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無數,但這些遊戲類型你瞭解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07 02:39:17 作者:水月_ Language

遊戲類型並沒有特定的標準,根據不同分法,可以有成百上千種遊戲類型。

一般認為,首先,按照平臺劃分,遊戲主要可以分為主機遊戲(Console)、掌機遊戲(Handheld)、街機遊戲(Arcade)、PC遊戲(PC Game)以及手機遊戲(Mobile Game),相信這個不用多做介紹。

打機無數,但這些遊戲類型你瞭解嗎?-第0張

其次,按照遊戲人數劃分,遊戲可以分為單人單機遊戲、多人單機遊戲和多人多機遊戲:

  • 單人單機,即為單機遊戲,指主要用於單一玩家在單個設備上玩的遊戲。

  • 多人單機,指兩個以上的玩家使用同一臺設備同時進行遊戲,比如本地《雙人成行》。

  • 多人多機,指多人使用多個設備遊玩的遊戲,也就是網絡遊戲。

此外,主要以遊戲玩法來區分的話,就可以有非常多的類型,這裡列舉一部分(很多遊戲所屬類型有所交叉,不必較真):

打機無數,但這些遊戲類型你瞭解嗎?-第1張

1. 動作遊戲(ACT)

以肢體操作、快速反應為核心,聚焦戰鬥連招、動作設計與關卡挑戰,玩家通過精準操作完成高難度動作或擊敗敵人。

代表作品:《雙截龍》《忍者龍劍傳》《超級馬里奧》。

2. 角色扮演遊戲(RPG)

圍繞劇情體驗、角色成長展開,玩家通過升級、學習技能、獲取裝備提升角色能力,沉浸於世界觀構建的虛擬世界。

代表作品:《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

3. 冒險遊戲(AVG)

以解謎、探索劇情為核心,側重故事敘述與邏輯推理,玩家通過收集線索、解開謎題推動劇情發展,強調敘事沉浸感。

代表作品:《古墓奇兵》《機械迷城》。

4. 動作冒險遊戲(AAVG)

融合動作戰鬥與場景探索,既有激烈的動作對抗,也包含解謎、攀爬等冒險元素,注重玩法多樣性與劇情銜接。

代表作品:《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神秘海域》。

5. 動作角色扮演遊戲(ARPG)

結合動作戰鬥的爽快感與角色養成系統,玩家在即時戰鬥中提升等級、解鎖裝備,兼顧操作與策略規劃。

代表作品:《暗黑破壞神》《魔物獵人》。

6. 卡牌遊戲(CAG)

通過收集、組合卡牌完成對戰或任務,核心在於策略構築與卡牌效果搭配,考驗玩家對規則與卡組的理解。

代表作品:《爐石戰記》《遊戲王》。

7. 格鬥遊戲(FTG)

主打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格鬥對戰,注重招式連招、格擋反擊等操作技巧,以極致的格鬥爽感吸引玩家。

代表作品:《街頭霸王》《拳皇》。

8. 即時戰略遊戲(RTS)

實時操控資源採集、建築建造、單位訓練與戰鬥,要求玩家兼顧全局策略與快速決策,考驗運營與戰術佈局。

代表作品:《星際爭霸》《紅色警戒》。

9. 即時戰術遊戲(RTT)

聚焦小隊戰術安排,玩家實時操控少量單位完成潛入、突襲等任務,強調地形利用與精細戰術操作。

代表作品:《盟軍敢死隊》《影子戰術:將軍之刃》。

10. 回合制戰略遊戲(TBS)

以回合制推進策略佈局,玩家輪流規劃單位移動、攻擊等行動,節奏更慢,側重策略深度與棋類般的思考。

代表作品:《火焰紋章》《文明》系列。

11. 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MORPG)

支持大量玩家同服互動,涵蓋副本挑戰、社交系統、裝備養成等豐富內容,構建持續更新的虛擬社交生態。

代表作品:《魔獸世界》《最終幻想 14》。

12. 多人即時虛擬世界(MUD)

早期以文字交互為主,現融合圖形元素,玩家在虛擬世界中社交、冒險,強調開放性與用戶生成內容(UGC)。

代表作品:《網絡創世紀》(早期 MUD 衍生)。

13. 模擬遊戲(SLG)

模擬現實場景或職業,追求擬真體驗,玩家可經營城市、管理人生等,通過規則還原實現沉浸式模擬樂趣。

代表作品:《模擬人生》《模擬城市》。

14. 戰略角色扮演遊戲(SRPG)

結合戰棋策略與角色養成,單位按格子移動戰鬥,融合策略佈局與角色技能成長,兼具深度與養成樂趣。

代表作品:《夢幻模擬戰》《皇家騎士團》。

  1. 彈幕射擊遊戲(STG)

以射擊目標為核心,分橫向、縱向等視角,強調躲避彈幕、精準射擊的操作挑戰,追求高分與通關成就感。

代表作品:《雷電》《東方 Project》系列。

16.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

第一視角沉浸式射擊體驗,主打槍戰火拼、競技對抗,注重槍械手感與地圖戰術,常見於多人聯機對戰。

代表作品:《CS:GO》《決勝時刻》。

17. 文字冒險遊戲(IF)

通過文字描述與選項選擇推動劇情,弱化操作,強化故事敘述與情感表達,適合喜愛劇情體驗的玩家。

代表作品:《去月球》《寄居隅怪奇譚》。

18. 第三人稱射擊遊戲(TPS)

第三人稱視角下兼顧射擊操作與環境觀察,部分作品融入掩體系統、劇情演出,玩法更豐富多元。

代表作品:《GTA5》《戰爭機器》。

  1. 體育遊戲(SPG)

模擬現實體育項目,還原競技規則與操作手感,玩家可操控虛擬運動員參與比賽,體驗體育競技樂趣。

代表作品:《FIFA》《NBA 2K》。

20. 牌桌遊戲(TBG)

模擬線下桌遊玩法,如卡牌對戰、策略桌遊等,側重規則策略與多人社交互動,適合聚會娛樂。

代表作品:《UNO》《狼人殺》。

21. 益智解謎遊戲(PZG)

以解謎、邏輯推理為核心,通過破解機關、重組圖形等玩法考驗思維能力,輕鬆休閒又具挑戰性。

代表作品:《紀念碑谷》《俄羅斯方塊》。

22. 賽車遊戲(RCG)

模擬賽車競速場景,追求速度感與駕駛擬真體驗,涵蓋寫實競速、娛樂化卡通賽車等多種風格。

代表作品:《極速快感》《馬里奧賽車》。

23. 虛擬現實遊戲(VR)

依託 VR 設備實現沉浸式交互,玩家通過肢體動作與虛擬環境互動,帶來強臨場感的遊戲體驗。

代表作品:《節奏光劍》《半條命:Alyx》。

24. 增強現實遊戲(AR)

將虛擬內容疊加到現實場景,通過手機等設備掃描現實環境觸發互動,模糊虛擬與現實邊界。

代表作品:《Pokémon GO》《一起來捉妖》。

25. 混合現實遊戲(MR)

融合 VR 與 AR 技術,讓虛擬物體與現實環境深度交互,目前在遊戲領域多用於實驗性創新體驗。

代表作品:部分實驗性交互藝術遊戲。

26. 多人在線戰術擂臺遊戲(MOBA)

主打團隊推塔對戰模式,玩家操控特色英雄,通過技能配合、兵線運營、地圖資源爭奪獲取勝利。

代表作品:《英雄聯盟》《DOTA2》。

27. 音樂遊戲(MUG)

玩家跟隨音樂節奏完成按鍵、滑動等操作,考驗反應速度與節奏感,兼具娛樂性與音樂欣賞性。

代表作品:《太鼓達人》《OSU!》。

28. 快速反應事件(QTE)

在劇情或戰鬥中插入限時按鍵互動,玩家需按提示完成操作,增強代入感與關鍵時刻的參與感。

代表作品:《莎木》《戰神》系列劇情互動環節。

29. (彈幕)直播互動遊戲(LIG)

結合直播場景,觀眾通過彈幕等方式參與遊戲決策,讓玩家與觀眾共同影響劇情走向,強化互動性。

代表作品:《底特律:變人》直播互動版本。

30. 沙盒遊戲(Sandbox)

提供高度自由的遊戲環境,玩家可自由創造建築、道具,甚至破壞場景,規則自定義程度極高。

代表作品:《我的世界》《泰拉瑞亞》。

31. 開放世界遊戲(OWG)

擁有超大無縫地圖,玩家可自由探索劇情、支線、隱藏內容,玩法開放且無強制線性流程,強調探索樂趣。

代表作品:《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荒野大鏢客:救贖 2》。

32. 生存遊戲/大逃殺遊戲

圍繞資源收集、生存維持展開,玩家需應對飢餓、怪物、其他玩家等威脅,考驗生存策略與資源管理。

代表作品:《絕地求生》《饑荒》。

打機無數,但這些遊戲類型你瞭解嗎?-第2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