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1-17 15:10:38 作者:肥羅大電影 Language

提起“開年劇王”,大家能想到誰?

從數據和各方面的表現上來看,近5年國產劇裡的“劇王”裡,有2部表現非常搶眼。

一部是2021年口碑炸裂的《覺醒年代》,一路飆到豆瓣9.3,引發熱議無數。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0張

另一部當然就是去年開年引爆收視的《人世間》,在重播次數和重播收視上讓人咂舌還不止,在金鷹節上又成為最大贏家。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張

這些劇集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央視開年大劇。

實際上,央視開年大劇一直是國劇中的爆款挖掘機。當年的《雍正王朝》《闖關東》等神劇同樣是央視開年大劇。

事實證明,有央視平臺播出,有名導,實力派助陣,再加一個好故事,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年度劇王確實有很大可能從中誕生。

那麼,今年開年劇王,會是央視大劇嗎?

不僅有可能,還可能創下新的紀錄:雙響炮。

就在今晚,備受期待的《狂飆》就將在央視八套開播,愛奇藝網播。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張

而明晚,另一部年度期待國劇《三體》也將在央視八套開播,網播出平臺是騰訊視頻。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張

央視八套再度採用了兩劇疊播的模式,一部《狂飆》,一部《三體》,首播相隔僅一天,真正實現了那句,大劇看央視。

集合了張譯、張頌文、張志堅等實力派的《狂飆》確實值得期待,但我更期待的是《三體》。

無它,因為前者作為掃黑劇的成功有跡可循,而後者成功難度顯然更大。

但換個角度看,一旦成功,意義就更非同凡響。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4張

這些年來,央視開年大劇曾經成就了很多種國劇類型,《闖關東》成就了年代傳奇劇,《雍正王朝》將歷史劇深度推向新的高度,而《人世間》令年代劇再度閃耀。

希望《三體》播出後,觀眾能驚喜地發現—國產科幻劇,這次終於硬了。

一、央視“開年劇王”?這次來了場高難度的

央視+《三體》,觀眾不難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中國科幻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他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高度。”

而劉慈欣的扛鼎之作,無疑就是《三體》。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5張

從2006年到2010年,劉慈欣用三部小說《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寫下了兩個文明在宇宙中從對話、交戰,最後興衰更替的故事,呈現了一個具有深邃想象力又不乏人文思考的科幻世界。

2015年,《三體》獲得了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6張

宏大的架構、新奇的想象、深邃的內涵,讓它擁有了龐大的全世界讀者群。

該書被譯成十多種語言文字版本全球出版發行(據不完全統計至少賣出800萬冊)。

但《三體》的故事,並不好拍。

三部共計90萬字,比一共兩萬三千字的《流浪地球》要複雜宏大得多。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7張

除了場景,其中還包含許多科幻腦洞。比如,三體星系、太陽放大器、智子、降維打擊、四維魔戒文明等等。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接受採訪時說過:他覺得中國還沒有到拍《三體》的時候,特別是第二部很難影視化呈現。

但越是難拍,越是被期待。

詹姆斯·卡梅隆來華和大劉對談,當面誇,“我最希望看到的中國科幻是《三體》。”

而近年來,各種《三體》項目,也成為各大影視公司的“搖錢樹”。

表現最好的,是《我的三體》系列動畫,三部均分9.5。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8張

而《三體》動畫則遭遇了口碑風暴,目前豆瓣評分4.8分。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9張

最終的較量,出現在了鵝廠和網飛製作的真人版劇集上。

網飛版《三體》演員中的華裔面孔不多,如本尼迪克特·王、周采芹、趙家玲,其他主演均為外國面孔,雖然劇方邀請了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製作和資金得到有效保證,但大概率會出現故事和人物上的魔改,很難征服國內觀眾。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0張

所以真人化的希望,其實就在這部國劇《三體》身上。

劉慈欣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三體》獲獎後的四年時間裡,至少有40多位國內外導演找過他求合作。

大製作、大特效不難做。最難的,是遇到理解和尊重作品的創作團隊。

國劇《三體》能做到嗎?實際上央視播出該劇,已經說明了一切。

但,《三體》是一部科幻類型的影視作品。國劇創作者在一個不算擅長的類型裡,一上來就挑戰了金字塔頂的作品。

這注定是塊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1張

觀眾看完《三體》動畫後,表示對《三體》影視化降低期待,也是因為對行業真實工業水準瞭然於心。

更難的是,科幻受眾在國內仍然是小眾,理解《三體》,需要涉及到很多科幻理念,再加上大眾很多都未讀過原著,要怎麼樣做到“深入淺出”,讓觀眾明白這個故事,並被故事打動,是難點。

但難歸難,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就看《三體》主創,能否找到解題思路。

二、改編第一部小說的劇版《三體》要贏,繞不開三個難題

劇版《三體》主要圍繞小說第一部展開,主要講述的是“三體危機”的始末。

小說第一部科幻含量最小,影視化改編難度也相對最小,但要講好這個故事,並不容易。

簡單捋一捋劇情。

上世紀,青年葉文潔飽受現實摧殘,絕望中,她來到紅岸基地,參與一個絕密任務。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2張

在這裡,葉文潔的思想發生了蛻變,同時也通過某項設施,接通了神秘的外星信號,得到了遠在半人馬座α星系的三體人的回應,也就有了那句經典的名言“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這位善良的三體人警告葉文潔,不要回應,否則地球將遭遇三體人入侵,那將是滅頂之災。

但葉文潔並沒有聽從三體人的警告,執意再度聯繫了三體人,這一次,三體人發現了地球的位置。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3張

“三體危機”正式形成,三體艦隊將會在400年後到達地球,並且用一滴水滴輕易摧毀地球的太空艦隊,展開對地球的侵略。

而對未來充滿狹隘幻想的葉文潔和伊文思為首的一夥人,創辦了ETO組織,吸納了大量科學精英,為的是迎接三體人的到來,當時的葉文潔,還不知道,這將是人類的落日。

隨著2005年地球基礎科學出現了異常的擾動,科學家離奇自殺不斷,神秘莫測的《三體》遊戲現世,警官史強找到了物理學家汪淼,請他打入ETO組織,找出真相。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4張

接下來人類如何發現並對抗ETO組織,又將如何面對“三體危機”,這就是劇版《三體》的主線劇情。

要講好這個故事,最大的難度在於,如何帶領觀眾進入三體世界,理解整個故事,而劇組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特效。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5張

恢弘的科幻氣勢和史詩的多維場面,註定了《三體》最難的不在真人,而在“真景”。

看預告,名場面,有。

比如佔第一部一小半篇幅的三體遊戲、紅岸基地、ETO集會、古箏行動等, 你能切實感受到,三體危機的冷峻對人類的威脅。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6張

史詩感,有。

“古箏行動”中的場景,葉文結觀看人類的落日等名場面,厚重感已經呼之欲出。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7張

科幻感,有。

汪淼參與其中的“三體遊戲”,一個荒涼的三體世界留出冰山一角。

一套長鏡頭在窒息一般的衝擊感中結束,我憋在嘴裡的震撼卻講不出口。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8張

一場宏大與渺小的生存競賽,就這樣在三體人和地球人之間展開。

無疑,國產科幻製作水準,還遠稱不上世界一流,但這次出手,夠硬。

除了歸功於特效上的呈現,更是脫胎於劇集瘋狂的設定——一場國產的科幻史詩。

第二個難題,類型。

劉慈欣的小說是標準的硬科幻,但要讓觀眾看懂這個故事,卻必須用更類型化的手法。

從預告片看,劇組的解題思路是:科幻+年代+刑偵,多元素混搭。紅岸部分更接近年代劇,現代部分則接近刑偵劇,整體歸於科幻。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19張

這是一個大膽創新的點,但也是讓人擔心的地方。

好在保證了故事的戲劇性,觀眾就像跟隨史強探案一樣,逐漸進入故事。

擔心在於觀眾是否會接受這種刑偵劇的古早氣息。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0張

第三個難題,就是還原。

雖然主創說過創作思路是回到原著,但能夠真正還原故事精髓,依然是巨大的考驗,成敗關鍵,還是人。

三、於和偉演史強,張魯一演汪淼,11位實力派坐鎮,穩了嗎?

2019年4月,3D科幻舞臺劇《三體II:黑暗森林》在上海首演時,劉慈欣在現場表示,“我不看重‘忠實原著’,‘十分忠實’可能就失敗了,小說、影視劇、舞臺劇是三種不同形式,只要改編得好看,觀眾就會接受”。他還認為,影視劇成績好,重要的是製片人、導演、編劇,“原著不重要“。

按照大劉的說法,劇版《三體》成功的第一個關鍵,就是找誰當導演,又是誰來做編劇。

《三體》的編導組合,未必最大牌,但我認為靠譜。

首先導演,是發揮不算穩定但很有特點的楊磊。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1張

楊磊的代表作是諜戰劇神作《紅色》,但也拍出過《鮫珠傳》《逆襲之星途璀璨》等低口碑作品。

雖然在玄幻題材上並非次次成功,但接連製作了電視劇《九州·天空城》、電影《鮫珠傳》後,他應該在特效製作、視覺設計方面有了足夠的經驗。而諜戰懸疑劇方面的經驗,也保證了劇版《三體》的水準。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2張

導演楊磊在採訪中說把原著都翻爛了,還採訪了幾十個科學家,最終決定用現實主義的風格去拍第一部《三體》,我認為找對了路子,關鍵看執行。

再說編劇田良良,口碑最好的作品是8.2分的《終極筆記》,而《終極筆記》口碑不俗最大的原因是:它是唯一一部沒有魔改《盜墓筆記》的影視劇。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3張

如果這一次田良良能延續自己忠實原著的改編風格,那無疑是《三體》之福,觀眾受夠畫蛇添足的改編了。

再看支撐起劇集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演員。

觀眾看《三體》不僅是看故事,也是看人物。

評分9.6分的粉絲自制作品《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成為網友心目中的改編神作,不少人覺得它拍出了原著的史詩感和悲壯色彩,其中一大關鍵就是章北海這一角色塑造,走進了觀眾心裡。

劇版《三體》角色塑造能不能成?挨個說。

第一位,張魯一飾演的物理學教授汪淼。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4張

老實說在《三體》系列的主角中,汪淼是存在感相對較弱的一個,他沒有羅輯的人物弧光,也沒有章北海的深沉厚重。

但張魯一的選角堪稱精準。

過去張魯一最擅長的是諜戰劇中的角色,《紅色》和《新世界》中他的表演都可圈可點。

只要選擇適合自己氣質形象的角色,張魯一的發揮就會非常穩定,預告片中張魯一演出了汪淼的敏感與焦灼,我認為他在劇中也會保持水準。

第二位,於和偉飾演的史強。

這是目前爭議最大的選角。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5張

於和偉演技不用多說,從新《三國》中的劉備,到《軍師聯盟》中的曹操,觀眾都在等他演孫權,《覺醒年代》中陳獨秀的表演,更是令他的人氣如日中天。

但於和偉飾演史強最大的問題是不貼臉。

從預告片中的表現看,於和偉的演技依然很搶眼,如果史強是一個原創角色,我認為很多觀眾都會接受這個人物,但史強是一個原著中的經典人物。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6張

這是一個外形粗獷,又很有責任感的警察。老練機警、有洞察力、樂觀又現實。

動畫裡對他的塑造是比著馬東錫來的,結果觀眾並不買賬。

這個角色在觀眾中呼聲最高的是胡軍、姜武和陳明昊,這意味著於和偉必然面對巨大的挑戰,過去於和偉是一個善於挑戰不可能的演員,希望這次他也能扭轉口碑。

第三位,王子文版青年葉文潔。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7張

應該說王子文的扮相打消了一部分觀眾的顧慮,預告片中王子文演出了葉文潔在父母突遭不幸,家人離散後的那種幻滅感與破碎感,缺點是少了點書卷氣,但真正的考驗還是在正片中。

第四位,陳瑾版老年葉文潔。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8張

這無疑是全劇最成功的選角,即使只是預告片,陳瑾的表演已經得到了幾乎所有觀眾的認同。

陳瑾的面相偏嚴肅,近幾年知名的角色有《知否》中小公爺齊衡的母親平寧郡主。

《都挺好》中重男輕女的蘇明玉母親。

以及《突圍》中的中福集團紀委書記張繼英。

這幾乎是一個比著葉文潔個性量身定做的演員,陳瑾一出場,老年葉文潔那種內斂沉穩,痛苦絕望和了解黑暗森林後的悔悟都出來了。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29張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這都是百發百中的選角,老年葉文潔這個角色已經穩了。

第五位,林永健扮演的常偉思。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0張

這是一個觀眾以為不合適,其實非常合適的選角。

很多看春晚的觀眾會以為林永健的表演出戏,實際上林永健演過的最經典的角色,恰恰是諜戰劇《黎明之前》中的譚忠恕,《大決戰》中他飾演的聶榮臻聶帥也是入木三分,由他來飾演眼光長遠、指揮若定的常偉思將軍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現在這些疑問劇集一開播就煙消雲散了。

第六位,王傳君飾演的丁儀。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1張

丁儀在第一部的戲份不多,重頭戲在第二部,王傳君很好地呈現出了丁儀科學家的氣質,但他能否演出丁儀性格中剛勁有力的一面還有待觀察,但第一部的戲份王傳君應該能輕鬆過關。

除此之外,我格外關注的是寇振海和塗松巖的角色,兩人分別飾演的是葉文潔的父親葉哲泰,以及最終被葉文潔為聯繫三體人親手殺死的丈夫楊衛寧,這無疑是極為合適的選角,懸念只是,兩位演員在正片中將如何演繹各自的故事。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2張

再加上飾演申玉菲的李小冉,飾演楊冬的何杜娟,目前角色還不明朗的白客,至少有11位實力派參演,或許一批新的國劇經典角色,就在其中。

四、國產科幻劇如何突圍?這部劇或許可以打個樣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三體》面臨的都是一場險路。

一是改編難度。

關於改編,有個觀點很流行:一流的文學作品很少能改編為一流的影視作品。比如莎士比亞的戲劇風格,再好的影視導演也只能還原三分。

而於中國科幻來說,《三體》無疑是最頂尖的科幻作品。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3張

二是國產科幻基礎薄弱。

《流浪地球》之後,《上海堡壘》等科幻題材的連續折戟,已經將“國產科幻元年”的論點證偽。近幾年的國產科幻劇《你好,安怡》《天目危機》《致命願望》等對“科幻+”的探索也並不順利。

而從創作者到讀者,國產科幻的存在土壤依然非常貧瘠。

三是全球範圍的頂級科幻IP改編失敗。

近幾年,從經典科幻文學改編的美劇《基地》,到著名遊戲《光環》改編的同名美劇,都遭遇了慘敗,證明即使在影視工業足夠成熟的好萊塢,改編經典科幻IP也是難啃的硬骨頭。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4張

但越是難拍,越要拍。

越是突圍艱難,越需要《三體》為國產科幻大劇打個樣。

劇集在2020年6月份開機,歷時半年才殺青,可謂慢工出細活。

從預告片來看,燃是關鍵字。

雖然原著呈現的是宇宙的宏大與人類的渺小、絕望中渺小人類的希望。理性得冰冷而堅硬。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5張

但作為一部電視劇,卻需要將冰點化為燃點。

聽起來很主旋律?事實上......確實很主旋律。

不得不說,劇集會讓一部分忠實書粉產生質疑:這與大劉作品絕望的灰色質感背道而馳。

但也別灰心。

在原著中,大劉寫出的,是人類的恐懼。

而劇集要拍的,是人類的無懼。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6張

看似截然相反?其實是一體兩面。

恐懼,源自面臨科幻末世的心理。

無懼,則是凝望命運盡頭時,超越個體的共振。

舉一個例子吧。

原著中,有一段關於人類在三體人眼中是蟲子的思辨。

而劇中用一個場景把這場思辨拍了出來,最後史強在蟲子橫飛的稻田上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吼出:三體人唯一沒料到的是,蟲子,從未被真正戰勝過。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7張

從三體的思維來看,這樣的“堅信”,是一種笨拙。

但這不正是地球人最了不起的地方。

永懷生存的希望,是地球人的一種本能。

這樣的本能,使原著中浪漫的一面,在故事中落地生根。

冰冷的理性褪去了一層顏色,希望燃出烈火。

而選擇迎難而上的《三體》,也是在不可能中,為國產科幻播下一粒面向未來的種子。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8張

那粒種子,是讓人不向現實屈服的希望。

《三體》戲裡戲外,都是背水一戰。

但誰敢說這場仗,不值得打?

會輸嗎?也許會,但勝率低也要拍,即使不完美也是對行業的錘鍊,但永遠靜止不動則永遠沒有希望。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39張

我相信中國人能寫出讓世界震驚的《三體》,也能自己能拍出讓觀眾滿意的《三體》。

到最後,我決定,選擇相信希望。

劇版《三體》和國產科幻的命運,明晚,就見分曉。

《三體》明晚首播,央視力推,11位實力派助陣,2023開年大劇來了-第40張

不要放棄,不要放棄,不要放棄。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