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10-21 16:44:55 作者:hjyx01 Language

被卖相和epic一起耽误了的游戏

虽然游戏本身是一个创业密集型行业,好的点子并不需要高超的图形技术或者美轮美奂的艺术风格就能大红大紫,比如近期大热的“吸血鬼幸存者like”类型的游戏。但同样也有三个大忌:那就是不能进入太小众的“赛道”,不能卖相太差,(如果实力足够)尽可能不要在epic首发——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张

小众的赛道是指那些原本就挑玩家,现在也不太流行了的类型,比如冒险解谜,强如《重返猴岛》在国内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讨论的声音,而不巧的是《永恒滚筒》也是这样同样一种游戏类型;

卖相则是指艺术风格是否足够精致或者足够独特,比如违反了原则一“尽可能不要做冒险解谜游戏”的《蔑视》,就是因为H.R.吉格(也是《异形》的美术原设)出类拔萃的“血肉科技”美学设计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最后一点是如果实力足够尽可能不要在epic首发——对于那些质量可能相对一般点的独立游戏而言,epic独占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费用,足以支撑后续的新作开发,但对于那些佳作比如《柯娜:精神之桥》、《公里边缘2》、《暗黑地牢2》而言,在epic独占的这一年也远远没有获得与游戏质量相称的讨论度,就连《哈迪斯》这种年度游戏级别的作品也是独占结束上了steam平台才大红大紫。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2张

那么为什么要说以上这三点呢?那就是《永恒滚筒》是一个冒险解谜这种“小众赛道”、艺术设定毫无吸引人甚至有点怪异、且PC端在epic平台独占了1年的独立游戏。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个MC媒体均分达到80,游戏玩法也足够新奇的佳作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玩家关注度。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3张


需要隆重介绍一下的祖宗《孢子》和老祖宗《星之卡比》

EA于2008年发行的《孢子》的是一款划时代的游戏作品,它可以让玩家从一个单细胞生物起步,逐渐发展到最终征服宇宙的过程——游戏分为细胞、生物、部族、文明和太空五个阶段。如果单论每一个阶段的玩法可能都不算太特别:细胞阶段类似于“大鱼吃小鱼”、生物阶段类似于暗黑破坏神、部族阶段类似于星际争霸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文明阶段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策略游戏、太空阶段则加上了《星际迷航》风格的冒险环节。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4张

但真正让《孢子》特别的部分在于,在其生物“进化”的阶段,你吃掉生物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能力——这个概念应该是来自于1992年樱井政博所开发的GB游戏《星之卡比》,在此之前虽然“吃掉了某样物品就会获得对应能力”并不算是太新奇的设定,比如《超级马里奥》也会存在吃了蘑菇变大或者吃了星星无敌的变化,但是将吃掉的能力来源变为敌人,这样毫无疑问就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5张

《星之卡比》这样一种天才的设计思路让整个系列都成为了任天堂最有代表性的游戏作品,并且对后续的ACG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其推出以后的后1年,也就是1993年,《七龙珠》的《沙鲁游戏》篇同样出现了吃掉对手可以获得能力的设定,1997年开始连载的《海贼王》的“果实能力”也有一点这方面的引子。但直到《孢子》,才有另一个游戏尝试用这样“与环境高互动的进化”这种思路来做游戏,而在《孢子》以后,我们等到的下一个采用类似风格的游戏,可能就是《餐瘾地城》和《永恒滚筒》*。

*不排除有其他游戏作品也有类似的借鉴,但并没有获得太高的知名度。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6张


神秘的灭绝滚筒与细思恐极的世界观

《永恒滚筒》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洗衣机品牌的游戏,其得名的原因在于:在这个世界中存在一个和地平线齐平的,非常巨大,长度不可目测的滚筒,滚筒被后面的神秘机器人不断推动着,将碾压过的所有生物与文明痕迹都化为废墟与残渣,你作为一个,看上去很像是大象脑袋的有着长鼻子和两条腿的诡异生物——新诞生的小毛球“跋步崽”,唯一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逃跑,还有进化:途中我们可以设法获取并且吃掉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组成部分,从而获得他们的能力,比如吃掉“螳螂”掉下的毛球以后获得强力弹簧腿,吃掉小鱼则获得脚蹼,吃掉“河豚”则获得可以储存更多物品的大肚子等等。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7张

游戏采用了不说人话只能看图说话的碎片叙事方式,所以剧情和世界观更多的需要靠推测,根据游戏中给出的信息,“跋步族”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如今已经辉煌不再,过去的知识、科技与文化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不过滚筒的灭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祖宗还是留下了一些对抗的手段,那就是每隔一段距离的“隔离塔”,在灭世滚筒启动以后,我们的小毛球“跋步崽”如果在被碾压之前启动了隔离塔,就可以在蓝色光圈所覆盖的范围内安全的活动,直到离开这个“结界”之前,滚筒都不会再次启动。但一旦离开,就要做好无法回头,以及可以跨越地形到达下一个隔离塔的准备,之前的区域将被滚筒碾碎,永久的从地图上消失。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8张

那我们在这段时间之内可以干嘛呢?答案是根据蓝色光线的指引,找到跋步族失落的文明与知识,这部分内容集中在蓝色金字塔与隐藏洞穴之中,隐藏洞穴需要多只跋步崽才能开启,所以除了个体不断的进食和进化,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族群*。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9张

*族群的话就是寻找和你自己出身时差不多的孵化器,一般附近都会有蛋,有的时候还会直接有一些野生的跋步崽可以抓获,需要提供一些食物或者宝石就可以收为小弟。

在沙漠区域会有一种野生的“跋步崽”没法招安,因为它的本体是下方的捕食巨兽,露出来的那个假跋步崽是诱敌的,小心不要上当受骗。

形成族群除了开启主线必须的神秘洞穴以外,还有增加容错率。

*死亡以后只要不是团灭或者被滚筒碾压到尸骨无存,可以被其他跋步崽用8个单位的宝石来俘获和分工协作*的作用。

*跋步崽同一个部位的变身是互斥的,比如你没办法同时拥有可以调高的弹簧腿和可以快速游泳的脚蹼,如果同一个部位已经有一个能力,后续获得的能力会替换掉前面的那一种。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0张

那么为什么跋步崽已经退化成了原始的卵生动物,为什么又被推着滚筒的巨大机器人不断追杀呢?从游戏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大量“半机械化”的怪物,比如前半身是汽车后半身是手脚的汽车人,还有那些明显是机械造物的敌人可以大致推断出一些梗概:跋步崽是一个非常擅长生物科技的前高智慧种族,但终于有一天他们被自身的技术反噬,所制造的半机械生物失控,要将这个种族作为星球的威胁予以排除,用“永恒滚筒”完成星球的格式化重启,于是我们的主角作为文明的火种要设法找回失落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族群以改变被毁灭的命运。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1张

这种反技术思潮其实在30年前左右的欧美学术界与艺术界曾经盛极一时——机器人是否会背叛和危害人类也是当时科幻题材作品最为经典的选题,技术毁灭人类生活的赛博朋克题材也诞生于那个时代。所以,如果把《永恒滚筒》作为制作组喝大了或者做梦状态下(会出现一些荒诞的概念映射)一种对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那么这个故事就相当有趣,并且让人细思恐极了。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2张


互动的自由性有限,想象力也没有贯彻始终

尽管我个人对于《永恒滚筒》的玩法选题与故事表达都有颇多赞誉,不过这款游戏距离一款真正的佳作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原因就是在于作为“进化”类游戏需要一种丰富的互动形式和多样化的可能路径,但本作互动的自由性有限,想象力也没有贯彻始终。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3张

互动的自由性有限是指跋步崽在一开始时拥有鼻子“吸入”、“喷出”和“吃下”三种基本互动方式,但接下来的进食基本上都没有进一步丰富这个玩法泛式——进食产生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环境应对”、“装饰效果”和“功能变化”三种类型,但能让玩法产生变化的“功能变化”仅仅只有屈指可数的“炸弹制造肚”(把吃进去的材料做成三种不同类型的炸弹)、气球漂浮、恐吓喇叭这几种算是让探索和互动方式产生显著变化的类型,且只有炸弹是可以和其他生物产生互动(任何生物都可以炸死了掉落变身的核心),其他的类似于火鼻子的点燃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用(比如带有浓毛的怪物就不能点燃)。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4张

“环境应对”是指比如蒲公英通过毒气区域、棉花通过御寒区域、脚蹼通过水面、跳高腿通过丘陵区域这样的地形类互动变化,虽然是“有用的知识”,但本作由于是小型沙盒探索,并没有太多精妙的关卡设计内容,所以这种知识并没有一些类似于银河城游戏“进阶应用”的需要思考的乐趣。而最后一类装饰效果类变身,就是长出三只眼、获得宝石“皮肤”这样的纯外观类变身了。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5张

所以虽然可以吃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无限多,但其中大部分是用来补充血量和饥渴度,剩下的真正能让互动玩法质变的只有炸弹——前中期看到了只能逃跑的各种凶猛生物,获得炸弹能力以后就可以一路将其清理干净,但并没有更多让人脑洞大开的设定:在丰富的想象力方面,本作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比如可以吃掉变定时炸弹,然后舍身取义炸死车轮怪或者大鸟(事实上自己不会死会留一个血皮)。还有比如地图上有一种蜗牛一样的生物,看起来是无法互动的,但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它进食时会离开壳,所以你可以把一些植物果实之类的射到附近,吸引它出壳,这样就可以偷到它壳内的珍珠。不过遗憾的是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需要动动脑子来实现的“骚操作”并没有太多,也就限制了本作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6张


值得一试的解谜冒险,与值得鼓励的玩法尝试

《永恒滚筒》评测:这游戏玩个球啊?是的,就是玩个球-第17张

虽然在具体的进化路径上,《永恒滚筒》远远没有实现老大哥《孢子》或者《星之卡比》那样的自由度和想象力,不过它还是用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互动设计,完成了一个称得上优秀的沙盒解谜冒险游戏。对于玩家而言,有工作室愿意选择创意实现而非是市场偏好,做这样一款“冷门赛道”的游戏,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幸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未知体验”的,喜欢冒险的玩家,那么《永恒滚筒》也许会给你带来相当新奇的游戏体验。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