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內亞·壹:群雄逐鹿的舞臺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1-04 19:36:20 作者:Vergel Language

從一幅畫開始

(清)姚文瀚: 《紫光閣賜宴圖》

(清)姚文瀚: 《紫光閣賜宴圖》

毫無疑問這是一幅描繪宮廷宴會的畫作。
人物有序地或站著、或坐著,有些人在高臺上,有些人則在場地的邊緣,但只有一個人坐在中央的最高位置上,想必他就是皇帝。乍一看這是幅平平無奇的畫作,然而,在右下方,一個意想不到的元素與這幅典型的中式宮廷畫產生了衝突:一群穿著五顏六色的人坐在一個帳篷附近,他們與這些有著制式官服的人顯得格格不入。他們不是朝廷的官員嗎,那麼他們是誰,又來自哪裡?他們憑什麼可以坐在這裡與皇帝共襄盛宴?
《清實錄》中對這一事件的記錄如下:
紫光閣落成,賜大學士公傅恆以下,畫像諸功臣,並文武大臣、蒙古王公臺吉等、一百七人宴;回部郡王霍集斯等,葉爾羌諸回城入覲伯克薩裡等,哈薩克汗阿布賚來使蘇勒統卓勒巴喇斯等十一人,並令與宴。
現在,故事變得完整了。1761年,乾隆皇帝在位於北京的紫光殿舉辦宴會,慶祝清帝國在內亞的凱旋。有趣的是,畫上所描繪的座位次序與史料中的敘述順序相吻合。除尊貴的皇帝外,先是清廷的官僚,其次是蒙古王公,緊接著是回族的地方精英,最後是來自哈薩克的使節。這種富有層次感的排列就像是清朝空間上的投射。由此我們可以肯定,這些身著鮮豔色彩服裝的人來自回部。
通過分析這幅畫以及清朝的官方記錄,還可以看到,這些來自遠方的“陌生人”沒有被按照內-外的二元方式所區隔,他們也沒有被區分為華與夷(至少這個案例下沒有)。相反,從這個象徵性的政治儀式中(以及關於它所被記憶下來的空間-文本秩序),我們看見清朝統治中多元且寬容的一面。我們有理由相信,清朝在內亞的成功得益於其對本土精英的接納與利用。如果說宴會是清朝權力結構的一個縮影,那麼這些內亞精英被正式納入這個結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也意味著清朝在內亞統治的合法化和正式化。
這段歷史讓我對清朝有了不大一樣的認識。我們容易默認被敘述的歷史的真實性,從而陷入一種過度的本質主義。但實際上作為被言說的經驗,歷史本身是一種現實和想象纏繞的複雜知識,只有從多個面向分析這些被“修飾”的記憶時,過去的真實之影才能為我們所見。我們需要去承認歷史的複雜性,就如同權力本身是流動多變的,歷史也是這樣。
清朝往往受到兩個不同維度的評價。一方面,清朝被視為腐朽的、封建的墮落政權,其行為是不道德的、愚蠢的、效率低下的,尤其是在“近代”的語境下被“西方”或“現代”的文明所比較。另一方面,清朝也因其在疆域、經濟和軍事上的成就所被承認,甚至吹捧。問題是,如果它過度腐朽,那麼該如何解釋它在統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同時還保持著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外向型擴張?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它真的具有某種優越性,又怎麼會在近代輸的一敗塗地?
清朝歷史和其他任何歷史一樣,都是動態的,都是複雜而多變的,我們無法用單一理論去一勞永逸地解釋歷史,只有不斷修正我們的認識去接近(approach to) 真相。筆者希望通過講述一個不大一樣的故事給大家呈現一段更加複雜而立體的歷史。
內亞則是這個故事的絕佳舞臺。

作為舞臺的內亞

內亞(Inner Asia)是一個主要由歷史學家使用的地理概念。中亞(Central Asia)和中央歐亞(Central Eurasia)的使用方式與內亞非常接近。其中,中亞最為清晰也最普遍使用。而關於 內亞和中央歐亞,在《劍橋早期內亞史》的“內亞的概念”一章中,丹尼斯·塞諾(Denis Sinor)給出了一個定義:
......在歐亞大陸的中部,坐落著與它們(指農業區域)不同的一塊文化區域。中央歐亞,或者用一個不那麼繁瑣但也不那麼準確的術語,即內亞。
他直接將中央歐亞和內亞等同起來。在本文中我採用塞諾的定義(目前內亞一詞在北美和中國學界都比較流行),只使用內亞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
如地圖所示,它向東直抵東歐草原,向東則到達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地區。內亞地區具有一些共同的地理特徵,如低溫、乾燥的空氣以及與海洋的遙遠距離。這種氣候極大地阻礙了農業社會的形成,這也是為什麼學者們普遍認為內亞是一個遊牧民族占主導地位的地方。如果通俗的講(儘管不準確),內亞大概就是歐亞大陸的草原地帶。
雖然內亞包含了如此廣闊的空間,但我們所關注的只是一些特定區域,它與拉鐵摩爾( Owen Lattimore )所主張的“中國的內亞邊疆”相重疊。拉鐵摩爾將中國的內亞邊疆分為四個地區:蒙古、滿洲、西藏和中亞(或新疆)。 在我們故事的時代,歐亞大陸正陷入一片戰火之中,內亞也是如此。它非常像是中古戰錘所描繪的終焉之時(End Times),歷史學家則稱之為17世紀總危機。
17世紀,世界短暫地進入一個小冰期,而1635年到1715年尤其寒冷。彼時,英國爆發了血腥的內戰,歐洲大陸陷入三十年戰爭,奧斯曼帝國開始衰落,而在中國,亦發生了極為慘烈的大事件,那就是明清鼎革。
如果放大來看,在17世紀初,內亞也是更大舞臺的一部分。
在明帝國殘破的領土上有著數量龐大、派系眾多的農民軍力量,其中最有希望入主中原的就是闖王李自成;明政權雖虛弱,但崇禎皇帝仍然把持著東亞地區最為精良的軍隊和國家機器;在東北亞則盤踞著努爾哈赤領導下的後金政權;而在蒙古高原,察哈爾蒙古的林丹汗仍代表著蒙古帝國的法統,是東亞霸主的有力候選人,也是最有可能重新一統蒙古部落的領袖;漠北的喀爾喀諸部不斷挑戰著察哈爾蒙古的權威;在嘉峪關外,天山以北是衛拉特部落聯盟的勢力範圍,其各部均在謀求擴張,而準噶爾部未來將成為清帝國在內亞最為兇悍的宿敵;天山以南則是已經支離破碎的葉爾羌汗國,它的世俗統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正陷入無休止的宗教爭端;古老的吐蕃高原上是同樣陷入宗教衝突的諸勢力,各派僧侶們接近內亞的世俗統治者們,將他們在高原的鬥爭擴展至整個東亞世界。
如果想切身感受一下那種混亂,建議開上一把《歐陸風雲4》,選擇失去天命的大明。
總之,17世紀初期的遠東是混亂不堪的。政權間互相攻伐,而政權內互相傾軋。此時許多統治者都是稱霸東亞的有力競爭者。而且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到海上,日本、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荷蘭也是這場浩大戰爭的一部分。我們此時猜不到最終是東北一隅的遊獵部族擊敗了所有這些種子選手,成為一個帝國的締造者。
我們的故事也就大概從這裡開始講起。我們將看到清朝的歷代統治者們是如何一步步地將如此廣大的疆域收入囊中,並擊敗那些明朝所無法馴服的內亞統治精英的。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