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5-01 15:07:00 作者:异世界の猫娘 Language

这期还是打算把38t给做出来,也算是给二战德国早期的坦克收个尾(虽然是人家捷克造的但主要还是在德佬的手里发光发热了),新人创作不易,有问题欢迎指出。

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第0张

灰烬战线娘化版

—————————————————————

LT-38作为二战捷克设计的最好坦克,在落到德军手里的时候,在德军内部的声望也是很高,接下来从研发背景,技术特点,衍生型号以及战场表现来讲讲这辆坦克(由于38t这个名字更多为大家所认知所以后面讲解都用这个名字)。

一.研发背景

30年代后期,捷克斯洛伐克ČKD公司于1938年设计名为LTvz.38轻型坦克,旨在替代存在机械缺陷的LTvz.35坦克。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接收了150辆未完成的LTvz.38坦克,将其命名为PzKpfw 38(t),并继续生产至1942年。德军看中其性能优于自研的I号、II号坦克,尤其在机动性和可靠性方面,成为闪电战初期的重要装备。

二.技术特点

机动方面,38(t)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坦克重量约9.5吨,配备125马力发动机,公路时速4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越野性能优异,适应复杂地形。火力方面,主武器为37毫米KwK 38(t)L/48炮,可发射穿甲弹和榴弹,辅以2挺7.92毫米机枪。其穿甲能力在二战初期足以对抗其他各国的轻型坦克。装甲与结构方面,早期采用铆接装甲(厚度8-30毫米),后期部分型号改用焊接结构。低矮车体(高度仅2.4米)利于隐蔽,但装甲薄弱,易被反坦克武器击穿。最后是乘员布局,捷克被吞并之前38t采用三人车组,德国改进后采用四人车组,包括驾驶员、车长(兼炮手)、装填手和机枪手(或无线电操作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左侧,机枪手位于车体右侧,装填手位于炮塔左侧,车长位于炮塔右侧。

三.衍生型号

38(t)底盘因可靠性和通用性成为德军改装平台,衍生型号总产量超5200辆,远超基础型。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1944年因三号突击炮生产线被毁而紧急研发,装备75毫米Pak39 L/48炮,首上厚度为60毫米倾泻60度的设计,低矮外形适合伏击,生产量达2800辆,成为后期德军主力反坦克载具。

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第1张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蟋蟀自行火炮

1942年德国开始研究为旧车底盘加装重型火炮,设计者把38(t)H型坦克的炮塔移去,并在坦克顶部划开一个隔间,再在这个隔间中加装了150毫米SIG 33重型火炮,便成为了一架自行火炮。蟋蟀分为两种型号,H型战斗室靠前,M型战斗室靠后。两种型号总产约300辆。

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第2张

“蟋蟀自行火炮”

黄鼠狼III自行反坦克炮

搭载76.2毫米或75毫米反坦克炮,分为H/M/G型,1944年停产,共生产约1800辆,主要是在战时弥补了德军反坦克火力不足。

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第3张

“黄鼠狼Ⅲ H型”

38(t)自行高射炮

1943年部队对于防空火力的需要十分迫切,所以临时由38T底盘改装,改装基于38(t)L/M型底盘,从43年11月到44年1月生产了141辆。

二战捷克坦克巅峰之作——LT-38-第3张

“38(t)自行高射炮”

四.战场表现

1940年法国战役中,228辆38(t)坦克参与突破防线,对抗雷诺R-35等法军轻型坦克占据优势,甚至击毁过索玛S-35中型坦克。

衍生型号追猎者在1944年东线防御战中表现突出,第743歼击营单日击毁20辆苏军坦克。

总结

38(t)坦克作为捷克二战独立设计十分的坦克,在被德国吞并后演变为德军“万金油”装备,其底盘衍生型号贯穿二战中后期。尽管作为轻型坦克逐渐落伍,但其高度通用性使其成为德军装甲序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那么这期到这里就结束啦,下期的内容将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如果这篇文章您喜欢的话请电电我以表支持,最后祝各位五一劳动节快乐~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异世界の猫娘 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