我已交代工作站的工程師同志,加速收集的技術研究完畢後,立馬投入燈塔建造方法的研發。”
除了失散的家庭,我們現在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群孩子,大人們都去工作了,他們有的跑到雪地上撒野,有的在能量塔周圍打鬧。該怎麼安排他們?讓他們幫忙乾點不那麼危險的活?還是建一間庇護所,讓他們老老實實地呆在裡面,之後或許還能幫工程師們在醫療機構或者工作站裡打打下手?
“建造兒童庇護所!”傳令員傳達了新的指令。
“他們呆在裡面幹嘛?”“一天看著飄雪發呆?”人們又開始犯嘀咕。
但無論如何,孩子們在安全的場所裡待著,大人們可以安心工作,總歸是件好事。
夜幕再次降臨,能量塔再度開啟。
來到新家的第二個夜晚,人們住進了帳篷。
第三天的清晨,伙房升起嫋嫋的炊煙,一位工人同志正在伙房裡為大家準備來到新家的第一頓飯。我聞著伙房裡飄出來的香氣,輕輕地舒了口氣:“總算是安頓下來了。”
一封信交到了我手裡。
是一位母親寫的感謝信。
她在信中說:“關於兒童庇護所,我們只是想謝謝你。以前在倫敦的時候,只有富人不需要把孩子送去幹活,但是在這個新世界,你創造了與眾不同的規則。”
我把信摺好放進口袋裡,搓了一下眼睛,“唉!這風太大了!”
“點火!”在山腳處,一個熱氣球緩緩地升起。
燈塔建成了!
五名頭戴防風鏡,腳踩雪橇的偵察隊員,全副武裝地出現在我面前。“我們準備好了。請您指示!”
“往南,把迷路的同志帶回來!”
五位偵察隊員踩著雪橇,在新家外白茫茫的霜凍之地,踏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