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用戶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產品。
任天堂做產品特別好的一點在於“剋制”,也就是現在網上所謂的“摳門”。
並不會給用戶太多自定義的空間
理性審視一款產品的重點定位與妥協,是每一個做產品的都需要思考的問題,究竟是不是啥都給用戶提供就是好呢?顯然不是,這點SONY的手機已經驗證了。


GB到現今Switch,系統的功能其實特別少,一切為遊戲服務,給系統儘可能減肥瘦身。
我十分贊同,專注重點就行了,整一些花裡胡哨的只會給用戶增加學習門檻,分散遊戲注意力。
我們一直嫌棄功能比較專注的產品,覺得花錢買來不值得,但恰恰是人無休止的再來一點的慾望將自己推向了無底洞,這點適用於任何消費。

琢磨硬件參數,改機,討論那並不存在或者並不完全存在的童年,情懷,一個勁兒的購買中古產品,卡帶,填補所謂的童年,但其實你的童年或許根本不存在任天堂或者遊戲機這麼個東西,你只是為了“擁有感”從而獲得一張群或者論壇組織的“門票”,顯然是有跟風站隊的嫌疑。

我個人一直提倡“不重複消費”“不負債生活”,3DS有一臺就足夠了,甚至還是老三,NDS有一臺也足夠了,GBA向下兼容GB,有一臺足矣,我不是收藏家,家裡也擺不下那麼多,平時也沒精力保養。



再說說Switch。
Switch每次進設置系統,按Home鍵返回主界面,,再按一次秒迴游戲內,整個操作十分清爽,沒有延遲。
網友總吐槽Switch系統功能太簡陋,主題沒有3DS時代豐富,但其實這是任天堂有意為之。
想保持Switch這樣一種隨時進遊戲,隨時存檔退出休眠的狀態,這都是給系統“瘦身“之後換來的,如果給Switch添加花裡胡哨的功能和主題,必然增加性能功耗負擔,還增加破解概率,3DS就是前車之鑑。

主界面只有黑白兩個主題,很大程度避免了3DS時期的主題選擇糾結症,錢也花了,買了那麼多主題,每天懶得換,但一想到花了錢的,就不爽,Switch這點我十分喜歡。


如果要一臺十分純粹的便攜式遊戲機,依照我個人需求,功能如下:
720P分辨率屏幕
取消自動光線感應器(實際使用率幾乎為零)
性能能滿足540P-720P穩定60幀
提供3DS LL那樣的物理Wi-Fi開關以及無極音量調節(媲美iPhone實體靜音按鍵的偉大發明)
電池能滿足3.5-6小時需要,硬件功能能免則免,為電池省空間。
以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