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官方發佈了有關須彌音樂創作的幕後紀錄,看了視頻後,只能感嘆一句陳老師和原神音樂團隊yyds!那麼根據這個視頻簡單科普下須彌音樂所使用的一些樂器與知識吧。
Duduk(都都克笛)
都都克笛(Duduk)是亞美尼亞的樂器,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是一種雙簧風鳴樂器。曾經流傳到波斯,阿塞拜疆,中東其他地區,甚至土耳其,巴爾幹半島。
Duduk在各個國家有不同的稱謂,在格魯吉亞叫做duduki,在土耳其叫做mey,阿塞拜疆及一些中亞國家叫做balaban。我們所看到的duduk大概有三種尺寸大小,一般是八孔,且音域不廣,一個八度。
在亞美尼亞的製造取自杏樹的根,共分成3種尺寸,最小是28釐米,外帶9釐米的吹管;其次是33釐米,外帶12釐米吹管;最大的是40釐米,外帶14公分吹管。
學生時代我們都學過直笛,難度在半音階部分,必須透過手指遮蔽洞孔的局部,還要搭配吹氣強弱與換氣的難度,才能演奏出理想樂音。由此推想,不難了解吹奏都都克笛的難度。
音色方面,都都克笛較溫暖,柔和,略帶鼻音,被運用在民謠與舞曲音樂若有2位以上的吹奏者一同表演,第二位擔任主音色的稱之為dam,其樂手則稱為damkash。
Sitar(西塔琴)
西塔琴可以說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西塔琴又稱西塔爾琴、錫塔爾琴、錫塔琴,是印度一種長頸琉特,印度古典音樂樂器,1950年代起也開始作為流行音樂中樂器使用。
西塔琴(Sitar)的源流眾說紛紜,一般印象是從南印度的維那琴改良,但據考據應該是改自波斯的塞塔爾(Setar)琴。
西塔琴是北印度最重要撥絃樂器。至於是何時被改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西塔琴原形,精確的日期已無可考,傳說14世紀已有西塔琴的出現,但在1700年莫臥兒王朝末期,西塔琴已開始逐漸廣為流傳,這是毫無疑問的。
西塔琴的構造非常有趣,有一頭長頸部,上層的主弦通常有7條弦,下層11條是持續共鳴弦。彈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撥絃。共鳴弦在主弦彈奏是無需彈發的。共鳴箱是葫蓋做的,通常只有一個,大師也有特定做兩個共鳴箱的。
Saz(薩茲琴)
bağlama或saz是長頸彈撥絃樂器家族,用於奧斯曼古典音樂、土耳其民間音樂、土耳其蔓藤花紋音樂、阿塞拜疆音樂、庫爾德音樂、亞美尼亞音樂以及敘利亞、伊拉克和巴爾幹國家的部分地區。
bağlama這個名字源自土耳其語動詞bağlamak(打結)。Saz(波斯語:ساز)在波斯語中的意思是“製作;創作”。根據新格羅夫音樂和音樂家詞典,在土耳其,bağlama和saz這兩個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互換使用。像西方琵琶和中東oud一樣,它有一個深圓的背部,但頸部更長。可以用撥片彈奏,也可以用指彈彈奏風格被稱為şelpe。
在希臘音樂中,baglamas(希臘語:μπαγλαμάς)指的是一種高音布祖基琴,一種相關的樂器。從11世紀後期開始,土耳其在安納托利亞的定居點引入了一種雙弦土庫曼杜塔爾,它一直在土耳其地區倖存至今。
Bansuri(印度竹笛)
印度傳統樂器Bansuri在中國被稱作印度竹笛,印度竹笛不同於中國竹笛,它一根笛子就一根竹節,竹壁很薄。它大都採用印度西北部邊境省份
阿薩姆邦所產的竹子,人稱葦竹。葦竹竹節很長,可以達到80釐米以上,每支笛都是用一節竹子做成,其最大特點是竹壁非常薄,一根長80釐米,直徑3.5釐米的竹,壁薄為0.25 釐米,僅相當於一枚硬幣的厚度。
印度竹笛不設膜孔不貼笛膜,所以低音bansuri的音色類似洞簫。印度竹笛由單根竹子製成,開有6到7個音孔。它沒有按鍵來發出高調音和降半音,所以所有的變化音和微音程,乃至印度古典音樂裡至關重要的如降滑音和其他修飾音,都需要通過獨特的指法技巧來完成。
印度竹笛是克里希那神選定的樂器,和牧歌與田園詩相聯繫,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在吠陀經上被提及並在2000多年前的佛學藝術中有所描繪,在一首梵語詩歌中bansuri被譽為斯瓦拉吉納納(swarajnana,音樂的知識)之源。
儘管bansuri是印度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但它佔據北印度音樂會樂器的地位是近些年才有的現象。這件幾千年來被牧羊人和民間音樂人寵愛的樂器被帶進印度古典音樂會歸功於傳奇的音樂大師潘那拉高師(Pt Pannalal Ghosh)。
先前北印度的竹笛是一種高音樂器,長度不超過14英寸,常常用在短小的古典音樂作品、輕音樂和伴奏上。潘那拉高師在bansuri上的革新包括製作了更大尺寸的笛子,笛子超過了30英寸長,(因而賦予了印度竹笛特有的憂鬱而甜美的音質和音區,這就跟北印度古典音樂的特色吻合了),第七指孔的增加(延伸了樂器的音程,可以進行更多拉格的準確演奏)和低音bansuri的發展。也許高師最大的貢獻是對古典聲樂風格的改編並把它放到bansuri裡表達。一個完美的藝術家他的藝術鑑賞力來自他深刻的理解力,高師提升了印度竹笛的地位,使它成為了一件能表現古典聲樂風格或形式莊嚴而驚人天性的樂器。
Tabla(塔布拉)
擊奏膜鳴樂器。流行於印度和南亞一些地區的較有代表性的打擊樂器,用於器樂合奏和為舞蹈伴奏,也可獨奏。這是由名為塔布拉和巴亞組成的一對鼓。塔布拉的鼓身呈碗形,木製,高約57釐米。鼓面直徑約17釐米,單面蒙以羊皮,用皮條繃緊,鼓身與皮條之間塞有木塊,用於調節鼓膜的鬆緊。
巴亞的鼓身呈杯形,木製或金屬製,高約32釐米。鼓面直徑為22釐米,單面蒙以羊皮,由皮條勒緊。
塔布拉和巴亞的鼓膜上粘有一種特製的膠泥,稱為“鼓眼”,用來消除雜音,使鼓的音色更為渾厚。
塔布拉可準確地調音,其音高按“拉格”的需要確定。巴亞的音高一般調成比塔布拉低八度。用手指和手掌擊奏,右手擊節奏,左手擊低音。由於兩鼓所擊節奏不同,鼓手必須有精確的記憶力和敏銳的節奏感。
Ney(奈伊笛)
Ney是一種尾吹長笛,在阿拉伯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其中一些音樂傳統中,它是唯一使用的管樂器。在古埃及,尼琴已經持續演奏了4500-5000 年, 使其成為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埃及的ney由一個帶有指孔的空心圓柱體組成。有時會在頂部放置黃銅、喇叭或塑料吹嘴,以保護木材免受損壞,並提供更鋒利、更耐用的吹氣邊緣。尼由一根空心藤條或巨大的蘆葦組成,有五六個指孔和一個拇指孔。現代ney可能由金屬或塑料管制成。琴鍵的音高因地區和手指排列而異。一個技術高超的ney演奏者,叫做neyzen,可以達到三個八度以上,儘管更常見的是有幾個“助手”來覆蓋不同的音高範圍或促進在其他dastgahs或maqams中演奏技術上困難的段落。
在羅馬尼亞語中,這種樂器被稱為“fluier”,nai 一詞用於彎曲的排簫,而類似於波斯 ney 的端吹長笛則被稱為 caval。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
《天方夜譚》是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交響組曲。《天方夜譚》又名《舍赫拉查德》,這一組曲取材於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譚》)。
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曾經在沙皇海軍中擔任軍官,因此漂泊四海,在中年之時已有豐富的遊歷。而交響組曲《舍赫拉查德》的靈感,即是來自於他心中對於東方神話般的印象。
作者在初版總譜上介紹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蘇丹王沙赫里亞爾專橫而殘酷,他認為女人皆居心叵測而不貞,於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處死。機智的少女山魯佐德(又譯“舍赫拉查達”)嫁給這位蘇丹王之後,在當夜給蘇丹王講了一個離奇生動的故事。第二天,這個故事正講到關鍵之處,被山魯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蘇丹王,為了繼續聽下去,破例沒有處死山魯佐德這位新娘。之後,山魯佐德又以同樣的方式給蘇丹王講了一連串的動聽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個夜晚;最後,蘇丹王被山魯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終於徹底放棄了殘酷的念頭,決心與山魯佐德白頭偕老。
這部音樂作品由一些阿拉伯東方的畫面和形象交替組成,其中有的是風俗性的趣聞,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愛情的場面;有時充滿熾熱的激情,有時則是細膩、溫柔和靜觀的抒情詩。所有這些都以詩意為其基調,洋溢著浪漫的敏銳感情,散發出東方神話故事的芳香……
在這首作品初版時,作者給全曲四個樂章寫下了四個標題:第一樂章:《大海與辛巴達的船》,第二樂章:《卡藍德王子的神聖故事》,第三樂章:《青蛙王子與公主》,第四樂章:《巴格達的節日:辛巴達的船撞上立有青銅騎士的峭壁》。但後來作者為了不讓太具體的標題束縛欣賞者的想像,便在以後的幾次再版中,把四個樂章的標題刪去了。
體驗完3.2版本劇情回顧須彌的整體體驗,感覺須彌的音樂做的非常好,沉浸感很強,你覺得如何呢?#原神3.2版本創作者徵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