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神画鬼……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神鬼文化背后的趣谈,看似凶神恶煞的鬼,其实也不过是人在自己模样的基础上凭空臆想罢了。在这一点上,东西方都逃不脱此逻辑。发散思维无疑是创造艺术最有效的途径;正如梵高的作品,总能给人以中毒般的梦幻,似懂非懂的内涵。但无论如何创作,思维永远都要寻着物质世界的规律来作为基础,用唯物辩证法的话来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人永远描绘不出来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也许会有朋友质疑,“我随便就能说出一种尚未见过的怪物:他长着镰刀般的手臂、触手状的下身,颈部带着骷髅头项链,帽子为白穗生死符。”从他的描述来看,是很恐怖的妖魔无疑了。但仔细阅读后你会发现,这位的身体组成部分,分别借鉴了西方的稻草人和巨型黑章鱼,以及中国文化中沙僧和白无常的元素。
无论怎样发散思维,都跑不开现实世界中的原型。由此,我们来谈谈游戏中的神鬼文化趣谈。
一、东西方游戏作品中鬼神文化借鉴基础及衍生部分。
以部分作品为例:
1.《哈迪斯》:自由度较高的一款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中从主角一家子到各方守关大将,无不是赫赫有名的西方神话神祗。冥王哈迪斯、战争女神和智慧女神雅典娜、酒神狄俄尼索斯等。这些人物形象的勾画皆来源于希腊神话,到了宙斯哈迪斯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神祗,发展相对成熟。
希腊神话来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最早产于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之中,后经过年代的发酵和后人整理,逐渐形成系统的典籍。
游戏中的酒神受神话故事的影响,变得随性自然,雅典娜自然严谨智慧,狩猎女神的目光永远皎洁透亮,设计人员在制作时,也在想这个问题,要符合文化和神祗的设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索性,我们来发散思维吧!于是,狩猎女神的馈赠都是增加攻击的暴击程度和特殊效果,酒神的馈赠永远和酒纠缠在一起,或是濒死减伤,或是充满艺术性的大爆炸,总之,充满着不羁放荡的人物性格设定。
要说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描摹,最有代表性的非地狱三头犬莫属。我想当年构建它的希腊人恐怕也花了不少脑筋吧。作为冥界冥王大人的坐骑和战宠,就仅仅是一只身体巨大的红色大狗未免过于掉价。古代贤人们思索了数个夜晚,终于想到了解决的途径:加脑袋!!于是,刻耳柏洛斯诞生了,凶神恶煞,高傲威严,一个头喷火,一个头吐冰,最后一个毒气弥漫,只有这样才配得上冥王。
2.《仙剑奇侠传系列》:当年的国产佳作代表,以回合制和丰富的剧情而闻名。这部仙侠作品可谓将我国神鬼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世界构建上看,神鬼故事中将世界分为六道,即:人、妖、鬼、魔、仙、神。
原始社会及古代封建社会对自然的认知称得上是极少的,甚至连自然天气的变化都以为是老天爷在降罪,打雷劈断了树是降罪,发洪水淹没村庄亦是如此。这样,逐渐诞生了雷公电母和泾河龙王,老君的三位真火,地狱的黑白无常。随着古代封建社会君王制的发展,神话中的神仙世界也有自己完整的体系,神仙也有了品级和等级。
仙剑系列的主角种族不尽相同,有人有神,甚至还有能白狼妖化的家伙。在这里你能亲自去酆都鬼城走一遭,也能到天界神树上兜兜风,但见到神树上前来追杀的神将时,你会发现,二神无非也是壮硕魁梧,张嘴獠牙,和人间的大汉无异。只不过多了些凶气和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酆都的场景,似乎和人间不尽相同,但若仔细考究,便可发现端倪,人世间的河水变成了血河,机关上布满了兽首獠牙装饰,小妖小鬼不是长了舌头,便是没了脖子,或者生得像个细长扫帚。
用衍生出的思维去思索,这些小鬼们的攻击自然也要按照人间的规则来,不过要显得夸张些,比如鬼轿子的浮空术,白无常的纸伞攻击,遇见能伸舌头的也不要惊慌,物种的特长决定了它的进攻方式。
二、东西方游戏作品中鬼神形象的差异化。
龙,作为中国文化独立创造出的物种,在我国的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由多种动物的身体部位拼凑而成加以进化后的高级生物,代表着尊贵、王者的气质。
西方文化中的龙,通常描述为有类似美洲狮的身体、两只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条腿、和一个有些像马的头,并且有角以及鳞片。相信在游戏中,玩家们也能感受到《黑暗之魂》、《上古卷轴》系列中,龙形象的不同。
那么,神鬼形象的文化差异,是否也会造成艺术的碰撞呢?答案是肯定的。
1.《纸人2》:中国文化中的鬼,一部分没有实际形体,这种鬼最为恐怖,因为受害者不知何时被上身加害,只能不断依求符咒生存;另一部分是有实际形体的鬼,僵尸被算在其中。顾名思义,僵尸就是会走动的尸首,旧时人们对僵尸的描写:半身长尺许,黄毛毧毧,状类猕猴。纸人中身穿的清朝官府的鬼,便是僵尸的典型代表,也不知为何,电影游戏中的僵尸都是从清朝来的。
中国文化中的鬼一般面部扭曲,长爪长手,在跳跃和追赶的功夫上从不逊色于任何人,常见的情况多为受人控制或自发行动,后者往往心中有很深怨念,很不好惹。(美丽纸人夫人的话,当我没说。)
2.《巫师三》:首先想到的是水鬼,东方文化中的水鬼通常皮肤白皙(被水浸泡过的缘故)、而巫师三中的水鬼则皮肤蓝紫相间,长相极为丑陋,手脚皆有鱼类动物的鳍蹼,可以猜想,这是西方的水鬼为了方便捕食和适应路水两栖的环境而做的进化。可以看到,东方文化注重故事系统代入,西方注重环境和拟态代入,两者可谓各有千秋。
西方文化独自构建的吸血鬼、鬼骑士等元素,在《巫师三》中都有所体现,须知,东方鬼神是喜欢居住在固定空间里的,这里以天庭和地府为例,除个例游荡于六界中的孤魂野鬼之外,总体上大家还是“遵规守矩”的;而西方文化中的鬼神则喜欢四处游荡,这一点看巫师三中的“血与酒”便能知晓,吸血鬼爱上了人类,另一个喜欢当绅士,偶尔还会去小鞋匠那里去擦擦鞋。就连“石之心”中的镜子大师,堂堂魔界恶魔,也喜欢四处乱跑,享受游戏人间的乐趣。
东方文化中的鬼神(邪魔歪道除外)喜欢享受人们的贡品;西方文化中的鬼神则喜欢把人们当做贡品,这一点不是空穴来风,在许多古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皆有体现:“希罗尼穆斯 · 博斯 约 1504 年 作品,收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画作上一个人正在被吞噬,他的双腿还露在外面,着实惊心。
三、用包容的态度去接触正常的文化交流。
不必争论哪一方的神鬼文化优秀,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文化碰撞下体现出的,是区域间的风土人情,它代表了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寄托了前人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和慰藉。用辩证的思维去品鉴文化是最好的办法,取其精华、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一家独放不是春,百家争鸣才精彩!
我是WELIKE2PARTY,也是疑星棕熊,一个热爱生活的游戏玩家,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