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寧遇豺狼,不碰山魈”,那麼山魈是什麼呢?為什麼讓人這麼恐懼呢?魈在中國古代當中的意義,並不是特別的美好,甚至一度多指鬼怪。而山魈是猴的一個分支,此種猴類並不是好惹的。

再有《商 河縣誌》記載的山魈與年獸混為一談:“正月元旦,五更燃爆竹,以驅山魈”。
所以遊戲中的魈總是與人類保持一定距離
————————分割線————————
外形上魈的服飾以貼身短打為主,以雲紋點綴,脖頸處帶有降魔杵。
降魔杵是佛教的一種法器,能降服魔怨。

————————分割線————————
魈的稱號為護法夜叉,源自於佛教,又名藥叉,意思是:“捷疾鬼丶輕捷丶勇健”,是佛教的護法神之一。佛教傳說中有“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的故事,慈力王是佛陀的前身,這就是佛陀度化五夜叉的由來。正巧遊戲中也有五位夜叉,也都身負業障,在遊戲《護法仙眾夜叉錄》中記載了五位夜叉的稱謂,從命座稱呼金翅鵬王座來看,其中金鵬指的就是魈了。

————————分割線————————
提到元素爆發,就不得不提魈身上另一種元素,沒錯,那就是儺文化

元素爆發的名字叫---靖妖儺舞,靖作動詞,表平定,使安定。而儺舞,既儺戲。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儺舞的起源極其久遠,早在原始狩獵時期就有了,在周代時期被列入國家禮制。


一命:壞劫·毀壞三界,佛教中的三界便是眾生所居的色界丶欲界丶無色界。
二命:空劫·虛空華開敷變,虛空華是佛教術語“見空中如花者浮動”形容事物無實體,開敷指花朵開放,這一句則是描述了世界毀滅了之後的空無階段,事物於虛無中萌發,孕育新的形體。
五命:成劫·無明增長,成劫則是世界成立階段,無明,在佛學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
“如是無明,隱覆真實,
顯現虛妄,以為形相。” 是十二因緣的起首,一起煩惱都與之有關。空劫安排在成劫之後有輪迴的意思在裡面。值得注意的是,魈的命座和天賦裡面都沒有關於住劫,即:“世間眾生平穩存續的時期”考慮到魈守護璃月的職責再結合原神的世界觀很可能暗示著提瓦特正處於住劫期間(畫重點)。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接下來提瓦特要經歷的就是壞劫,坎瑞亞的覆滅可能只是一個開端(畫重點),這些都不是此帖要探討的話題了。
三命:降魔·岔怒顯相,岔怒相是密宗佛像的一種,多作嗔目,舉腕之形。呈現岔怒猛狀,據說每一尊佛都有自己的岔怒相,也叫“明王”或者“岔怒尊”一般在面對魔障時顯現岔怒相,斬殺妖魔,破除愚闇。
四命:神通·諸苦滅盡,這裡的苦指的是佛教八苦,即:生,老,病,死,愛,怨,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魈作為仙人,理應早已看破生死,苦盡憂患,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懂得都懂了。
————————分割線————————
魈這個角色極其複雜,身上處處體現著矛盾,作為經歷過魔神戰爭的仙人,確實清冷的沉默寡言的少年形象,冷酷寡言的外表下卻隱藏著豐富的感情,只是不善於表達罷了!魈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往,曾被魔神拘役,身不由己,造下諸多的殺業。


事實上,向這樣深處暗處守護世界的形象,在各類影視或者文學作品中都經常體現,誰又能抗拒這種行於黑暗,侍奉光明的浪漫呢?魈的內核並不單純的“美強慘”真正讓他打動人心的是明知會沾染業障,卻依舊斬殺妖孽的堅毅,是千百年來對璃月港的責任和堅持,是夜間遙望萬家燈火眼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渴望與迷惘。

在我看來,魈這個角色是千千萬萬個無名英雄的縮影,面對險境與災難他們逆行而上,面對危險和困難他們義無反顧“,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他們的名字可能不會被世人銘記,他們的實際可能只是歷史上的寥寥幾筆,可是他們的背影會刻進每一位的腦海中,這一種精神和情懷將會影響每一位活在當下的人們,薪火相傳,永恆不滅,對於這些英雄們,努力且認真的活著是平方凡的我們能給到的唯一的報答。而對魈而言,這滿天的霄燈和璃月安詳的燈火可能才是最好的祝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