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末日類題材的AVG作品數量並不算少,畢竟此類題材可以更為容易地討論人性善惡,世界美醜等問題。不僅如此,世界末日下的戀愛自身便加上了浪漫的氣息,在感情線方面的進展也會更加簡便。
筆者本以為《Eden》(下簡稱作品中文名《伊甸園》)的故事同大多數末日類作品一樣,以討論人性善惡外加戀愛元素的劇情講述一個故事,但閱讀完全篇才發現,《伊甸園》不但將上述幾種常見元素淡化處理,還將人物形象與故事本身昇華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度,這是一個短篇作品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短短的3.5H,《伊甸園》講述的故事足夠深入人心,末日下悽美的愛情小品令人回味無窮。
They were only two, on the planet
(以下內容含有少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壹——關於作品名《伊甸園》的探究
“伊甸園”的概念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這是聖經中亞當和夏娃的原住地,原文含有樂園的意思,後世常用來比喻美好的生活環境。部分讀者可能認為,“伊甸園”指的是榛明亮(本作男主,下簡稱“亮”)與詩音(本作女主)後期共度的那段獨屬於二人的時光。但筆者認為,“伊甸園”的概念其實貫穿了作品的始終。
為何這麼說?因為雅歌4: 12-16中曾提到過:“這是個關鎖的園子”,所以伊甸園除樂園的意思之外,還含有“封閉”的意思。而上帝讓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生活是分配了任務的,任務很簡單,是“修葺並看守這個園子”。結合起來,其實伊甸園指的並不是純粹的“樂園”,而是一個“完成工作就可以無憂無慮的籠子”
如果閱讀過本作的讀者應該有所感觸,這和詩音一開始在“城堡”內的處境相似。但詩音的狀況更為辛苦。和亞當夏娃的輕鬆活兒不同,詩音身上揹負的任務關乎人類的生死存亡,所以她不停的工作著……忙碌著……度過了一百年的光陰。並且由於身份問題,詩音就算完成了任務,恐怕也無法“無憂無慮”
讓筆者確信二者間有相似之處的關鍵,在於女配艾麗卡(女僕姐姐!)說過的話
——詩音,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菲力克斯”(粗略理解為壽命比人類長很多,基因改造而成),是這個“城堡”裡的“公主”
結合劇情中的塑造,可以知曉詩音是整個“城堡”的核心,擁有出“逃離城堡”外的一切權力。與伊甸園“封閉”“工作”的理念相似。
正如上文所述,詩音不想一輩子做“籠中之鳥”,所以便有了後期的劇情。到了後期,繁重的任務變成了耕田動土,加之男主的幫助,除了日漸衰弱的身體外,似乎真正無憂無慮了。此時的詩音與亮剛好對應亞當與夏娃,而囚籠,便是整個即將毀滅的地球。
或許,這就是作品名為《伊甸園》的原因
貳——劇本為什麼好?劇情好在何處?
先說劇情,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劇情被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男主在“城堡”中的日子,簡要概括這一部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交代背景,建立形象,解釋關係”,這一部分的戀愛元素幾乎為零,反而頗有些諜戰片的味道。作品用1.5H快速立起了五位角色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見劇本對於人物塑造方面的老辣。人物形象立住後,本就不錯的劇本便最大化的發揮了優勢。第一部分的劇情關聯十分緊密,緊張氣氛濃厚,一環扣一環的反轉加上絲毫不做作的敘事,毫無疑問給讀者帶來了身臨其境的參與感與畫面感。
第一部分給足了鋪墊,第二部分的敘事便得以順理成章的進行。後半部分是田園風光的日常敘事,心情逐漸放鬆的同時,結局依然明朗,我們只是和亮一樣害怕,害怕那一刻的到來。這就像是一個警鐘,在對日常生活的描述暗示下不斷在頭頂敲響。
再說人物,許多作品在人物方面出現過“角色意義”的問題,即人物可有可無,感覺沒有這個角色故事也能順利往下發展的感覺,如果這樣的話,這個角色的意義又在哪裡?還有“助攻角色”,僅僅為了主角的行動做出反應,起到“助攻”的作用卻沒有自身的特色形象。
《伊甸園》完全排除了這兩種角色的存在,3.5H的短篇涉及的主要人物達到7個之多,且各有各的用處還和劇情息息相關,這是最令筆者震撼的一點。
《伊甸園》主要人物
人物多而不雜,且作為主要人物的男主在最後完成了性格的蛻變,或者說,他找回了他早已失去的東西,重新找回了他最真實的自己,這是人物性格方面矛盾的體現。
如果說,劇情是明線,那麼男主性格的蛻變就是暗線之一。矛盾必須存在,因為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所有的劇情都需要圍繞著矛盾展開。
一個短篇,塑造出7個豐滿的人物形象,主要角色完成了性格的蛻變,劇情敘事張弛有度,不做作不強行煽情,意料之內卻又開放的結局,這樣的劇本很難不給予好評。
叄——優秀的音樂與清爽的畫風為作品增色
也許有些人看到這會不理解,這樣的畫風在我們看來可能並不是那麼具有美感,質量也不是很高,有很多CG中人物的臉甚至畫的有點崩,實在不能說是“清爽的畫風”
筆者承認,它的畫風放到現在可能比較過時,但它作為一部2009年的作品,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水平了。用現在的審美標準去看舊時的事物實在是耍流氓的舉動
而評價一部作品。不僅要拿今天的眼光去觀察。還要把這部作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用當時的眼光去看待。所謂的神作,並不是後世無法超越的作品,而是作者用著當時的水平,當時的審美,達到了當時那個時代的頂峰。
音樂方面來說,好的音樂很難過時。而《伊甸園》的作曲顯然把情節的把控與理解拿捏的死死的,音樂與故事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能觸動人心的曲子層數不窮,發揮穩定,準確撥動了讀者的心絃,劇情結尾在音樂文案的雙重配合下,真正將觀眾的情感爆發出來,令人感慨萬分。不僅如此,環境音響的加入也大大增強了代入感與真實感,在音效方面的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短短3.5H的作品,16首BGM外加主題曲,放到今天也是一個不錯的數量
肆:總結、雜談與碎碎念
《伊甸園》毫無疑問是一部神作,但就筆者個人而言還是有一些小小的缺憾。
首先,可能由於是短篇的緣故,也有可能被現在的刀子刀多了(痛麻了就不痛了屬於是),筆者在劇情的高潮時並未掉下眼淚,感動的情感是有,但不強烈。細想原因,後半部分對於筆者而言可能倉促了些,展開快了些,鋪墊又少了些,所以最後情感爆發的時候筆者爆發失敗了T-T。作為一個催淚的結局,筆者沒掉下眼淚,感覺有點怪怪的
(筆者個人偏感性,星空列車與白的旅行,命運石之門,夏日口袋等好幾個作品都哭得稀里嘩啦的)
其次,關於結局的設置,筆者對其存在一些質疑
(也有可能是太菜了沒看懂,以下內容涉及結局劇透,請注意!!!)
夏娃在結局拋下了亞當,詩音的生命終究是逝去了,獨留亮一個人在“籠”內生活。但從亮的話語中窺見:亮的性格發生了二次變化
亮最後提到:“既然毀滅沒有到來,那就繼續嘗試著活下去”這種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小時的亮抱著單純想保護姐姐的想法加入了軍隊,逐漸被軍隊塑造成一具只知殺戮,冷酷無情的戰爭機器,與詩音的相遇讓亮找回了小時的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力量存在的唯一用處就是守護眼前的人,身邊的人。
所以亮在詩音勸亮離開時堅持留了下來,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從這個角度看,亮最後說的話則像是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了。本想著作者刻意為之,但最後的結尾CG中天空並未出現象徵“世界末日”的紅星,母雞也下了一顆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放式結局,這與亮語言中透露出的看法不符了。世界樂觀,角色悲觀,放在這個作品裡筆者實在看不出意義在哪裡,倘若讓筆者改寫結尾,筆者會更改亮的話語,表現出亮的樂觀,或是直接讓“亞當”與“夏娃”一起離去,將世界末日下悽美的愛情演化到極致。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個人看法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一句
晚安,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