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
給剛熟悉操作和基本概念的萌新一個指路,方便參考探索獲得更多遊戲樂趣~
前言
本人是一個缺氧500小時左右的萌新。因為最近安利身邊好幾個小夥伴來玩了缺氧之後普遍反映有些難,所以想一起分享分享我在無數次重開之後(慘)的一些設計,歡迎討論
另,個人認為這遊戲好玩就好玩在可以設計各種奇妙自由的設計來克服問題和探索世界,所以我基本沒怎麼看過攻略。推薦大家也不一定要跟著我的攻略一步步走,玩的就是一個隨性發揮(隨時暴斃)。而且看著自己設計的超級複雜的各個系統之間穩定絲滑流轉真的成就感爆炸!
在開始之前,推薦安裝三個不影響難度的mod:十倍速(Speed Control Updated)、研究隊列(Research Queue)和並列名牌卡片(Better Info Cards)
最後,這個攻略暫時不會覆蓋dlc(還沒買)和火箭部分(因為我也還沒探索出又經濟又魯棒的設計方案, 也不想看攻略),也不會利用任何已知的不符合設計初衷的bug
如果想自己研究,推薦直接查百科全書:https://oxygennotincluded.fandom.com/zh/wiki/
第零步:初始化你的星球
首先,讓我們來選擇一個星球。在這篇攻略裡,我推薦選擇 冰冷星球+活躍性地質+金屬富足 以獲得最爽的遊戲體驗。其他特質都隨意。
作為每個星球開始的第一步,當然是選擇你的帕魯啦(霧)
個人偏好是 一個研究員(愛好:研究+穿服) + 一個機電工程師(愛好:供應+操作) + 一個挖掘/建造/畜牧/廚藝工人(隨意)
研究員在前期是非常重要的帕魯,ta的研究速度直接決定你的遊戲體驗快慢。加上穿服愛好則是方便ta在未來科技樹爬完之後能夠轉型火箭駕駛員(學習愛好方向的技能時每個技能額外獲得一個士氣)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88ca549154f763e18f24116191358812/thumb.png)
機電工程師則是你中期非常重要的夥伴,ta能夠建造自動化軌道、自動清掃器等。這些東西能夠讓你的星球即使大家啥都不幹,依然非常自適應的運行。而且這倆愛好同時出現的小人刷新概率挺低的(如果)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5049bb890546b381de154df09c6d5680/thumb.png)
剩下這個帕魯就比較隨意了,完美狀態是能挖掘+建築+畜牧+廚藝其中至少兩個,當然其他人能兼任更好
從對新手的難易程度來說,我其實推薦不要無腦爆人口(即有人就生)。人口的變多會增加很多額外的需求,導致管不過來。我的習慣是大約3週期的第一次先招一個人口(以保證上面的四個技能至少愛好三個),然後直到階段三完成再招第二個,然後等到食物充足了再開始按照食物能力招更多。複製人的技能也建議不要無腦加點,而是隻加需要的點(比方說研究員前期就加一個高級研究就可)
階段一 先活下來(週期1-5)
對一個帕魯來說,ta整體上有這麼幾種基本需求:
1. 睡
2. 吃
3. 拉
4. 喘
所以讓我們先造幾個臨時的吧
• 臥室(睡):選擇一個寬度6 高度4(6*4)的空間,在裡面放一張小床即可滿足一個帕魯的需求。這裡設計這麼大的原因是大小24是未來進階豪華臥室的最小大小,以後就不用再改啦。造三個臥室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5c16fe265ae178c583146bc901c11f57/thumb.png)
• 土廁(拉):兩個土廁,兩個洗手盆就可以滿足最多4個帕魯每天需求了,更多的沒必要因為很快就換啦。然後找一個水面造個抽水泵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d311d413ac0487ce7300bffdf1d81b9/thumb.png)
• 研究室(吃和喘):建議直接把研究臺造在基地左側,因為可以白嫖基地一直髮出免費的光。建議把基地左側4格右側3格留出來,未來做成研究室。在研究室外面找個地兒臨時造個人力發電機 一個小電池,用電線連起來就可以用了!推薦第一個先研究食物(左上第一個),如果提示沒原料就去挖一些泥土。等這個研究做完,就可以在儘可能貼近中心的區域(相對暖和)找個地兒建種植盆種米蝨。每個普通複製人每週期消耗1500卡熱量,每株米蝨每週期平均長出300卡熱量,所以讓我們先種上15盆吧(給3個人),種子不夠也不用特地挖,漸漸的都會有的。隨便找個地造個堆肥堆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36c88ea02c2671fc94104d9ac08f11b/thumb.png)
• 記得在研究臺旁邊造個藻類發電機通上電,喘的問題暫時也就解決了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5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916ddd16cbdb3fd58d13029df236ef6/thumb.png)
• 在階段4.5之前,好吃哈奇見一個殺一個(狗頭),茫茫多
階段二 解決電力問題(週期5-15左右)
不同地圖的優先級不一樣,個人認為冰冷星球可以先開始研究電力以節約一個人發電的時間
先研究高級研究,蠻力精煉,擴音器和高級電力調節
然後讓我們來建個房間作為發電廠,建議把大小儘可能留滿(發電廠最大大小24*4),同時下方一層不要安排別的東西(未來接汙水)
整完大概長這樣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6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433bcfef7b7ae2ca3da3471e0848e767/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7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651a29ba6d56d3e3e633ea82de1cea4d/thumb.png)
缺氧的電力系統的邏輯是:不同粗細的電線耗材價格不同,承受功率也不同。所以需要粗電線連發電廠,變壓器連細電線連用電器。基本上粗電線都不會過載。信號線的作用是在電充滿的時候禁用發電機,保證不浪費電力(以及之後各種發電機多了之後可以通過多個電池分階段調整出力)。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8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522736ee8b415a0517509858aa054cf9/thumb.png)
有空順便造個簡易豪華餐廳: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9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53e403d6a4d3bd6cfffe864032f36941/thumb.png)
階段三 解決自動廁所問題(冰冷星球最煩挑戰)(週期15-50左右)
在階段二的電力研究完畢後,就可以開始階段三需要的科技研究了。這邊科技需要特別多,所以建議儘早開始。建議順序是:先衛生設備,再溫度調節,再液體微調,再暖通空調,再熔鍊,再s農業,再除汙,再精餾,再氣壓管理。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在研究員研究的同時,另幾個帕魯能有活幹(把上個研究的內容建出來)
這裡造廁所的目的是避免土廁不斷需要清理和洗手檯不斷需要運水產汙水的需求,還能產出一個帕魯的食物(聽著怪怪的)
之所以稱為挑戰,是因為冰冷星球的氣溫有時候低於零度,管子裡的水會結冰然後管子就壞了。所以需要創造一個能夠保溫的環境。從個人經驗來看,最方便(功率大)的保溫設施是液體加熱器(氣體那個真的8行)。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8e9e6a16f8a1c9e78b811fcb26059c67/thumb.png)
所以一般我的設計是這樣:4廁所4大洗手檯一間(16*4),過濾器閥門+5個葉培磚一間,上頭掛個燈。有條件的話再留一個位置把堆肥堆放旁邊,再留8*4空間用於未來有空時候造淋浴設施。這麼一套足夠至少15個複製人使用啦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305fa1de8ad57d3fd782a2512c980afd/thumb.png)
大洗手檯是沒有額外排放的設施,也就是說用了多少克清水就產生多少克汙水。廁所是有額外排放的設施,每個複製人每個週期(如果沒有特殊特質)上一次廁所,會比用掉的清水額外多產生6.7kg汙水。所以,如果單純把廁所和大洗手檯和過濾器連在一起,封閉系統內的水會越來越多直到崩掉。所以考慮用一個流量閥+幾顆可以喝水的植物處理掉多餘的水。這邊個人推薦就用毛刺花就ok。每顆毛刺花可以正好喝掉3個複製人額外產生的水,轉換到閥門流量上是每個複製人11.2g每秒(其實蘆葦喝水更多,但前期蘆葦種子不一定能挖到,也沒太大必要)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87c94d2759d13c49c1ad32201e10dac5/thumb.png)
在造完之後就可以把原始土廁土洗手檯拆了,產生的汙水直接吸進汙水管完事。
階段四 趕緊喘幾口(週期50-75左右)
在搞階段三的過程中,就可以開始考慮把水池建在哪兒了。因為整體氣溫在不干預的情況下會自然降低到冰點以下,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給水保溫。而且有越大量的水,越能養更多的魚。水的保溫用的是一樣的邏輯: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3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2d8b07866601e3a73def8f02f3f17b5c/thumb.png)
注:中期發現蒸汽泉/冷水泉之後可以把泉水的水倒到池子裡,但這樣會使池子裡的溫度大幅提升(比方說60度),所以儘量不要把池子放的離其他怕熱的建築太近,也別給池子造隔熱磚
整完水池之後,就可以建個儲存箱把所有的冰和雪放進水池裡了。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722efe8d39cffaa26e99859da7a6affc/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5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f1b868d331c75eeaae00928e72fa6bbf/thumb.png)
與此同時,可以開始建造電解氧的系統:(這麼一套夠大概12個複製人喘的)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6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dabcd409a178723d8409b89f463a35af/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7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4c15bc9a3434e6693151bffa81f76e3f/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8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0439ba72f6021382fbaece1f7adde231/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19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31154cefe7dc4abbd119114ba834aeb0/thumb.png)
氫氣轉入氫氣發電機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e6cb57593b9979c40a9b7d8b491570b5/thumb.png)
除了氧氣從哪來,還有一個問題是二氧化碳到哪兒去。一般我都會在建造碳素脫離器之前先存上一箱二氧化碳以備之後的使用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0d537adb7d19e59244e7cbe92c020260/thumb.png)
注:水池弄完之後,每次從基地刷新的材料裡如果出現了帕庫魚,記得選一次。用魚類捕捉器抓起來放進水池裡,之後有大用(不是吃),一次就夠。魚也不用去喂(千萬別喂藻類),野生的扔那自己會長。
注:平時挖掘可以用這個東西,簡單省力,用完就拆(小心挖穿不要的東西hh)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7c183ae0f7afe6f7d051e537e13a7d88/thumb.png)
階段4.5 養小動物
這邊推薦先養好吃哈奇(大約12只/3間就差不多夠了,沒算過),它能把砂岩和沉積岩轉換成煤炭,煤炭跟著發電。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3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5072a4334bdd51ebe1543d51ef41d61f/thumb.png)
吃沉積岩比較多的哈奇容易生草質哈奇蛋(一種變種),可以養一隻解決汙染土(就不用堆肥了)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a0cbc69f9e15627b012ef8edfd4f878d/thumb.png)
階段五 整點好吃的(週期75-150左右)
一般搞完階段四的時候,差不多中心區域的氣溫也降到快要低於米蝨的生存溫度了,所以要開始研究怎麼整更好炫的食物啦
冰冷星球有兩種我覺得比較方便的食物:蘑菇和水草。這兩種食物需要的材料是比較容易獲得(而且沒啥大用的)
一般我不願意建溫室,因為既需要人力又容易揮發不想要的氣體出來,直接建全自動全封閉的種植間最好
蘑菇間長這樣: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5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d567a095add5587ac9b17f15a3ac667/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6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cf5feccdf4fd09bc40589fbbf76590b/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7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91fd6f176d3d0eaf76ad567960d9e972/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8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17172fad7a364b92885107b0361fff1/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29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a537dbc577e676ea6da637cf043a7854/thumb.png)
需要的材料是菌泥。地圖上實在是太多了,不夠就去挖點,因為自動運輸機默認設置的優先度最高且冰冷地圖沒有粘液肺病毒,所以放心搞就是
蘑菇沒有特別的氣體要求,造完磚之後先用一個臨時的空瓶器倒一格水在中間(用來液封可揮發物),然後封門,抽成真空,再倒入二氧化碳。
水草間長這樣: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abaf83cc2907a2df9f5ffd0405eb656/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d0706ddc30fdb3973fcc57d904af0a9/thumb.png)
需要的材料是鹽水和漂白石。鹽水地圖上有超級多,實在用光了也必然會刷一個鹽水泉,用就完事了。只要注意“鹽水”和“濃鹽水”是兩種液體,而且不能通過兌水稀釋(好奇怪哈哈哈)。漂白石可以在種植間旁邊造個封閉式的製造間(科技:催化劑),配方是鹽和金。鹽滿地圖都是,金是從金汞齊精煉而來的(運氣好能直接碰上融熔金噴泉,讓它自己噴就完事了)。一般這種時間也可以提前造個金屬精煉器,放得離你的主體建築們都遠一點就ok(或者用時間信號器控制工作時長,見下面塑料章節)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d1c7689135587b18890e71e68c174cf8/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3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0208dc94afbe20a5ea30d19e6ec80a94/thumb.png)
蘑菇和水草有一個就夠大概六個人吃了,兩個都有(各造上面8+8的一間)就夠十幾個人吃的。而且這倆是可以燒在一起的,蘑菇-》煎蘑菇,然後加上水草做成蘑菇卷(需要天然氣,士氣+4)。為了節省人力,食材直接投到廚房,然後用運輸機自動放進爐子等人來烹飪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14f5b48f134de1d8b29ac81ea2da06ba/thumb.png)
除了種吃的,還可以用上面水池同樣的設計搞個封閉式的汙水池(收納汙水冰),然後順手種幾顆蘆葦。蘆葦可以用來做保暖服,也是未來太空服的材料。可以讓它自己慢慢攢著,也可以等攢了100來個蘆葦之後關掉系統來省電。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5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7f773ef9bf6dc265d8fd23ca3621ae6c/thumb.png)
階段六 找找間歇泉
到這兒為止,其實你的基地就基本上作為一個封閉系統大致上自給自足了。除了養植物需要偶爾挖一些材料放進去以外,一直持續在消耗的資源是這麼兩個:
1. 水(製氧)
2. 砂岩(做煤炭發電)
所以讓我們來找找有沒有什麼替代方案。
間歇泉是遊戲裡非常重要的資源,它會隨機種類刷在地圖上某些隨機位置,並隨機初始化它的噴發週期和速度。間歇泉會在若干週期噴發後進入若干週期的休眠狀態,在這期間有“實地調查”技能的帕魯就可以上去研究它,研究完成就能看到它的各種具體參數。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間歇泉,它的下面一定是四格中子質組成的,所以可以直接通過溫度頁面看到一個橫向的四格就說明這兒有個泉了!所有泉的中子質地基從左到右數第二格然後往上數兩格的這個位置是這個泉的判定點,如果不想要某個泉噴發或者暫時不確定是不是自己要的類型的泉,就先把這個格子留著別挖,別的格子都挖開也沒事的!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6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abc3e528fecbb47dd15d6aa4142fafd0/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7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edd465231c6b80a41482cf0f86087210/thumb.png)
一般來說,我們儘量先找到這麼三種間歇泉:
1. 清水泉 或者 低溫蒸汽泉
2. 天然氣泉
3. 金屬泉(金、鐵什麼的都可)
顧名思義,1 和2 就是解決水源和電力的途徑。由於普通金屬(如銅礦)製作的氣泵和水泵的過熱溫度一般是75度,而這倆泉的產品溫度是95度和150度(實際上會很快冷卻),所以以防壞掉不斷去修,建造的時候建議使用金汞齊,然後和泉不要貼太近(過熱溫度加50度)。
天然氣發電機的設計之前發電廠裡預留過了,長這樣就行。由於噴發速度比使用速度快很多,在進入天然氣發電機前建議造5個左右的儲氣庫以免浪費~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8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6c10719912a02c8ef4163af3c3776b8f/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39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2ce34dd572a8ec66c5c99ba3180c16b6/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e36d61e654043ddb8181afd07b763041/thumb.png)
一般一個天然氣泉夠至少一個發電機用的(畢竟整體上我們用電不多),這樣大多數情況下額外的煤炭需求就很低了
金屬泉扔著就完事了,需要用就去拿。燙傷就造個醫療床躺躺(主打一個隨意)
階段七 星辰大海 享受生活
等間歇泉也找到了之後,我們差不多就步入資本主義了(大霧)。需要維生的事情就還剩:燒菜吃、少數沒有自動搬運的材料搬一搬、挖一點植物需要的養料送進養殖間。在這個時間點,其實你大概掛個50-100週期的機問題其實也不大(除非溫度控制沒弄好)。所以下一步當然是星辰大海啦!
目前版本里相對後期的玩法(星辰大海)大概有這麼幾種:
1. 造豐碑
2. 和一些獨特故事特性互動
3. 造火箭
這篇攻略暫時先說說1,剩下的2和3之後有人想看的話再寫。
造豐碑需要準備三種我們之前沒接觸過的材料:
1. 塑料
2. 鋼
3. 玻璃
4. 陶瓷
先說塑料,塑料的來源是塑料壓制器(需要石油),石油的來源是石油精煉器(需要原油),原油的來源是直接抽和油井(也可以養小動物生產,效率很低)。
在絕大多數地圖裡,原油的位置是整張地圖最下面倒數第二層的地貌(最下一層是岩漿),且溫度很高(50度左右),所以進去之前需要造太空服。但是,因為我們是友好的冰冷星球,這一層的溫度會是-50度。穿著保暖服的小人進去不會很快凍著,但是二氧化碳會液化,而且大量原油會結成原油冰。如果找得到油泉的話,其實個人推薦是直接放個油井在上頭慢慢抽。油井因為需要定期放氣(釋放天然氣),所以可以設計成這樣的負壓室(氣泵不關,直到抽成真空)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b9325eaef249630f1c81568797e70e2/thumb.png)
暫時沒有油泉的話就和上面一樣造個保溫油池。
然後原油精煉成石油的過程同樣釋放天然氣,同樣整個負壓室: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a4a288309cdf7c53b284169ba840e23d/thumb.png)
塑料壓制器是很特別的,它工作時會釋放非常大量的熱量,所以在非冰冷星球的環境中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相對來說,冰冷星球上的設計只需要放遠一點,然後加一個時間控制器,就能比較好的解決問題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3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6304a33e4a186f52a2dbd83b8f94c41/thumb.png)
搞出來的塑料一樣運回去,可以先用來造舒適的床(滿足豪華臥室需求)和塑料梯子,也可以造需要的高壓排氣口。隨著逐漸積攢,還可以造傳送通道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a47625a9b2ca5158db254d5495d7ed03/thumb.png)
注:原油生態裡可能會有孢子花,裡面會有孢子病毒。暫時用不到這些,所以記得小心別挖開他們。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5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4adc13345a362028dd2d04abf74db76/thumb.png)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6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b2efae8827a76454eb474254e477fc98/thumb.png)
注:原油生態裡可以挖到鉛,是一種過熱溫度較低的天然精煉金屬,很好用
鋼是和別的精煉金屬一樣在金屬精煉器裡的產物,它的配方是:鐵+精煉碳+石灰。
鐵是鐵礦的精煉產物,所以平時用精煉金屬的順序最好是 銅->鋁->金汞齊->鐵
石灰是目前最難量產的產物,它只能從礦石粉碎器(一直錘的那個,之前開始造發電廠時候用過)產生,原料是蛋殼或者化石。化石產量非常低,所以蛋殼是主流來源。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儘早養魚的原因(魚蛋孵化出來之後能產生比較多的石灰)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7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36ea16a2b4660e084e7630a9d5a88f0d/thumb.png)
精煉碳的來源是窯爐(陶瓷也是),非常簡單,可以扔一堆原料在裡頭讓它慢慢燒(反正低溫)
然後就可以逐漸得到鋼了!鋼是一種非常萬能的材料,可以考慮替換一些容易過熱地方的建築,同時鋼也是製造火箭的主原料
玻璃對於低溫環境來說也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問題。玻璃的來源是玻璃熔爐,它會輸出液態的高溫玻璃,大概一千多度。所以我一般習慣在原油環境裡找個二氧化碳或者原油池子,然後把液態玻璃直接滴進去等他自己降溫。
![【缺氧】個人經驗分享-從海洋中的第一個生命,到星辰大海-第48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3/25/2abd070e88976ad7935347e0b7f172ee/thumb.png)
ok,那到這裡為止,除了太空生態相關的動植物和材料,我們已經基本能夠量產和管理所有的固液氣三態材料了。其實這邊還有蠻多沒有提到的,比方說怎麼優雅抽掉自然環境裡天然的氣體(如鹽水環境裡的氫氣),怎麼儘可能留白地安排氣體液體管子的位置等等。但這些我感覺都是屬於玩著玩著每個玩家都會有自己習慣的設計和審美(比方說我就特別喜歡偷懶直接一根超長的天梯從上到下),就不多贅述了
希望大家都能在這個遊戲裡獲得探索和設計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