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剧情# #游戏剧情#
《师父》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独立游戏之一,无论是动作设计,关卡流程,中国元素,死亡特色,还是连招顺畅度,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能在首次通关后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剧情比较平淡,当然我也如此,但我在了解到宽恕线并试图打通宽恕线后,我对师父的剧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总会令我感觉这是一款真正中国味道的游戏。
一、游戏本身特点决定剧情需要反复体验
《师父》一个特点是难,毋庸置疑,我在打完《艾尔登法环》后一个月,再去打《师父》仍然感觉很难,当我第一关以24岁过去后,觉得还行,结果直到65岁出夜店,过高的死亡惩罚使得玩家不得不在一次次重复中精进技艺,在面对相同的敌人时使出不同的招式,并尽力拿到最高的分数,以获得更多的招式,以更年轻的年龄通关。而在磨炼技艺的过程中,玩家定然会一遍遍经历磨难,从而在结束每个关卡时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也无形中让玩家带入了游戏角色,尤其是在第一关打完法贾时的最后一句,我为这一刻等了8年, 既是角色的独白,也是玩家的独白。
师父里,可以选择很多连招,你可以用酒瓶砸一个处决一个,也可以把人扔下阳台,尤其是在美术馆时可以选择扔灯泡,配合上2d的闯关美感,游戏的枯燥性大为降低,令人沉迷,当然你也可以凭借纯功夫一路格挡加闪避通关,每次闯关不同的路径不同的应对体验会让玩家对白眉拳有更深的理解。而这种武术的实际磨炼会让玩家对武术有个更新的认识,无形中我们会觉得练武就是为了复仇,我要用更高的武术技巧手刃敌人,无论敌人是否真正好坏,总之我们的信念就是路上的敌人全是复仇的对象。这样越战越勇的感觉持续到游戏的结束,在最后打败杨那一刻达到巅峰。
二、剧情特点
本作的剧情特点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1.玩家选择宽恕那一刻的心态转化
在通关后玩家会根据多种渠道了解到还存在宽恕结局,从而选择从头开始宽恕时那一瞬间的心态,在那一刻,玩家是以胜利者的姿态选择从头宽恕,因为玩家本可以选择不宽恕。毕竟在中国的古书《礼记》中有一句话:“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无论是以历经沧桑的老者身份,还是已甄化境的武术大师重新闯关,在从头开始后总会想起自己曾历经的磨难 ,从而自然有一种自豪和满足感的涌现。这样的游戏体验是别的游戏未曾拥有的,因为玩家的确从头开始习武,并且完全凭自己的努力打败BOSS。而敌人难度只会由于自己的水平而变化。这既不是数值的碾压,也不是取巧的做法,而是内心的从容自信的自然涌现。这与其他的受苦或类魂游戏有本质的不同,本作的沉浸感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在选择放过对手时我们心态的转化。选择放过对手时需要我们停止攻击键。而这很重要,因为他不仅需要玩家对对手了如指掌,还需要玩家在战斗中始终抱着一颗宽恕的心,从而在最后那一刻放弃攻击,放弃自己的复仇信念。我曾多次在最后关头因为对血量把握不当而按下攻击键,导致五大BOSS死亡,于是不得不从头再来。但当你真正放下时,看到对手真正的臣服,那种放下内心所带来的宁静是复仇无法比拟的。
3.本作的精神内核
正如制作组自己所言,复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真正的强者会让恨意止于己身。
中国人关于复仇的故事很多,名言也很多,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古来自有之共识。也是绝大多数人选择得道路,同时,“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冤冤相报何时了”也深入人心。那么师父为何要做一个宽恕结局,因为有些人的境界就是习武以止干戈。这就是他们的武德。也即师父曾说的:“武艺高超,武德充沛之人,会令对手知难而退,不战而屈人之兵。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金毛狮王谢逊以七伤拳打死空见那一幕,空见大师武艺高强,却和谢逊交锋时不愿还手,愿以自身之死换谢逊放下仇怨,在最后一拳时仍不避开,愿以身止干戈,最后重伤而死。在经历大风大浪多年后,谢逊也归入佛门。也许这就是武学真谛的传承,当然 对于本作来说,选择在你我,善恶自有分。
宽恕还是复仇,一念之间。
为还是不为,存乎你心。
如果喜欢本篇文章的话还请大家多多点赞充电,也可以点个关注哦,医院工作繁忙,不定时更新,拒绝水文,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