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提醒:
1, 本文集将在哔哩哔哩APP同步更新,账户名为春柔猫猫,如遇本人无需报告抄袭。
2, 本文集中的重点内容将由加粗表示(比如知识点或者
学习理论的补充性知识点将由引用加一级标题表示。
可能存在谬误或过于特化需要谨慎对待的内容将由引用表示
这种格式在哔哩哔哩可能不一样,在某些篇章可能出现更多的形式。
3,猫猫的理论体系还有许多未完善或有缺漏的地方,欢迎指出,猫猫将会采纳合适的意见并修改,如遇任何反直觉的地方,欢迎提出疑问,如果有合理的质疑,会在本评论区的置顶评论给出回答,所以看完文章后最好再看一眼置顶,所以一般不要回复置顶评论,因为猫猫可能会删除置顶然后重发。
4, 如果是第一次阅读本专栏,建议把本文集所有带有“引论”的专栏先看一遍,记得按顺序阅读,这些专栏包含了猫猫的一些重要提醒。“引论”可能会随时更新。小课堂全部更新完成后将会加入目录。
5,如果是第一次阅读本章节,建议从章节标号为1的专栏开始看起,最好是等章节全部完结再看最好哦。
章节总览
为什么要学逻辑,本专栏不是教学习法吗?读者是否有以上疑问?
事实上,据猫猫对人的观察发现,逻辑是学习行为得以高效执行的重要一环,猫猫身边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同时,在讲解学习方法之前加入这部分内容,也能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后续的内容,例如认知理论。
在本章节,猫猫首先将会阐述逻辑的基本结构、规则,逻辑正确的判定,以及如何进行逻辑的纠错。
然后猫猫会介绍逻辑的实操部分,教会大家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逻辑。
最后猫猫会讲如何灵活的选用直觉还是逻辑去解决问题。
不过有一点需要申明,猫猫的逻辑学对学术上的逻辑学加入了一点更适用于生活的内容,所以可能会与之前遇见过的逻辑学有所出入。不过别担心,它们依旧适用于全体对象。
不想看也别太担心,不看本章内容也是能理解猫猫后面写的东西的。
什么是逻辑?
以下是在维基百科中直接摘录的定义
逻辑(logic)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有效(或正确)推论的研究;更广泛地说,逻辑是对论证的分析和评估。逻辑的目的可以是来发展评估他人的论证或构建自己论证的一套方法和原则体系。
以上内容可能会让人看不懂,猫猫在这里简化一下:
逻辑是一套体系,如果给定适当已知条件,可以预测或给出符合语境的答案。
举个例子,一个侦探参与侦破一起命案,他通过收集案发现场信息,通过推理,例如归谬,排除等方法找出了凶手,这个过程就运用了“逻辑”这个体系。
经常看推理小说的读者应该发现了,侦探推理的过程似乎总是有方向,有体系的,这些猫猫会在稍后详细讲述。
逻辑的基本结构
猫猫不清楚读者的逻辑基础如何,所以这里将会从零开始叙述。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逻辑开始:
1, 人是动物
2, 动物是生物
假设我们丝毫不懂生物学,能依赖的只有这两条已知条件,能得出什么结论?
很显然,人是生物。
让我们尝试用图解表示:
在以上图片,可以发现,1号条件的末尾连上了2号条件的开头,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动物。图中的线代表相连的两个部分是等价的。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人是动物。
这就是最基础的逻辑,对两个条件进行整合,得到一个结论。以下是逻辑图:
在这个图中,左边的两个方块是条件,通过逻辑处理变为右边的结论。
类似结构我们称之为:单体逻辑。
观察上图,我们可以发现途中有一个箭头,起点是两个已知条件,终点是结论,也就是说,单体逻辑不可逆。
可能有读者会反驳,那有的逻辑不就是可逆的吗,打个比方:
命题A:今天是春节
命题B:今天是大年初一
这两个命题是等价的,AB之间可以互相推出,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春节的定义就是大年初一,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然而你,对于大多数情况,条件和结论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其他大多数可逆逻辑,实际都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单体逻辑组成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某一方面的东西,最好不要倒过来把结论当条件。
那如果多个逻辑连起来,逻辑1和2的结论变成逻辑3的条件,是不是就组合成了逻辑的链条?
猫猫在此引入逻辑链这个概念:
单体逻辑连接起来的抽象的非实体的链条称为逻辑链,当然,逻辑链和逻辑链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
每个单体逻辑称为一个节点。
但是直觉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逻辑都能互相连接成逻辑链,它们之间有什么特征?
由于这个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这里作补充内容:
不能互相连接的逻辑或逻辑链之间有一个特点,假设我们将其连接了起来,经过有限次的逻辑推理,我们最终能用这些条件延伸出两条支链,而这两条支链尽头的两个结论完全或部分冲突,或者本身这两个逻辑链的某个条件或结论是冲突的。
我们就称这两条逻辑链不兼容。
事实上,很多悖论就是这么来的,以后猫猫会有讨论。
由此,我们终于可以引入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逻辑空间。
一个逻辑空间可以想象成一个包含许多互相兼容的逻辑链的空间,它可以是任意维度的,当然,抽象上看,它就是所有互相兼容的逻辑链的集合。
想象一下,有这么一个宏伟的空间,里面有无数链条错综复杂的链条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思考时,实际上是在这些链条的节点上上走来走去。
同时,逻辑空间充满迷雾,你只能看到你走过的地方,而对于接下来去往何方是不知道的。
未完待续。。。
其实猫猫提出这些概念只是为了叙述的严谨,大部分概念看名字就懂了。读者不必产生畏难情绪。
另外今天的专栏戛然而止,主要是没写完,后面会接着叙述,猫猫以后尽量会把同一章节一起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