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9-17 15:23:05 作者:廣州仔吳小昕 Language

#暑期觀影清單#    #電影推薦#    #電影分享#    #電影影評#    #電影解說#   

#奧本海默#    


作者:廣州仔吳小昕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0張


昨晚在IMAX影院二刷完《奧本海默》之後,影片結尾的那首Destroyer ofWorlds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如無意外的話,假如要我票選本年最佳電影的話,毫無疑問,絕對非《奧本海默》莫屬——放眼今年的電影,我本人認為,這是一部在思想深度、故事敘述、人物表現以及畫面配樂等方面都堪稱“卓越”的傑作。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張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2張


當然,對於這部電影,也有很多人反映說,故事內容看不懂、時間太長,容易看困看累等等問題。關於這一點,結合我兩次的觀影體驗感受,以及我對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敘事節奏的理解,我下面將會給大家提供一點小小的建議,讓大家如何更好地在三小時的旅程中,比較舒服、完整地看完這部電影之餘,看懂並理解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與意涵。

 


重要的事情先說三遍:

下面內容會帶有一定程度的劇透,請謹慎閱讀!

下面內容會帶有一定程度的劇透,請謹慎閱讀!

下面內容會帶有一定程度的劇透,請謹慎閱讀!

 


正如我下午所發的動態一樣,其實想看完看懂這部電影,我們並不用像初高中背記知識點一樣,去無微不至、鞭辟入裡、事無鉅細地瞭解這個科學家是誰、他又做了什麼等等這些。關於這個部分,大家可以自行去B站搜索“木魚水心”這位Up主關於《奧本海默》這部電影的背景知識、人物簡介來了解。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3張


不過我略嫌他講得太細,因為正如諾蘭本身所言,他的出發點就是“讓那些對奧本海默沒有一點了解的人去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看這類人物傳記片,我們可以把它當爆米花大片看。我認為,從我自身的經驗出發,要看完看懂這部電影,我們只需要從三方面下功夫即可:

 

一、 對奧本海默的生平事蹟、功過是非有一定了解

奧本海默作為本片最重要的刻畫中心,在我們觀看這類“傳記片”(雖然諾蘭一再強調“《奧本海默》並非傳記片,而是像一部法庭片”)的時候,需要我們先對傳主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蹟、一生的是非功過等等這些。因為這些瞭解實際上幫我們解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部電影之所以出現的原因,或者說,為什麼導演一定要挑這個人的故事來拍的原因。因為這樣的原因,能夠為我們觀看整部電影確立最初的動機,而同時,這樣的原因也為我們嘗試理解電影深層內容,奠定了一定的基調。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4張

 

正如諾蘭自己所說的一樣,他之所以決定拍攝《奧本海默》這部電影,是因為他認為,奧本海默這個人在我們現代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義。而他拍攝這部電影的最初原因,正是因為看了名為《奧本海默傳》(原名:American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直譯為:“美國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一書後受啟發,決定拍攝本片。而根據我本人的觀影體驗,除去“原子彈之父”這個稱號之外,實際上,根據諾蘭的表現與敘述,奧本海默更是為我們親手開啟了“核武時代”的人,而他本人也是對此深感不安與自責——這一點可以從他引用過的《薄伽梵歌》一句中可以看出:

 

Now I am becomeDeath, (我已是死神的化身)

Destroyer ofworlds. (諸界的毀滅者)

 

關於這一部分的內容,為避免劇透過多,導致大家失去興趣,我就先在這裡打住了。

然而,從這部分中我們其實不難看出,關於奧本海默這個人物的矛盾性、複雜性,已經就此浮出水面,而這個矛盾也正是我們需要在看懂這個故事的時候需要時刻緊緊抓住的重心,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點:

 

二、理解核心——奧本海默本人的心路歷程與道德立場的變遷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一樣,雖然奧本海默被尊為“原子彈之父”,在原子彈成功研製出的一刻,他也為此感到驕傲自豪,但同時在日後,他也為自己作為原子彈的研發者而感到深深的自責——最明顯的一點是,除去上述他在晚年接受採訪的時候所引用的這一梵文詩句之外,他在被杜魯門接見的時候所說的“總統先生,我覺得我手上沾滿了鮮血”這句話,也明顯看出他深陷極度的自責、愧疚與不安。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5張

 

同時,也正是因為他對自己這樣的道德拷問、良心問責,使得他反對美國政府繼續研製氫彈,這就為他日後被美國政府審查、監控,埋下了直接的導火索——當然,結合歷史背景來看,他之所以被美國政府審查監控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與許多美共組織成員有密切往來,導致其身上的“通共”嫌疑一直無法被完全洗脫,這也就使得他在晚年因而飽受政客攻擊、陷害。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6張

 

而要理解他身上存在的這種矛盾——特別是其對於以原子彈、氫彈為代表的核武的前後不一的態度,我個人認為,可以從:

 

1). 奧本海默本人的性格與經歷:關於這一點,我的建議是,主要從他的求學經歷以及他的談吐入手。特別是談吐方面,尤其是他和瓊·塔特洛克之間的對話,只要我們對他的談吐多加觀察的話,我們不難看到,奧本海默其實是一個相當自負的人,他對自己的頭腦與能力有著極高的自信;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7張

 

2)奧本海默與身邊人的相處:關於這一點,我個人會比較建議大家將目光聚焦在他和施特勞斯、伊西多·拉比、勞倫斯以及愛德華·泰勒的對話互動中進行觀察瞭解,因為通過他和這幾個角色的互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奧本海默對於政治、對於核武的態度並非一直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他和身邊人的接觸互動在悄然發生變化。(P.S:無獨有偶,據說基裡安·墨菲、諾蘭還有傳主奧本海默的MBTI性格,都是INTJ)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8張

 

而我們要如何從這兩點去體會奧本海默的態度與立場的轉變呢?那麼接下來,就要談談電影表現技法方面的東西了

 

三、 調度你的大腦與感官:大腦聚焦人物對白,感官充分沉浸在配樂與畫面


先來談談配樂與畫面。

有一說一,《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之所以有極高質量,我個人認為和Ludwig Goransson為本片所作的配樂是分不開的——Ludwig在本片的配樂中的定位把握非常好,他對所要表現的內容有著充分且深刻的認識:比如在刻畫奧本海默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觀眾最先想起的幾首配樂,便是Oppenheimer、Destroyer of Worlds, Canyou hear the music, Quantum Mechanics以及Fission。尤其是當那段令人倍感蒼涼、孤寂的合成器與提琴交錯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那張電影海報——那是由基裡安·墨菲扮演的奧本海默在原子彈起爆裝置前、蘑菇雲下、爆炸雲團裡孑然一身、煢然獨立的畫面: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9張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0張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1張

 

當然,除去上述提到的關於奧本海默本身形象刻畫的幾首配樂之餘,觀眾如果細心品味的話,也能體會到Ludwig在配樂上的雕琢,比如在展現奧本海默對於量子力學的痴迷、受玻爾的啟發前去哥廷根大學求學時,觀眾明顯可以感受到一種猶如殿堂般優雅而莊重的音樂享受,比如QuantumMechanicsCan you hearthe music這兩首,當背景的管樂響起的時候,此時觀眾便感覺自己仿若身處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被璀璨耀眼的群星所包圍一樣: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2張

 

當然,又如在原子彈試驗、奧本海默接受審查的環節,Ludwig也很巧妙地抓住了“緊張”這一關鍵詞,用音樂成功地將我們置身於奧本海默其時所體會到的緊張與不安,如Trinity、Ground Zero、Kitty Comes to Testify這三首配樂所表現的。關於這一點,我推薦大家去看B站up主“HOPICO”更加深入的探討——他曾專門出了一期視頻,從音樂技法、表現技巧的角度去探討本片的配樂。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3張

 

另外,在畫面表現方面,我也是建議,如果各位有能力的話,儘量還是選擇去IMAX電影院觀看,因為IMAX的巨型畫幅確實很能給予觀眾沉浸感——關於這一點,諾蘭曾經在和B站Up主“影視颶風”的對談中解釋,之所以選擇IMAX攝影機來拍攝本片,是希望在視覺效果上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沉浸在整個故事中,同時,諾蘭自己也提及到,本片有很多越肩視角,也是希望觀眾能夠從奧本海默的角度,體會他的心路歷程。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4張


最後來說說人物對白方面

很多人抱怨說,這部電影的對白太多、理解起來太費勁。實際上,作為一部95%以上的內容都是文戲的電影,《奧本海默》的對白量多是客觀存在的因素,但對白量多,並不意味著它理解起來很費勁、費力氣——因為實際上,如果你找對竅門,你會發現,整部電影的對白實際上是非常精煉、緊湊,完全沒有一句廢話。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找對理解這部電影對白的竅門呢?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下面的幾個方面:


一是敘事視角:我們都知道,《奧本海默》的敘事視角,按照畫面彩度來區分有兩個視角,分別是彩色表現的奧本海默視角黑白表現的施特勞斯視角。有人說在這兩個視角中,彩色的奧本海默視角是主觀視角,黑白的施特勞斯視角是客觀視角——如果是沒看過電影的話,大家可能會很容易就被帶跑偏了。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5張


實際上看過電影之後,尤其是如果我們留意到兩個視角初次出現時的標題分別是

“Fission(裂變)”“Fusion(聚變)”的話,結合物理學對於這兩個現象的解釋,實際上這裡並不是說主觀客觀的問題,而是敘事方式(或者說人物刻畫表現方式)的不同。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6張

 

奧本海默視角被命名為“Fission裂變”,暗示了這一視角之下,他的故事會如同鏈式反應一樣,以一種連續因果的形式展開對他本人的形象刻畫、故事闡述;


施特勞斯視角被命名為“Fusion(聚變)”,則是暗示這一視角之下,猶如核聚變中原子聚合一樣,人物刻畫、故事描寫、情節推動會主要以施特勞斯與他的助手互動進行

 

至於你問我為什麼施特勞斯的視角是黑白的?我建議大家先去看原片中奧本海默在課堂上對於黑洞的解釋,同時結合施特勞斯在裡面的臺詞進行理解——“權力只存在於陰影中”。


二是人物對白對故事情節的推動:正如上述我提到的兩個視角對於敘事方式的影響一樣,奧本海默視角中的敘事方式,是一種類似於“鏈式反應”的連續因果的線性敘事方式,因而在該視角中,奧本海默的故事會由許多不同的故事片段串連起來,形成一種不甚明顯的線性的推進結構——往往上一段故事中的某句對白,就觸發了下一段故事中的開場;


【影視夜話】二刷《奧本海默》之後,我得出了這份觀影心得-第17張


又或者是上一段故事中人物提到的某個名字,就是下一段故事所要著力聚焦的中心,這就提醒了觀眾需要關注的目標;類似地,在施特勞斯視角中,每次施特勞斯與助手對話完結之後,總會給觀眾一段總結性的提示與對白,以此來減輕觀眾的理解負擔之餘,也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向下一情節的發展焦點中,令觀眾不至於迷失在繁複的對話中。

 


結    語

礙於篇幅和我個人體會有限的關係,所以這篇觀影心得就先寫到這裡。故事內容細節方面,我更加希望大家能夠去影院真切體驗一番——相信我,只要你沉下心去看去體驗,那絕對是一場震撼你心靈的旅程。

 

我個人其實最佩服的還是諾蘭借《奧本海默》而展開的對於核武器的深入思考,除去核武器使用的道德問題,更深層次的是,他超越了戰爭雙方中的武器使用道德問題,而是進而啟發我們深入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在當下乃至未來對核能進行合適的、有益的利用,這一方面既是為了避免如奧本海默本人一樣的“普羅米修斯”的悲劇的再現,另一方面,這更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和日後福祉而著想。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