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國區AppStore的暢銷遊戲榜風雲變幻,DNF手遊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屢次登頂,而《戀與深空》也不甘示弱,多次展現出黑馬之姿。
榜單前列頻繁湧現出新鮮面孔,其中,《三角洲行動》在穩固的玩家社區支持下,市場表現逐步攀升。

此外,《絕區零》、《無限暖暖》以及《鳴潮》等內容驅動型遊戲,在每次重大版本更新時,都實現了用戶數量的劇增,這些遊戲在多平臺發行的策略上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三國·謀定天下》更是打破了策略類遊戲(SLG)長期以來固化的市場格局。
小遊戲市場同樣精彩紛呈,不僅各類“like”遊戲在平臺上爭相追逐榜單,原生APP版本也表現出色,如《無盡冬日》和《向殭屍開炮》等遊戲,持續保持著高熱度。
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哪些賽道仍具有潛力?基於2024年至今的過審版號,結合多平臺的預約榜單,同時考慮廠商的動態,篩選出了幾款值得關注的遊戲。
一、射擊遊戲
射擊遊戲在當前的市場中處於一種相對尷尬的位置。根據《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在年度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動遊戲產品中,射擊類遊戲僅佔5%,位列第七,相比2023年的7%下滑了三個名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僅佔5%的射擊遊戲卻創造了13.89%的總收入,這一數據無疑顯示出射擊遊戲在市場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換言之,當前射擊遊戲市場呈現出一種贏家通吃的局面,在線運營的遊戲地位穩固,鮮有新入局者參與競爭。
一方面,射擊遊戲品類本身存在較高的研發門檻,即便是擁有成熟開發體系的米哈遊,在這一領域也曾遭遇挫折;另一方面,自“吃雞”玩法問世以來,射擊遊戲品類缺乏更具革命性的創新,新遊戲往往更加細分,在畫面、題材、微創新等方面進行迭代,而已經擁有成熟玩家群體的遊戲則趨向於“大而全”的方向發展。
例如,《和平精英》以“射擊平臺遊戲”自居,涵蓋了多種射擊玩法;去年上線的《三角洲行動》也提供了生存奪金(搜打撤)、大戰場、單人劇情等豐富模式。

然而,射擊遊戲市場依然存在新的機遇。PC端遊戲率先發力,《絕地潛兵2》將多人合作的PVE玩法重新帶回了主流視野,三個月銷量突破1200萬份;V社的新遊《DeadLock》將英雄射擊與MOBA的局內養成結合,在測試期便創下了17萬同時在線的佳績;《漫威爭鋒》將英雄射擊概念與漫威IP深度結合,上線僅四小時便登頂Steam全球暢銷榜,累積註冊玩家超過4000萬。移動遊戲通常會借鑑熱門玩法,並趨向於跨平臺發行,這一趨勢很可能會讓上述遊戲或玩法在移動端再現。
目前,移動端已經曝光或經歷過測試的遊戲項目也表明,射擊遊戲品類仍暗流湧動,充滿活力。
騰訊依舊穩居射擊遊戲市場的領軍地位,其旗下擁有眾多正在開發的項目。《白厄戰境》以二次元風格和英雄射擊為特色,憑藉明快鮮亮的卡通渲染美術風格,力圖吸引特定的用戶群體。根據測試反饋,遊戲中角色不僅射擊動作豐富多樣,還擁有獨特的技能。該遊戲研發團隊最初隸屬於朝夕光年,之後被騰訊納入麾下。
《矩陣:零日危機》則聚焦於PVE玩法,通過引入肉鴿機制來增強射擊的快感。
《王牌戰士2》與《逆戰未來》均可視為系列續作,前者自去年7月測試後便再無新的內容公佈,而後者最近啟動了新一輪測試招募。
《彩虹六號》與《無畏契約》延續了騰訊熱門IP的端轉手戰略,在保持端遊核心玩法和內容的基礎上,對移動端進行了適配。這兩款遊戲在雙邊競技領域具備強大的市場吸引力,並有望通過電競賽事進一步豐富其外圍生態佈局。
在《Project X》和《Project SH》這兩個射擊項目遭遇挫折後,米哈遊再度發力,根據最新公開的招聘信息來看,這次他們將目標瞄準了歐美卡通風格與英雄射擊元素的結合。
目前市場上的射擊手遊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發展方向,除了那些依託於高用戶活躍度、集多種玩法於一體的平臺型射擊遊戲外,大多數產品都在各自的優勢領域深耕。
以強調點射技巧的雙邊競技遊戲為例,在《無畏契約》端遊的引領下,這類遊戲的熱度不斷攀升,但在移動端卻尚未出現能夠與之匹敵的作品。
英雄射擊遊戲的應用場景愈發廣泛,趣味玩法也更加多樣,其核心在於通過降低傳統射擊遊戲中勝負的重要性,吸引那些並非典型射擊遊戲愛好者的玩家,《界外狂潮》和《遠光84》可以視為這一領域的新興分支,但如何平衡局內隨機能力、射擊操作以及英雄技能之間的關係,是決定其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專注於PVE體驗的射擊遊戲雖然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在內容創作上的投入也遠高於普通的射擊遊戲。
二、塔科夫like
《逃離塔科夫》所開創的生存撤離玩法依然在遊戲界發揮著重要影響,其演變已超越了傳統的射擊遊戲範疇,與“吃雞”模式相似,它更像一個包容多種元素的玩法框架或局內養成系統,能夠與動作、射擊等主流玩法融合,創造出新穎的遊戲體驗。
通過逐步降低操作門檻,這類遊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潛在玩家。而《逃離塔科夫》更是別出心裁,以一套局外驅動局內的經濟模型,徹底改變了遊戲的勝負標準,將每一場對局變成了一場風險與收益並存的遊戲。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同類遊戲中站穩腳跟的並不多見,《暗區突圍》可能是其中的佼佼者。早期其以硬核擬真形象在玩家社區中建立了良好口碑,持續的玩法擴展和內容更新使其逐漸從小眾遊戲向更廣泛的全民遊戲發展。
騰訊旗下的射擊遊戲也大多設有類似的搜打撤模式,比如《三角洲行動》的烽火地帶和《和平精英》的地鐵逃生模式,這些遊戲在保持基礎操作體驗的同時,也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玩法風格。
新加入市場的塔科夫like遊戲可能會更傾向於淡化原有的射擊和硬核標籤,更加註重蒐集、生存和撤離這些核心玩法要素,從而在玩法上實現更多的差異化創新,休閒化也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
沐瞳科技在1月份測試推出的《代號:撤離》遊戲,將生存撤離與射擊元素完美結合,並採用了俯視角表現形式。每一局遊戲的時間不到10分鐘,這種快節奏的設計更符合移動端用戶的遊玩習慣。而遊戲中迷霧機制的巧妙運用,則成功保留了源自3D塔科夫的緊張刺激氛圍,讓玩家沉浸其中,感受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
塔科夫like的發展軌跡似乎正沿著吃雞的道路前行。在早期階段,眾多廠商紛紛湧入射擊遊戲市場,爭奪賽道;到了中期,各種遊戲類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開始嘗試多元化的品類融合。其中,動作玩法成為呼聲最高的類型之一,但真正涉足並取得成功的卻寥寥無幾,至今僅有《永劫無間》成功突圍。對於新生代手遊而言,塔科夫like究竟是新的風口,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陷阱,目前還難以斷言。
三、開放世界
在當前的遊戲市場中,開放世界手遊是否已成為版本的首選答案?
經過數年的發展,市面上成功推出的開放世界手遊數量有限。構建一個龐大的遊戲世界,以及保持高強度內容更新所帶來的技術挑戰與產能壓力,使得許多中小型遊戲開發商望而卻步。
《原神》四年的開發歷程向業界證明,其成功不僅在於開放世界的設定,更在於如何通過這一架構展示遊戲內容,釋放角色魅力,這對於遊戲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年初見證了另一種服務型開放世界的形態——《燕雲十六聲》,這款遊戲可謂獨樹一幟。其遊戲本體完全可以被視為一款優秀的大型單機作品,為玩家提供了或多或少與《對馬島之魂》、《艾爾登法環》等標杆作品相似的遊戲體驗。
而《王者榮耀世界》作為國民級IP的最新力作,其重要性與影響力不言而喻。無疑是騰訊乃至整個遊戲業界最為矚目的遊戲之一。
自2021年10月首次亮相以來,《王者榮耀世界》官方所發佈的若干實機演示視頻,如同散落的拼圖碎片,僅展現了遊戲的部分風貌。然而,從去年10月參與線下試玩的媒體與玩家的反饋來看,遊戲的主線劇情似乎已接近完工,英雄動作設計、戰鬥系統以及多人玩法等內容也均已初具規模。
卡通渲染風格的二次元開放世界仍是廠商的重點,尤其是都市型開放世界。市場有望迎來《無限大》、《異環》、《望月》的競爭。《異環》、《望月》經過線上測試,披露內容較多,都對標GTA,注重自定義載具和都市狂飆。前者展示了新鮮怪誕的都市空間,後者結合捉寵和建造系統,玩法自由度大。
四、捉寵
《幻獸帕魯》於去年年初引爆流行後,國內迅速掀起一股“帕魯熱潮”。
開發商Poketpair的CEO溝部拓郎曾發文感嘆,中國有多家公司投身於帕魯手遊的開發,預算高達100億日元(約合5億人民幣),是《幻獸帕魯》開發成本的10倍。僅2024年,市場上就湧現了《Amikin Survival: Anime RPG》、《Tamamon World》、《Miraibo GO》、《創造吧!我們的星球》等多款打著帕魯旗號的遊戲,但它們並未引發第二波熱潮,部分遊戲甚至陷入停運的困境。
儘管如此,《幻獸帕魯》10天內銷量達到800萬份的驚人成績及其廣泛的影響力,仍然讓許多廠商相信這一風口的潛力。在現有遊戲基礎上加入相關模塊,或在宣傳預告中融入帕魯元素,似乎都能獲得額外的關注,例如《仙劍世界》的御靈系統、《望月》的月靈、《米姆米姆哈》的米姆,以及《七日世界》的收容物。利用偏休閒或高熱度元素製作宣傳素材,策略類遊戲(SLG)和小遊戲已然駕輕就熟,去年以來,大量融合帕魯元素的SLG和創意小遊戲紛紛上架測試。
《幻獸帕魯》本身作為一款融合性遊戲,其內容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模塊:一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生存建造玩法,這類玩法在Steam平臺上每年都會湧現出一兩款爆款遊戲;二是全球風靡的捉寵玩法,以寶可夢繫列為代表。
《幻獸帕魯》顯著削弱了前者的生存元素,同時在捉寵基礎上引入了工業流水線的概念,成功將兩個模塊有機地結合起來。針對各自不同的情況以及對《幻獸帕魯》的理解,許多研發中的新遊戲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應用方案。
例如,騰訊北極光工作室自主研發的《荒野起源》,其遊戲架構與《幻獸帕魯》高度相似,同屬於SOC這一大品類。不過,《荒野起源》可能會更加側重於SOC世界的塑造以及生存壓力的營造。基於所選未來科幻加廢土題材,遊戲中的寵物實際上是設計感與未來感兼備的機械生物。
《洛克王國世界》並非帕魯系列的模仿者,其起源可追溯至2010年問世的《洛克王國》,該作品一直以來都以寵物收集和對戰為核心玩法。《洛克王國世界》則是在當前盛行的開放世界框架下,對原IP內容進行深度拓展和升級,力圖構建一個擁有豐富精靈生態的廣闊天地,以及描繪與精靈共生的生活畫卷。這正是遊戲研發的重點所在。從測試階段便獲得高度評價來看,該作極有可能讓捉寵玩法在移動平臺上大放異彩,成為流行趨勢。
除了上述遊戲之外,網易的《靈獸大冒險》也出現在過審的版號名單中。儘管目前官方尚未發佈任何消息,但根據部分自媒體的報道,這款遊戲可能會走類似《帕魯》的輕社交路線。
五、模擬經營
過去,農場模擬類遊戲在移動端屬於小眾品類,即便有過《江南百景圖》這樣的熱門遊戲,長線運營仍不樂觀。
然而,去年出現了轉機。據TapTap 2024年白皮書,《心動小鎮》下載次數超3000萬,成為TapTap下載最高的遊戲,且上線後仍具備衝擊暢銷榜的能力。《桃源深處有人家》也保持著良好運營狀態。三七互娛的《時光雜貨店》融合懷舊風格、模擬經營與商戰玩法,在APP和小遊戲端均表現優異。其後續作品《時光大爆炸》延續成功經驗,在暢銷榜上攻城略地。
這類遊戲通過玩法融合拓展深度、設置付費點、高頻聯動增加曝光,小遊戲平臺的崛起也帶來了新用戶。這套打法如今依然流行,但今年模擬經營賽道可能因動森like的出現而迎來新變數。
《米姆米姆哈》是一款以浮空島為遊戲世界的寵物收集類遊戲,曾舉行線上測試。玩家在多樣化的島嶼上收集寵物,幫助耕作和探索,降低農場經營難度。遊戲提供高自由度及大量裝扮、建造元素,滿足個性化需求,系統耦合度和趣味性良好。
米哈遊的《星布穀地》釋出消息最少,網上曾流傳出些許片段及圖片,含動物擬人,玩法會偏向動物之森。
六、二次元
2024年,二次元遊戲遭遇困境,未隨新年好轉。成本上升、社區環境惡化、市場空間縮窄,導致發展艱難,新游出頭者多為資源充足的廠商。
嚴格來講,二次元並非專屬的遊戲類型,而是一種獨特的美術風格。其玩法多樣,不拘一格,涵蓋了動作、射擊、卡牌、回合制以及模擬經營等多種類型。如果要探討當下的新趨勢或代表性作品,或許可以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點:
(1)玩法:
二遊需要玩法嗎?在國內,不鑽研玩法等於自廢一臂。二次元+開放世界風靡,箱庭世界取代大世界浪潮,戰棋路子受阻後,部分廠商轉向即時戰術。目前最特立獨行的是鷹角的《明日方舟:終末地》,其工業流水線玩法和小隊作戰機制值得稱讚,但遊戲內容過多,體驗偏重度。
騰訊魔方工作室精心打造的《異人之下》在眾多遊戲中脫穎而出,從先前的測試情況來看,該遊戲在PVP競技和劇情展示上廣受好評。
然而,這種精巧的動作系統在PVE模式中卻稍顯拖沓,未能完全展現出應有的爽快感。如何通過3D格鬥競技來有效運營玩家社區,如何深入挖掘劇情與角色以釋放“一人之下”這一國漫鉅作的東方魅力,將是決定這款遊戲能否晉升市場頂流的關鍵所在。
(2)社交:
當前主流二遊多為弱聯機遊戲,偏重單機體驗,卻依賴玩家在社交平臺的創作與互動來保持熱度。
社交元素有利有弊:玩家以遊戲為陣地形成圈層,鞏固核心群體黏性,卻也因封閉失去公共對話平等。
儘管如此,玩家仍尋求溝通聯結,二次元新遊中出現更多含PVP的射擊、動作遊戲及社交為主的MMORPG,如《開放空間》這類治癒清新風格的多人聯機遊戲,雖有優化差、服務器不穩等問題,仍擁有大量忠實玩家。
(3)養成:
市面上的大多數二遊本質相同,通過角色養成完成挑戰,獲取獎勵,積攢資源抽卡,形成核心循環。
廠商據此設計資源投放與消耗,但這一模式面臨諸多困境,如營收和產能限制,導致遊戲抬高挑戰強度,利用隨機性或增加養成模塊拉長養成線,玩家易產生疲勞。
《火環》因僵化的養成與商業模式拖垮,未能展現其橫版動作玩法特色。《二重螺旋》用固定詞條、可刷取的“魔之楔”打破主流二遊養成模式,
《望月》製作人提出移除角色抽卡的可行性,這些都是新趨勢下的變量。
七、其他
除了上述品類和趨勢,其他領域也在悄然變化。傳統賽道如SLG仍有翻新機會。
去年,《三國:謀定天下》和《無盡冬日》成功打開市場,年末《Dark War: Survival》在海外的火爆增長表明SLG競爭仍未定局。
目前,市場新秀儒意景秀手握多張SLG好牌,《群星紀元》、《偃武》、《龍石戰爭》等各有創新,適應不同玩家需求。二月份上線的《荒野國度》在營銷未大規模鋪開的情況下也取得了一定商業成績;受《無盡冬日》影響,不少廠商佈局SLG+小遊戲,預計又將是一場激烈競爭。
在研遊戲中有不少潛力作品,但大多獨立成軍,未形成大品類或趨勢。如去年8月曝光的《虛環》,為V圈定製,話題度高。騰訊天美與卡普空合作的《魔物獵人:旅人》也是大熱點,共鬥遊戲雖多,但流行者少,彰顯其獨特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