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


3楼猫 发布时间:2023-08-23 16:15:15 作者:护盾电池重度依赖 Language

长期以来,《使命召唤》系列的“现代战争”,“黑色行动”以及二战这三大主题都是支撑起整个IP的顶梁柱,在2019-2021年,随着《使命召唤》全新的商业策略逐渐铺开,三大主题的重启势在必行,《现代战争》重启后,动视还为使命召唤IP加入了衍生大逃杀新作《使命召唤:战争地带》,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黑色行动》的重启也便紧随其后,这部由动视旗下Treyarch开发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下简称COD17或BOCW)在音画上达到了次世代水平,同时聚焦Treyarch《黑色行动》系列起点的冷战题材。相比《现代战争》系列走好莱坞路线,由外化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叙事模式,《黑色行动》系列的单人战役擅长走入人物内心,描绘细部变化,运用意识流要素在故事中制造反转,此次Treyarch更有将重启的《黑色行动》系列与《现代战争》接轨的野心,2020年,重启的COD17公布预告,引燃万众期待。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0张

游戏的宣传画面用色大胆,构图饱含张力

但由于工期紧促,首发内容不足,战役缩水,多人模式寡淡,初次亮相的COD17并未满足大众期望。Treyarch没有因此破罐破摔,转而奋发更新内容,并在《使命召唤:战争地带》中补完后续剧情。《黑色行动》多人模式本身高素质的内核,加之Treyarch别具一格的美术设计所带来的精美捆绑包,仍促使相当一部分玩家或因热爱,或因沉没成本留在了游戏里,成为了COD17在长期更新中仍然能够保持较高在线人数的复兴基石,时至今日,2019-2021年的三部《使命召唤》系列重启作都已经完成了全部游戏内容更新,也都保有稳定的多人模式玩家群。是时候以较为全面的角度,来简要评价这部争议颇多的《黑色行动》系列重生之作了。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张

战役:另辟蹊径的“爽游”道路

在系列重启之前,《黑色行动》系列的单人战役就与《现代战争》承载着完全不同的期望。其相比《现代战争》系列受制于当代这一背景的关卡设计与结构安排,在选材和内容方面都更具自由度,题材从冷战到近未来科幻世界无所不包,体现着与《现代战争》的“真实系”差别颇大的“幻想系”设计原则。重启之后的《黑色行动》背景仍为冷战,表面看来并无多少幻想空间可供发挥,但《黑色行动》以珠玉在前的2019年重启版《现代战争》为参照,并未跟风力求关卡内部的拟真体验,反而是将移动-射击游戏中主人公的“超级英雄”特性发挥出来,并与故事情节紧密贴合,底层结构中不支持架枪,那便将战斗中的跑射贯彻到底,反正在设定上,主人公也多是以一当十的精英,那么独闯越战战场,深夜大闹东柏林,在街市楼宇之间和敌人周旋也丝毫不成问题。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2张

一路无话,无非打打杀杀

在射击关卡之外,COD17想要着重营造的,是一种谍战惊悚电影的氛围,一部分潜入关卡当中,玩家角色的战斗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身负谍报任务的玩家需要在敌人的家中乃至苏联的秘密设施中,利用手头所剩无几的资源进行情报窃取,解谜,暗杀等一系列工作,实际上这样理想化的间谍行动与真实环境相去甚远,但流程中的幻想和夸张要素并未让这些关卡沦为儿戏,反而放大了隐秘行动的紧张惊悚。忍辱负重做完梁上君子之后,往往是一段激烈的战斗流程,先前沉重窒息的环境下积压的情绪得以在战斗中全面释放,端起RPK杀出一条血路,COD17的战斗不过分依赖掩体,枪法准确,火力压制就可以快速解开中近距离敌人的包围,射击关卡与非战斗环节交错穿插,一张一弛,让玩家在整个战役流程都处于情绪高点。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3张

扮演双面间谍渗入卢比杨卡大楼

多视角和多选项也是BOCW的鲜明特点,除玩家自定义身世特长的角色“铃”之外,游戏还支持控制系列重启前的人气角色梅森等,多机位的转换在叙事作用之外,也给玩家以多层次的流程体验,扮演梅森在雪山中的建筑里穿梭潜行的关卡是整个流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像战斗关卡可以选择强攻,潜行等多路线一样,在逼供,交换情报等对话环节,游戏也给予玩家数个可选择的对话支以及实际的抉择分支,这些分支轻则决定某些次要角色的生死,重则影响整个游戏的结局——游戏支持多个结局,不同的角色,根据主人公的选择,也有不一样的归宿。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4张

扮演梅森,潜入雪山中的秘密设施

此外,游戏中的部分流程支持战役内的自由选关,还安排了两个有模有样的支线关卡以及很多收集要素,尽管游戏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无法返回选关”界面提示,但得益于战役模式本身的关卡就是可选的,即使在通关之后,也可以重新补完支线任务和收集品。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5张

在线索板上可以进行选关

遗憾的是,游戏整体的主线流程较短,还要分出大量时间兼顾梅森等角色的视角,以及占相当比重的谍战情节,主线的移动-射击部分相对薄弱且单线程,难免有未能尽兴之感,且路上还有越战场景等大量堆怪区域刻意拖长时间,移动-射击部分的关卡设计曲线实在无从谈起,连带战役中的剧情节奏也受到不良影响,赶工痕迹明显。

叙事:跳进染缸,游向死亡

COD17的单人战役主线流程不长,其故事情节以及《黑色行动》系列出色的意识流叙事手法却令我惊喜,成为我眼中本作最大的亮点。

游戏主人公是单人FPS中少见的自定义角色,玩家可以定制CIA特工“铃”的性别,个性乃至出身,其中个性会强化铃的战斗能力,影响玩家的战斗风格,虽然自定义角色的其它特征对游戏流程影响较不明显,但自定义角色的过程明显强化了玩家的代入感,让玩家跟随铃的脚步在冷战危局中步步深入谜底,同时玩家也更容易注意到前中期剧情部分“服化道”和情节编排中缺乏合理性之处,从而产生对整个故事的疑惑。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6张

这把MP5真的应该出现在东柏林吗?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7张

好吧...那这把越战时期的MP5又是怎么回事?

而当游戏情节进展到后期,黑幕揭开,剧情反转时,游戏又大胆采用意识流的视效演出,让玩家的视角通过一系列超现实景象遁入铃的内心,让玩家的行动体现铃内心对神秘过往与未来命运的顺从抑或挣扎,前中期部分系列的不合理之处此时也似乎别具深意。而无论如何抗击,横亘在铃意识深处的过去亦如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无论如何悬隔,终有一日轰然滚落,将铃与玩家所置信的一切砸得粉身碎骨。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8张

错乱的画面映射着铃混乱的思维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9张

颇有Remedy即视感的迷幻场景

终于,故事步入结局,如同《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猝然的结尾,主线剧情的尾声来之突然,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当一切尘埃落定,游戏封面上的战士也显得分外醒目:究竟是什么将他撕成两半,是红色的,蓝色的染料,焚烧躯体的烈火和吞噬生命的海浪,还是两大利维坦视人的意志与生命为草芥,争夺霸权的无休止搏斗?在这样沉重的思索之下,就连游戏最广为流传的另一结局,也似乎成为了一种幻梦或戏谑,为故事徒增一层悲剧的底色。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0张

封面的构图充满对故事的隐喻

有着这样令人回味深长的悲怆情节,游戏叙事的节奏却为主线体量的不足和关卡编排的失衡所拖累,既要交代铃的复杂背景,把一个极度依赖情节排布的短促惊悚故事讲完,又要引出梅森,阿德勒等角色,来为日后的长线剧情和世界观衔接做铺垫。无论反转多精彩,幻觉场面多惊悚,缺乏适合的节奏都会让人感到不适,COD17在反转后的情节发展太过仓促,让原本足够圆融完整的故事支离破碎。

多人:更适合新世代COD玩家体质的《黑色行动》

在不够过瘾的单人战役体验过后,与玩家斗的环节才是游戏中最具玩家粘性的部分。2023年,COD17的多人模式已经更新完备,有关它的一切评价也应尘埃落定。事实上,熟悉《使命召唤手游》的玩家朋友们应该有所耳闻,手游战斗系统基础就是《黑色行动》系列,相比2019年《现代战争》离谱的机动性以及高吸附性的“架枪”机制,BOCW的系统显然更为均衡,更适合从零开始接触。这也是《黑色行动》系列一以贯之的特点,它只需要基本的高速移动射击框架,以削减上限的方式减少了上手成本,不用考虑复杂的机制与高层次身法,快节奏的瞄准射可以部分代替无必要的高速移动,连杀奖励也完全被积分奖励所取代,无疑缩小了新老玩家间的差距,新玩家从COD17接触《黑色行动》系列乃至整个《使命召唤》都是合理的选择。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1张

适合新人快速上手的核弹小镇地图,紧凑并留有丰富的博弈空间

枪械也是这部少见的冷战主题游戏的一大特色,事实上,游戏并未像前作自信满满地炫耀现代轻武一样,刻意强调冷战老骨头们的精密细节,但游戏的枪械反馈也并不逊色,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激烈,各种玩家或熟悉或陌生的武器走马灯式地轮番登场,从二战老兵到后来各国的顶梁柱都有一席之地,武器的差异化体验也让人颇感惊喜。更可贵的是游戏还将埋没在历史中的一众苏联试验武器拿上台面,虽然没有将这些枪械与众不同的特性完全展现,但能够在本就稀少的冷战题材游戏中作出这样的尝试,着实让人振奋。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2张

这把枪的原型为前苏联APS水下突击步枪,游戏中在陆上也有不俗的战斗力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3张

这把枪被称为LAPA,在巴西测试后,并未大规模生产,仅有原型枪存世

但正因为游戏中规中矩,不偏不倚的特点,BOCW的可玩深度着实不容乐观,游戏的配件确实相对容易获得且升级循序渐进,因此,高级配件几乎可以完美取代下级配件,后期解锁的枪械整体性能也凌驾于前期枪械之上。雪上加霜的是,游戏极大增强了狙击枪的性能,在武器受击上抬集体减小的基础上,狙击枪对游戏平衡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靠装备两把狙击枪实现的“双狙流”大行其道,Tec-9和双持自动手枪的压制力也不遑多让;积分奖励方面,哨戒机枪作为系列中强度平平的架点用连杀奖励,摇身一变成为本作“超模”,两三把机枪就能在总体水平一般的对局架起难以攻破的火力网;后期获得的更多武器与配件性能碾压,反而局限了玩家的选择,可谓本末倒置,也让COD17装备-特长构筑的可探索深度大打折扣。《黑色行动 冷战》绝对适合初入《使命召唤》系列的玩家上手体验,却并未做到平衡性上的完善,在常玩常新方面也力有未逮。

【PC游戏】跳进染缸,游向死亡:简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第14张

双持自动手枪有不输主武器的近身压制力

8.2/10:一瓶有佳酿风味的冰可乐

综合单人战役和多人模式的表现来看,COD17在Treyarch《黑色行动》系列中几乎难称佳作,战役完成度和多人模式趣味方面凌驾于BOCW之上的系列作品不在少数,但要论综合实力,尽管表现平凡,但COD17也算是接过了2019年《现代战争》递出的一棒,为翘首以盼Treyarch新作的拥护者们做出了足以让人期待未来的答卷,尽管受到工期限制以及系统设计上的失误影响,游戏只能做到让初见者不甚失望,充其量是炎炎夏日里的冰可乐,可还别说,这瓶可乐,真有点佳酿的味道,仿佛它在酿制之初,就应当如是。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