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是知名的遊戲引擎,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排名前 1000 名的手遊中,有 70% 選擇了 Unity”。
在英語中,unity單詞還有著“團結”的意思,但,在過去的兩週時間裡,Unity卻因突然收費的舉動帶來了一些“分裂”。
前段時間姬寫過部分,9月12日,Unity突然宣佈將調整收費策略,表示將在明年1月起向遊戲收取“使用費”,此舉引起了許多Unity開發者的反對。
從2016年起,Unity開啟訂閱制收費模式,其中,小體量遊戲開發者可以免費使用,這使得諸多程序員投入到Unity的學習中。而如今突然的收費規則,就有種一開始拿好處套住你,等意識到不對勁了卻輕易離不開了的感覺。
剛開始,是對遊戲按次數收費的疑問,怎麼統計?隱私權限上來說不好做到,落到實踐上又很離譜,反覆安裝怎麼辦?DLC、公益性遊戲也收錢?而新模式又與CEO在2015年宣佈Unity的免費說法大相徑庭。
就像有人在大街上倒立拉屎。因為倒立拉屎過於離譜,掩蓋了不倒立在大街上做這種事也很離譜的事實。
一些人把焦點集中到這位CEO頭上,注意到他是EA的前任CEO,曾有過“沒內購的遊戲都傻叉”的豪言壯語,一個考迪克把暴雪快霍霍完了,又輪到你來霍霍了是吧。
Unity創始人兼前任CEO、在私人賬號上表示“我們搞砸了”。
但是有報道稱,多位Unity高層在宣佈新收費模式前大量拋售股票。
一個問題是,Unity宣佈新的收費模式違法嗎?一些網友在查看服務條款後發現:真不違法。宣佈收費是在3個月之前的,條款裡也有可以“隨時增加修改費用”的文字。彰顯了職業經理人們法律上啥都懂,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就是純純的混蛋這件事。
Unity為什麼這麼做?直接的回答就是他們想賺錢,想賺更多錢。新收費措施明顯瞄準的是那些使用Unity引擎的、長久運營的,且賺得盆滿缽滿的遊戲公司,Unity為這些大公司提供了減免安裝費的方案,只需使用Unity官方的遊戲充值渠道、官方的廣告渠道。
也就是說,經不起推敲的“安裝費”,更像是促成和大遊戲公司展開新業務合作幌子,Unity想要更加緊密地和這些大遊戲公司產生依附關係,方便進一步賺錢。
但這個算盤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這些年以來,許多小型遊戲開發者因為Unity的免費口碑而來的。
小型開發者的處境和條件根本算不上優渥,而當這個遊戲引擎的重點在於想要從大公司身上撈錢、並在9月12日發佈一個難以解讀聲明的時候,信任的危機就已經形成了。這次懸崖勒馬了,還會不會有下一次?你的重點既然在大公司身上,還會不會支持小規模團隊和開發者社區?
於是乎,大量的抱怨與告別出現了。
9月22日,Unity發佈了修改後的收費條款和道歉,9月25日,Unity中國翻譯併發布了該道歉聲明。
Unity引擎曾是小型遊戲開發團隊為支持遊戲開發而誕生的,經過一系列商業運作後,似乎逐漸背離它的本心。
屠龍勇者終成龍的故事,有點看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