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D加密,现在最影响游戏口碑和销量的恐怕是DEI加密。
毕竟,Denuvo至少官方声称,他们的技术不影响游戏性能。
而DEI加密,却毫不掩饰且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游戏的观感。
不仅是国内玩家,国外玩家对DEI的态度也是出奇地一致。
今年年初,为了反对LGBTQ+组织Sweet Baby对游戏“政治正确”的影响,Steam玩家曾发起过抵抗活动,建立了一个名为Sweet Baby Inc deletcted的专题页,以此来提醒玩家有哪些游戏受到影响。
目前,该鉴赏家专题页已经有45万关注者,但行业内不少厂商仍然对此嗤之以鼻,表示这些关注都是无用信息。他们仍然在DEI的方向上,一意孤行。
定体问,我陷思。DEI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在欧美游戏圈,到底是为什么非打开不可呢?
DEI的本质是什么?
DEI是“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缩写,即多元、公平与包容。
多样性(Diversity):构建员工队伍的多样性,包括不同性别、文化、种族、宗教、阶级等群体人员,以及残疾人员。
公平性(Equity):确保公平对待所有人,包括公平补偿、实质平等,以及关注社会差异和资源分配,特别是历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的决策权等。
包容性(Inclusion):创建一种组织文化,使所有人员都感到自己的声音会被听到。
表面上看,DEI的口号宣称并无问题,但这些口号只是为了掩盖其本质。
DEI的理念,涉及到与现实最具冲突的问题,口号里一句都没讲——那就是最核心的利益分配。
放在公司内部是薪资划分,放在市场层面则是优胜劣汰。
DEI的诉求是:“不管有没有水平/能力/绩效,因为我特殊的身份,所以我要拿一样的资源,否则就是歧视,我们要消灭这种歧视。”
放在游戏领域就是——不管我做的游戏怎么样,因为我制作组加入了DEI元素,所以我要挣得和其他迎合市场懂得玩家的热门游戏一样多。
所以,当我们看到DEI一步一步把我们的游戏,变成各种奇形怪状的丑样子,将政治正确的性别元素弄得满屏幕都是时,游戏制作组实际上是通过这些显眼的行为来交出自己的“投名状”——看!我DEI了!
而之所以大多数参与DEI的制作组,习惯性地批评玩家,正是出于两者立场之间的巨大鸿沟——“我都DEI了,你怎么还不喜欢我?”
《龙腾世纪4》的主创之一David Gaider对一些玩家批评游戏中的角色设计过于“男性化”或“不吸引人”的反应引发了关注。对此,Gaider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嘲讽这些玩家,并暗示他们偏好成人动漫和相关内容,认为他们的抱怨过时且令人不安,是一种政治偏见。
《星鸣特攻》开发团队在面对外界批评时态度消极,称这些声音为“白噪音”。开发团队在内部邮件中对关于政治正确的批评表示不屑,认为游戏处于“泡沫”中。
他们的心理往往就是:“玩家你们评了这么久的游戏干嘛?你们怎么不关注我们辛辛苦苦在游戏里加入的DEI元素?”
还有一部分游戏,本身就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为了让游戏在评分上稍微好看一些,才刻意加入DEI元素作为“风评被害”的借口。这些厂商相比起被Sweet Baby深度渗透的厂商而言老实许多,往往在被玩家批评之后,沉默以对,悄悄褒姒。
可能我们中国的玩家会觉得有点奇怪,凭什么这些DEI分子在欧美可以这么嚣张?难道这就是一个金主养活这么多人?那这金主该多有钱?
其实DEI的背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DEI是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评级中社会部分的重要指标。ESG评级越高则越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早已成为企业间的共识。
MSCI、富时罗素、路孚特、晨星等国际ESG评级机构,早已悄无声息地布满了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以外的教育层面,在DEI的倡导下,基于种族的配额和平权行动,欧美高校为了多元化而追求多元化。公然在入学录取中向一些特定族裔群体配额。
最终的逻辑就是校园不再是唯才是举、择优录取的精英筛选机制,也不再是一个“学术优先”的校园氛围,而是一个讲究“身份政治”的环境
在军事方面,在DEI的影响下,欧美士兵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质不再是唯一衡量因素。为了让更多多元化人群加入,军队选拔标准要求降低,同性恋的征兵广告随处可见。
2024年,新西兰自二战以来的第一艘海军舰艇莫名其妙被弄沉了,仅仅因为舰长是女同性恋者,她当时弃船的决策就得到了高级海军指挥官和国防部长的高度赞扬。
在娱乐圈,在DEI潜移默化的推动下,大部分欧美知名演员都是多元化的支持者和倡导者。打开欧美电视频道,所有的广告和电视节目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有色人种。
从上面列举的内容可以得知,DEI在游戏圈的兴风作浪,不是某个单独的金主在背后疯狂撒币,它已经渐渐发展成欧美资本发展打下的思想钢印,成为了欧美世界规则的新制定者。
服从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这里的游戏,又何止在PC主机呢?
据数据表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在ESG评级表现上并不亮眼,以腾讯、阿里、拼多多为代表的企业排名靠后,腾讯和拼多多的MSCI ESG评级更是险些垫底。你说这些希望扩大经营走向国际的企业,是会续币通关,还是断然放弃呢?
面对无比强大的敌人,是挑战也是也是机会
这样看起来,玩家的敌人似乎无比强大。一群“臭玩游戏”的,恐怕很难在真正的世界规则面前发出声音。
但就像《三体》里罗辑的思路一样,我们是虫子,但虫子从未被真正战胜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DEI思想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欧美青年,当这些人在欧美各行各业逐渐掌握话语权,让多元化理念进入游戏圈时,对于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曼德拉的南非新政府强制推行的“公平就业法”和“黑人振兴经济法”摧毁了非洲唯一的发达国家,SweetBaby们也在靠着故步自封,毁掉欧美领先多年的游戏行业。
游戏市场不同于传统企业,自始至终对于出海/扩张没有硬性需求。国内的单机游戏领域本身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黑神话:悟空》才让许多国内资本意识到单机市场的潜力——从《黑神话:悟空》的媒体数据表明,中国至少有1000万以上的玩家存量,拥有亟待开发的蓝海。
从人才储备方面,自2016年以来蓬勃发展的手游经济,实际上为国内积攒了大量的游戏人才。从开发到美术,技术实力上已经和国外顶尖游戏厂商缩小了许多差距。
从受众认知层面,国内先天并不存在昂撒歧视与反歧视的对抗基因,因此多元化元素对于国内游戏领域来说从来都不是必须品。这反而让国内电子游戏在面向国际市场时,有了天然的盟友——大量的、不认可DEI元素的海外玩家。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游戏企业也在经受着DEI的文化洗礼。
越是高知的海归人才,越有可能在教育中被埋藏了如沈逸老师所说的“混沌的种子”。他们正在著书立说,他们正在逐步凭借着高知形象、优秀的简历、卓越的PPT技巧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
就像中国超模标志性的“超模脸”在刻板印象里彷徨多年,游戏行业这种对行业先驱者的下意识模仿,很容易也催生出畸形的审美。
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游戏创作者本身就是艺术家。在审丑教诲的野蛮生长下,很容易会在不自觉、不自知的情况下,催生出黑丝小男孩、伪娘、扶她等看上去“正常”,实际上只在国外常见的非本土文化衍生物。
政治正确,从来不是评判一个作品好坏的关键因素。作为游戏,好玩才是最重要的。盲目的艺术表达,对于审丑的过分包容,反而会影响制作游戏时的初心。
我很喜欢动保组织要求《战锤40K》游戏人物不再穿皮草时,《战锤40K》回应“这不是动物皮”的帅气回答。
我也很喜欢,2017年,制作《猎天使魔女》的白金工作室,当时所有的员工全是男人,却创造出了游戏史上最飒爽英姿的大女主贝优妮塔。
以审美为基础的多元,很难吗?
游我所爱,任我风云。游戏的世界本就该是一场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幻梦。
如果有人非想要在游戏中学到东西,不如去听2016年以后郭德纲的相声。
“游戏如果不好玩,那可就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