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游戏界的知名媒体,IGN会给大量的游戏、电影和电视剧打分,但是IGN每篇评测基本上均由一位编辑完成,分数也极大程度上依赖这位编辑的个人喜好,因此许多游戏的评测分数显得并不客观,许多玩家希望IGN多找几个人综合评测取平均分,然而IGN近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解释,均导向了流量问题,作为一家商业媒体,多篇评测虽然口碑更好,但会给IGN网站分流,最后实际的流量数据太差!
IGN评测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多个人评测,岂不是更公平更客观?这是IGN评测以及类似网站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为什么不让两个或者更多的编辑,对每一款游戏、电影、电视节目和科技产品进行打分,然后将他们的分数平均?
从表面上看,这种建议听起来很不错,因为确实降低了那些离谱分数出现的频率和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被分配去评测的那个人,肯定都会比其他人表现出更喜欢或讨厌的迹象。
IGN完全可以理解,玩家希望看到个人喜欢的游戏分数更高,而将讨厌的游戏分数调低的想法。但在实践中,这根本不实用也不实际,随着游戏规模的扩大,这种“劳动密集型”血汗工厂评测的问题模式,已经从另一个角度被互联网公司完美解决了。
回到最初的游戏杂志的鼎盛时期,Fami通和EGM等游戏出版杂志,会让多人玩同一款游戏,并发表评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玩家在购买杂志时,往往希望看到更多人的观点,而且玩家不必为了一个新游戏的评测文章,去购买第二本杂志。
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游戏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可以让几位编辑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款游戏。随着时代进展,今天我们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游戏问世,这意味需要更多的编辑,而且如果你想要各种观点,你只需要谷歌或在油管上搜索即可。
只需按一下按钮,您就会看到大量的评测,访问Metacritic或OpenCritic这样的网站,您还可以看到众多汇总后的分数,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与当年游戏杂志时代的区别——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出于这个原因,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对一款游戏进行多次评测,对于IGN这样的游戏媒体来说,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由于互联网(尤其是谷歌)的运作方式,对同一事物发表两条评测,实际上不会产生双倍的流量。
也就是说,如果将两条评测都放在一个页面上,则需要双倍的访问者,才能产生双倍的投资收益。如果将每条评测都放在IGN页面上,这样玩家就必须单独访问它们,这样不仅不会给IGN带来更多的流量,甚至可能会损害IGN在搜索结果中的位置!
因为谷歌总会试图找出,哪条评测是最好的,如果IGN推出两篇评测,则可能会降低流量。因此,在追求降低预算和提高效率的情况下,对同一款产品进行多次评测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IGN也并不只是考虑到钱的问题,所有这些决定,都是IGN在深入研究,并尝试定期进行多次评测,发现可能引起的问题所做出的。例如,提前评测的机会并不多,像《艾尔登法环》的提前测试,或者是《阿凡达:水之道》的超前点映票,爆款产品通常很难让多个编辑同时评测。
游戏更是如此,玩游戏的时间通常比看电影要长得多,所以尽早体验非常重要。而且评测的时效性很强,需要赶上新游戏的热度,这也是IGN为何需要这么多人力的原因。而在评测解禁日期之前,请多位编辑完成评测也是很困难的。
首先,需要他们同时写完评测,然后一起发布,但是实际情况这很不现实,总有人会拖稿。然而,即使等他们写完后,再一个个发布,如何评估这些评测的权重也很纠结,这同样会引发流量降低的危机。并且,如果出现分数分歧,玩家则会指责IGN偏袒某一方,或者故意隐瞒游戏的缺点或优点。
也有玩家说,IGN只对大型游戏进行多次评测就行了。但这涉及到多家游戏厂商的公平问题,如果多次评测,肯定会让这些热门游戏,获得比其他小众冷门游戏极高或者极低的分数,这对那些小厂并不公平。进一步讲,IGN目前人力也依然处于短缺阶段。
即便如此,IGN过去也尝试过让多名评测员参与其中,最著名的是2019 年的《星球大战绝地:陨落的武士团》。多亏了 EA 提供的多份游戏测试码,八名IGN员工才能够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得分,并且在短短五天后就发布这份集体评测。
虽然评论中对这篇文章的反应非常积极,但由此产生的流量并不是很好,相比于五天前的单人评测,集体评测的流量只有当时的15%。对于正常的评测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可观的流量,但当你考虑到需要八名 IGN 工作人员,每人投入大约 20 小时(总共 160 小时)时,这样的流量还是非常低的。
最后,从个人角度讲,平均分并不合理,尽管显示的是数字,但它们并不被严谨地视为数学。例如,尝试用加减法计算分数显然是荒谬的,一款满分游戏的前半部分,绝对不是平庸的5分,尽管平均分比这种简单加减法要好一点,因为它产生的结果看起来并不疯狂——平均一个6和一个8,得到的是7分。
这是一个完美的折衷。然而,这忽略了一个事实,评测上的分数并不是我们传统上认为的真正数字:由于各人的不同,这些分数实际上是一个单词,一堆分数象征着一个有序的单词序列,平均这些单词几乎没有多大意义。
一个人认为这个游戏“6分还可以”,另一个人认为它“10分很棒”,但没有人将其描述为“8分好”——然而这最终会成为最终得分。如果您认可平均分的话,那Metacritic就是最好的,但如果这么做,IGN也只不过是小号的Metacritic。简而言之,评测分数和汇总平均是两种东西,一个是个人的意见,另一个更像是对许多人的民yi调查。
更重要的是,如果个人没有独特的意见,那么民yi调查根本就没有结果,当然也没有价值和意义,自然也就没有读者愿意看评测,导致流量降低,这也是为何IGN一直坚持做个人评测。IGN始终坚持欢迎不同的声音,从来不会掩盖任何分歧,玩家可以关注IGN每周的众多直播互动,并且在社媒上关注任何IGN人员,在每年的年度评选中,IGN还是会组织委员会来评选出年度榜单,这代表的是IGN多数人的意见,而非个人评测。
往期文章:
IGN评测:PS5上最好的25款游戏!
IGN评测:为什么IGN总爱给游戏评到8分高分?
RTX 4070显卡 IGN8分:体积小巧,年轻人第一款40系显卡!
《战神:诸神黄昏》IGN满分:完美的艺术品,将系列带向新高度!
《生化危机4:重制版》IGN满分:史上最佳生化系列游戏!
《异度之刃3》IGN8分:150小时都玩不腻的JRPG!
《迷失Stray》IGN8分:喵星人的奇妙冒险!
《原子之心》IGN 8分:苏式美学,致敬《生化奇兵》!
《怪猎崛起曙光》IGN7分:有意思缺乏创新,不如冰原
《沙丘:香料战争》IGN8分:RTS光荣重返厄拉科斯!
《乐高星球大战》IGN8分评测:天行者传奇!
《霍格沃茨之遗》IGN 9分:满足你对魔法世界的所有幻想!
《卧龙:苍天陨落》IGN 8分:动作游戏中最棒的魂类游戏!
《死亡空间》IGN 9分:重制版口碑封神,最佳科幻恐怖游戏!
《狂野之心》IGN 8分:媲美《怪猎》的大作!
《数码宝贝:绝境求生》IGN6分:战棋系统不如火焰纹章!
《如龙:维新极》IGN 7分:动作与历史结合,令人愉悦的游戏!
《哥谭骑士》IGN5分:欢迎来到哥谭市,战斗有待改善!
《斯普拉遁3》IGN8分:充满新鲜感的战役模式!
《宝可梦朱/紫》IGN6分:优秀的开放世界,画面效果不佳!
《猎天使魔女3》IGN9分:Switch上最顶级的动作游戏!
《最终幻想7 核心危机重聚》IGN 8分:重制游戏的榜样!
《八方旅人2》IGN 7分:过于保守,但依然值得体验!
《蔑视》IGN7分:精湛硬核艺术品,战斗略显不足!
《死亡岛2》IGN 7分:不如消逝的光芒2,且缺乏创新性!
《瘟疫传说安魂曲》IGN8分:老鼠多得让人兴奋!
《木卫四协议》IGN7分:死亡空间的精神继承者,但创新不足!
《森林之子》IGN 8分:吸取前作优点,最强生存类游戏!
《Forspoken》IGN 6分:跑酷很帅,但地图“问号”太多!
《冲就完事模拟器》IGN7分:简单愉悦的解压之作!
《High on Life》IGN 8分:无厘头的荒诞射击游戏!
《Hi-Fi Rush》IGN满分:让人从头爽到尾的黑马神作!
《守望先锋: 归来》IGN8分:5V5模式,但未达前作巅峰!
《F1 22》IGN8分评测:非常出色,改动不如前作激进!
《F1车队经理》IGN8分:选择法拉利,当场拿下比诺托!
《FIFA 23》IGN7分:系列绝唱,EA最后一款FIFA游戏!
《幽灵线东京》IGN7分:涩谷都市传说,游戏性有待提高
《小缇娜奇幻之地》IGN8分:与无主之地3变化很小!
《艾尔登法环》IGN满分:难度让人惊讶,87小时才通关!
《赛博朋克2077》IGN9分:美丽的城市,丰富可选的互动世界!
《漫威蜘蛛侠》GS9分:优秀的重制游戏,搭配PS5手柄体验最佳!
《最后生还者重制版》GS8分:关卡有些过时,但故事依然让人难忘!
《PS VR2》IGN 9分:索尼技术巨大飞跃,沉浸式体验!
《最终幻想16》IGN 前瞻评测 :鬼泣5的打击感,战斗体验拉满!
#gd的ai&游戏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