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片《我本是高山》:为何会失败,电影到底应不应该反映现实?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取材自“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感人事迹的电影。原本,该电影凭借张老师的真实故事在猫眼淘票票双平台收获了30多万想看人数。然而,在点映期间,由于剧情与事实严重不符,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哪怕是电影编剧和电影频道的回应也未能平息观众的愤怒。
在网友的激烈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部影片是传记片?还是女性电影?其实二者并不冲突,然而电影的幕后却没发现影片潜在观众最大,最多的是谁,这也就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因为对于很多女性观众来说,对于该片的定位,女性电影甚至是可以排在传记片前面的,因此忽视核心受众是导致《我本是高山》口碑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电影中,关于女性角色的争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角色,即女高校长。电影中的她每逢困境,都会想起已逝的丈夫,并以其为唯一精神慰藉,这与张桂梅老师坚定精神信仰的形象相去甚远。
其次,以酗酒父亲为原型的酗酒母亲。性别的转换让网友犀利点评道,在偏远山村中寻找一位酗酒的母亲比寻找一位酗酒的父亲要困难多了。
最后,以女高学生为原型的山村女孩。一群没钱读书、穿着破旧鞋子的女孩,竟然会逃课去城里打电动、逛夜市而不愿回校读书,这样不合理的故事逻辑也引发了观众的不满。这些细节引起了网友的不满,即使编剧以故事走向为重点进行辩白,人们也并没有接受这种全片都充斥着的不合理性。
很显然《我本是高山》的主创并没有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核心受众是谁!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我本是高山》的想看人群女性占比超百分之七十,年龄层也以年轻受众为主。然而,电影中的人物设定不仅不符合女性观众的观察与感受,其透露出的深层价值观也不符合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的普遍认知,这才是导致这部影片失败的主要原因。
就今天的电影市场来说,不得不说面向的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把主要受众群体拿捏了,即便是有反对的声音,甚至是不少反对的声音,那也不会掀起多大的波浪,比如说《消失的她》就是很好的例子。成功抓到了受众群体的爽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就算是有人不喜欢也只是一时风浪罢了,因为人家的受众定位是很准确的,包括营销各方面都是如此,也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名号。
这样来看的话,如果说《我本是高山》能准确抓住受众群体,拍受众群体想要看到的内容,那么现在的争议性会不会少一点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一想,可惜的是,无论如何,《我本是高山》都不能这么做,只因这本质上是一部严肃题材的传记片,而不仅仅是所谓的女性电影。不过也会延伸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特别是传记片来说,应不应该分毫不差,一字一句都要还原现实呢?
传记片到底应不应该完全反映真实性?
目前来说,《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让不少人口诛笔伐,片中的争议点也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地方。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这部电影呢?事实上,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要看明白一点,那就是所谓的传记类电影,到底要不要表现出完全的真实?这个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毕竟电影说到底是需要艺术加工的,要反映真实,那就是纪录片的工作。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传记电影,比如前一阵子诺兰的《奥本海默》,包括有关于李小龙的传记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等等,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真人真事,但毫无疑问都进行了相应的改编,本质上来说还是以好看,以娱乐性为主。甚至是为了戏剧性从而放弃了真实性都是正常操作。所以说,如果说关于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你想要真正了解真相,那应该去看纪录片而不是电影。
因此,你可以否定这部电影,不喜欢片中的内容,但你不能指望一部电影就像是纪录片一样去记录真实。由此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改编,究竟多少算合适呢?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会引发争议也不仅仅是现在,或者是我们才有的问题,比如说昆汀在《好莱坞往事》中,就因为对李小龙的塑造,导致了不小的争议,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传记片,但也是一部在现实中改编故事的作品。
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记片会选择已故人士的原因,毕竟你就算再怎么写,当事人也不可能跳出来,而张桂梅老师还在好好的生活,因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此类传记片最起码是要让当事人认可才可以,这也是最起码的尊重。至于影片的好与坏,只能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当然了,至于说那些把电影当成是纪录片的人,还是省省吧!电影是戏剧的艺术,当一部作品打上“电影”二字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在还原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