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安不啦(杭州)
一週前,騰訊遊戲發文,天美工作室群架構調整。原有超過10個工作室的天美,合併為四大研發子工作室(J1、L1、J3、T1),以及負責創新孵化的Z1和國際化的G1。
天美的這輪調整,早有傳聞。背後邏輯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騰訊管理層多次對外表示,遊戲的競爭將越來越趨向大型化,騰訊將不斷提高推向市場的遊戲標準,專注於數量更少但規模更大、質量更好的新遊戲。
邏輯沒問題。遊戲產品供過於求,競爭已經變成全方位的競爭,只有各方面都出色、且有充足資源支持的遊戲,才有機會進入玩家視線,被玩家選中。
這種集中資源做高產值、長青遊戲的打法,能充分發揮騰訊的優勢,拉開與對手的差距。實際上,過去一年,騰訊遊戲成功打出翻身仗,從馬化騰批評的“毫無建樹”到被誇超出預期,關鍵就在於一批長青遊戲。
但有利則有弊。高投入、大體量的做法,也有負面影響。
其它廠商將被迫捲入“軍備競賽”,本已高企的遊戲開發成本,很可能被進一步抬升。投入量級的提升,將帶來風險偏好的趨於保守,從立項到開發,所有環節都傾向於規避風險,想尋求更“安全”的打法。
做續集、拿大IP、做縫合、提高視效、堆素材,儘量面面俱到,成為必然選擇。一個可能的後果是,團隊不再敢放開手腳做新東西,遊戲也越來越多成為沒有特點的“平庸大作”,失去新鮮感。
遊戲是門生意,當然需要賺錢。但作為靠新鮮體驗吸引用戶的品類,冒險勇氣的失去,創造力的萎縮,將是致命打擊。如果形成這種局面,對身在金字塔尖的騰訊,也不是好事。
類似的事情在電影領域已經發生。好萊塢的項目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多,工業化水平越來越高,視效越來越絢,但做出的電影越來越沒有吸引力。千篇一律的工業糖精味,令電影作為整體,逐漸失去觀眾。
為了維繫自身的創造力,騰訊主要採取了兩條策略。
一是投資,不管國內還是海外,騰訊遊戲一直在體系化地搜索和投資那些有潛力的團隊或公司,包括很多Steam上的獨立開發者和小團隊,耐心地等待這些團隊成長。
第二是內部設立專門的創新團隊。比如這次天美調整,除了四大工作室和負責國際化的G1,也專門設立了負責創新孵化的Z1。
前者無需多談,騰訊遊戲的投資一直非常出色,市面上大量出色的公司背後都站著騰訊,泛騰訊的生態相信還有許多未披露的仍在水下的公司和團隊。
但這終究沒法代替自研。而騰訊遊戲內部的創新孵化,看起來很難真正落地。在內部整體趨向大項目的機制和氛圍下,創新部門也早晚被裹入其中,難以延續最初的設計。此前Next Studio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