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懂的都懂,不懂你們也可以看一下B站頭像。
毒奶不易,且看且珍惜,反正他在特錦賽的反向毒奶太成功了。
準備簡單說說Y7S3的版本平衡情況以及白金-鑽石的上分指南。白金以下也許不算“上分”的範疇,鑽石以上我力不能及,就不提了。
首先,Y7S3將會是一個顯著傾向於防守方的版本。垂直雷殺傷力和清道具能力大幅度削弱的情況下,防守方可以更多的將精力放到平層上來。進攻方不能再以垂直雷抽獎作為穩定擊殺手段,不得不和防守方平層打陣地戰。這將讓俄勒岡、別墅、木屋等地圖的攻守形式產生質的改變。
而本賽季進攻方失去LMG後,中距離壓制火力大減。防守方武器方面:MX4前十發子彈的後坐力降低,416C後坐力整體降低,T5-SMG新增垂直握把遠距離能力稍微增強,P-10 RONI可控性整體增強,TCSG12中距離幾乎無後座,9MM C1新增大量配件重新成為防守方中遠距離頂樑柱等等版本利好的加成下,防守方中距離對槍的優勢持續增大。
可以預見的是被主動peek一槍爆頭將成為越來越多進攻方的噩夢,消音器的增強讓進攻方通過聲音和遊戲提示收集信息更加困難,伴隨著平層陣地戰版本的必然是老三核的進一步迴歸。
對於進攻方唯一的利好可能是1.5倍鏡和2倍鏡的普遍發放讓進攻方在近距離對拼中更具優勢(但依然過不了英噴這一關),以及Glaz有潛力成為新的常用三炸幹員,在遠距離對槍中給予進攻方少許優勢。
簡單來說,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強調槍法的版本。防守方不論是利用機動護盾、黑鏡和防彈攝像頭等道具構建陣地戰防線,還是利用大量高射速有倍鏡的武器和進攻方激進對槍都不失為有效的選擇,而進攻方處於完全的被動應對狀態,除了加強信息蒐集能力、苦練槍法以外,就只能從幹員選擇上下手了。
下面談談幹員選擇:
只會列出在大多數情況下有穩定正收益的幹員,且要求使用者對幹員比較精通。
進攻方:
Glaz:在新增了大量配件之後OTS-03的後坐力總算能達到普通DMR的水平,可以滿足最基本的擊殺需求,從而讓Glaz可以攜帶手炮+手雷來補齊進攻方稀缺的爆破物。但相比Finka和Iana,三炸Glaz嚴重缺乏近戰和推進能力,只能說是無奈之選。
Ash、Zofia:育碧**的版本答案,傳統強勢武器R4-C和M762都幾乎加強了回去。手雷被削的情況下兩人的爆破榴彈價值回升。屬於是道具和擊殺能力兼備的幹員。儘管相比巔峰時期兩人已經被削的面目全非,卻也看不到什麼更好的替代。
Ace:仍然是最適合排位的切位,AK12獲得1.5倍鏡後有了更強的適應性,其切牆道具簡便易用的特性可以讓他更多專注於對槍。
Buck:C8後坐力繼續被降低,又有了手炮。進攻方最強軟切能力和貼臉對射能力+新版本進攻方綜合最強武器之一+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手炮,讓大夥兒有了充分的使用他的理由。
Lion和Gridlock:同樣是新版本最全面的進攻方之二:倍鏡齊全數據中流的AR(而且Lion的417喜提轉角握把),EMP衝擊手雷價值不錯。技能本身用處不大不小,貴在有個手炮保證基礎的破障能力。他們的問題在於技能只能錦上添花,陣容裡不能帶太多這種幹員。
Osa、Blitz:盾牌幹員會是對抗防守方高射速一槍頭的最好選擇。OSA穩定的掩體提供和主武器擊殺能力很珍貴,且將獲得EMP手雷,十分好用。閃盾在Montagne容易被ban的情況下是快速控制區域最強的幹員之一了。
Capitao:三核陣地戰版本禁用率最高的進攻方之一,獲得手炮和PARA308的二倍鏡後有了充分的選取理由。手雷拉跨後火箭的區域清理能力尤其珍貴,也許會成為本賽季聯賽的常見幹員。缺點是對槍擊殺能力弱,技能被版本強勢的Wamai嚴重剋制。
Sledge、Nokk、IANA:任何有手雷的幹員,尤其是兼具軟切能力的Sledge,依然不可替代而且別無選擇。
防守方:
防守方在幹員選擇方面一直是比進攻方更自由的,很多時候可以只因為槍好而選擇某些幹員,尤其是在這個鼓勵對槍且垂直壓力減小的版本。
Mira:平層對抗的真神,進攻方手雷整體減少的情況下黑鏡的生存環境極大改善,可以更多地用來構建防守基石或者......ban掉。
Jager、Wamai:不用推薦也會有高出場率的幹員。Jager的416繼續被回調,已經非常易用。MP5K被猛削(失去高倍鏡且後坐力增大)後,Wamai下賽季應該會以消音AUGA2為主,手感雖差一些但也是防守方的數據怪物。
Smoke(FMG-9),Goyo:功能相似的幹員。下賽季Mute基本綁定英噴加上Frost、Alibi出場率不會低,Smoke完全可以離開裝修崗位去玩FMG-9。作為防守方綜合性能最好的衝鋒槍FMG-9可能會發揮出比MP5K更大的作用。
Goyo在技能數據本身就嚴重超模的情況下兩把槍都被狠狠地加強(Vector獲得1.5倍鏡後手感非常類似MX4,TCSG新版本幾乎無後座)。陣地戰版本中火山盒的作用更大,有C4能對槍的Goyo本體更是值得對槍愛好者選擇。
Warden:育碧反覆的加強讓Warden終於也成為了只要選出就不虧的幹員之一。下賽季Glaz的出場率必然提升,Warden成為更有價值的選取對象。他也可以帶出珍貴的機動護盾。
Echo、Maestro(存疑):理論上來說老三核除了Mira另外兩個也都值得一用,但這兩位現在的使用率似乎已經觸頂了。他們的強度很難支持更高的使用率。
Ela(存疑):測試服中Scorpion EVO3的後坐力十分可控,不知道是不是bug。如果繼承到正式服,Ela也將加入高射速拷打進攻方俱樂部。機動護盾+防守方最有用的陷阱技能可以大幅度提升她的擊殺潛力。
最後談談槍械配件方面的選擇:
新賽季大多數武器的基礎後坐力都有顯著提升,尤其是一些常用武器,比如L85、AR33、Type89、G36C、ARX200、9mm C1、UMP45(我也不知道為什麼UMP45被改得那麼抖......)等等。雖然很多槍新增了轉角握把,但在幾乎所有武器上裝備轉角握把都會導致槍械後坐力不可控。垂直握把仍然是唯一的選擇(所以我真沒明白育碧在想什麼,轉角被削得根本沒法用,廣泛分發有什麼意義?)。
1.5倍鏡將徹底成為最優秀的倍鏡,可以無腦選取。以後雙方十個人拿著十個1.5倍鏡對射的場景將司空見慣。進攻方的“遠距離優勢”基本已經淪為笑話。反而是在肉貼肉的距離,進攻方更容易憑藉手裡突擊步槍微弱的TTK優勢打贏對槍。
(我似乎已經看到育碧將來會把沒收1.5倍鏡保留高倍鏡作為削弱措施了。)
槍口配件變化不大。後坐力的普遍增大導致消音器不能肆無忌憚地使用。哪怕是9mm C1這種全遊戲後坐力最低的武器,下賽季都需要裝垂直+消焰器才能達到本賽季的穩定性。消音器的使用將僅限於一些莫得選擇的武器(比如TCSG12、Supernova、C75 AUTO)以及少數相性特別好的槍械上。
至於鐳射。我只想知道C75 AUTO的鐳射是從哪裡發射出來的,以及C75 AUTO那個裝在槍口防跳器前面的消音器是怎麼發揮作用的。(雖然有犀牛左輪裝消音的前科,我對育碧的遊戲“真實性”已經沒有太大指望,但這也太明目張膽了。)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懇請你不要在排位時成為我的對手。
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