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hy都是玩过原神这么一款开放式大世界游戏的吧,相对于鸣潮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他们的抽卡机制有何不同
角色池保底机制
1. 《原神》:高风险保底,非酋需180抽强娶
- 保底规则:90抽触发小保底(50%概率为当期UP角色),若未中奖,则下一次保底(180抽内)必出UP角色。 但是捕获明光的出现较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 非酋痛点:
- 实际抽取中,玩家通常在70-80抽触发保底,但若连续两次小保底均歪常驻角色,需消耗180抽才能确保获取目标角色。
- 由于概率继承机制,玩家可能在多个卡池中反复经历“歪常驻”的挫败感,尤其是对于资源有限的非酋玩家,沉没成本极高。
2. 《鸣潮》:保底更稳定,80抽必出UP角色
- 保底规则:90抽触发小保底(50%概率为当期UP角色),若未中奖,则下一次保底(180抽内)必出UP角色。
- 优势分析:
- 保底次数更少(比《原神》少10抽),但同样需要担心歪常驻角色,资源规划也要清晰。
- 对非酋玩家不友好,运气极差,却也没有像捕获明光一样的保底机制。
---
武器池保底机制对比
1. 《原神》:定轨机制仍存风险,非酋需240抽强取
- 保底规则:80抽触发保底,通过“定轨”系统选择目标武器。若首次未出定轨武器,第二次保底仍有概率歪;第三次保底(240抽)必出定轨武器。
- 非酋痛点:
- 武器池实际成本极高,理论上需240抽才能确保获取目标武器,远超角色池成本。
- 对于中低氪玩家,歪两次其他五星武器的体验极差,甚至可能被迫放弃目标武器(如“痛苦枪”和“厕纸”的经典组合)。
2. 《鸣潮》:无歪池设计,80抽直取目标武器**
- 保底规则:80抽触发保底,100%概率获得当期UP武器,无随机干扰项。
- 优势分析:
- 玩家无需承担“歪武器”风险,单次保底即可稳定获取目标武器,资源消耗仅为《原神》的三分之一。
- 武器与角色卡池独立,进一步降低全角色/全图鉴玩家的养成压力。
---
综合体验对比
- 资源消耗:
《原神》角色池(180抽)和武器池(240抽)的极限保底成本极高,而非酋玩家实际体验中“吃满保底”的概率并不低;相比之下,《鸣潮》通过“无歪池”和更低保底次数,大幅降低了非酋玩家的资源压力。
- 心理预期:
《原神》的“小保底+大保底”机制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引发焦虑(如“79抽无事发生”);而《鸣潮》的确定性保底让玩家能更从容规划资源。
- 平民友好度:
《鸣潮》的机制更倾向于保障中低氪玩家的体验,减少因随机性导致的挫败感,而《原神》的高风险设计则更依赖玩家“赌运气”或重氪投入。
---
总体来说
《原神》的抽卡机制在角色池和武器池中均存在较高的随机性风险,非酋玩家可能因多次保底歪常驻而陷入资源黑洞;而《鸣潮》通过“无歪池”和更低的保底阈值,提供了更稳定、友好的抽卡体验。对于注重性价比和厌恶随机性的玩家而言,《鸣潮》的设计显然更具吸引力。
下面也是作者的抽卡记录,原也是非常酋


鸣潮直接带我反败为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