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終於一口氣通關了《煙火》這部近期大熱的國產作品,隨著遊戲在《送別》悠揚的歌聲中落下帷幕,我在心滿意足之餘,內心也是思緒萬分,久久難以平復。
同製作人月光蟑螂出品的上一部精品遊戲《黑森町奇譚》一樣,《煙火》也是極度注重劇情呈現的作品。不同的是,前者《黑森》走的是日式和風奇幻風格,編織了一個少女踏足妖怪世界、充滿綺麗與浪漫色彩的故事;而在《煙火》這部作品中,作者勇敢嘗試了目前國內遊戲業界依然少有人涉足的「中式恐怖」類型,通過經精心編排的、具有高度表現力的演出以及與之搭配的獨特水彩風格畫面,為玩家帶來了一段氛圍濃郁、極具本土氣息的恐怖懸疑之旅。
令人難忘的中式恐怖體驗
《煙火》中這份特殊而令人難忘的本土恐怖體驗來源於遊戲在多個方面的細心雕琢。
一方面,為了契合故事發生於二十一世紀初中國某偏遠山中村鎮的背景,遊戲內佈置了大量符合時代背景的懷舊元素。牆壁上噴塗的政府宣傳標語、鄉鎮小賣部與房屋裝修風格、老式收音機、CRT 彩電、柴火灶……一系列的場景細節將我們拉回到了那個並不遙遠的年代,如果你恰巧屬於這一代人,想必會從回憶中油然而生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故事中虛構的「青潭鎮」由此變得彷彿真實存在一般,而這座鎮上發生的故事,也漸漸真實到讓人感到膽寒。
另一方面,遊戲圍繞中國傳統鬼神文化營造的「含蓄的」東方式恐怖體驗,觸發了我們國人玩家因文化背景認同而深入骨髓的恐懼。沒有鮮血淋漓、內臟殘肢,沒有面容扭曲可怖的怪物,更沒有猝不及防的低級「Jump scare」,棺槨、白燈籠、祭品、紙人、神龕泥像、頭七、回魂這些帶有強烈民俗色彩的殯葬要素,就足以烘托出讓國人冷汗直流的恐怖氛圍,「因果報應」「魂靈不散」「地獄酷刑」等深埋國人潛意識中的中國傳統鬼文化觀念,則是促成心理恐懼的文化根源。
儘管這是一款使用 RM 引擎製作的遊戲,《煙火》中不少橋段的演出效果卻好到令人拍案稱讚。故事由一個簡單平凡的「查案」楔子開端,幾乎在開場幾分鐘內就用「PT」式的場景循環將玩家推入到一種詭譎怪異的敘事環境中,引發了強烈的推動故事發展的興趣。隨後,一系列圍繞田家滅門慘案的懸念在基於男主角「通靈」能力展開的超現實體驗中被被層層疊加鋪墊,又隨探索的深入漸漸剝離開,讓玩家一點點接近真相。
這種體驗從「疊嶂」章節男主角進入田宅調查起被逐漸拉向高峰。「裡世界」田宅中莫測的空間(這種「變幻莫測」後續甚至超越了空間的限制,將田宅連接到影樓、課堂乃至刑偵大隊等關鍵場景)、詭異變換的屋內物品與承擔部分敘事功能的解密內容,不斷幫助行走其中的男主角追尋田家的過往,記憶的斷片開始在蒙太奇手法下互相連綴,勾勒出事件的真相。
「磔刑地獄受罰」與「趙小娟吃魚」重合的橋段尤為令我印象深刻,包括這段之前男主角隨旁白誦讀《關亡招魂賦》踏入地獄尋找真相的流程,堪稱個人心目中全作最精華、最有衝擊力的一段完整演出
山中小鎮,眾生群像
實際上,《煙火》的故事並不複雜,進展到中期時線索估計就已經充足到讓很多人猜測到真相了,但紮實的劇本和演出依然讓玩家願意跟隨男主角的腳步親眼見證到最後。早先玩家擁有的恐懼、困惑的情感,也在滅門事件背後的真相被完全揭曉後轉變為濃濃的悲哀和無力,畢竟:
誰又能接受,最天真無邪的善意,竟會釀成最慘絕人寰的惡果?受盡苦難後來之不易的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竟會在陡然崩塌中淪為最深的絕望?
有句話說得好:「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鬼與靈,終歸只是《煙火》故事的表象。
《煙火》在相當有限的故事篇幅內鮮明地塑造了數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從第五章結束開始,遊戲便從探討案件的真相開始轉向對故事中人物行動的思考和對他們命運的最終講述,由此引出了一些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討論,這使作品整體的立意進一步獲得了昇華,也是我非常欣賞《煙火》這部作品的原因。
故事中,作者為這些人物編寫了不少意味深長、讀來頗有美感的旁白和臺詞,若要分析這些人物和他們的故事便不能脫離這些話語。
【壹】田向榮與何桂蘭
魂兮歸來,魂兮歸來。父母以淚和衣兮,妻女滿面愁哀。夙夜思念吾兒兮,盼兒魂魄歸來。歸來兮,歸來兮,黃泉路關險。歸來兮,歸來兮,奈何橋水寒。以明燭照前路兮,以冥錢通鬼差。以糙米歸途兮,以素幡引去來。歸來兮,歸來兮,屋堂爐火暖。歸來兮,歸來兮,父母妻女盼。供肉身以棲居兮,鎖遊魂於妻懷。夫妻永結同心兮,重敘天倫之樂!——《關亡招魂賦》
如果問誰才是引起《煙火》中悲劇故事的罪人,我想很多人都會將指責的矛頭指向田向榮與何桂蘭夫婦。是啊,若是沒有田父的虛榮與好面子,田宇的病就不會被耽誤落到英年早逝;若是沒有何母的愚昧迷信,趙小娟就不會被逼到想要逃離,這個家庭也不會在一系列陰差陽錯中走向毀滅。
但是,田父與何母種種匪夷所思乃至喪失人性的愚行,出發點卻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思念。我們在怒斥他倆行為的愚昧荒誕時,萬不可忘記引發這一切悲劇真正的罪魁禍首——如毒草般侵人心智、最終只能害人害己的封建迷信。
實際上,迷信之流毒仍未在我國的土地上被斷絕,在一些偏遠的甚至一些不那麼偏遠的地區,它仍然有著市場,雖然田父與何母是虛構出來的比較極端的例子,但依然有其現實的警醒意義。遊戲剛剛開場時牆壁上那句醒目的「講科學,破迷信」標語,也正是故事在開篇就點明想要表達的主旨之一。
破除迷信,崇尚科學,人人有責
【貳】趙小娟
我的屍體,不會腐爛在泥土裡。我會像鳥兒一樣,死在天空中。
趙小娟的丈夫死去了兩次。 第一次,是肉體上的死去。因為公公的好面子和婆婆的愚昧迷信,讓耽誤治療的丈夫不幸惡疾發作英年早逝。自己失去了愛人,孩子失去了父親。此刻的趙小娟內心充滿了悲傷。
第二次,則是丈夫在精神層面的再一次死去。思兒心切的公公婆婆逐漸沉迷於迷信愚行之中,他們惡毒地將兒媳趙小娟視作了喚回並容納亡兒靈魂的容器,無奈的趙小娟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兒、早日掙脫令她窒息的桎梏,寧可放棄自己的尊嚴成了鎮上人眼中的「精神病」,也要遂了公公婆婆的願假裝被丈夫的靈魂附身。
抽著自己不會抽的煙,吃著會令自己作嘔的魚,只為變為那個「田宇」。
遊戲中期出現的玩具相機機關中有一個細節,普通的全家福照片中沒有趙小娟的存在,切換到底片才會出現她的影子,這代表著趙小娟的人格已是這個家庭中「多餘的人」,只有扮成「田宇」的她才是「被需要的」
本應成為珍貴回憶的愛人生前的音容舉止,此刻卻成為了趙小娟無法承受的折磨與負擔。趙小娟覺得自己的丈夫再一次被殺死了,精神層面上的。只是這一次她再也感受不到任何悲傷。
趙小娟曾經也有過自由,但她為了愛情放棄了影樓的工作,來到了名為「清潭鎮」的囚籠中。當幸福化作泡影、生活漸漸成為不堪的煉獄後,這個女人想過抗爭、付出過努力並且幾乎就要成功了,可命運還是和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她的眼前殘忍地擊碎了所有美好的幻想。
慘絕人寰
目睹面前慘象的趙小娟失去了所有能支撐她活下去的力量。但這個女人還是有著自己最後的倔強:這隻「籠中鳥」,死也要死在天空中(自縊)。她寧死也不願再觸碰這片她曾愛過、如今卻恨入骨髓的土地。
曾經趙小娟在寫日記時目睹一隻烏鴉意外撞死在窗玻璃上,彼時埋葬了那隻不幸的鳥兒的她,是否就已經對自己未來的命運有所預感了呢?
【叄】田芳芳
我和陳老師折了很多星星。我很喜歡陳老師,因為陳老師對我說,我寫在作業本上的每一個字,都會生根發芽,長出遍野的花。
田芳芳是一朵潔白的小花,純真而無邪。儘管她是田家分崩離析全程的見證者,但年幼的芳芳顯然無法理解眼前難懂的一切,善良的她只是想讓自己珍愛的家人們重歸於好,讓一切重回往日爸爸還在世時全家其樂融融的幸福時光。牢牢記住了媽媽「吃下這些藥片,睡一覺就能忘記所有煩惱」話語的芳芳,卻因自己最天真的願望釀成了最慘烈的後果,這個真相是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殘忍,只叫人感嘆命運的造化弄人。
劇情中提到,即便向公眾公開田家滅門慘案的真相,大家也只會認為:是這個頑皮的孩子害死了自己和全家人。又有誰能想到這是個多麼善良的好孩子呢?
來自家庭問題的困擾讓芳芳在學校變得心不在焉,老師不耐煩的批評,只是讓這個敏感的孩子變得愈發封閉,直到陳老師到來才改變了這一切。陳老師用她的溫柔叩開了這名小女孩的心房,讓芳芳的眼中重新有了美妙的憧憬與希望。
遊戲內那段充滿童真趣味的小蝌蚪演出中,看到田字格紙上活潑的小蝌蚪將一句句喜歡陳老師的話語變幻成可愛的小星星,看到芳芳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地暢想著美好的未來,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產生了濃濃的感動呢?只是,這份短暫的、小小的幸福越是耀眼,就越是讓人唏噓於這個孩子最終不幸的命運。
【肆】陳青穗
這裡的孩子就像被困在井裡的我,他們只能通過井口看到一片狹窄的星空。所以,我想成為那個扔繩子的人。星空越來越近,我回過頭,想分享這一刻的喜悅,但是陳老師不見了。只剩下深不見底的井水,倒映著星空。她化作一顆星辰,墜入了星空。
陳青穗陳老師絕對稱得上是這部遊戲中人氣最高的角色,與男主角林理洵互動對話最多的她,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稱作是作品的「女主角」。
雖然是個意外,但陳老師甚至和男主拍了情侶大頭貼
陳老師原本只是出於臥底調查一樁盜墓文物走私案的目的來到青潭鎮進行支教,卻不想會被鎮上孩子們的質樸與無邪所吸引,開始認真投入情感對待這份工作。溫柔的陳老師成為了孩子們的知心與最愛,陳老師也儘自己所能帶領這些孩子們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播下希望的種子。
如陳老師自己所言:兒時的她曾意外被困深井,不知何人給她丟下了一條繩,當她爬離深井重見美麗浩渺的星空,那是終生難以忘懷的喜悅與感動。現在的她不願看到眼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被有形的無形的牢籠所困,一輩子只能見到頭頂的一方天地,她也要為這些孩子們拋下一根繩,幫助他們爬出困住自己的「井」,奔向更加美好未來與有著廣闊天地的人生。
陳老師為調查盜墓走私案密切關注田家動向時,也不忘支持和關懷陷入困境的趙小娟與田芳芳母子,這份強烈的責任心和正義感,讓她在男主角深入裡世界調查田家滅門案隱情時也頻頻出現予以指引和協助,成為最終破解謎案真相的關鍵助力。
陳老師是《煙火》中最能體現人性光輝的人物,她的善良與正義,便是驅散籠罩清潭鎮的黑暗濃霧的燈火。我尤為喜歡遊戲尾聲處與陳老師相關的兩個章節的名稱——「春風化雨」和「星落秋水」,我覺得,這兩個詞正是對這位老師最美麗的形容。
很多通關遊戲的朋友都非常關注陳老師的最終命運,故事到最後給出的也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但遊戲中其實已經有很多線索(鎮上的訃告、診所後的水井、總隨陳老師出現的滴著雨水的紅傘、編輯社的警告、水中泡脹的辭職信、墜入星空……)對陳老師的命運予以了暗示。儘管我也不願接受,但個人還是傾向於認為陳老師因在調查中接觸了太多涉及利益集團的秘密又不願妥協,被無情地滅口了。
不過結局的留白處理正是為了給我們留下想象的餘地,畢竟還有船票這條線索留下了一絲微小的希望。我是多麼希望,陳老師這樣善良的人兒能夠平平安安,乘上渡輪從此遠走高飛呀……
【伍】葉敬山
林警官,你看到前面那幾座山了嗎?它們像燃燒後的灰燼堆積在一起。當我凝視它們時,我感到一種無法言說的迷茫和恐懼。或許它們只是一團死灰,又或許裡面還在熊熊燃燒著火焰……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我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世上哪還有容我安身的地方?曾經溫暖的家、能夠陪伴我的人。都已經被這如山的灰燼埋葬。
初遇葉醫生時給人的印象只是一位人畜無害的鄉鎮醫生;在整個故事的中段,葉醫生又從被懷疑是事件幕後的真兇,轉而到洗清嫌疑;就在我認為醫生已經不會再與事件有任何糾葛時,隨著真相的揭露顯示的種種細節又將醫生擺到了一個關鍵的位置;在某個突發狀況發生後,一切事件終於在葉醫生這裡畫上了一個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句號。
葉醫生在的故事中的形象是複雜和充滿變化的,他既是見證者,亦是行動人。故事尾聲處葉醫生和男主角在車站的那段長談,有著不亞於揭曉滅門慘案真相所帶給我的震撼。通過葉醫生自述他的故事,《煙火》也表達出除了破除迷信之外的、一些具有現實意味的內容。
「葉敬山」並非是葉醫生真正的名字。他,是一名被拐賣進大山的孩子。儘管養父母給予了他養育之恩,卻無法彌補他被偷走的真正姓名和人生,前半生都活在欺騙之中的葉在大學時遵從養父母狹隘的願望,放棄了師從名師、攀登法醫學高峰的光明前途。本可如雄鷹般翱翔的他,最終卻選擇回到偏僻的鎮子裡開起小小的診所。他,已經被綁在了這大山之中。
葉醫生的身世,被拐來大山的孩子
大概是同病相憐,也有被對方的善良打動的原因在,葉醫生看到了田家兒媳趙小娟不甘於困在這大山中的抗爭。他積極為趙小娟出謀劃策,幫助她走出這牢籠,何曾想到最終卻釀成了慘絕人寰的悲劇,不明真相的人們還讓趙小娟在死後揹負上了莫須有的罵名。
善良的葉醫生也許正是因為趙小娟與自己相似的境遇,才起了一定要幫助她的決心,卻未曾想到會釀成一樁人間慘劇……
良心不安的葉醫生準備假報證據,將罪名包攬到自己的頭上,最後再謀劃一次假自殺,讓「葉敬山」這個人從此成為過去,自己就此離開大山,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可是,一個人哪有那麼簡單就可以拋棄過去?
直到目送最後一班車開走,葉醫生也沒有上車,而是選擇了放棄。識破了葉醫生假死偽裝的男主角在車站與葉展開了一段開誠佈公的談話。葉醫生苦澀地說道:「我彷彿還看到我的親生父母。他們的身影模模糊糊,如孤魂野鬼般在山間遊蕩。他們張著嘴,在呼喚什麼。也許是在呼喚我的名字,可我早已忘了原本的名字。」或許他確實可以走,但是走之後他又去哪呢?過去的生活,將他的一生都禁錮在了這一個小小的山村之中。離開了這裡,他又能去哪裡呢?
葉敬山,葉「禁山」。直到故事的終局,我才明白這位醫生名字中蘊含的深意。山已成為他生命的枷鎖。他走到哪裡,山就會跟到哪裡。他已被山所埋葬。
也許到最後,被扣上手銬、凝望著眼前如燃灰般的大山的葉醫生,才真正地感到如釋重負了吧。
【陸】林理洵
你註定要做一個為死者討回公道的警察。
作為本作男主角的林理洵,表面上似乎只是一位有些體弱的新人警察,然而小時候被神婆斷言「命中缺陰」的林,卻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特殊能力——那是可以穿梭意識界、看到死者過往的、真真正正地「與死者對話」的能力。
林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第一次正式出警就讓他一步踏入到地獄之中。
偵破田家滅門慘案真相、潛入怪誕裡側意識世界的過程,也讓林開始審視自己成長的經歷。林的父親是一位了不起的警官,父親因公殉職後,作為兒子的他被太多人給予了厚望,來自各方的壓力與審視讓林從小到大都活在追逐父親的背影之中。
神婆曾告訴林,他命該成為警察多為死者伸冤,林卻一直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直到發生在青潭鎮的一系列事件,林終於第一次憑藉自己的能力找出了真相,陳老師在裡世界同林告別前告訴林:「你註定要做一個為死者討回公道的警察」。林也由此堅定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遊歷過地獄,又重返人間。林終於不再追逐父親的背影,開始轉身走向自己的道路。
【柒】煙火
今天是鎮裡給陳老師舉辦葬禮的日子。按照這裡的習俗,葬禮要放煙火。綻放的煙火能給找不到歸路的靈魂指引方向。這是一場沒有逝者的葬禮。這聽起來很荒唐。可是,如果找了兩年,三年,五年,十年還找不到陳老師,到那時,還有人記得她嗎。
夜盡天明,一切塵埃落定,《煙火》的故事最終在鎮上人為陳老師舉辦的沒有逝者的葬禮中落幕。孩童們堅信陳老師一定還會回來,在河邊飄起水燈期盼著能為迷途的老師引路,林掏出了自己的筆記本,那裡夾著一張自己和陳老師拍攝的甜蜜時刻大頭貼。
陳老師還活著嗎?她現在究竟在何方?兩人有朝一日又能否再見?
真真假假、虛虛幻幻,已然看不真切。望向遠方的林,此刻心中只剩下淡淡的惆悵。
唯有那在天空炸響的煙花,是如此美麗,如此絢爛,如此叫人難忘。
只願你我終能化作煙火,綻放在這萬里星河,為找不到歸途的靈魂指引方向。
關於中式恐怖遊戲的一些雜談
最後的最後,談一談我對「本土化題材恐怖」或者說「中式恐怖」遊戲的一點看法吧。
就目前而言,儘管《煙火》已經取得了極高的熱度和非常優異的銷售成績,但「中式恐怖」依然是一個相當小眾的題材,當前國產遊戲市場上此類作品可謂屈指可數。在此也再次感謝製作人月光蟑螂的勇敢嘗試,為我們奉上了如此高品質的作品。
早先由來自香港的 Ghostpie Studio 製作組開發的《詭港實錄》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遊戲品質令人稱道;而由內地開發組 LITCHI GAME 開發的《紙人》系列也有著不錯的品質。 而如今《煙火》的爆火,可謂又向這個小眾題材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式恐怖」顯然與大量運用血漿、殘肢、可怖怪物形象與「Jump Scare」的西方「B級片式恐怖」有本質上的不同,它強調的是依託文化認同或民俗觀念帶來的心理恐怖效果,具有強烈的地區色彩和東方神秘主義傾向。這也意味著其帶有顯著的文化依附特性,即一般只有屬於中華文化圈的玩家才能最好地體驗與享受這類題材作品,歐美地區玩家恐怕難以體會作品的全部魅力。這為此類作品的國際化推廣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從上述幾部作品非中文評測遠少於中文評測的現象中也能明顯看出)。
不過好在現有的幾部作品取得的成績,已經證明國內並不欠缺支持該類型作品的市場,而且還是處於有較大開拓潛力的狀態。
我個人自然是相當樂見未來能夠再多一些像《煙火》這樣優質的「本土恐怖題材」遊戲作品的,這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國人在遊戲領域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發掘和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