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大家都不陌生,歷史書中早已學過。
但是抽象為國家集團的意識形態對抗,落到個人身上又會如何呢?這個遊戲給了一個場景:把視角聚焦在冷戰時期一名英國的學者身上。而玩家將操縱他在偽裝成科考的南極核試驗中逃生,卻遇到了蘇聯來不及撤離的飛行員。兩人在對立的背景下又何去何從?
令人唏噓的矛盾結合
主角因為在劍橋執教,在開往學校的列車上認識了將來的愛人——同樣是劍橋的老師。研究上的困難,工作上的不得志讓他們聊得非常投機。不過不同的是,主角的研究是沒有場地難以進展,女主的研究則是因為性別歧視遲遲不得發表。
二人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後,男主請求女主幫助研究。他的研究是當時看來毫無用處的大氣環流模型,需要合適的觀測場所。認同他研究的過程實際就是加深瞭解的過程,女主最終同意幫忙,並且尋求了家族的支持。最終二人在數據觀測完成後確定了關係。
但是問題接踵而至,首先是完成後的研究引起了軍方注意:大氣環流模型可以用來檢測蘇聯核試驗飄散出的放射性物質。在冷戰背景下男主的地位一躍而至頂點,問題只差論文發表,然後名利雙收。但是學校與軍方都不同意論文上有女主的名字——她和她的朋友參加了反政府遊行,雖然目的是反戰反核,但是被扣上了“通蘇“的帽子。
愛情,事業二選一,你會怎麼選擇?男主不知道。他逃避似地前往南極觀測數據,但是不幸的是飛機失事了,他必須先逃出生天才行——南極馬上會進行核試驗,在凍死之前他會先被汽化。
有趣的的敘事交互
初入遊戲,映入屏幕的是漫天大雪。主角從昏迷中醒來,意識到自己身處墜機當中。而同行的飛行員小腿骨折無法行動。兩人短暫交流後決定由男主步行前往科考站尋找幫助。
整個過程中玩家能做的事情並不多,大部分時間只需要看著劇情發展就好。但是當男主被問及問題需要作出回答時,就需要選擇色調代表回應。
灰色的方形代表動搖,慌亂,象徵了主角現在的情緒狀況。後面會有更多的圖形與色調結合,玩家需要根據情境選擇合適的答覆——不過不影響劇情走向。不然這個遊戲就很難稱得上是視覺小說了。
蒙太奇手法的運用
只是有QTE事件的話似乎不算有什麼新奇,本作以“電影化敘事“著稱,其中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十分靈活且出色:上一秒男主角還走在風雪中,蹣跚著朝燈塔前進。眨眼間,閃爍的紅燈就變成了火車的縮影逐漸清晰,放大。而男主此時也走到了一個火車站,登上了列車。
語言的描述有些蒼白,不過在遊戲中這個切換是非常自然且沒有違和感的。事實上這是男主的回憶在走馬燈時放映。從這些回憶中我們可以窺見男主的人生經歷。
另外在某些場景,玩家需要方向鍵和鼠標來幫助角色移動,調查物品。這點又有著傳統RPG的特點,以視覺小說來說是非常新穎的設計。
引人深思的主題
遊戲的主題異常複雜,我們可以看到友情,愛情,國家利益,民族主義,反戰等多個層面。
它們往往沒有明確的準則讓人來保持,尤其是多個問題結合到一起時。
這種道德困境的設計對玩家的價值觀也是一種衝擊,也影響著玩家的決策:你會在決定你職稱晉升的導師辱罵你的愛人時有所表示嗎?抑或是無視掉蘇聯飛行員的哀求一起逃生,先開槍把他打死同歸於盡來“維持忠誠“?答案只能自己決定。
總的來說,極圈以南是一款極具深度的遊戲,它以獨特的電影化敘事方式和豐富的遊戲內容,展現了冷戰時期的愛情友情和人性抉擇。作為一款視覺小說,不僅能帶來張弛有度的劇情,也蘊含了了深深的人文關懷和歷史反思。無論你是否鍾情於視覺小說,還是對歷史和人文有興趣,都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