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7 20:44:51 作者:一隻小蛋糕 Language

搬運自貼吧用戶半醉雲飄飄,在此表示感謝

即使沒有玩過這個遊戲的朋友們也可以當成故事看看,劍冢的故事雖然大部分取自古代神話傳說,但他們的故事也是人情緒或個性最極端的體現,希望大家能夠代入進去,在故事中看見那個曾經的自己。

文章非常非常非常長,也沒有多少圖,沒有耐心看完的同學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

前言:據某列文虎克大佬觀察的結論,伏虞等十柄神兵均為染塵子所鑄。根據這個線索我們可以更清晰地探究劍冢的來歷和相關劇情的發展。本文不按染塵子十世的時間順序展開,僅按個人喜好依次講解,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解龍魄 衛起

此冢乃七座劍冢之一,冢間蛟蛇盤繞,隱有龍吟,冢上刻有“解龍魄”三字,似乎有什麼東西將要破冢而出……

紫竹奇遇-召喚化身:

“師父,弟子愚鈍,弟子把家中的財寶都贈給那孤兒,卻算不得仁義嗎?”

紫竹化身的少年自顧自的說著話,似乎並未察覺身旁的變化,

“師父……哎喲,師父您去哪裡了?師父您不要扔下弟子啊……”

少年慌張的四處搜尋著口中的師父,似乎並未察覺你的存在,終於越找越遠,不見了蹤影……

紫竹奇遇-日常對話:

“師父……師父你在哪裡啊……沒有你徒兒不知道怎麼辦……”

衛起摸著咕咕直叫的肚子,臉上滿是迷茫……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張

小衛起

背景故事:龍胎化命

太古之時,海外之界有個無啟國,無啟國的人沒有子孫後嗣。 無啟國外有座鐘山,鐘山之神名為燭陰,它長著人的面孔,蛇的身軀,長千里,遍體赤紅,它睜開眼,就是白天,閉上眼,就是黑夜,它的呼吸就能化為風,他一吹氣世上便為冬,他一呼氣世上便為夏,它不飲、不食,居住在無啟國的東邊,那時鐘山腳下有個怪人,名叫服常居合。 服常居合是盤古的腑臟所化,能食金石,尤其喜好吃蛇,他生來就有六臂三首,三年就長了三千丈高,他見到龍便以為是大蛇,而把龍吞進了腹中,如此總共吃了一百條九天內外的神龍。 燭陰看到服常居合,知道服常居合要吃他,於是轉身要走,卻被服常居合一口咬斷了他的尾巴,燭陰痛的暈死了過去,服常居合就高興的抓起燭陰尾部受傷的那一端往懷裡拖拽,哪知燭陰的身子長達千里,又不止千里,服常居合過了十年還是沒有找到燭陰的頭首,便就餓死在了鐘山下。

燭陰出自《山海經》原文 其曰: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不飲,不食,不息。身長千里,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2張

燭龍

後來,無啟國中有個名叫衛起的神人從服常居合的身旁經過,服常居合竟又站了起來,只對衛起說腹中飢餓。衛起便把身上的食物餵給服常居合吃了,服常居合吃完之後卻又哭泣起來,衛起於是對他說:你若仍餓,便把我吃了罷。服常居合聽後竟真將衛起放入了口中,吞下肚去,這才倒下再又死去了。 自此過去七十年後,閃電劈開了服常居合的肚子,衛起竟然未死,還在服常居合的腹中尋到了燭陰的斷尾,不想那斷尾已化為鐵石,聚百龍之神,凝做不世之兵。

線索一:鑄劍人,服常樹

服常居合,這個名字我只能從姓氏入手,服常應該就是山海經裡的服常樹。

原文: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
一棵樹,長了三個人頭,注視著琅玕樹,琅玕樹結的果就是珠玉,所以也隱喻著美好之物。

而根據前言中的結論,十把神兵均為染塵子所鑄,也就是說這個把蛇尾吞掉變成神兵服常居合就是染塵子這一世在世間的化形。而服常給他的寓意就是守護珍貴事物的守衛。

線索二:無啟國,衛老闆的家鄉

同樣出自《山海經》,如果有看過《鏡花緣》的朋友們應該對他們也很熟

無啟國位於長股國的東邊,其國民的奇特之處在於他們都不生育子孫後代。傳說他們居住在洞穴裡,沒有男女之別。僅靠呼吸空氣為生,偶爾會撿拾泥土食用,或者有人說他們能修煉一種食氣的內家功夫。他們死後就埋入土中但心臟卻依然跳動,屍體也不會腐爛。

等到一百年(一說一百二十年)以後,又會復活,從泥土裡爬出來重享人生之樂。如此週而復始,往返延續,以致這裡的人雖然沒有後代,家族卻依然人丁興旺,為任姓部族。

隨著這篇文章往下看,你就會發現,劍冢的故事很多都來自《山海經》。衛老闆是來自無啟國的神人,其不死不滅的特性也得以解釋,衛老闆修習了青蛟生骨功與天蛇換骨功,很大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認為,這兩門絕技的來源於無啟國人們的不死不滅有關,無啟國大概率就是這兩門絕技的源頭。

線索三:佛法

衛起捨身成為服常居合口中之食 這個情節是極具象徵意義的。

佛教故事中摩訶薩青捨身飼虎,佛祖割肉喂鷹,這些都是大慈大悲,無量功德。

再來回看一下我們與劍冢的對話

戰前:

師父一直教導我:‘欲成大道,捨身取義’!
我連命都舍了,可大道何在!?捨命難道及不上‘捨身’嗎?!這是何故?你道這是何故?”
衛起一邊胡言亂語,一邊目露兇光地向太吾步步逼近……

戰後:

衛起仰天而倒,重重地摔在了汙泥當中,“是了……師父說的捨身取義……我好像懂了……”
衛起邊消融在汙泥中邊說道:“斷命求義非真義,入得汙泥方成道……”

衛起師父是誰我著實不知,但是已經很明顯了,衛起一生都在求道,甚至可能是佛家子弟。

這時候再來看一下小衛起與師父的對話:

“師父,弟子愚鈍,弟子把家中的財寶都贈給那孤兒,卻算不得仁義嗎?”

這裡便是問題所在,一個衛起從小到大都沒想明白的事:何謂捨身取義?取義為目的,捨身為途徑。衛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捨身”二字上,卻全然忘了初心。這個問題他捐贈錢財的時候沒想明白,捨身餵了服常居合的時候還沒想明白,直到被太吾傳人擊敗後他終於明白了。

正所謂:斷命求義非真義,入得汙泥方成道!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3張

《論語》有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杯,敬善良的衛老闆,解龍魄篇,完。

莫女衣 莫女

此冢乃七座劍冢之一,冢間鶯歌燕舞,四季如春,冢上刻有“莫女衣”三字,似乎有什麼東西將要破冢而出……

奇遇終點

太吾手持“莫女衣”劍柄往那長於玄石之上的紫竹走去,忽然,一陣縹緲的樂聲自紫竹中傳來,樂聲空靈悠遠,恍如天籟,但這天籟之中,卻又夾雜著幾聲輕輕的嘆息……

化為人形

樂聲驟然而停,嘆息倏然而止……在“莫女衣”劍柄觸碰到紫竹的一瞬間,紫竹之下的玄石瞬間碎裂,化作齏粉,紫竹被籠罩在一團白光之中,漸漸化作一個人形……

召喚化身

“你……你是何人?是父皇叫你來接我的嗎?”紫竹化成的少女問道,眼中盡是惆悵……“那些宴會我去的倦了,不願再去,我便在此地走走,散散心,你莫要跟著我……”少女邊說,邊小心地四處張望,雖然她的眉頭始終緊鎖,但眼中所見似乎處處都很新鮮,很快,她便邁開腳步探索了起來……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4張

小莫女

背景故事-神女還劍:

莫女者,又名鳥靈醫,是天帝之女。 那時長江之南有座大山,名叫不氏山,山中有鳥卻不鳴叫,莫女便於此山中獨住,山中鳥類見她便就飛落到她肩頭哭泣,莫女知道這些鳥兒常飲山中一處潭水,飲的多了才失了歌鳴之能。於是,莫女就尋到那處潭水,發現有個容形清瘦的人長年於此潭水邊上採集一種千年才長一寸的三色靈鐵——蟬殼子——用以鑄劍。 

那人對莫女說:這潭水之下有個妖魔,常食蟬殼子以做修煉,又於潭水之中施了惡毒,以叫害它之人不可入到潭水深處,我在此處鑄劍,便是要以此劍除它。 莫女聽他之言,卻不相信,於是將那人所鑄之劍扔入了潭水之中,再將那人趕走,又用了些奇妙草藥醫治這山中的鳥兒,令使這山中雀鳥盡皆恢復了鳴叫之能。

但是後來,真如那鑄劍之人所言,那潭水之下果真有個妖魔,鑄劍之人離開不過一個月,它便出了深潭,為禍山中。 莫女追悔不已,便不顧妖魔之惡,捨身入到那潭水之下,受冰寒刺骨之苦,忍妖靈蝕體之痛,終於取回了那柄被她扔棄之劍,且用衣衫包裹,叫這山中鳥兒銜飛而去,還給那位鑄劍之人,請他來此斬妖除魔。

然而不久,莫女便因受了潭水之毒所害而死。 後來,那位鑄劍之人持此靈劍除了妖魔,因受莫女捨身還劍之義所感,便稱那柄靈劍為莫女衣,據說,莫女衣的靈氣可解百千毒。 此後,莫女的屍體躺在不氏山上永遠不見腐敗。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5張

太吾的立繪要是能有這水平想不買爆也難啊

線索一:峨眉、巴蜀

莫女妹妹的功法有很強的門派特徵,這在劍冢boss裡也是少見的。除了毒術傳自空桑,其他功法大部分傳自峨眉。當然,如我之前所說,莫女會這些功法並不是峨眉所創,甚至有可能是她自己創立的。

有的朋友看到越女劍法會誤以為莫女的原型是越女,大錯特錯。根據功法介紹:“身若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輸贏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這分明是借越女的典故來襯托此劍法的精妙絕倫,除此之外與越女再無半點關係。

隨著後面其他線索的分析,你就能漸漸明白莫女的原型是誰了,這裡你只需記住巴蜀這個地名就好了,這也是莫女身世強有力的佐證。

線索二:百毒不侵

莫女百毒不侵,她的藥瓶普通攻擊也不附帶毒素,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從上文的背景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莫女為了挽回過失,隻身入毒潭取劍,後以衣衫包裹喚百鳥銜給染塵子。

這裡可以有三種猜測

第一:寒潭之毒特殊功效,中了之後不會再染其它的毒。這種猜測連我自己都不是很看好,但是姑且列出來,拋磚引玉。我不看好的原因是這麼牛逼的毒僅僅導致鳥雀失聲?而且還給治好了?顯然是不太可信的。但還是那句話,拋磚引玉,萬一能給大家一點啟發也說不準。

第二種猜測就是染塵子用特殊的法門把莫女衣這柄劍煉出了劍魂,可保持劍之人百毒不侵。雖然不知道他這是什麼原理,但是結合染塵子牛掰哄哄的事蹟感覺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三種猜測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說來給大家聽一聽。

莫女的殘魂附於劍上,她生前飽受寒潭奇毒之苦,卻心性善良,不想讓其它人也被病痛折磨。莫女衣中,殘留著她的執念,可免卻百毒之擾,卻也不容許持劍之人用毒傷害別人。

莫女的毒瓶名為飛霜,含義是寒潭的刺骨冰冷。毒瓶內無毒,是因為她不想別人受毒素折磨。自己慘死於寒潭,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別人,這就是莫女啊。

線索三 不氏山

由於個人水平不夠,此條有瞎猜之嫌,諸位見諒

不氏山在長江以南,於是我們參照南山經的原文: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南山經大部分的山都屬於“䧿山”山系,接下來開始大膽推(xia)測(meng),這個柢山是不是就是不氏山的原型?柢字拆開稍作變化,成為了不氏山?也許吧。但就算我此猜不中,這個不氏山的原型也極有可能是“䧿山”山系中的某一座,或者乾脆就是架空的。

線索四 天帝之女

重頭戲他lei了,rua!

莫女是天帝之女,這個天帝來頭大的很,且聽我慢慢道來。

天帝基本上是父系氏族獨有的叫法,可以看做是神職了,姜太公可能都沒資格封這個神。

不同部族的天帝是不同的,中國人有把自己祖先奉為神明的習慣,這也導致華夏神譜尤其是早期神譜非常混亂而不像希臘神話那樣統一。那麼我們故事中這個天帝是誰呢?答案是帝俊(qun一聲,通假自夋)。

帝俊有時候指黃帝,有時候指帝嚳,有時候指舜帝,怎麼樣,有意思吧?就是這麼亂。帝俊是神話人物(也許是諸多歷史人物原型的集合),野史將其改頭換面更名為帝嚳(ku),但是夋的事蹟太多,帝嚳一人承載不下,於是將其分攤開來給了黃帝、舜帝等人。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6張

帝俊

帝俊之妻羲和(日女神)與常羲(或作儀,月女神)分別生十日、十二月。這個後來嫁接給黃帝了。

十日就是天上掛著那個太陽和后羿射爆的那九個癟犢子,后羿射日也是帝俊派遣的。帝俊凡間的妻子叫做娥皇,一說帝俊的閨女就是西王母,但是莫女的原型應該不是她,這個我們一會再說。還有一說娥皇女英為舜帝妻子,這大概也是嫁接或反向嫁接的產物。帝俊被巴蜀奉為創世之神,參照線索一,我們更加確信這就是莫女的父親。

回到莫女的身世,我們剛剛提到夋的事蹟被攤給了黃帝、帝嚳和舜,那麼莫女的父親究竟取哪一個形象呢?應該是帝嚳,也是夋的事蹟最大的承擔者。

帝嚳非常喜愛音樂,他叫樂師鹹黑製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樂垂作鼙鼓、鍾、磐等樂器,讓64名舞女,穿著五彩衣裳,隨歌跳舞。在音樂起鳴之後,鳳凰、大翟等名貴仙鳥也都雲集殿堂,翩躚起舞。古時認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來鳳凰。這也正合了莫女喚百鳥之象。

莫女除了天帝之女、醫治百鳥,真正的脫離父親的特徵很少,所以不太可能是西王母。而帝嚳的後人也眾說紛紜,一說嫦娥就是他的女兒,還一說嚳有三個女兒,三公主嫁給了神犬盤瓠(這顯然也不是莫女)。那麼我們也只能草草給出結論,莫女可能是帝嚳的女兒之一(長女或次女)。

線索五:啞泉

毒潭可令百鳥失聲,原型可能是啞泉。

三國時,諸葛亮為了擒拿南王孟獲,率軍南征至雲南西洱河,遇四口毒泉,其中一口為啞泉。時逢天氣好生炎熱,人馬飲用了啞泉水後,全都中毒,將士們都說不出話來。後來幸得一智者指教,復飲安樂泉水,"隨即吐出惡涎,便能言語"。

這就是啞泉的著名典故,據說失聲甚至致死是因為大量的硫酸銅和石膏顆粒混在水中,中毒後應儘快飲鹼水中和。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7張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劍已送到,願你來生幸福。特此窮盡畢生才華作詩一首,以表敬意

飛霜靈梭蓮花劍,木履素衣紫金冠。

百鳥朝鳳忽不語,卻似林間失魂人。

隻身入潭忘生死,義蕩山河薄雲天。

三色靈鐵斬妖邪,不枉此世來人間。

這一杯敬莫女妹妹,莫女衣篇,完。

鳳凰繭 金凰兒

此冢乃七座劍冢之一,冢間金光閃爍,灼人眼目,冢上刻有“鳳凰繭”三字,似乎有什麼東西將要破冢而出......

紫竹-奇遇終點

太吾手持“鳳凰繭”劍柄往那長於玄石之上的紫竹走去,

忽然,七隻赤目金蠶自紫竹上緩緩鑽出,

七道金色的光芒也隨之由紫竹上被鑽破的孔洞裡透射出來……

紫竹-化為人形

金蠶吐絲結繭,金光翩然起舞……

在“鳳凰繭”劍柄觸碰到紫竹的一瞬間,紫竹之下的玄石瞬間碎裂,化作齏粉,

紫竹被籠罩在一團白光之中,漸漸化作一個人形……

紫竹-召喚化身

““嘻嘻,你莫非便是聖人嗎?”

紫竹化成的少女甫一現出真身,便蹦蹦跳跳地來到MN的身邊打量起MN,

“不對不對,聖人所在,必有美酒,尋到了美酒,方能尋到聖人!

這裡臭臭的,你必不是聖人!”

少女說完,又歡快的跑往了遠處,似乎當真是尋找美酒與聖人去了……

紫竹-日常對話

“不好喝……不好喝……這裡的酒都臭臭的……”

金凰兒蹦蹦跳跳地在太吾身邊打轉,時而醉醺醺的憨笑,時而上下打量太吾的樣貌……

背景故事-七字五彩

鳳凰分雄雌,雄者稱為鳳,雌者叫做凰。 黃帝當政之時,曾問天老:何為鳳凰。 天老便答:鳳凰是神鳥,其首似大雁,其身若麒麟,頸像蛇頸,尾似魚尾,下頜像是燕的下頜,嘴如雞嘴,身上有五彩斑斕的花紋,頭上有“德”字,腹下有“信”字,背上有“禮”字,胸口有“仁”字,翅上有“義”字,腳踏著“正”字,尾上繫著“武”字。它若鳴叫,小則似是磕金震玉,大則若是擂鼓驚天,當其昂首展翅之時,五彩繽紛,好不絢麗。 相傳鳳凰乃不死,但其每個生命週期卻只有四千六百日。鳳凰身上生著無數赤目金蠶,赤目金蠶每四千六百日便就吞絲結繭包繞鳳凰,又過四千六百日方才繭破,鳳凰得出,又獲重生。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8張

線索一:酒的意象

金凰兒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喝蒙了的暴躁老妹兒,習練逆千年醉,被打個半死還遞你口酒喝,處處尋美酒、尋聖人,所以酒必是解讀鳳凰繭的重要元素。

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澧泉不飲。金凰兒口中的酒可能就是澧泉水,醴可以看做是澧的通假

《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韓愈的《駑驥贈歐陽詹》:“飢食玉山禾,渴飲醴泉流。”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還有甘露的意思:《爾雅》又言:”甘露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醴泉乃謂甘露也。”

而醴本身還有甜酒的意思,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裡就是取甜酒的意思。

如此就說的通了,酒在這裡的第一則意象就是鳳凰喝的澧泉。

線索二:酒與聖人

《三國志·魏書·徐邈傳》:“徐邈字景山,燕國薊人也。……魏國初建,為尚書郎,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沈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撿重點翻譯一下,曹操執政時曾嚴令禁酒,於是大家把清酒叫聖人,把濁酒叫賢人,喝大了就叫中聖人了。

線索三:七字五彩,鳳凰的形象

不同年代的鳳凰形象不一樣,我們只看和太吾大陸裡比較接近的幾種:

《山海經》: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山海經·圖贊》載,鳳凰身負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抱朴子》對此解釋:“夫木行為仁,為青。鳳頭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為義,為白。鳳頸白,故曰纓義也。火行為禮,為赤。鳳嘴赤,故曰負禮也。水行為智,為黑,鳳胸黑,故曰尚也。土行為信,為黃。鳳足下黃,故曰蹈也。”

以上古書大多提到了鳳凰五彩大鳥的形象

但是不同書上鳳凰的“紋身”不一樣,我看到的雖說有出入,都是紋五個字,沒有紋七個的。

至於另兩個字咋來的,你們可以翻上去問茄子,興許是他畫上去的

下面看鳳凰形象

《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外形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說文解字》載:“鳳之象也,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論語讖》曰:“鳳有六象九苞。”六象者,頭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風,足象地,尾象緯。九苞者,口包命,心合度,耳聰達,舌詘伸,色光彩,冠矩朱,距銳鉤,音激揚,腹文戶。行鳴曰歸嬉,止鳴曰提扶,夜鳴曰善哉,晨鳴曰賀世,飛鳴曰郎都,食惟梧桐竹實。故子欲居九夷,從鳳嬉。物飛而生子。

這就是鳳凰的經典形象,不是火鳥,和朱雀也沒啥關係,一開始的描述貌似也不會涅槃。從b站找了個視頻,圖片右邊這個就是鳳凰經典形象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9張

線索四:黃帝

背景故事中黃帝問天老鳳象這個情節出自《韓詩外傳》

原文:黃帝問天老鳳象如何,天老曰:“夫鳳,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頜而雞喙。戴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舉,鳴動八風,氣應時雨。食有質,飲有儀。往即文始,來即嘉成。唯鳳為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

《韓詩外傳》中的這個情節,為了方便,我再列一個白話文的完整版(度娘當的,參照原文,意思大致準確)

黃帝即位,自覺天下太平,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鳳凰。為此,他請教天老。天老回答:鳳凰顯形,乃是祥瑞的預兆,只有在太平盛世才出現。見到它一掠而過已是很不容易,如果能看到它在百鳥群裡飛舞那就是千載難逢的祥瑞了。黃帝聽後很不高興,他說:我即位以來,天下太平,為什麼連鳳凰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天老說:東有蚩尤、西有少昊、南有炎帝、北有顓頊,四方強敵虎視眈眈,何來太平?黃帝聽罷便率兵討伐,於是天下一統。他看見一隻帶有五彩翎毛的大鳥在天空翱翔,而數不清的奇珍異鳥圍著它翩翩起舞。黃帝知道,這隻大鳥就是鳳凰,也是他想看到的瑞象—百鳥朝鳳。

我們之前講莫女衣的時候說過,帝嚳的傳說裡也有百鳥朝鳳的橋段。鳳凰行蹤難覓,見過鳳凰的人都有平天下的君王之象,而有百鳥朝鳳之象的也必然是明君。

從這個角度看,金凰兒找的聖人可能就是黃帝,或者和黃帝一樣的大才,以蕩平天下之濁。

關於聖人的意象我們還沒講完,後面還有一個重合度極高的版本。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0張

小金凰兒超可愛

線索五、鳳凰涅槃

鴨軸他lei了,這就是我剛剛說的重合度極高的版本,先上原文:

《涅磐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磐。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
再上翻譯:無名者說,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靈昧的體驗,體驗到空境,就不會在意世界萬象的事物,萬物由我心流出,執萬物與我合一,只有聖人能做到!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掌握這個真理就不能成為聖人,反之,不是聖人也不能知道這個真理,正因為掌握了這個真理才成為聖人,所以聖人與真理契合無間,凡是聖人都不能離開這個真理!這正如般若觀照所說的色心不二,相即相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萬法為空,空為萬法,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諸法性空,即成見佛,物我兩忘,不一不異。
所以通達空境的聖人總是勘玄機於先兆,隱未來於變化,將東南西北上下六合統攝一心,過去未來同成一體。古來今往都是一樣,窮本極末,沒有二致。將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這就是佛經裡說的“不離諸法而得涅磐”。又因為諸法無邊,故求得解脫也無盡,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於保持契會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萬法冥然一體的真理。萬物與我沒有本質的差別,我與萬物實質一樣,物與我玄妙會通,無極是它們最後歸宿。涅磐就是進而不前,退而不後,無始無終,終始不在其間!天女說: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脫也無終始。

《涅盤無名論》是僧肇大師的代表作之一。僧肇是中國東晉著名的佛教學者、僧人,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得意門生,羅什門下“四聖”或“十哲” 之一,被稱為“法門龍象”、“解空第一”。

正如我們前文所說,鳳凰本沒有涅槃的能力,這個能力是從佛教中來的(以及後來郭沫若老師的翻譯錯誤)

從這個重合度極高的版本來看,聖人可能就是這個得真理的人。

凰兒尋找聖人的目的或許就是助她涅槃,從上一次涅槃化為人形開始,一直尋到太吾氏出現。或者說她到最後都沒尋到聖人,我們在劍冢裡看見的只是她彼時的投影,那個苦尋著聖人的身影。這麼看凰兒當真是個苦命人,看上去嬉皮笑臉,心裡面卻是視死如歸。從劍冢boss人均悲劇的慣例來看,我個人傾向這種劇情。這讓我想起了格列佛遊記裡的拉格那格島,長生不死的人或許比我們凡人更加痛苦。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1張

七字輝輝天地間,五彩熠熠青玉前。

一去四千六百日,金樽甘醴醉千年。

這一杯,敬金凰兒。

鳳凰繭篇,完。

大玄凝 九寒

此冢乃七座劍冢之一,冢間冰雪遍地,奇冷無比,冢上刻有“大玄凝”三字,似乎有什麼東西將要破冢而出……

紫竹-奇遇終點

太吾手持“大玄凝”劍柄往那長於玄石之上的紫竹走去,

忽然,一陣寒氣自紫竹中發出,

玄石與紫竹之上,立即被一層厚厚的冰霜所覆蓋……

紫竹-化為人形

寒氣頓時消散,冰霜融作清泉……

在“大玄凝”劍柄觸碰到紫竹的一瞬間,紫竹之下的玄石瞬間碎裂,化作齏粉,

紫竹被籠罩在一團白光之中,漸漸化作一個人形……

紫竹-召喚化身

“莫……莫過來……

我……我是……不祥之人……”

紫竹化成的少年低聲道,一步步往後退去,

“我凍死了阿爸、阿媽,凍死了阿婆、阿叔……”

少年越說越驚慌,突然轉過身去,拔腿便跑,很快消失了蹤影……

紫竹-日常對話

““你……不怕我?不……你……還是快走……”

九寒欲言又止,似乎想要靠近太吾,但又始終保持距離……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2張

背景故事-奇寒靈氣

洪荒之始,炎帝與赤水的姑娘聽妖結合,生炎居。炎居後來生節並,節並又生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乃生共工。 共工是司水之神,蛇身人面,頭髮火紅。他與黃帝相鬥,意欲爭奪帝位,卻始終不能取勝。 共工心中積憤,便怒而撞不周之山。 不周山乃是天之支柱,共工怒而相撞,竟使其斷,天空於是向西北傾斜,大地亦是朝東南塌陷下去,漫天的星辰便開始自東南向西北移動,神州之內江河之水無不由西北往東南大肆奔流。 那時,東南之地有座山谷,名叫後澤。後澤之處有角民。 角民與尋常人無多異處,數目多以萬計,卻從不出到後澤之外。

角民之中有個名叫九寒的男子,因他生來便能驅奇寒之氣,卻又不可自控,一出生便就凍死了雙親,因此,後澤之處的角民就將他一人趕到了後澤西邊的一座雪山上,不叫他接觸人畜,更不叫他入到後澤之地。 後來,九寒娶了雪山上的雪女,冬季一過,雪女壽短,便就化成了雪水,九寒心中傷悲,於是常取水凝結做冰。 共工撞不周山後,江河東南而流,後澤便逢莫大洪災,九寒不忍見角民受難,竟以一已之力,將那千萬頃洶湧而來的洪水盡數凝成冰雪,便是化成了一座高入雲際的冰山,而他自己卻也被深埋冰山之下。此後,角民為了記念九寒,便稱那座冰山為九寒山,據說,九寒死後,那九寒山裡便常有雪女呤唱哀傷的歌曲,而九寒山上的冰雪便是太陽真火也烤不化。

線索一:共工身世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

這就是背景故事前半段的出處:《山海經-海內經》

線索二:共工的形象、能力

《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這就是對共工形象的描述,古代的大佬很多都是人面蛇神,赤發或許因為他是祝融之子(祝融是火官)

《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這裡的空桑指大地極東的地方)

這時共工變被賦予了水神的身份。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可見,祝融氏也早早被奉為火神(並不是從這句話開始的)

線索三:共工與顓頊之爭

《淮南子》: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翻譯:共工與顓頊爭奪為帝,失敗了,於是發怒去撞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太陽、月亮、星星都朝西北方移動;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都朝東南方向流去。
《列子》:“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頹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翻譯:天地也是物體。物體自有不足之處,所以過去女媧氏燒煉五種顏色的石頭去彌補天地的空缺,砍斷鱉魚的四隻腳去撐起天地的四角。後來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因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斷了頂著天的柱子,扯斷了拉著地的繩子,天往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運動;地往東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東南流淌彙集。

至於為什麼打起來了呢?

《文子》曰:"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

這解釋簡直不要太乾脆,在別的傳說裡共工還因為亂髮洪水被大禹討伐過。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

這個解釋看上去說的通一點了,但其實兩人爭執的導火索在哪裡呢?是治水。

共工提出一個治水方案即平高補低 這樣既方便農業灌溉又方便洩洪疏導。顓頊認為這樣不對,甚至有可能只是怕共工搶了風頭收繳威望,之後開始忽悠模式,告訴百姓說共工這種方案會觸怒鬼神。

矛盾因此而起,看上去是治水意見不合,其實很可能是純粹的政治鬥爭。

於是共工同志一頭撞斷不周山。

不周山是什麼?天柱啊!而後大地傾斜,洪水自西北湧向東南。( 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這才衍生出女媧補天等等傳說。

而九寒待的地方正是華夏大陸的東南方,洪水將至。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3張

線索四:不周山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郭璞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處,因名雲。”

不周山這個名字是因為有缺口而得名,這個缺口也可能是指被共工撞塌了的斷口。

不周山的位置地處中國西部,一說不周山就是帕米爾高原。

線索五:後澤

又輪到我瞎蒙的時候了

後澤是現在的一個地名,座標在浙江省麗水市,但我覺得這可能不是背景故事裡的後澤。

後澤也許本身是架空的,取名於共工之女-后土。后土也被後世拜為土地神,在農業方面有很多貢獻,之前那個“平高補低”的治水方案本是她提出來的,後交於父親。

後澤又或許是取“厚澤”意,土地肥沃故角民可居桃源與世無爭。

九寒山沒有原型(我國東南顯然是沒有冰山的)

雪女也沒有志怪類書籍提到過,倒是日本有雪女的傳說。

總結

玄凝古代有深思的意思。大玄凝的含義則是玄為眾妙之門,凝為冰天雪地。

九寒生來身負詛咒,無意間殺死父母雙親和一眾親人。

他恨自己,卻一點不恨把他驅逐的村民,因為離開眾人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他害怕孤獨,紫竹奇遇裡我們就能看出,他擔心你的安危,試著和你保持距離,卻又忍不住接近你,哪怕說幾句話也好。

他念舊,角民雖然把他驅逐,但後澤畢竟生他養他,洪水來臨之際挺身而出,雖九死其猶未悔。

太吾繪卷與中華傳統文化(劍冢篇)(上)-第14張

亂雲飛花九天寒,心若歸墟看不穿。

大江崩陷日月斜,山外洪水已滔天。

坐念玉蟬魂歸竅,護得蒼生百世安。

滄海桑田人未歸,只聞雪女聲聲嘆。

這一杯,敬九寒。

大玄凝篇,完。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