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幾天時間,終於把仙劍7打通了,首先來個完全個人向的評分——7分。
當然是正常的十分制。
跟之前玩過的古劍3與軒轅劍7一樣,我對仙劍7最為客觀的評價就是——作為一個一百左右的遊戲,完全不虧。
是的,最客觀去評價的話,必須要把價格標上。因為無論是99還是128,這幾款遊戲的品質完全對得起它們所售賣的價格,但如果拋開價格呢?
接下來如果是仙劍系列粉絲或者國產遊戲粉絲的群體可能就要稍微做點心理準備了。我在古劍3之前沒有接觸過新三劍或者舊三劍之中的任何一作,絕非粉絲。甚至在之前我都不知道仙劍是遊戲——是的,我一直以為是小說。
所以接下來的話會完全拋開價格,站在一個非粉絲的角度去評價。
我也知道,拋開價格去評價國產遊戲是一種不該加在現階段它們身上的負擔。
但事實是,活在這個年代,對於單機遊戲,我們有些更好的選擇,畢竟如果因為相差著一兩百塊錢而做決定的話,我覺得不玩遊戲努力賺錢會比較妥當。
言歸正傳,虛幻4及超高光追的幫助下,仙劍7的很多場景建築都顯得非常優美,尤其是在遊戲裡看到那些中式建築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可在這種優良的畫質下,人物動作的僵硬、表情不足以及讓人摸不清頭腦的轉場就讓人十分違和。
事實上我從來不會在jrpg或者那些萬代的粉絲向遊戲裡注意到這些,因為一般而言,這些遊戲在畫質以及方前提及的這些方面裡都十分的拉胯。
可問題就是,全部拉胯,也就拉垮了;但在畫面素質不差的時候,這些東西就在時刻的擾亂我的思緒,此為其一。
然後是戰鬥方面——能玩,但老實說我完全搞不懂這套戰鬥系統。以輕重攻擊搭配作為重心的話,無法強行打斷的閃避讓很多情況下無法完成這一點;以技能作為主導,普攻更多以回藍為目的的戰鬥模式的話,施法距離過短,技能硬直太大等問題又在困擾著我。
於是我從開始的困難模式,中期改為了普通模式,最後變成了簡單模式。
最終確定,我就是一個只能玩簡單模式的渣滓。
戰鬥時候的鏡頭也是很大一個問題,因為怪物體積過大所以拉長鏡頭的舉動的可以理解,但遠得跟玩網遊一樣,也著實有些嚇人。
在於過高敵人戰鬥的時候,鏡頭又會下降到腳底,十分的誇張。

最後說說劇情,在仙劍7上市之前,我也在很多粉絲群裡混了許久,大家的基本意見就是劇情是基本盤,流程也不能太短。
關於時長這個我也不知道普通模式下大概20小時的流程長度他們會不會滿意,但從劇情這方面來說的話,老實說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可以作為基本盤可言。
用四個字來形容我對劇情的看法——也就那樣。
作為一個愛情要素豐富的遊戲,我不知道用女性作為敘事主視角是否合適,至少我個人因此削弱了對劇情的代入感。
雖然仙劍7總的來說是一出群像劇,但女主確實便是主敘事視角。所以每當她跟男主的感情戲開始的時候,我的表情就是“老人手機.jpg”,表情十分的嫌棄。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問題,不同人士的體驗肯定會有所不同。事實上男二女二的感情戲我就很很好的去觀看,甚至有種男二才是男主的感覺,居然還有小時候的劇情,簡直待遇好到爆炸。
主線劇情的代入感也不強,其中也得益於明明情況很危急,但總能找到時間很冷靜的講幾句情話的主角團。
但主線劇情帶去情緒崩潰的瞬間,還是在男二女二得知白家要造反的那段。作為看了預告的人,從一開始我當然就知道了白家要造反,同時也理解,作為妹妹,女二在得知自己哥哥要造反會很激動。
但是但是,有一個神在人界謀劃了幾年時間的陰謀,甚至當初兇獸讓人世間生靈塗炭,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女二的反應都不太大,但知道自己家要造反了,居然情緒崩潰了。
再次聲明,我只是這是女二家裡的事情,所以反應特別大。我甚至很能理解這種心情,這種心情打個比方就是:一個媽媽有兩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得了諾貝爾獎,而同一天小兒子偷東西被抓進監考。
得了諾貝爾獎的大兒子興沖沖的給母親報喜,你猜母親會怎麼說?
“諾貝爾獎?你弟弟他偷東西被抓了啊!”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有些事情即使比較大,但離得太遠了,有時候還不及身邊的小事,尤其還是壞事。
道理我都懂,但真的很出戏。
還有她二哥經常掛在嘴邊的:“你居然敢頂撞自己的哥哥?”
不得不說聽起來十分好笑。
說起白家,他們的造反也很有意思,還想去打大軍,結果加了buff都還是被四個人就團滅了,有意思有意思。

最終的評價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個一百來塊錢的遊戲,仙劍7很值得。
但拋開價格,拋開情懷,剛好6分,不多不少。
未來可期,眼下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