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期末,沒課的時候,我們突然感覺好輕鬆,舒適,但複習的時候,又後悔自己沒有認真聽課。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害怕/不好好上課呢?
一、個人因素
我們曾經也向往星空,不禁駐足,思索未來。
然而,無論是平步青雲還是家財萬貫,都需要一步步走上去。
那在走的過程中,為什麼我們不那麼認真了?
我認為有以下四個方面:
1. 自我效能感低:
我們可能對自己缺乏信心,擔心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好,無法跟上課程的進度,也無法理解授課內容,所以害怕,所以恐懼,所以不好好聽課,所以擺爛了。
2. 焦慮情緒:
有些人天生較為敏感,容易對未知或不確定的事物產生焦慮。(有人格測試,又叫賽博算命,可以算算你是什麼人格特徵,比如infp,就很敏感)
上課作為一個需要持續集中注意力、接受新知識的過程。
太過於敏感的人可能會害怕老師的訓斥或者同學的一些評論。有可能會整天想著這些,注意力不集中。
3. 學習壓力: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生面臨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學習壓力。
這種壓力可能導致我們對上課產生恐懼,擔心自己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比如人人皆知的中高考,還有四六級,已經現在的期末考試(有些科目八字還沒一撇呢)
有些科目太難了,所以害怕。
有些目標太難了,所以擺爛。
4. 社交恐懼:
我們可能害怕被老師點名,擔心在同學面前出錯或受到嘲笑,從而對上課產生牴觸情緒。
比如:xxx老師對我不好/太嚴了,xxx同學說話太難聽了,所以我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
去了也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
二、環境因素
環境很重要,比如被孤立和成為團寵的差異是巨大的。
而環境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1. 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著重要影響。
如果課堂氛圍嚴肅、壓抑(比如概數老師又嚴格又喜歡抽人(兩種意義上的)),缺乏互動和趣味性(滿堂灌),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進而產生恐懼感。
2. 師生關係:
如果師生關係緊張或缺乏信任,學生可能會害怕被老師批評或忽視,從而對上課產生牴觸情緒。
比如和老師吵起來,然後你翹課,他就可能掛你。(一般不會)
然後被強迫著去聽課,肯定想玩手機,因為不服氣。(只是假設)
3. 同學關係:別人不學,也不讓你學,然後你就真的不學了。
比如:“別人都那麼優秀了”“學不學無所謂,能過就行”“期末會學的”“有作業幫”
三、其他因素
有些是因為偶然,不可抗力。
1. 身體原因:如身體不適、疲勞等生理因素也可能導致我們注意力不集中。
2. 心理因素:如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可能影響我們的學習態度,有可能讓我們害怕上課。
四、如何克服困難
只講一個:
夢想。
只要你想,只要你做,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好好地落實,一切迎刃而解。
求點贊贊,充電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