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才,但也绝不是笨蛋。
又是一年五月,回想过去一年种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解脱感。
四月,正是毕业设计进行到水深火热的时候,我却因为平时摸鱼、学艺不精,代码不能复现,设计毫无进展,汇报空有框架,答辩全是道歉。
五月,“一个要做实物的设计到现在连代码都写不出来,突然撒丫子不干了,跑去参加什么游戏嘉年华”。现在来看,当时的心确实放的太大。
但不得不说,在上海的几天确实是我那几个月里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到处citywalk,熬夜玩鳊鱼巴士,在朋友就读的学校里偶遇哈基米,也正赶上上海的凉快天。我常常忘记了时间。这段经历也成了我日后报考上海院校的契机。

神秘哈基米,并非偶遇
但同时,那几天也是我那几个月里最难过的时候。导师时而发来消息督促进度,家长也打开电话催促我快些返校。和朋友逛街时也难免会谈到未来的规划,我只能在一旁听着,连考哪个学校都没想好,更没考虑过以后在哪里、做什么,只觉得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该面对的烦心的事无论如何都要追上我。离开上海的那个晚上,下雨。我们一行人在雨夜的车站牌下,什么也不说。

返校后躺在床上,睡不着,写此。当时只觉得大学四年过得毫无意义,没比赛,没项目,没评奖,既不满于现状又安于现状,每天都在内耗却不付出行动。
说来也挺搞笑的,我并不感冒本科学的专业,也对其他的专业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特别的喜欢,也没有明显的抵触,但就是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做成。
六月,毕业。磕磕绊绊,我终于拿到了双证,说的难听一点,叫荒废四年混来一个双非双证。
再之后,就是漫长的备考期,六月下旬、七月、八月,一直到十二月;然后是漫长的等待期,一月、二月;然后是漫长的煎熬期,三月、四月上旬。直到今天,又即将到五月。
这是既充实又空洞的一年。
最近这些日子,我在一家自习室做兼职,平时会多有接触到小学的孩子们。看他们有的连拼音都认不准,数量关系不会找,单词也不会读,教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学不会,有时候会突然把自己气笑了。但却又突然笑不出来。我常常在想,我正面临的问题,在大人眼里是不是小儿科呢?小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能急得他们又哭又闹,在我眼里却不值一提,我也成了他们眼里的“大人”了吧?可我明明还有好多说得清的、说不清的疑惑,想求人能指条明路呢!
大人说我还是一身学生气,没有一点大人该有的样子。什么是“大人气”呢?我既没有经验,也没有阅历,全然白板,只能一步一步闷头走,不被过去的低迷拘束,所幸找到了解题方法,做出了比较正确的选择。
没有幻想中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逃避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面对才有解决的可能。蓦然回首,日子平淡如水,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