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雖然不少人都喜歡高自由度的開放世界建造遊戲,可對於一部分玩家而言,這類作品的過多體驗,往往會導致對“無引導”開放世界的審美疲勞。更有甚者,還會滋生出對荒野題材作品的厭倦心理。
因此,相對之下,線性流程、半開放外加收集製造的遊戲模式既為玩家提供了明確的目標,也為“囤貨流”或厭倦但依舊不願放棄開放世界的矛盾玩家群體提供了“開放”與“目標”之間的折中方案。
Hyper Train的《呼吸邊緣》與《虛空列車》基本可以視為這類遊戲的代表作。而說到這裡,想必你已經對《超自然車旅》的遊戲性質有了一定概念了。
說了多少遍,改裝車不能上路
如果單從駕駛體驗的角度來看,作為一款駕駛題材模擬遊戲,《超自然車旅》的水準只能算作中等偏下。
畢竟本作的主打項目是“探險”而非“競速”,遊戲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流程都需要玩家親自下車探索地圖、採集資源,哪怕遊戲中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流程都需要在車上度過,製作組想必也不會依照賽車遊戲的模式來優化玩家的駕駛手感。相反,並沒有過分追求畫面真實性的他們選擇了利用略顯粗糙的建模來優化玩家的遊玩體驗。
但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在運行遊戲的過程中,我的電腦風扇還是在不停地對我發出負載過重的警告。
不過欣慰的是,雖然本作的手感優化有些堪憂,製作組卻在系統上花了不少心思,尤其在搭配上游戲的主要玩法後,你很快就能忽略遊戲開篇小小的不足。與《泰坦追逐者》一樣,玩家需要駕駛一輛破舊汽車,在充滿超自然現象的無人區裡穿行。
不同於賽車遊戲,這輛汽車不能簡單地通過踩油門提速,只能用方向鍵控制前後與轉向。但與之相對的,就是遊戲內較為寫實的行駛系統:玩家在轉向時,車內的方向盤不僅做到了《極限競速:地平線》都沒有做到的多圈轉動動畫,玩家甚至還可以在行車的過程中在車內通過轉動視角並用鼠標左鍵手動開關車燈、點火、手剎以及雨刷。
當然,這些系統雖然在《泰坦追逐者》中也有體現,但《超自然車旅》還在此基礎上新增了控制相應功能的快捷鍵。換句話說,區別於其它擁有駕駛系統的遊戲,玩家在這部作品裡操縱的不再是汽車整體的行駛方向,而是車內的司機本身。
因此比起開車而言,《超自然車旅》的駕駛體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在駕駛一個汽車形狀的大號機甲。
重生之我在異世界撿破爛
“駕駛”只能說是《超自然車旅》的移動方式,遊戲的核心還是體現在半開放世界的“資源收集”上。
本作並非是一款無縫開放世界遊戲,而是以線性流程,通過將遊戲內容分裝在若干個類肉鴿的箱庭半開放世界中為推進的。玩家需要在基地通過完成階段性的新手任務解鎖車輛改裝,並利用資源來製造零部件對車輛進行維修升級。
完成準備工作後,你就需要在地圖上選擇目的地,再通過傳送進入一片臨時開放的新地圖中,跟隨劇情與任務指引一路撿破爛並在異世界拓荒。但作為“一次性箱庭式半開放關卡制”地圖,本作的地圖模式多少有些怪異。玩家需要在只在地圖上顯示了主幹道路但又不完全拘泥於主幹道路的地圖中收集目標物品,同時對整個場景進行儘可能地搜刮探索。
正如許多收集建造遊戲一樣,在本作中,除了主線界定的任務以外,玩家可以自由地用諸如電鋸一類消耗快但是可以自制的工具拆卸沿途遇到的廢棄車輛與電器,並利用工作臺將廢品結合,製造出已經解鎖了藍圖的物品。這些物品小到撬棍醫療箱,大到車門保險槓。
之所以玩家在遊戲中允許建造大型汽車部件,還要得益於本作真實的物理系統:車輛在下雨天或是速度過快急剎車都會導致打滑,而輪胎打滑或是在障礙物上撞到相應部位則會造成損耗。
玩家可以利用車載菜單來確認車輛缺失的部位,遊戲UI也會為玩家顯示所有可破壞物品的損耗值。而一個區域探索完畢後,玩家需要通過收集錨點來為車載儀器充能,充能完畢後就可以將車輛開到地圖指示的傳送點完成手動傳送離開地圖。
之所以說“一次性”,也要全是因為這款遊戲並不允許玩家在探索時存檔,想要保存遊戲進度,必須要在探索結束重返基地時才能操作。
可一旦你選擇重返基地,之前探索的地圖就會因為空間撕裂而徹底損毀,無法再次回頭。除了存檔機制以外,《超自然車旅》的遊戲模式就像《虛空列車》一樣,不給玩家提供回頭路,因此你就需要在探索的過程中儘可能地走遍地圖的每一個角落。
後記
雖然《超自然車旅》乍一看像是一款可以探索異世界的旅遊模擬器,但實際上,本作主打的“超自然”元素更像是一個添頭,遊戲中玩家要面對的,基本都是單一種類的環境式超自然現象以及幾種需要躲避避免發生衝突的超自然生物。遊戲在本質上還是一股開車撿破爛再改裝車輛的遊戲基調。遊戲玩法確實可以算作是在旅遊,只不過你需要時不時下車拍照看風景罷了。
當然,在此基礎上,本作可以探索的內容與場景也會隨著遊戲的深入而逐漸擴展,玩家更是能為車輛安裝各種複雜的改裝。你會在內容匱乏的前期關卡中逐漸忽略遊戲的“缺點”,逐漸在收集物資中上頭,最終體驗到遊戲的全部內容。
因此,也可以說,《超自然車旅》是一款低開高走、節奏慢熱的生存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