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


3楼猫 发布时间:2021-12-07 13:39:07 作者:kimsakura Language

前言

2015年1月27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丧尸题材生存动作游戏—《消逝的光芒》发售。除了酷炫的跑酷系统外,极高自由度也让它一直为人所称道。百玩不腻,在我看来是对它的绝佳总结。

张牙舞爪、面目狰狞、饥不择食,丧尸的形象似乎总是大同小异。可奇怪的是,这些在大荧幕上千篇一律的家伙们却总能收获观众的芳心。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张

正文

源起

丧尸,或称“活死人”、“行尸走肉”,是西方科幻娱乐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虚构生命体。总体来说,这群可怕的怪物大致具有如下几个共通点:(1)毫无逻辑和理智,对血肉有着极度渴望;(2)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快速地将原本健康的生物同化为它们的一份子;(3)被感染的可怜虫往往极难或者无法复原。

需要指出的是,早年间“丧尸”一词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神话传说中某些死而复生的“人”。这种语境下的丧尸往往被赋予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同时一般不具备感染他人的能力。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张

而近现代丧尸文化的起源,与一座原本藉藉无名的岛屿—伊斯帕尼奥拉密不可分。

15世纪初,欧洲社会到处都弥漫着对东方的美好幻想。在物质需求和精神刺激的双重作用下,绵延数百年的大航海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加勒比海的北部发现了一座小岛。他将其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小西班牙岛”。由于这里特有的某种奇怪的信仰,岛上的土著们被认为有着嗜吃人肉的野蛮习俗。哥伦布当时对这个传闻不以为然,仅仅把它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3张

1502年,伊斯帕尼奥拉岛正式成为西班牙殖民地。这座岛屿被重新命名为“圣多明哥”,首府为圣多多明哥城。与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一同到来的,还有让全欧洲为之色变的梦魇—天花。仅用了短短的四十多年,伊斯帕尼奥拉岛数以百万的原生土著便宣告灭绝。

1640年,法国将该岛西北的托尔提岛据为己有。半个多世纪后,占整座岛屿接近三分之一的区域被西班牙割让给法国。

如此一来,这座岛上便有了两个国家的殖民地。而当地土著的消亡,让原本唾手可得的劳动力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批黑奴被先后送到了这块土地上。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4张

这些黑奴的来历五花八门,但是西方殖民者却罔顾了黑人之间的差异,认为所有的黑人都拥有相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这种粗暴的融合让黑人之间的文化愈发混乱,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某样东西成为自己心灵的寄托。

在此过程中,一个原本在西非国家贝宁中流传甚广的宗教—“

伏都教”逐步占据了领导地位。没用多久,伏都教便迅速成为了黑奴群体中的主流信仰。

  • 它的词根为达荷美共和国土语中的“vodu”,原意指的是灵魂以及众神gods)。传统的伏都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明管理,神决定世上的一切。

1685年,路易十四颁布了臭名昭著的“黑人法令”。为了确保黑奴牢牢处在主人的控制之下,前者被强制要求改信天主教。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5张

迫于生计,黑奴们假意迎合着统治者们的决定。暗地里,他们依然信奉伏都教。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表里不一的行动带来了某些意料之外的结果:长此以往,天主教和伏都教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

1791年,一位叫做伊滋丽·丹托的黑人女性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确认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土著的原始信仰(大概类似于萨满)。她将其与伏都教、天主教进一步混合,创立了一种与先前大同小异的宗教信仰。

180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宣布独立。经过奋战重获自由的黑人们选出了自己的领袖,脚下这座见证了他们历史的岛屿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海地。曾经的伏都教,也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了另一个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称呼:“巫毒教”。

如今的巫毒教是海地的两大信仰之一(另一个是天主教),同时也仍旧是贝宁的国教。基本上所有的海地民众都信仰巫毒教,无论年龄与出身。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6张

发展

丧尸的英文是“zombie”,原本指的正是巫毒教中的蛇神zombi。巫毒教的两大“特色”即是巫毒娃娃和还魂尸。前者与本期主题不甚相关,在此不做赘述。而还魂尸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认为的“丧尸”。

  • 蛇神具体可能是指巫毒教的诸神之长丹巴拉,在巫毒教的故事中他的身份等同于《出埃及记》中的摩西。海地人将蛇视为丹巴拉的使者,对其非常的珍视和崇敬。
  • 熟悉Fate的盒友可能听说过恩赞比,他原本是刚果神话中的主神。在现代,恩赞比被认为是丧尸一词的国际词源。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7张

传说当地的术士有方法使死去的人复活,并把它们收为己用。还魂尸们没有任何自主意识,不过它们可以根据主人的命令进行各种工作。这种听上去玄而又玄的的说法之所以广泛流传,与一位叫做威廉·塞布洛克的探险家脱不开关系。

1915年,海地曾因为内战陷入了无政府状态。酷爱“解决矛盾,维护和平”的美国乘虚而入取得了海地的实际控制权。

初来乍到的美国人大多对“还魂尸”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但是威廉·塞布洛克在得知之后却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声称自己进行了许多次实验,随后发表了不少有关著述。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8张

之后海地还魂尸这一奇特现象逐渐风靡美国,进而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一开始的确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弄清楚还魂尸诞生的前因后果。

囿于技术和条件,曾经信心满满的科学家们最终全都一无所获。与此同时,某些嗅觉灵敏的导演却另辟蹊径,察觉到了还魂尸背后的商业价值。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9张

1932年,历史上第一部丧尸电影《白色丧尸》问世。严格来说,这部维克多·哈普林执导的电影中所描述的丧尸更像是“活死人”。它们在片中就是单纯被操控的海地黑人奴隶,日复一日从事着枯燥繁重的劳动。

由于成本和剧情的限制,这部电影在当时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事实上,现在也没有。导演或许只是想借此讽刺某些压榨工人的企业,甚至可能只是单纯指出奴隶制的不足。

1936年,《白色丧尸》的续集《丧尸暴动》上映。这部电影和前作已经相距十万八千里,变成了一部以魔法为主题的奇幻片。

此后的几十年间,民间诞生了一大批以丧尸或者活死人为主角的作品。彼时的导演们大多自成一派,按照个人的理解随心所欲的进行创作。由于丧尸在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人们在塑造它们的形象之时往往混杂了一些别的传说生物的特征。

  • 理查德·马瑟森于1954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我是传奇》的小说,原著中的怪物其实是吸血鬼。经过威尔·史密斯的传神演绎,由其改编的电影反而成了丧尸片的杰出代表。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0张

尽管同类电影为数众多,丧尸片却始终没有一部独挑大梁的存在。

  • 补充一下,当时的美国比较流行的娱乐方式其实是看超级英雄漫画。后来由于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的介入,美漫一度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他出于一己私欲,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危害、荼毒青少年这种荒诞不经的理由提议国家禁止漫画。
  • 尽管漫画并未由此消失,创作者们一时却处处掣肘。超级英雄漫画的发展陷入停滞,社会开始流行古板却毫无风险的题材,比如人类大战外星人。而丧尸电影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漫画的急剧减少。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1张

1968年,美国导演乔治·A·罗梅罗推出了他职业生涯里的第一部丧尸电影—大名鼎鼎的《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罗梅罗在电影中为丧尸设置了一些基本法则,使得影片的观赏性大幅提高。用心打磨的剧本配上十分卖力的演员,使这部电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用仅仅十多万美元的成本,豪取了3000多万美金的全球票房。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2张

《活死人之夜》是近代丧尸电影的开山之作,在恐怖片乃至整个电影史上都具有一席之地。其中的经典桥段在日后大放异彩,哪怕照着原剧情翻拍一遍也不显得落伍。

得益于此,丧尸逐渐成为了全球无数导演以及编剧们的绝佳素材。在此之后,电影界进入了一个丧尸片井喷出现的时代。此时的丧尸电影,已然成为小成本高回报的代名词。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3张

定型不过当时的“丧尸”一词,并不是专指电影中的吃人怪物。起源于海地的活死人,甚至巫毒教的蛇神都可以用这个词称呼。这种含混的分类显然不是个办法,因此之前被弃置一旁的研究如今再次提上了日程。

1982年,某些科学家开始尝试用科学解释海地还魂尸。民族植物学家维德·戴维斯提出,利用特定毒素(例如剧毒的河豚毒素和麻醉剂曼陀罗)制成的药粉能影响人的心脏或神经系统,并使其功能紊乱。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4张
你别看我可爱,我毒性很大的奥

受害人接触或者误食这些药粉后会进入假死状态,再用某种方式唤醒受害者的一部分意识,并彻底控制他们。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直到现在依然被一部分人奉为圭臬。不管结果怎样,这个结论的的确确将现实的“活死人”和电影中虚构的“丧尸”区别了开来。

  •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一观点的真实性众说纷纭。巫毒教也并不是邪教,尽管的确在某些方面留有一些糟粕。 比如已故的海地总统杜瓦利埃在任期内将巫毒教当做控制民众的工具,并且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5张

2002年保罗·安德森执导的丧尸片《生化危机》诞生。这部电影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全球票房突破一亿美元。它不仅是丧尸电影中的佼佼者,更是游戏改编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当然,后来的几部就相比之下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丧尸作品也逐渐开始脱离纯粹的感官刺激这一范畴。比如充满黑色幽默的《僵尸肖恩》与发人深省的《康复僵尸》,以及后来的《求生之路》《消逝的光芒》等。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6张

讨论

坦率的讲,我认为和丧尸有关的作品鲜有谈得上深刻的思考和辩证。大多数主题依然逃不开揭示人性的善恶,或者展现幸存者之间的勾心斗角。与上述这些方面有关的内容实在是浩如烟海,无论什么类型的灾难片都可以在人性方面插上一杠子。时间久了,难免让我觉得有些审美疲劳。

不过丧尸确实是影视、游戏界经久不衰的题材,这里就挑选一些和大家简单聊聊(基本无剧透)。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7张

1.闻名遐迩的《惊变二十八天》和它的续集《惊变二十八周》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8张

这两部电影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上来说,都是丧尸片中相当出色的那一档。无论是第一部中空无一人的伦敦城,还是第二部中繁华再临的英伦三岛都让人印象深刻。

前者的男主是希里安·墨菲,也就是《蝙蝠侠:侠影之迷》里的稻草人。续集的主演是漫威电影宇宙的“鹰眼”,杰瑞米·雷纳。

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部,无论是格局还是场面都比较宏大,结局方面也更加意味深长。

2.《温暖的尸体》 这部电影初看时让我眼前一亮,我以前没怎么(敢)想象过人类和丧尸之前的“纯爱”戏码。《x战警:逆转未来》中的年轻版野兽,尼古拉斯·霍尔特在该片中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

由于不同以往的人物塑造,这部电影也被称为“丧尸版的《暮光之城》”。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19张

3.《釜山行》 作为一个深度的HE爱好者,这部电影的公映版结尾我认为完全符合逻辑没必要为了所谓的“深度”,就强行把所有人全都整死(不过确实有第二个结局)。

韩国影星孔侑在片中的表现堪称惊艳,虽说之前的《熔炉》就已经体现过他的实力了。普通攻击自带晕眩以及范围伤害的男人—马东锡,也绝对算得上这部电影另一个灵魂人物。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0张

顺带一提,这部电影的配角塑造都相当出色。直到现在,想起片中的金常务我都恨不得食肉寝皮。而想起安昭熙饰演的拉拉队长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感叹一句:自古红颜多薄命,古人诚不欺我也

  • 今年这部电影推出了续集《釜山行2:半岛》,我认为还是前作更胜一筹。值得一提的是,《素媛》中小女孩的扮演者李甄,在《釜山行2》中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 素媛案的犯人赵斗顺前不久刚刚出狱,但愿他是真心痛改前非了。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1张

4.《僵尸世界大战》 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历年来投资最高的丧尸片,很不幸的是它并不是票房最高的。时至今日,其中尸山血海的壮观场面仍未被超越。 与《X战警:新变种人》类似,这部电影也经历了部分片段的重拍。原著小说算是比较少见的,描写了机械化部队对抗丧尸的作品。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2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相关作品。比如《求生之路》、《活死人黎明》、《学园孤岛》《学园默示录》,以及拍的很认真不过质量一般的《尸控警戒》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和大家一一介绍了。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3张

感想

自从知道丧尸这个名词之后,我一直在阅读各种影视与文学作品。有一个著名的“恐怖谷理论”,阐述了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

简而言之,就是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对他们越有好感。但当相似程度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人们会越反感越恐惧,直到最终跌至谷底(达到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恐怖谷,在我游玩《杀戮空间2》的时候有着深刻的体会。真正让我恐惧的,不是那些张牙舞爪的奇形生物或是满地的脑浆眼球。

那些有着明显人类特征的丧尸,往往能激起我的反感。它们行为诡谲飘忽不定,时常会突然出现在你身后并牢牢扼住你的咽喉。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4张

每次一到这种生死关头,游戏就会“贴心”的将视角转移至丧尸面前。此时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占据了整个屏幕的怪脸。更令人胆寒的是,它的主人还会龇牙咧嘴的和我对视。

老实说,一开始毫无防备的我吓得把鼠标都扔出去了。现在虽说好了不少,但是仍旧不大敢在夜深人静之时单人游玩。

联系现实的话,其实对人形物体的恐怖并不是首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对“失去目前所拥有一切的”这种后果更让我耿耿于怀。

我最害怕的,其实是那种回忆土崩瓦解、往昔一去不返的场景。这种事,我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在各自为战的末世之中,曾经的朋友亲人呼号着袭来。我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之后传来的一声枪响,带走的到底是他们不复存在的意识,还是我与世界仅存的一点联系?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5张

总结

丧尸题材的作品,往往以末世为背景。当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后,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反思便更加重要。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反而会加重人们心中的恐惧。动荡的历史时期,或者摇摇欲坠的经济体系都让人胆战心惊。

因此在后来,丧尸已经不再只是脱离现实的怪物。许多隐喻和思考,都化为了一张张扑向人类的血盆大口。最初的有关生与死的讨论,如今已经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地含义。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6张

丧尸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它们并不是不可被战胜的。恰恰相反,就算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也能轻而易举的干掉一两只。反过来其实也成立,就算是平日和蔼可亲的邻居老奶奶,在成为丧尸之后也将会是我们的梦魇。

充满丧尸的世界固然是绝望的,但是这种绝望之中必然会出现希望的曙光。丧尸片中的人们如同浮萍一般被裹挟着前进,又凭自己的能力闯出另一条向死而生的道路。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7张

对丧尸的恐惧让观众们逡巡不前,可是他们的抗争却又那么的引人入胜。就如同小时候遮着眼睛也要看完恐怖片一样,这种自相矛盾的心理或许正是丧尸片得以发展的契机。

对于电影中的丧尸来说,它们的人生已经结束了。而对于荧幕前的我们以及丧尸文化而言,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游戏说开去:长盛不衰的丧尸文化-第28张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