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友們週末好呀,不知道大夥最近都在玩哪些遊戲呢?
這段時間風頭最盛的遊戲,應該就是剛上線不久的《真三國無雙:起源》,相信有不少雞友也已經割上草了。
前兩天雞米仔給大夥介紹了《真三國無雙:起源》後,有雞友在那期推送下面,留下了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明明是我們中國的三國題材,但是好像都是日本人做的單機大作居多?”
這個疑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很多玩家的一種對文化被挪用的擔憂,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卻沒有我們自己的大作。
如果要說三國這個題材裡知名度最廣的單機遊戲,除了《真三國無雙》,可能剩下的還真就是同屬光榮的《三國志》系列。
曾經在國內非常火爆的《三國志11》
不過國內的開發者從來沒有放棄過三國這個題材,像《三國群英傳》、《姜維傳》等體量較小的優秀國產單機三國遊戲也有不少。
而在業界之外的地方,許多民間高手會通過Mod的方式給遊戲注入三國元素。
下面請允許我隆重介紹本期的主角:眾籌50w開發4年,上線直接背刺全體玩家的騎砍2“傳奇”Mod——《衣谷三國》。
作為《騎馬與砍殺》的正統續作,騎砍2一直以來就受到各路Mod製作者的關注。
玩過騎砍的玩家都知道,這遊戲有不少內容是靠玩家社區裡長出來的Mod補全的。
《衣谷三國》的項目製作人Aeworl-ri
(後簡稱A大)
,就是其中一位Mod製作者。
早在2020年,A大就聲稱自己要開發一個有獨立人物建模的三國題材Mod,也就是後來的《衣谷三國》。
國人制作+三國題材+獨立建模,靠著這三個標籤,《衣谷三國》迅速從一眾騎砍2Mod當中脫穎而出。
A大也反覆強調:“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三國,不是日本,老外那種!”
雖然不知道為啥給遊戲做Mod就變成“這個遊戲”了,但《衣谷三國》確實是吸引了社區大量的關注。
特別是在製作組承諾會有全新的地圖、城池和人物並陸續放出預覽後,大夥的期待值已經拉滿了。
這個建模,怎麼看都穩了啊!
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期間有玩家想給製作組打點錢以示支持,還被一口回絕了。
轉眼來到2024年,久等不來的玩家們開始感覺有點不對了。
製作組更新進度的頻率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一篇“要眾籌”的動態:
在這篇動態發出以後,《衣谷三國》的製作組開啟了眾籌。
由於一直宣稱是免費Mod,眾籌的行為引起了玩家社區的反感,不過還是有不少人選擇給製作組打了錢。
據製作組自己的說法,除眾籌的錢外,還有一位神秘大哥直接打了20w過去,總金額接近50w元。
收了錢自然幹活就利索了,製作組承諾,會在2025年1月1日正式上線。
到了這25年的第一天,關注這個Mod的玩家早早的守在了電腦旁準備下載。
結果等來的就是延期公告:
還好還好,只是延期了幾個小時。
熬到晚上第一時間下載Mod進入遊戲的玩家此時還不知道,他們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加載不了Mod算是比較好運氣的,避免了後續的悲劇。
而成功進入到Mod遊戲的玩家,就要面臨一系列的震撼衝擊。
國風的場景是有了,只是和大夥理解的“國風”有點出入。
羅馬國風是吧
先前最受期待的人物建模更是重災區,進度更新裡好看的人物設計一個都沒看到。
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和歷史人物不說是一模一樣,至少也是毫不相干的外觀。
下面這張臉遊戲不把名字寫出來的話,大夥會覺得是諸葛亮嗎?
貂蟬更是被做成了雌雄莫辨的硬漢形象,至少看起來比上面的諸葛亮要壯多了。
就算有玩家能頂住這種建模繼續玩下去,他們接下來還得克服數不清的Bug和遊戲系統的缺失。
說實話,以《衣谷三國》首發的這種質量,對於遊玩的玩家來說妥妥是一種電子酷刑。
有UP主在直播時遇到的BUG
從人物建模到成品質量,整個Mod沒有一處是能夠讓玩家滿意的地方。
加上之前還眾籌要了錢,玩家社區的怒火迅速被引爆了。
短短几個小時之後,製作組就扛不住在創意工坊裡下架了Mod。
最速傳說
至此,這款開發4年,眾籌將近50w元的Mod正式被玩家宣判了“死刑”。
《衣谷三國》的失敗並不奇怪,它們把很多因為熱愛去開發Mod的製作者踩的坑同樣踩了一遍。
最核心問題是,能明顯看出《衣谷三國》的製作組對整個Mod的工作量沒有一個和合理的預估。
開發一個大型的遊戲Mod,需要協調和產出的工作不比真正做一款遊戲要小。
因此就能看到《衣谷三國》的製作組貌似一直在更新進度,但是遊戲裡好像啥都沒有——因為承諾的內容根本做不完。
製作組在B站的進度報告
整個過程的項目管理也是一團糟,這也是很多Mod難產的重要原因。
民間的Mod製作又基本上是純靠愛好結合起來的小團體開發,一旦主創都擺爛,Mod就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了。
主創A大很早就沒把重心放在Mod上
說到底,Mod開發是一件“用愛發電”的事情。
一個Mod最後能不能和玩家見面並受到歡迎,靠的不是一時的想法和點子,而是參與者的自覺和主創的項目管理能力。
如果不能實現製作組內部的某種“組織化”和工作流程的標準化,Mod基本上不是難產就是跑路,即便做出來質量也很難保證。
這一點上《鋼鐵雄心4》的著名Mod“TNO”就給出了一個比較好的示範。
參與開發的各國製作者們成立了群組根據專長分配任務,有專門的協調小組,同時會預告每一個版本更新的上線時間和內容。
目前這套流程已經讓他們的Mod迭代到第六個大版本,可以說除了沒工資和KPI以外,和真正做遊戲的也沒啥區別了。
連針對這個Mod的漢化補丁都有數千條留言
另外一個《衣谷三國》始終沒法解決的問題,也是困擾每一位Mod製作者的痛點:“錢從何來?”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用愛發電”的,沒有足夠的激勵很難持續幹下去。
而因為技術力和版權意識等問題,民間自制的Mod很難避免的會使用大量無版權資源。
《衣谷三國》的例子就很好說明了錢的問題
這些內容是完全沒法商用或者是處於一個灰色地帶的,所以擺在Mod製作者面前就剩下幾條路。
一是跟《衣谷三國》一樣,靠眾籌去籌集各類資金。
這種方式算是打了個擦邊球,問題在於你的Mod要是沒名氣的話,想通過這種途徑收集開發資金幾乎不可能。
大概率是這麼個結果
二是在諸如N網等平臺上通過付費訂閱的方式出售Mod。
這種方式對民間開發者來說難度極高,需要確保每一個Mod裡的要素都是手搓的,否則就有侵權的風險。
三是現在很多Mod開發者在用的法子:和官方或者是第三方網站合作。
比如《衣谷三國》就受到了騎砍中文網的大力支持,至少在宣發上是不遺餘力的提供了幫助。
問題在於這種方式極其容易受到反噬,無論對於哪一方來說都是。
前面提到的騎砍中文網就因為這次的事件,和之前給同樣暴雷的騎砍Mod《漢匈決戰》站臺被玩家社區群起攻之。
官方對於Mod也是一種比較曖昧的狀態,有的是網開一面當看不見,而有的則選擇親自下場。
同樣以Mod社區活躍著稱的《上古卷軸5》開發商貝塞斯達就招安了不少製作者,然後宣佈其他Mod均為非法。
這個做法或許是利大於弊的,但對社區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很多Mod製作者不願“賣身”乾脆就退出了。
B站宣佈退坑不再製作整合包的UP主
嚴重一點的還有像之前《鬼谷八荒》的事件一樣,官方自己下場做了個第三方的Mod社區,繞開了Steam。
而這個第三方的Mod社區,不僅未經過製作者的授權就搬運Mod,還額外給很多免費的Mod加上了收費項。
《鬼谷八荒》也因為這次事件一蹶不振,最終不得不放棄對Mod的管控。
從上面這些例子和事件大家其實也不難看出,稍微有點體量的Mod要想開發好,要麼就是得有錢,要麼就是所有參與者的自覺。
單純靠熱情和靈感就想開發一款Mod,最終的結果很多製作者滿懷熱情的扎進去,然後被工作量勸退。
穩妥一點的做法,其實是評估好工作量以後,開發一些像畫質補丁、幀數解鎖的補充型Mod。
這些Mod看似沒有那麼“大”,可它們帶來的優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大夥心心念唸的60幀《血源詛咒》
而在雞米仔看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玩家來說,每一個Mod開發者,都是值得尊重的。
有了他們的參與,很多遊戲不僅一直保持著活力,甚至是到達了新的高度。
能用勞動的成果為遊戲添磚加瓦,他們是真的熱愛自己喜歡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