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7 20:47:18 作者:輸入中 Language

M4A4中型坦克: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張

這輛坦克由中西部鋼鐵兄弟會的一支小隊在掠奪者總部,即紐頓附近發現並修復,現在已經加入鋼鐵兄弟會的作戰序列,其上搭載的M3 75mm火炮擁有著強大的火力,可以在遠距離上輕易地撕碎任何有生目標,不過由於其防護設計即使在戰前也相當老舊的緣故,在面對單兵反裝甲火力的時候還是相當容易被擊毀的。有意思的是,該型坦克原本在M4系列中型坦克中是作為外援型號而被生產出來,並沒有在美軍中列裝。

在早先的中型坦克設計中,美軍偏愛採用可靠的萊特九缸星形航空發動機作為動力的來源,問題是,在1940年代美軍大規模增兵的時候,這種發動機在優先保證海軍和空軍需求的前提下並不足以滿足陸軍的需求,為此美國軍方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汽車工業,試圖從中尋找一種替代的發動機。在1941年7月,克萊斯特將五個直六缸發動機以星形拼湊在了一起,強行生產出了一種三十缸的巨大發動機,而美軍則在研究後於12月份簽訂了一份生產100臺用於M3中型坦克的“實驗型多引擎動力源”的合同。該型坦克隨後於月內被賦予M3A4的編號。不久之後,這種發動機也被應用到同樣在這家工廠生產的M4A4中型坦克身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張

克萊斯勒5連直6汽缸汽油發動機/星型發動機

儘管這種新型發動機的製造工作在初期遭遇了不少麻煩,美國政府還是下定決心將其投入批量生產。在1942年1月初克萊斯勒公司就開始裝備第三臺T6(即隨後的謝爾曼中型坦克)樣車,該樣車使用焊接車體,並且為搭載新型發動機進行了加長,並被賦予M4A4的編號。該公司亦在同一時期終止了M3中型坦克的生產,並於1942年8月份完成了將生產線轉用於生產M4A4型坦克的工作。三號樣車(編號USA3058315)於1942年5月9號組裝完畢,並在當月就送至阿伯丁武器試驗場接受測試。在通過測試之後,克萊斯勒公司隨即展開了M4A4的量產工作,自1942年7月投產至1943年9月停產期間共生產7499輛該型坦克。這些坦克全部用於外援,沒有一輛進入美國軍隊的戰鬥序列。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4張

通過觀察可以看到,其炮塔與車身均在外部加焊了附加裝甲板,這是1943年開始出現的為增強其防護能力而做的改進,炮塔右前方位置的附加裝甲主要是為了保護原始設計中的薄弱區域(該區域因為要為迴轉馬達騰出內部空間而從內側削去了一層裝甲),而車身位置的附加裝甲則主要是為了增強對駕駛員和彈藥架的防護。可以看到該炮塔配備的是M34A1型炮座,而且護盾為整體式,這樣就不用擔心像早期火炮護盾上眾多的開口那樣影響其整體結構強度。

炮塔左側後方仍然保留有手槍射孔,但根據其型號判斷此時該射孔應當已經焊死。在不計算附加裝甲的情況下,謝爾曼M4A4坦克的鑄造炮塔正面裝甲厚度為64-76mm;炮塔側面裝甲厚度為50mm/5°;令人略感意外的是,炮塔後方的裝甲厚度反倒超出側面,為64mm,大概是出於配平重量的考慮;炮塔頂部裝甲厚度為25mm。炮塔最大回轉速度為24°/s,火炮高低射角為+25°~-12°。

在不計附加裝甲的情況下,M4A4型中型坦克的車體首上裝甲厚度為51mm/56°,不過其車體首上部分裝甲的形狀和結構都較為零散,因此防護效果可能弱於整塊傾斜裝甲板;車體首下裝甲厚度為51mm/0~45°;車體側面裝甲厚度為38mm;車體後部裝甲厚度為38mm/0~20°;車體頂部裝甲厚度為19mm/83°~90°;車底前部裝甲厚度為25mm,後部裝甲厚度為13mm。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5張

該坦克裝備的主炮為M3 75mmL/40型火炮,其身管長度為40倍徑(3米),在發射M72型穿甲彈(彈重6.32千克)時其炮口初速為619米/秒,可在距離100米,傾角30度的情況下擊穿72mm的表面硬化裝甲或是88mm均質鋼裝甲;在發射M61型被帽穿甲彈(彈重6.63千克)時其炮口初速為617米/秒,可在距離100米,傾角30度的情況下擊穿77mm表面硬化裝甲或是76mm均質鋼裝甲。

不過,鑑於廢土上極度缺乏需要打擊的敵對裝甲目標的緣故,在絕大多數時候,這輛坦克使用的是高爆彈進行戰鬥。M3 75mmL/40型火炮原配的M48型高爆彈在使用標準裝藥時的炮口初速為450米/秒,在使用強裝藥時的炮口初速(強裝藥)為575米/秒,彈頭裝藥量:0.68千克(TNT)。

在修復回收這輛坦克的同時,鋼鐵兄弟會顯然還對其進行了不小的改進,除去炮塔側面附加的探照燈之外,最為明顯的當屬車體側面及發動機甲板處碩大的管線,推測其改進主要針對坦克的動力系統,因為燃料極度缺乏的緣故,要像舊世界那樣堅持使用汽油來驅動這輛戰車應當是相當奢侈的行為。

裝甲人員輸送車(中西部鋼鐵兄弟會):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6張

該型車輛是兄弟會在戰前車輛的基礎上修改設計而成,它沉重而緩慢,但是其地形通過能力卻相當優秀,傳向半徑也很小(算是速度低帶來的一點點補償),而且在面對輕武器火力時,其提供的保護也相當完善。但是話說回來,要是被重型火力抓個正著的話,它和它的乘員除了自求多福之外也是無計可施。

關於這種車輛的起源,鹹認定為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設計製造的“Raupenschlepper Ost(即東線履帶牽引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7張

在德國防軍於1941至1942年間的冬季遭受了東線的首次失利之後,他們不得不痛苦地承認,東線那季節性變得泥濘無比堪稱原始的道路幾乎不可能讓他們使用傳統的輪式車輛完成補給和兵員的運輸。為適應這樣的地形,斯太爾公司很快就推出了一款基於1.5噸卡車(斯太爾1500A輕型卡車)設計的小型全履帶車輛,並且在1942年就以東線履帶牽引車的名義投入了生產。

這種車輛最初僅僅只是預備用於彈藥輸送與火炮牽引,但隨後就因其優異的性能開始在各個方面都投入了使用。在東線部署的部隊幾乎是立刻將它當作多功能運輸載具編入了部隊。它有著極強的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廣泛的適用性——而且幾乎能夠適應所有的惡劣地形——所有這些其它車輛所缺乏或是未能同時具備的特徵在它身上似乎集中到了一起。每側四個負重輪配合著鬆弛履帶,即無託帶輪的設計組成了一個簡單可靠的懸掛系統,從而得以在俄羅斯冬季和泥濘的地形中保持足夠的通過能力和可靠性(若是換做其它許多使用交錯負重輪設計的半履帶車輛,其負重輪之間的間隙將迅速被汙物填塞從而極易發生卡滯),其底盤的大離地高度(22英寸)更是確保了這一點。總而言之,這種車輛的性能是令人滿意的,唯一的問題是國防軍想要的數量太多,而斯太爾公司本身的產能卻有限,因而許多其它的廠家也隨後加入到生產這種車輛的行列中來。

最初型號的RSO(即東線履帶式牽引車)使用鋼板衝壓而成的駕駛室,其形制與輪式卡車的樣式十分接近。隨後的型號則使用結構更加簡單的軟頂駕駛室,僅用金屬板圍出側邊。所有型號的RSO均在車輛後方使用木質可翻下的側板以方便裝卸貨物。最初的型號使用斯太爾8缸V字型3.5升排量汽油機(功率85馬力,即63kw),而隨後的型號則換用了性能更加優良的道依茨風冷柴油機(功率較之前者反而為低,為66馬力)。

為了適應廢土上的戰鬥需求,兄弟會對該型車輛的設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動,比如換裝了裝甲駕駛室以及在車體後部設置裝甲載員倉。除此之外對車輛的動力系統也進行了改動,可以確定的是對動力系統的改造應當和對鋼鐵兄弟會其它戰前車輛的動力系統改造有著某種相同之處,因其碩大的外部管線為其共同特徵,不過,這樣的改動會使管線暴露在直射火力之下而易受損傷,車頭的動力源也未能用裝甲進行遮蓋,成為防護上的一個弱點。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8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9張

作為一種原設計用於載重牽引的拖拉機底盤,兄弟會決定用其承擔貨物運輸的任務實在是順理成章,在去除了裝甲載員倉之後,空餘出來的空間與負重可以允許該型車輛搬運相當重量的貨物,比如,一整顆整裝待發的核彈頭。

悍馬M1025: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0張

該型車輛的絕大多數設計與部件和戰前20世紀21世紀生產的車輛沒有什麼區別,其在鋼鐵兄弟會中的地位也與大戰前相仿,即作為通用載具執行各種機動任務,不過兄弟會到底是從什麼地方搞到的這麼多悍馬車仍然是個迷。與基礎性M998相比,M1025型裝備了可以抵擋單兵輕武器火力的輕型護甲,但面對大口徑輕武器和反裝甲火力時仍然相當脆弱。原本作為輕型裝甲運兵車型號,M1025是可以在車頂的環向武器架上架設一挺有360射角的自動武器的,但是兄弟會手中的絕大多數這種車輛卻並未搭載這樣的武裝(為了佈置探照燈支架而佔用車頂架設自衛武器的空間並不像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在戰前狀態下的M1025型悍馬車可在滿載狀態下攀爬31度斜坡,並可在側傾22度的情況下保持穩定。在無附加設備情況下涉水深度為76cm,有附加設備狀態下涉水深度為152cm。公路滿載最大時速為89km/h,公路最大時速為113km/h。不過由於兄弟會一視同仁地對到手的所有戰前車輛都進行了類似的動力系統改裝的緣故(改造去除了車體後方的龜背狀艙蓋),當前的機動性能是否依然能以戰前數據為標準尚屬未知。除去動力系統的改造之外,鋼鐵兄弟會還在車頂增設了大燈,為增強防護能力,又為車頭車窗安裝了格柵裝甲,以儘可能不影響視野的方式增強對駕駛員及前排乘員的防護能力。

輕型偵察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1張

這輛輕型偵察車是鋼鐵兄弟會利用部分戰前的VW(即Volkswagen,大眾)汽車零件組裝而成的,這種車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軍隊廣泛地使用,在當時它被稱為Schwimmwagen即通常所稱的“兩棲車輛”(具備浮渡能力),它共有兩種型號:128型與166型,後者在批量生產中佔了絕對多數。

大眾兩棲車輛的引擎與傳動機構源自VW86型四輪驅動的Kübelwagen(即著名的“桶車”)與同樣是四輪驅動的甲殼蟲指揮官型汽車(源自民用型甲殼蟲)。厄爾文·科曼達——保時捷的首席車體設計師,被強令為這種車輛開發一個新型的外殼,以使其在水中能夠較為順暢地運動,作為結果他向德國專利局提交了這種“游泳式車輛”的設計。

最早的128型原型車使用的是全長度桶車的240cm軸距底盤與傳統的焊接車殼,但很快就在測試中發現這樣的結構在重載荷與越野情況下過於脆弱,抗扭剛度嚴重不足,車體在前橫樑與輪艙處容易發生破損,對兩棲車輛而言這就等同於浮渡能力的喪失,因此大規模生產型(即166型)更改了底盤的軸距,將其縮短為200cm。隨後這種車輛開始在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廠與斯圖加特的保時捷汽車廠投入批量生產,自1941年-1944年間在兩家工廠分別有14276輛與1308輛該型車輛在兩家工廠中被生產出來。這個產量使得它成為有史以來生產數量最多的兩棲車輛。不過二次大戰結束後它們消失的速度幾乎和被生產出來的速度一樣快。

所有的這些兩棲車輛都只有一個前進檔位(部分型號還有一個倒檔)並且在前後軸上都設置有ZF自鎖差速器。和桶車一樣,它使用的門式車架設計令其底盤離地高度較高,使其能夠具備優異的通過性能,而且可以降低傳動系中齒輪承受的扭轉應力。在進入浮渡狀態後,車後部的螺旋槳降下,通過一個簡單的耦合裝置從汽車發動機中傳導動力使其轉動,不過這也同時意味著螺旋槳只能提供向前的推力,轉向則和陸地上一樣,使用前輪充當方向舵。若是在水中需要倒退的話,乘員還是不得不使用傳統的木槳或是把車輪掛上倒檔讓車慢慢後退。

和兄弟會入手的所有車輛一樣,快速偵察車在動力系統上作了某些改進,同時使用了全封閉式駕駛艙,不過考慮到其車體本身設計所限,這個駕駛艙應當沒有強調什麼防護效果,因為這種車輛的原始設計,從本質上來講,是完全沒有裝甲防護的。這種輕型車輛能夠搭載的乘員僅為兩人,不過其運輸貨物的能力對於它的車體尺寸而言還是相當的可觀。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2張

廢土卡丁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3張

這臺七拼八湊的玩意使用的材料之簡陋之繁雜,大概在看到的第一眼就足以把鋼鐵兄弟會那群自命正統的工程師給氣背過氣兒去,一堆簡陋的鋼管,幾塊鏽跡斑斑的鐵皮,數個大小都不一定一樣的輪胎,以及……獸皮和裝飾用頭骨,再配上一臺怎麼也說不上可靠的發動機,這玩意能跑起來簡直就是個奇蹟。

好吧,奇蹟發生的時候它確實比走路快多了……

裝甲巴士: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4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5張

據廢土上消息靈通的人士所說,曾經有人目睹過漆著兄弟會標識的“大鐵箱”在廢土上轟隆隆地跑過,根據它們的描述,這種車頭向前凸出,車體像是一個大箱子的車輛似乎來源於大戰前的校園巴士,不過顯然應該也在兄弟會的改造下變得面目一新了。這些人還聲稱,在車頭的位置長著“巨大的角”,看起來似乎是在車頭處設置了一個用於排除路面障礙物的犁。考慮到巴士本身的設計所限以及其車體的體積,這種車輛如果果真存在的話,那麼它的裝甲防護恐怕無法面面俱到,因全面覆蓋裝甲所要求的防護面積實在太大,超出了普通校園巴士能夠承受的重量。

奇美拉戰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6張

關於戰前美國的事情,絕大多數廢土遊民可以說都是一無所知,即使是那些號稱繼承了美國遺產的人,能夠在字裡行間找到的也只有關於舊日文明的隻言片語,而那時候美國最大的敵人,則更是變成了一個只在傳說中才會出現的飄渺幻影。他們究竟是以什麼樣的裝備和戰術在和世界上最大的霸主國家進行著抗爭?現在恐怕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勉強為你解答部分疑惑,奇美拉戰車正是其中之一(這個名字顯然是美軍給它起的綽號,但其真實代號現已不明)。

初次見到這種車輛的人可能甚至都一時間意識不到這臺機械實際上是為在陸上惡劣地形上通行而設計的,畢竟它完全沒有傳統概念上的輪胎或是履帶,取而代之的是車體下方的兩個帶螺旋紋的巨大滾筒,比起前兩種運動機構,滾筒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接地面積,從而保證車輛在泥沼或雪地這樣的惡劣地形中不至於被陷住,而螺旋紋則像船尾的螺旋槳一樣推動車輛在半流體狀態下的地表上穩步前行——事實上,由於中空的滾筒本身擁有相當的儲備浮力,理論上這種車輛在自重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在較為平靜的水面上通行。當然,這種設計並不是沒有壞處,專門為惡劣條件進行優化的結果就是這種車輛在正常的地形上反而會有運動不便之虞,要麼是好端端的路面被鋒利的螺紋切割的支離破碎,要麼是纖薄的螺紋在堅硬的路面上迅速地磨損殆盡——或者兩者都有。

當然,在冰天雪地的安克雷奇,這樣的行走方式是不用擔心沒有用武之地的。正是由於看中了這一點,紅色共和國的軍隊才會將這種專門的軍用型特種車輛投入戰場,在模擬訓練儀中存儲的記錄顯示,這種車輛仍然使用化石燃料作為動力來源(就算在資源極度貧瘠的當時,對於佔領了安克雷奇的紅色共和國軍隊而言油料的供應也還是可以保證的),配備了一門激光炮作為主要武裝,車身則覆蓋了可以抵禦普通單兵輕武器攻擊的裝甲。值得留意的是,這種車輛是完全無人化的,即它在本質上其實是一臺大型的作戰機器人,再聯想到安克雷奇前線報告中提及的遭遇大量蜘蛛雷的情報,或許紅色共和國軍隊對於無人技術的掌握並沒有與美國拉開特別大的差距。

在實際戰鬥中,奇美拉戰車對於步兵而言是個很可怕的對手,在正面交戰中只有攜帶重武器(導彈發射器,高斯步槍等)的單位才能有效地快速摧毀它。不過,若是能夠繞到它的身後或是側後方,那麼它那有限的主武器射界將會為繞後的單位贏得不少優勢。另外需要留意的是,不論出於何種理由,在它還能動的時候貿然靠近它都會是個愚蠢的舉動,任何看到以下照片的人都應當會同意這個結論。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7張

M46中型坦克: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8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19張

M46中型坦克是美軍在冷戰初期裝備的主要坦克型號之一,它是二戰末期出現的M26巴頓坦克的改進型號,被預期用於替換老舊的M26和M4。在二戰結束的時候,後兩種坦克的混編還是絕大多數美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標準配置,那時候M26潘興還被劃分為重型坦克,不過很快隨著世界性的坦克增重,它那區區40噸級的重量使得它很快就被降到了中型坦克的行列之中。在火力與防護方面,M26坦克顯然遠遠勝過M4,但鑑於其使用的發動機馬力依舊處在500馬力等級(和M4A3型坦克同一個發動機),其機動性與後者相比就有些慘不忍睹了,超負荷的傳動系統也明顯更加容易出故障。

針對這些問題而做的改進工作始於1948年1月,研究團隊使用大陸機械的AV1790-3引擎與艾利生公司的CD-850-1變速系統替換了原來的動力與傳動系統,並且將這種改進型號命名為M26E2,不過隨著對M26設計的不斷改進,它最終還是被賦予了全新的編號:M46。在1949年坦克翻新工作正式開展的時候,除去改進的動力系統之外,新型的M46中型坦克與原型號相比還有著包括換裝了有排煙器的新型主炮在內的一系列變動。共有1160輛M26坦克被升級成M46,其中800輛為M46基礎性,而剩下的360輛則為M46A1型。

M46僅有的作戰記錄是在抗美援朝時期,在1950年8月,隸屬於第六裝甲營的M46坦克首次在韓國登陸。它的性能超越了朝鮮人民軍裝備的T-34-85,不過它們互相之間並沒有得到大規模交手的機會。在1950年末有200輛M46坦克被部署到朝鮮戰場,佔到了美軍駐韓部隊裝甲力量的15%,其餘的坦克裝甲車輛則由679輛M4A3謝爾曼中型坦克(包括M4A3E8),309輛M26潘興中型坦克和138輛M24霞飛輕型坦克組成。而後續抵達的M46和M46A1型坦克則使得全部的M26潘興中型坦克得以在1951年全數被從前線上替換下來,許多裝備謝爾曼坦克的單位也使用M46進行了換裝。

已知的曾經裝備該型坦克的單位有:

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1坦克營及團屬反坦克排(1952年);

第2步兵師第72坦克營(1952年1月);

第3步兵師第64坦克營(1951年1月);

第7步兵師第73坦克營(1951年1月);

第24步兵師第6坦克營(1951年10月);

第40步兵師(加利福尼亞國民警衛隊)第140坦克營(接收了第6坦克營的裝備)及團屬坦克坦克連(1951年10月);

第45步兵師(俄克拉荷馬國民警衛隊)第245坦克營(1952年);

除此之外,還有包括第7步兵團和第65步兵團在內的數個團屬坦克連在戰爭尾聲裝備了M46/M46A1型坦克。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少數M46型坦克被贈送給歐洲國家以供訓練之用,為接下來接收新型的M47坦克做準備。

卡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0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1張

這種三軸平頭卡車的設計與雪弗萊5000系列卡車頗有相似之處,在美國戰前的軍民用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使用燃料電池供能,並且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要對後半部拖掛的車體部分改裝成半拖車或是平板卡車的樣式(平板卡車樣式比原有的雪弗萊5000系列卡車多了一組後輪)。美國軍方大量使用這種車輛來進行人員和物資的長途運輸,在軍中服役的該型卡車均採用了標準的軍用色塗裝,包括常見的橄欖綠和雪地塗裝,並且在車頭噴塗了車輛的編號。值得注意的是,軍用型卡車基本都是平板卡車型號,而民用型則多為半拖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2張

雪弗萊 COE 5100系列卡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3張

安克雷奇戰役中使用的該型卡車,使用了標準的雪地塗裝

在戰後這種堅實的車輛依舊在被能夠意識到它們重要性並且擁有足夠技術知識的勢力手中服役,不過由於備件的稀缺導致它們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NCR手中就擁有相當數量的該型車輛,並且在莫哈維的麥卡倫營地專門設立了一處汽車修理站。除此之外,已知擁有這種車輛的的還有大炮族,在內利斯基地中存放著的數輛卡車的保存狀態相當完好。

越野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4張

越野車是一種較大型的四四方方的四座越野車輛,其標準載員為四人,即左前方的駕駛員,右前方的乘客和後方兩名乘客。越野車在車體的右後方可以攜帶一枚備用的輪胎。這種車輛沒有裝甲保護,在受到攻擊的時候很容易起火爆炸。

這種車輛很顯然與美軍在上世紀中葉大量使用的威利斯吉普車極為相像,不過它更加像的是前期的實驗型號而不是後來更常見的量產型,以下圖中英國接收的這輛吉普車為例,它和上述越野車之間只在車頭進氣格柵和車燈樣式等細節方面略有不同。在1941年至1945年間,這種被稱為美國陸軍4x4四分之一噸卡車的車輛被大量生產出來供應給美軍和美國的盟國軍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5張

很快這種車輛就因為其優異的性能而備受讚譽,作家查爾斯·K·海德(Charles K. Hyde)就曾經如此寫道:“從許多方面來看,吉普車已經成為了二戰的標誌性車輛,它有著近乎傳奇般的韌性,耐用性和多功能性。” 後來就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更是稱讚它“是美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種武器之一”。在二戰期間共有約65萬輛吉普車被生產出來,佔到了美國生產的非戰鬥車輛的四分之一,這之中,有約50,000吉普作為軍援被送給前蘇聯*。

*如果再算上同樣以軍援的名義送給蘇聯的2,5000輛3/4噸卡車,光是這兩樣的軍援數量加一起就超過了二戰時期第三帝國大眾、82桶車和VW166兩棲車的產量總和

一經問世,這種車輛就完全取代了美軍軍中的馱馬和其它牲畜,成為了通用的交通運輸工具,一線的士兵也樂於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對這種車輛進行臨時的改裝,這進一步拓展了這種車輛的用途。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6張

架機槍只能算入門操作.jpg

在二戰結束後,這種車輛仍然長期在美軍中服役,並在1949年和1952年時分別以M38威利斯MC和M38A1威利斯MD的名義推出了改進型號,時至今日,仍有大量維護良好,隨時可以開動的威利斯吉普存世。

主戰坦克: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7張

(此前由於專欄內容編輯次數限定之故,新增的主戰坦克部分介紹未能在本文中進行更新,而是以獨立的單篇形式發佈,在此先行致歉)

這臺戰場巨獸是戰前美軍的主戰坦克之一,也是現今廢土上最為強大的地面載具之一。這臺全重超過60噸的戰車由核動力驅動,在車體後部佈置有可開合的散熱裝置,在車輛靜止時散熱裝置可以完全開啟以儘快排出廢熱。有鑑於它巨大的自重,這種坦克並不適合在泥地等地面承載能力不足的環境中使用,但在能夠正常通行的地段它毋庸置疑地是戰場的統治者。

這種主戰坦克的炮塔外形於潘興重型坦克頗為神似,但其主炮則要強大許多:雙聯裝140毫米主炮的一次齊射完全可以摧毀廢土上的幾乎任何敵對目標。在現存的這種坦克殘骸上沒有發現有輔助武器(譬如機槍)的痕跡,不知是否設計時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曾經有過,但業已遺失或被拆卸帶走了。

從坦克的外表可以看出它仍然使用了一定數量的鉚接結構,這是一個不太尋常的選擇,因為眾所周知,比起軋製的均質鋼裝甲來,鉚接裝甲有一個極其著名的缺陷:在受到高爆彈轟擊的時候車體內側的鉚釘有可能脫落飛濺對車內設備和成員造成損傷。

(以下內容均為個人腦補,僅供娛樂)

在過去的各種軍備競賽中,“對方有的我也要有”這個乍聽起來十分孩子氣的觀念,其實自有其道理:對付戰列艦的最佳武器當然是戰列艦,對付戰鬥機的最佳武器當然是戰鬥機,如果“邪惡的敵人”有了雙炮管坦克——那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武器來捍衛民主自由!①


——一個小問題,你永遠不可能真的知道你的對手手頭上都有什麼離譜的玩意兒,所以多數時候,你得靠猜,當然情報部門盡忠職守的職員們更加偏好“基於現有情報基礎②做出的合理推測③”這個說法。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8張

注①:在最近一次清查檔案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敵人的‘雙聯主炮主戰坦克’研發計劃”實際來源於【內容刪除】

注②:現有的情報基礎往往是“有限”的,並且我們保留對“有限”這個詞的最終解釋權。

注③:並不總是。

不管這個點子看起來有多麼地奇怪,看起來美國軍方都已經接受了這個設計,並且將其投入了批量生產,並且一直使用到了大戰爆發的時刻。看起來動力盔甲的誕生並沒能完全地淘汰這種傳統而強大的陸戰裝備,而它本身似乎也沒有受到化石燃料短缺導致大量舊型號裝甲部隊停止運作的困擾,如果從這個角度推測的話,或許這種坦克的動力源是源自核動力也說不定。這大概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這種坦克的車體外殼完全缺乏良好的防彈外形設計(在杆式穿甲彈出現之前裝甲車輛的防彈外形設計對防護能力影響極大),大概是為了兼容新型動力系統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事實上如果留意的話,該型坦克的車體前半部分形狀和核動力轎車頗有神似之處)。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29張

和步兵協同行動的主戰坦克

雖然車體是全然新奇的設計,這種坦克的炮塔卻似乎和舊時代有著一定的淵源,熟悉坦克的人能夠很容易地從它身上找到M46中型坦克炮塔的影子。為了增強火力,它採用了雙聯主炮的設計,不過在同時裝備了兩門主炮的情況下,炮塔內留給乘員和彈藥的空間恐怕並不餘裕,再加上本身就顯得緊湊的車體,在這種坦克內部作戰大約不會十分舒適。在行走裝置的設計上,顯然是為了照顧穿越複雜野外地形的需求而採用了四履帶的設計。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0張

當然,再怎麼優化也沒辦法挽救酒駕飆車造成的事故就是了……

在現今的波士頓地區,穿行於廢土的人依舊可以在聯邦的各處發現這種武器的殘骸,其中絕大多數已經舊跡斑斑,除去拆解回爐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價值,然而有傳言說在某些防護良好的地下基地裡還儲藏著狀態較為完好的坦克裝甲車輛,若能得到修復則整個特區都將為鋼鐵的咆哮而戰慄……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裝甲輸送車: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1張

在戰後的美國這種車輛的殘骸十分常見,在戰爭期間美國國內大量部署了這種車輛。在軍營和火車站這樣的重要地點附近這種車輛的殘骸最為集中,勇敢的冒險者們有時可以從這些殘骸中找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但這種車輛堅固的外殼往往已經成為其它廢土生物所鍾愛的巢穴,因此風險和機遇總是並存的。裝甲運輸車配備有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因此非要說的話它被稱為“步兵戰車”才更合適一些。在標準載員情況下,一輛裝甲運輸車可以搭載六名步兵或是兩名身穿動力盔甲的士兵。

(以下內容均為個人腦補,僅供娛樂)

對於陸戰兵器而言,高大威猛是很難和優點掛上邊的,雖然車內空間的增大帶來的舒適性提升的確是個不可忽視的好處,可太過高大的話在戰場上根本就是一個顯眼的靶子——舒適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有時候就是這樣讓人糾結。不管怎麼說,這種在波士頓及周邊地區普遍發現的戰前裝甲輸送車對於普通人的身材而言都太過寬大了,它的載員艙幾乎可以讓一名平均身高的成年男子在車內站直身子。對於戰鬥車輛而言,這是一種難以接受的奢侈,但考慮到該型車輛載員的特殊性,這樣的設計就完全可以理解:這種裝甲輸送車是專門為了運載身穿動力盔甲的士兵而設計,其目的就是將動力盔甲步兵單位快速地投放到戰線前沿,並利用自身的護甲和火力支援動力盔甲步兵單位戰鬥。①

注①:話雖如此,但實際上這種車輛在戰前記載中執行的最多的其實是維穩類型的任務,在控制人群和設卡檢查過往車輛的各種行動中均有它們的身影。

由於戰前資料完全遺失的緣故,這種車輛的性能參數已經幾乎不可考證,只能通過其外觀來做一些簡單的推測:

可以確定的是這種車輛的重心明顯偏高,又高又窄的車體本身就是個問題,而在車頂部搭載的重型武裝很明顯地進一步擴大了這個問題。再算上較短的底盤,恐怕無論是從橫向還是縱向來看,這種車輛的穩定性都稱不上優秀。在野外機動亦或是高速機動的時候,這個缺點很容易就能導致翻車事故的發生。(也許在裝載著全副武裝的動力盔甲步兵小隊的時候這個問題可以略有緩和)拋開這一點不講,這種車輛的外殼形狀似乎是為了應對車頭方向襲來的衝擊波做了優化,車體具備流線型的外形,表面除去武器之外也沒有多餘的凸出設備,僅在必要的部分開了數道觀察縫。但是否具備NBC三防功能這一點存疑。

作為武裝,該型車輛配備了兩挺各自照顧左右扇區的車頭機槍,以及一門裝備在車頂的對裝甲車體格而言算是大的出奇的巨炮,這門主炮應當是遙控操縱,而且備彈應當不會太多(如果它確實是實彈武器的話),因為車頂部分到車艙頂部之間的空間並不算很大,沒有容納手動操縱和太多彈藥的餘地。

另,該型裝甲車的外形和佈局設計很有可能與現實中美國冷戰時期的TV-1核動力坦克計劃有著不小的淵源,包括車頭左右分別佈置的機槍,車身後部頂置的主炮炮塔,以及高大的麵包型車身: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2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3張

又,該型裝甲車的炮塔樣式與現實中美國的M60A2主戰坦克十分接近: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4張

【輻射系列】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廢土坦克裝甲車輛簡介-第35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