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3 09:48:32 作者:帝王朝天笑 Language

文章來自官方公眾號《逐鹿遊戲志》/嚴禁轉載
原創作者:天下英雄誰敵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為了一統天下,經常爆發大規模戰爭。


最著名的當屬蜀漢的諸葛亮曾五次北伐曹魏(《三國演義》的六出祁山),姜維更是十一次北伐曹魏(《三國演義》裡的九伐中原)。

諸葛亮、姜維北伐曹魏在《三國演義》裡被描寫的精彩紛呈,是書中的精華部分之一,也是眾多歷史軍事愛好者討論的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

因為蜀漢多次攻打曹魏,所以給人一種印象:蜀漢雖然國勢弱小但一直處於攻勢,曹魏只是疲於防守,消極抵抗,遇到蜀軍進攻都是被動挨打,或堅守不出,坐等蜀軍糧盡退兵,不戰而勝,最多打一個防守反擊。直到鍾會、鄧艾才南下攻打蜀漢,一舉將其滅亡。

其實不然,在魏蜀戰爭中因為蜀漢多次攻打曹魏,曹魏也發起報復性進攻,曾三次反擊,而並非一味的消極防禦。

曹魏第一次南征蜀漢:子午之役

公元230年,諸葛亮已經連續三次北伐,曹魏的雍州、涼州兩地備受襲擾。

大將軍曹真上疏建議南征蜀漢,以報復諸葛亮寇邊,但司空陳群認為漢中地勢險要,運糧不便,當年曹操攻打張魯就遇到了糧食問題,所以表示反對。

但在曹真的堅持下,魏明帝曹叡同意了曹真的南征建議。

曹真率魏軍主力從子午道進軍漢中,張郃由斜谷輔攻;大將軍司馬懿率軍由西城從漢水而上,計劃與曹真軍會師;雍州刺史郭淮、後將軍費曜等從隴右武威進兵,目標同樣是漢中。

數萬魏軍聲勢浩大,三路大軍分進合擊漢中,令蜀漢極為緊張。諸葛亮得知魏軍進攻的消息後,立即加強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並派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增援。
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 第1張曹真 / 圖片來源 電視劇《新三國演義》2010版截圖

但這次真是天助蜀漢。

此時正是漢中的雨季,連綿大雨下了一個月,棧道被雨水沖刷朽壞,軍糧受潮發黴不能食用,曹真率領魏軍主力在子午谷的泥地裡艱難跋涉行,行軍一個月才走了原定計劃一半的路程。朝中大臣華歆、楊阜、王肅等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曹真只能奉詔返回。

不過魏蜀也發生了小規模戰鬥。魏軍將領夏侯霸率領少數前鋒前進至漢中興勢一帶,蜀漢派兵圍攻,夏侯霸利用鹿角(拒馬)抵擋蜀軍進攻,直到援軍抵達,才獲救撤退。
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 第2張曹真南征蜀漢 / 圖片來源 《三國演義·地圖珍藏版》

《三國志》:(曹)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當發西討,帝親臨送。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志•後主傳》: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漢中。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引魏略曰:子午之役,霸召為前鋒,進至興勢圍,安營在曲谷中。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戰鹿角間,賴救至,然後解。

如果不是天降大雨讓曹真的主力遲遲無法到達漢中,否則魏蜀真的會在漢中爆發激戰。魏軍有兵力優勢,諸葛亮的蜀軍戰鬥力強悍,漢中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曹魏第二次南征蜀漢:興勢之戰

蜀漢大司馬蔣琬於243年將蜀軍主力從漢中撤到涪縣,讓曹魏覺得再次南征蜀漢的時機到了。

當時曹真之子曹爽和司馬懿二人為了爭奪大權明爭暗鬥。為了建立軍功,樹立威望,曹爽決定南征蜀漢。

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 第3張曹真 / 圖片來源 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到達長安,他不顧司馬懿的反對,執意進軍。

曹爽任命夏侯玄為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州、涼州諸軍事,任雍州刺史郭淮為前鋒,十萬魏軍經儻駱道進軍漢中,目標陽平關。

當時漢中的蜀軍不足三萬,聽到魏軍大舉進攻的消息,漢中諸將驚慌失措,大多數人建議撤掉各險要隘口防禦工事中的兵力,集中兵力全力防禦漢城和樂城。但蜀將王平反對這種放棄險要之地而固守待援,任憑敵軍長驅直入漢中盆地的消極防禦戰略,而是採取一種積極的防禦戰略:“扼守險要,主動出擊,等待援軍,伺機反攻”。

王平命護軍將軍劉敏、行參軍武略中郎將杜祺在漢中盆地東部的興勢山中安營,遍插旗幟達百餘里,製造守軍眾多的假象以迷惑魏軍。同時他親自率軍在興勢山東的黃金谷分兵防守,以防魏軍分兵繞路襲擊。

蜀軍在興勢山奮戰,魏軍無法前進。時間一長,補給斷絕,糧草耗盡,馱運糧草的牲畜大量死亡,魏軍陷入了缺糧的危機之中,曹爽不得不撤軍。

而此時蜀漢大將軍費禕率領援軍從成都星夜兼程趕赴漢中,大司馬蔣琬也率領涪城蜀軍增援,蜀軍趕到漢中後分兵佔據險要之處襲擊魏軍。

費禕派兵據守魏軍後撤的必經之路,攻擊魏軍的側翼和後軍,曹爽經過苦戰才得以撤離,死傷極其慘重。

興勢之戰魏軍巨大傷亡,蜀漢政權國祚延長了20年。

此後曹魏對南征蜀漢非常恐懼,多年不敢主動進攻蜀漢,以至於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決議伐蜀之時,群臣竟然只有鍾會一人贊成,連常年跟姜維交戰的鄧艾都反對。

戰後曹爽威望大跌,為後來高平陵之變失敗埋下了伏筆。

曹真、曹爽父子南征蜀漢全都失敗,但曹魏國力雄厚,這些損失都是可以承受的。一旦時機成熟,必定會再次南征蜀漢。

《三國志·王平傳》:七年春,魏大將軍曹爽率步騎十餘萬向漢川,前鋒已在駱谷。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諸將大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平曰:“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惟護軍劉敏與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諸軍及大將軍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退還,如平本策。

《資治通鑑 卷七十四 魏紀六》:費禕進據三嶺以截爽,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失亡甚眾,關中為之虛耗。

曹魏第三次南征蜀漢:魏滅蜀漢

蜀漢將領姜維北伐雖然多次擊敗魏軍,給予魏國一定的打擊,但戰線始終僵持在雍州和涼州一線,自身損耗也十分嚴重。常年的戰爭激化了蜀漢內部的矛盾,許多益州士族如譙周等人反對姜維北伐。

後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朝政日非。姜維為了避禍,領兵到沓中屯田。

曹魏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昭得知蜀漢內部不和,於263年下令鍾會、鄧艾等率領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征蜀漢。鍾會、鄧艾等一面阻攔姜維回援,一面進軍漢中。

因為姜維放棄了魏延的漢中防禦戰略“重門之計”,採取 “斂兵聚谷”的戰略,結果導致魏軍南征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佔領了除漢、樂、黃金三城之外的漢中盆地。

鍾會一面派兵圍攻三城,一面親自率領主力攻打通往成都的必經之路劍閣關。但劍閣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姜維等人堅守,鍾會久攻不克。魏軍糧食不繼,軍心動搖,鍾會與諸將商議退兵。
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 第4張鄧艾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義》央視94版截圖

但此時鄧艾提出了一條奇策:偷渡陰平,即“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鍾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鄧艾率軍三萬從陰平道出發,一路攀登山間險要小道,鑿山開路,遇水搭橋,艱難行軍。“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鄧艾身先士卒,“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魏軍穿過七百多里的荒無人煙之地,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蜀漢腹地的江油。

魏軍突然出現,令蜀漢官員猝不及防,要麼投降,要麼戰死,劉禪無計可施,開城投降,蜀漢滅亡。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杜尹李譙郤傳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二》景耀六年冬,魏大將軍鄧艾克江由,長驅而前。而蜀本謂敵不便至,不作城守調度,及聞艾已入陰平,百姓擾擾,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後主使群臣會議,計無所出。或以為蜀之與吳,本為和國,宜可奔吳。或以為南中七郡,阻險斗絕,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紹、 良與艾相遇於雒縣。艾得書,大喜,即報書,遣紹良先還。艾至城北,後主興櫬自縛, 詣軍壘門。艾解縛焚櫬,延請相見。

《華陽國志》:魏徵西將軍鄧艾伐蜀,破諸葛瞻於綿竹,威振西土,諸縣長吏或望風降下,或委官奔走。勗獨率吏民固城拒守。〔得〕後主檄令,乃詣艾,故郫谷帛全完。
蜀漢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曹魏也有三次南征蜀漢|逐鹿 - 第5張魏滅蜀之戰 / 圖片來源 《三國演義·地圖珍藏版》

魏蜀之戰其實是強國與弱國之間的戰爭,諸葛亮、姜維北伐雖然取得了些勝利,但戰線基本上維持在曹魏的西部涼州、雍州一帶,遠離曹魏的中原核心地區,對曹魏來說不過是疥癬之疾。

在涼州、雍州一帶,無論蜀漢贏多少次,曹魏輸多少次,都無法改變兩國的國力對比。

反而蜀漢如果一旦戰敗,那麼就會遭到重創甚至是亡國之災!

在與曹魏的戰爭中,蜀漢以弱攻強,取得的戰果寥寥無幾,反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激化了內部矛盾。

雖然曹魏進攻蜀漢前兩次都失敗了,損失巨大,死傷數萬人馬,輜重損失更是不計其數。但曹魏國力雄厚可以承受,等待時機再次對蜀漢發動大規模進攻,一旦成功一次,蜀漢就會滅亡。

戰爭是兩國國力之間的對抗,而不是幾個勇冠三軍的猛將或者神機妙算的謀士所能改變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