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死亡,更兼来生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3-16 03:52:57 作者:有一个老刘同学 Language

开门见山些讲,恰逢春促,今天没少看见这游戏在首页的出现。

我和这游戏倒挺有渊源,索性今天趁闲念叨些什么。

我夸克的网盘里一直存着一篇文档,内容记载着些许人的忌日。

听起来很诡异吧,从二十二岁开始至今,我文档里基本上密密麻麻排满了怆然的文字。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老家村里的儿时玩伴开货车因故离世。

二一年五月三日,大学熟识的餐馆老板兼好大哥因恶性肿瘤离世。

二一年九月二十日,我老婆高中补课认识的姐姐产时大出血离世。

二一年,走了三个人,彼时我三十一岁。

最早玩这游戏的时候是二一年末,恰逢这游戏的一次大更新,内容已然完整。

只是可惜那个号被盗以后出了很多糟糕的琐事,而今日看见这游戏,本来忘掉的一些东西又被勾起,便趁打折买下来。

「摆渡人」,其实不止这游戏,还有一本国外的书,和一部国内的电影都叫这个名字。

我也都看过。

所以玩这游戏的时候,我天然就有种神圣的使命感。

我晓得我应该会触及各色各样有趣的灵魂,探访他们生前的见闻,最后给予他们爱与恬静的回声。

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这游戏里遇见很多魂灵,鲜活,独特,有着自己未了的心愿陪同主角留存在一条小船上。

他们陪主角冒险,驾着小船游历在海上,一个又一个相遇,再一个又一个别离。

游戏里的剧情线蛮长的,也有不少让你会心一笑或咬牙切齿的小支线,不过我觉得再往后写就涉及剧透了。

所以我给诸位讲些其他的东西。

假若你们有耐心打通这游戏,你们会发现一件事。

遇见即是离开的倒计时。

如我那篇文档一样,里头数以百计的生辰与忌日,轻轻一行里都藏着蜿蜒如水的诀别。

那里头有自然病逝的耄耋老人,有擦肩而过几次后交情渐涨的好友,也有作为心理病患心灰意冷选择消逝的孩子。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倘若世间真有摆渡人的存在,我死后是否有资格去充当这角色渡了万千苦厄。

就像游戏里的主角斯黛拉一样。

我去过很多次殡仪馆,也以亲属的角色进过三两次太平间。

我几乎毫不费力地从那几副躯体的面貌窥见到他们活着时候的欢笑声。

这种窥见过于迅速,以至于我的思维已经来到了他们在生活里备受凄苦,就仿佛一个念头贯穿了死者的人生。

悲苦从舌尖开始蔓延,强烈的情绪开始在我的脑子里迸发,那是来自于旁观者的愤怒,死亡的决绝,以及痛苦来临时的恐惧。

所以如很多人一样,我也很怕死的。

但总有那么些例外的出现,温暖又遗憾。

好比我前文提过的餐馆老板,我称其王叔,他端着我大学时代从未变过的饭碗。

甚至于我因打架而受处分后,他日复一日把我叫去厨房给我规劝,铁锅的油烟灌进鼻腔,直直在天灵盖里兜了个慈爱的旋儿。

我不止一次笑着勾他肩膀,我说以后我有钱了,一定把你聘作保姆,天天什么都不用干只用给我做饭。

哪怕如我这般混球的言语他也不带愠怒,脸上永远挂着慈和的笑回应声「行,叔等你」

就是这么个事事有回音的,永远大大咧咧的中年男人,直至生命的尽头却没有给过我一句告别,就这么不辞而别。

再见他时,只有一座冰冷的石碑,他国外留学的女儿千里迢迢飞回来,从家里翻出一本小册。

上面记满了各种人名,很荣幸的是,我翻了许久找见了自己的名字。

「我爸说过,这上面记了名字的都是好孩子,不要打扰他们。」

在这游戏里,那位青蛙叔叔「阿图尔」,你们若耐心玩明白他的剧情,我想你们也应觉得,这两者简直相像的惊为天人。

又好比我的恩师严父,我称他为老邓。

关于他的故事我过去的文章有写过,他走前还要留个短视频,甚至我偶尔觉得,他在天上还在时刻盯着梢,永远在注视我的言行举止。

所以怎么说呢。

当你们意识到年岁涨的愈发迅猛,你会发现很多人在逐渐与你远离。

偶尔的某一天夕阳时分,轻风传来远方的讯息,你才得知某人没有征兆的消失不见。

而当你们偶然遇见那些选择自我消逝的朋友,你会发现这么个活灵活现的人如此消逝,却像一片落叶拍在水面般毫无动静。

说到底有某种沉甸甸的雪落在了他稚嫩的心梢上,而那不是这一刻他可以承受的重量。

他太轻了。

所以崩塌时也不会有声响。

但无外乎哪种,凡是死亡,都会让人恍惚。

能明白吗,这种巨大的撕裂感是最不真实的,当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人所传递出来的能量,却又突兀地遭遇了他最决绝的别离。

你是很难不恍惚的。

所以这个游戏,在我看来真是个不错的游戏。

虽然其中有些过程很繁复,很重叠甚至累人。

但它真的能让人触摸见遗憾的反面。

因为在这里面,你还有机会窥探见他们的生平,帮他们了结那些未尽的遗憾。

你会逐渐认识其中每一个出现过的魂灵,然后给他们一个猝不及防的拥抱。

我想,这会很温暖的。

暖和到你足以放下些戒备,松开紧绷的神经,并足以有了安详的困意。

现实中封闭,桎梏,生活性的压力,个体在灯红酒绿的街道上靠汗水挣着沾满指纹的钞票,然后兜兜转转站在路边儿抽根烟,挥发下脑子里混乱的思绪,接着沉默地走回家。

大家总恍惚间以为是自由的。

换了皮囊的主义,乱七八糟的伪装艺术,多数人的精神与物质供应是匮乏的,我们都知道高歌之下必然有更深的沉寂,生命怎么会真的没有代价呢。

但在这个游戏里,你完全足以把自己暂时从现实中疏离。

这和我之前写的那篇有了呼应,去选择逃避。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93dd6feac194

当然,这游戏里面的角色并不都那么讨喜。

但在我的想法里,其实这种存在倒是证明了死亡的神圣性。

因为只要是人类,就一定会有自我的情绪。

而死亡这件事之所以神圣,正因为它可以放大一个人生前的光亮。

换句话说,死亡背后,人类会被重新相识。

而在这里,我过去也写过一些东西,是这里面的评论。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2ce16f5d9529

也许确实有很多人至今无从知晓。

毕竟终将在死亡后迈向虚无的生命,在活着的时候对于自我感受充斥着迷茫这很正常。

所以我想告诉你们的,并非所有的疑惑都需要去思考,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拥有答案。

在这个疲惫的生活模式里,把注意力蜷缩进感受中就够了。

你只需要感受。

感受着和谁相处时会焕发出愉悦与安宁,感受着某一刻从心底里迸发出的欢喜与聚集。

去思考谁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来为你带来情绪价值,这毫无意义。

你只需要意识到,谁是能为你带来情绪价值的人。

至于这激发的渠道是什么,你又到底被触动了什么,涌现出了什么。

都不重要。

你们晓得么。

死亡对于平凡人而言,其实就只是普普通通的告别。

就像你和你的朋友分离,你们在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上告别,旁边还有火车的轰鸣声,你会笑着冲他挥手,他也会冲你挥手,然后你们就彼此走向了不同的远方。

而在这告别之前,你们依旧不会有什么绝望,甚至在你们分离前的最后时光里,你们还在嬉笑,打闹。

因为这是个告别而已。

仅此而已。

所以哪怕是在死前的最后一天,我过去接诊过的一位孩子,他也会去和朋友们一起走,和老师们讲笑话,在那最后的光阴里保持着从前的温暖和平静。

在他的世界里,他只是站在了那条布满杂草的路上,冲着所有人笑着挥了挥手,然后扭头走向了汽笛声的方向。

但也或许。

会告别的也终将重逢。

巧合的是,我正是坚信重逢的这一类人。

正如此,所以死亡是如此突兀,如此轻微,就像院子里飘下来的树叶子一样。

在最后一刻,

也依旧保持着生长。

写到这里,我也没什么想说的了。

之前有个高中的小男孩在私信里跟我说,感觉我就像一个摆渡人。

每次想到这我都要会心一笑。

如果爱与自由一定要有落脚点,我愿意用文字给你们撑起直达彼岸的船。

那么最后,祝你们一切顺意。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