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两年的拍摄和制作后,《乔治•罗梅罗导演的生化危机》纪录片于2025年1月17日率先在北美流媒体上映。
![《乔治•罗梅罗导演的生化危机》纪录片截图](https://image.gcores.com/5d26cb7ec8794c3aaceb0470253e8b67-1280-720.jpg)
《乔治•罗梅罗导演的生化危机》纪录片截图
关于这部纪录片的文章是一定要写的,毕竟这部官方纪录片笔者可是有出演的!不过笔者不想简单地复述纪录片里的内容,迟迟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
![纪录片中笔者参演的吉尔在洋馆探索片段](https://image.gcores.com/e64e391d37fbdae5476816610763f869-1924-1040.jpg)
纪录片中笔者参演的吉尔在洋馆探索片段
![镜头里看不到笔者,因为笔者扮演的是洋馆窗外被风刮动的树枝(笑)](https://image.gcores.com/561e485f3e5b7bd747678df72b6e4818-1080-720.jpg)
镜头里看不到笔者,因为笔者扮演的是洋馆窗外被风刮动的树枝(笑)
恰逢这周《生化危机》又发布了新真人电影的消息,正式公布了新的导演和编剧人选扎克·克雷格。虽然消息里暂时没有发表关于故事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外媒报道里再次用到“重启”“回归”等字样来看,新电影应该是不会延续上一部《欢迎来到浣熊市》了。
![导演扎克·克雷格的上一部恐怖片《野蛮人》海报](https://image.gcores.com/3dbf6a0ed898f4ae17e113dfd3c0b857-675-1000.jpg)
导演扎克·克雷格的上一部恐怖片《野蛮人》海报
对于新官宣的电影,不论是机核站内该新闻下的留言,还是外网游戏粉丝的评论,都是以悲观为主。毕竟大家之前已经失望过很多次了。于是,笔者有了这篇文章的思路。笔者尝试总结罗梅罗版本被取消的原因,结合之前两次真人电影化的不同结果,聊一聊为什么《生化危机》真人电影改编这么难。
一、电影创作者的创作欲
因为有《生化危机2》真人广告片合作的基础,加上乔治•罗梅罗丧尸片之父的名号,《生化危机》的真人电影化由罗梅罗导演来操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1998年,手握《生化危机》电影改编版权的康斯坦丁影业正式邀请罗梅罗加入真人电影的筹备。罗梅罗导演和他的团队很快完成了电影剧本提案。尽管经过了五版修改,罗梅罗的版本最后却没能通过剧本评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粉丝们对罗梅罗没有拍成的这个版本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粉丝们认为,有生化2真人广告片的合作在前,以罗梅罗的功力一定能拍出真正还原游戏的《生化危机》真人电影。
![罗梅罗导演执导的《生化危机2》真人广告片确实对游戏足够还原](https://image.gcores.com/75e1427c4f9836c3027fe8eaec093eb9-403-275.jpg)
罗梅罗导演执导的《生化危机2》真人广告片确实对游戏足够还原
然而,随着这次纪录片对罗梅罗废弃剧本的完全解密,事实的真相可能会让粉丝们大跌眼镜。罗梅罗的电影剧本确实改编自初代游戏的洋馆事件,但是其魔改幅度一点也不比后来其他版本的真人电影要小。罗梅罗版的剧本里,主角克里斯被改成了印第安原住民,而且并不是STARS的成员,在影片开头就和吉尔滚了床单。另一个重要角色巴瑞则被改成了黑人(黑人问号脸)。
![纪录片中出现的罗梅罗版电影剧本原稿](https://image.gcores.com/6065b6443749af32dc7684628a31bc44-1230-665.jpg)
纪录片中出现的罗梅罗版电影剧本原稿
这就是所有《生化危机》改编真人电影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真人电影导演作为创作者的表达欲,从来都不会以“完全还原游戏”作为唯一追求。不论是已经名声在外的罗梅罗,还是拍了六部曲的宠妻狂魔安德森,抑或是这次新官宣的克雷格,能够接手《生化危机》这种项目的导演,一定是非常有个性的创作者,而这样的创作者是很难满足于如玩家期待那样、直接按照游戏情节把故事重拍一遍的。
上一部真人电影《欢迎来到浣熊市》在正式拍摄之前,导演兼编剧约翰内斯•罗伯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不断强调自己是游戏系列多年的粉丝,自己非常清楚粉丝想看什么,一定会尊重游戏。
![《欢迎来到浣熊市》的导演兼编剧约翰内斯•罗伯茨](https://image.gcores.com/2b7ca92aacf991ff51611cf68d46f92c-1280-720.jpg)
《欢迎来到浣熊市》的导演兼编剧约翰内斯•罗伯茨
电影启动拍摄之后,随着片场流出了非常还原的浣熊市警局和斯宾塞洋馆照片,粉丝们的期待值达到了顶点。然而好景不长,片方随后公布的印度裔里昂和拉丁裔吉尔的选角,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笔者也不喜欢里昂和吉尔的选角,但是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罗伯茨导演说他是系列粉丝确实不是客套话。的确,电影的不少情节和游戏并不相同,比如里昂在危机爆发前已经上任、克莱尔不是骑摩托车来到浣熊市而是从克里斯家里骑上的车、克里斯是在见过克莱尔之后再去的洋馆、人皮面具怪人丽萨不是出现在洋馆还是出现在孤儿院,等等。但是,这些改编并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有其内在故事逻辑的,可以看出罗伯茨真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游戏1代、2代的故事重新组织创作了一遍,以呈现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
![《欢迎来到浣熊市》对浣熊市警局的还原程度相当之高](https://image.gcores.com/1519dbf8d911efaf3de62e51b37f47cd-960-640.jpg)
《欢迎来到浣熊市》对浣熊市警局的还原程度相当之高
笔者后来查阅了罗伯茨之前的经历和一些访谈,发现他本人就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大顽童。在美人鱼都能变黑的当今好莱坞,里昂和吉尔的选角到底是导演自己的想法,还是背后有其他势力推动,还真不好说。甚至,里昂在电影中与游戏里性格的巨大反差以及连绵不绝的F开头台词,在笔者看起来更像是导演对一些潜规则的不满和发泄。
![《欢迎来到浣熊市》里外形和性格都与游戏中完全不同的里昂](https://image.gcores.com/de827c96f01f729e4d0f6156aa3e04e0-1600-670.jpg)
《欢迎来到浣熊市》里外形和性格都与游戏中完全不同的里昂
《欢迎来到浣熊市》上映期间,全球的新冠疫情管控措施还未完全解除,很多电影院没有开放或者实施限流,影片的票房很不理想,在院线短短上映后就匆忙上了流媒体,最终的票房只有四千多万美元,还不及安德森版第六部电影终章票房的七分之一。原本这次电影重启第一阶段计划是三部曲,融合游戏1代和2代剧情的《欢迎来到浣熊市》是第一部。第二部计划基于《生化危机0》,第三部则会基于《生化危机 代号:维罗妮卡》。随着《欢迎来到浣熊市》票房的失利,后续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推进就暂停了。
二、真人电影的商业定位和投资回报比
说到了票房,这就引出《生化危机》真人电影改编的第二个难题,如何对影片进行商业上的定位以及怎么计划投资回报。
《生化危机》游戏一开始的设定是B级恐怖片的风格。对于单机游戏来说,单个作品500-1000万份的销量已经算相当成功了,因此,哪怕是在恐怖游戏这个不那么大众的类型上深耕也是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的。然而,500-1000万的受众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就有点小众了。尤其是当电影公司花大价钱拿到这样一个IP的版权,肯定是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观众,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原来的游戏受众和B级恐怖片的观众。
根据罗梅罗纪录片中对相关人士的采访,罗梅罗版本最终被电影公司拒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文提到对主要角色的修改。99年时,生化游戏的3代、维罗妮卡、0代等续作已经在开发或企划中了,而3代的主角吉尔和维罗妮卡的主角克里斯都是来自1代的角色。罗梅罗版本对角色的大幅改动会导致电影续作难以再和游戏呼应。但这个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人物设定还可以修改。第二个原因,也是最终电影公司选择放弃罗梅罗版本的主要原因是,罗梅罗的版本里开膛破肚的血腥暴力桥段太多了。罗梅罗的剧本中段就是以STARS成员在洋馆中被丧尸、怪物、以及各种机关虐杀来推进的,这也是罗梅罗丧尸片的一大特色。如果真按照这个版本拍出来,以日本国内的审核标准是肯定没法在院线上映的(罗梅罗的经典丧尸电影在日本也是限制级,只能发行音像制品,进不了院线)。当时日本还是生化系列游戏销量的主力市场,如果连日本主场都没法进入院线,那么电影的票房肯定会大打折扣。
![罗梅罗丧尸电影中常见的场景(已经是可以贴出来的最大尺度了)](https://image.gcores.com/58a9789704eebd22d92b5ddf8df6e514-900-600.jpg)
罗梅罗丧尸电影中常见的场景(已经是可以贴出来的最大尺度了)
在罗梅罗的版本被终止后,《生化危机》真人电影的筹备一度陷入了停滞。眼看手中的初版真人电影授权合同就要到期,英国导演兼编剧保罗•安德森手中一个名叫《活死人》的原创丧尸电影剧本引起了康斯坦丁影业的注意。与罗梅罗的版本相比,这个剧本血腥程度比较低,而科幻色彩更浓。康斯坦丁决定买下这个剧本,并授意安德森对其加以改编,将其摇身一变打造成了《生化危机》真人电影的第一部。很多不了解内幕的粉丝这么多年其实错怪了安德森导演,安德森的生化电影第一部之所以与游戏关联少,因为它一开始就不是为《生化危机》而写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康斯坦丁影业不想走传统丧尸电影B级血浆片的道路,而是希望将生化系列电影定位为带有惊悚元素的科幻动作片的决定,从商业角度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根据新的类型定位,安德森的生化真人电影六部曲得以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上映,包括在我国内地也只做了很少的修改就成功进入院线,确实将《生化危机》这个IP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 虽然系列从第三部开始就与游戏渐行渐远,但是电影的票房一直都很不错,这也是系列能拍到第六部的根本原因。系列第六部终章更是以4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拿下了全球3亿美元的院线票房(还不包括后续音像制品、流媒体和周边等收益)。
![安德森导演不仅让生化真人电影化第一次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还成功抱得美人归](https://image.gcores.com/808b0568fbfc24f1566a14fd4e0e2a28-600-463.jpg)
安德森导演不仅让生化真人电影化第一次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还成功抱得美人归
![《生化危机:终章》仅在中国内地,票房就突破了11亿人民币](https://image.gcores.com/8778fb5ddc606381acc87579ce352c38-2000-1784.jpg)
《生化危机:终章》仅在中国内地,票房就突破了11亿人民币
作为生化游戏的原著党,对于安德森的生化真人电影六部曲,笔者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笔者对于这个系列后来和游戏情节已经没什么关系也并不满意。但另一方面,能在国内电影院里看到《生化危机》的电影,能看到系列在国内有正式的宣传活动,笔者却又感到十分欣慰。
![安德森的第六部终章中国首映礼活动](https://image.gcores.com/5ea5879dddf79bc2f3132419784b2729-1000-666.jpg)
安德森的第六部终章中国首映礼活动
2020年,笔者看了安德森和米拉再次合作的《怪物猎人》真人电影,看完之后突然释怀了。笔者虽然也知道《怪物猎人》系列,但只是浅尝而止的玩家,算不上系列粉丝。作为半个路人,笔者看完《怪物猎人》电影后竟然意外地觉得还挺不错?和安德森的《生化危机》电影一样,《怪物猎人》电影里米拉扮演的女主角同样也是游戏中没有的原创角色,但是她在片中作为现实世界穿越者的身份确实让笔者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有了更多的代入感。笔者好像突然明白了那些路人观众看安德森系列生化电影的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台词事件,《怪物猎人》电影说不定还真会有个不错的票房](https://image.gcores.com/1f69de95872d11d5076208ee9304545c-1230-692.jpg)
如果不是因为台词事件,《怪物猎人》电影说不定还真会有个不错的票房
抛开吉尔和里昂的选角和改编问题,和安德森的系列相比,《欢迎来到浣熊市》在其他各方面确实都可以算得上是更贴近游戏的。但商业就是商业,罗伯茨的版本事实上证明了如果生化的真人电影情节按照游戏来拍是缺乏对更广泛观众的吸引力的。哪怕《欢迎来到浣熊市》里的吉尔和里昂形象改成和游戏一致,恐怕也不会改变最后的结果。
总结起来,生化危机的真人电影要完全还原游戏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是创作者并不甘心,二是从市场角度考虑也确实不是最佳选择。
笔者感觉,这次官宣的新电影应该会再次调整方向。从官宣导演的背景来看,新电影很有可能会走小成本惊悚片、以小博大的商业路线。克雷格导演上一部恐怖片《野蛮人》的票房为全球四千五百多万美元,实际上只比《欢迎来到浣熊市》的四千一百多万美元的票房高一点点,并不能算多么出色的成绩。但是《野蛮人》的影片预算只有四百五十万美元,不到《欢迎来到浣熊市》制作预算的五分之一!投资回报比高达一比十!《野蛮人》这部影片困在大房子里的设定和《生化危机7》非常异曲同工,说不定这次新的电影会基于《生化危机7》来改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电影《野蛮人》剧照](https://image.gcores.com/b62402adec3e3a495fb2651cbcb19179-3840-2064.jpg)
电影《野蛮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