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包含任何学术价值,纯属个人好奇心所致,内容并不严谨,欢迎理性讨论。)
《黑色行动:冷战》这一作的使命召唤究竟黑没黑苏,虽然已经是一个过气了的话题,但它所引发的争议是不可否认的。而当我在热度过后再次回顾CW时,我发现了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自由世界。
游戏中自由世界等词汇出现率相当高
说它关键,并非是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而是每当这个词在人物口中讲出时,结合当时的交流环境和背景,都会给我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似乎整个故事都因它而起,所有明线暗线最终都汇集到它本身一样。
带着各种疑惑,我尝试着搜索了一下“自由世界”的相关内容,于是我顺利地找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何为自由世界
既然是讨论一个事物,那必然绕不过三个问题,即“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首先在百科上搜索了自由世界,内容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集团概念。这个解释很清楚,但不全面,因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背景下,“自由世界”所指代的,以及其对立的主体并不相同。 所以想要深挖“自由世界”的真正内涵,还需要追溯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自由世界”这个概念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那么当时的背景是什么呢?首先,二战已经结束了,轴心国阵营土崩瓦解,德国和日本被彻底击溃,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强国虽然还有一战之力,但由于战争也显露出疲态,一切现象似乎都在说明旧时代已经结束,而孤悬海外的美国即将成为新世界的灯塔。
然而,所有人都注意到,从诞生以来一直沐浴在战火中的苏联正在恢复元气,并且逐渐将欧洲和东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也在新思想和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躁动不安。铁幕已经降下,美国这座灯塔好像还未亮起,就已经被赤色的火焰盖过一头。
没人想把自己的未来拱手让人,美国需要立刻整合起来,参加到新一轮的对抗中去。
在这之前,我想先引入一个概念(现学现卖):他者。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如何定义的,美国学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的共同体”,这种想象就是对一个整体共同要素的想象,比如血缘、历史记忆、语言、文化,在这种想象中,所有成员都具有同一性,民族(国家)的概念自然就形成了。
此外,民族国家还包括对异域的想象,即
个人和团体通常都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区分或通过把自己置于与他人的对立面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外物或“他者”存在,一个团体才会形成同一性,才会对自己的族群有认同感。
而美国需要的正是这个“他者”。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没有统一的起源,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语言和历史积淀,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寻找“他者”,通过对立来凝聚自己。
这个“他者”,最初是英国,之后是中国(对于中国,在建国初期,美国先是赞扬中国的文化包容性与繁荣,当其发展起来后,特别是在西部开发阶段,中国又被视为是闭塞的、落后的、不可理喻的,中国的形象一直在适应他们的发展战略),现在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苏联。苏联与美国隔海相望,从地理空间上就有构成“他者”的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尽管苏联内部矛盾重重,****横行,但他们所拥有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一种可以代替西方,特别是美国民主与资本主义观念的另一种选择,这种颠覆性的结构才是美国最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是自由世界?
在选定“他者”之后,剩下的事便明朗多了,第一件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所领导的集团,名字叫什么。这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众多标签中,美国单单选择了自由当作发力点?
其实,选择成为“自由世界”的代言人并不意味着只走这一条道路,在半个世纪的冷战中,无论美苏,两个阵营都开通了所有可行的宣传渠道。
比如在苏联揭露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阵营侵略野心的宣传下,美国也马上采取对等手段进行“和平”宣传。如艾森豪威尔的“和平的机遇”演讲、借斯大林逝世的契机展开抨击其主义的宣传攻势、开展“坦率”行动,渲染苏联核威胁等等。在冷战期间,和平彻底沦为了大国间相互抨击的合法武器。不过,当美国向世人展示与苏联核裁军谈判的成果时,其部队却堂而皇之地闯进了北部湾,给人们带去了无尽的血泪。
除了和平外,美国在繁荣上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均未燃烧至本土的有利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从物质财富的绝对量还是相对地位来看,美国都己成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且相对于尖端科技来讲,日常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更能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鸣,没有人会放弃这一方面的宣传。
此外,针对苏联对于意识形态的输出,美国也进行了相应的反制措施,甚至使用了诸如“人民资本主义”这类词汇。
那么为什么“自由”会成为一个延续至今的宣传核心呢?不要忘了,“自由世界”是由美国领导的,既然以美国为中心,自然就要以他本身为出发点来构建这一形象。
翻开《独立宣言》粗略地浏览一遍,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围绕两个中心展开的叙述:**在民和自由。宣言中罗列了多条英国的罪状,包括立法、司法、移民、税收以及驻军之间的种种矛盾和乱象。他们将英国选定为“他者”,用最为激进的政治理论作为斗争的武器和建国的框架。而在宣言的最后,数个Free和Independent也表明了建国者的目标和夙愿,即打造一个自由的、人民**的国度。因此,这二者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保持二者不动摇,并且依靠不断变换的“他者”来维系联邦的凝聚力。
闭嘴,我们在讨论自由
但在国家最终建立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初期的动荡已经过去,处在和平年代中的人们并不是人人都关注政治,人们渴望发展,希望看到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尤其是在工业和传播革命后,对自我的需求超越了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相对于政治,大多数人更关心自己能从电视上看到什么节目。所以,对于**在民的宣传慢慢浓缩成了一张对总统的选票,并在冷战的宣传攻势下让位给了“自由”,相较于“**在民”,“自由”显然更适合融入到各类的表达媒介中。
深不可测的自由(一)
“自由世界”虽然是在1947年才正式提出,但对于自由的宣传可以算得上是历史悠久。早在1821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就曾表示:美国不要到国外去寻找恶魔加以消灭,她真诚希望所有人都获得自由和独立,她将只是自身自由与独立的捍卫者和支持者。
虽然这段话就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违背祖宗的决定”,不过这段演讲词完全表明了美国对于构建“自由灯塔”形象的执着。
在进入20世纪后,美国转变一直奉行的孤立政策,开始参与到世界中去,谋求和英法相同的大国地位。在这一阶段,除了发动诸如美西战争之类的殖民行为常规操作之外,美国依旧将“自由的灯塔”“文明的榜样”作为核心目标,尽管这种核心往往仅体现在宣传上。
这一目标在威尔逊执政期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其1913年成为总统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于美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他认为,面对历史的大变革和大动荡,美国应该选择哪种角色参与到国际政治中,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实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但威尔逊认为,如何运用好这种力量,使得美国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在他眼中,成为和英国那样传统、残暴、保守的旧大陆帝国主义国家是万万不可的。尤其是在一战的背景下,迅速将自身打造成一个自由世界的捍卫者,让本就处于世界一极的美国成为世界人心驰神往的圣地,将会是令美国在顶峰的位置上再次伟大的绝对因素。
1914年,在威尔逊的思想指导下,公共信息委员会(CPI)成立,其任务主要有三点:削弱敌人、影响中立国、对内造势以击败德国。不过,CPI的眼光并不仅局限于此:它在墨西哥城设立阅览室,提供美式教学;在意大利组织巡回演讲,宣传政治理念;在中国进行宗教和商业渗透。
一战结束了,对于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宣传却刚刚开始。罗斯福上任后,美国信息服务处和政府报告办公室相继成立,分别用于宣传新政和传达公共舆论。
1939年,随着欧洲陷入二战,美国再次面对与25年前相同的问题:击败德国和捍卫自由。1940年,罗斯福成立“美洲共和国商业与文化事务协调办公室”,后又更名为“泛美事务协调办公室”,力求巩固美国在美洲的地位。
当然,对于这场规模空前绝后的战争,美国没有丝毫掉以轻心:
1941年7月11日,信息协调处成立,负责宣传民主原则和瓦解敌国士气;
1941年9月后,美国在全球建立10处美国信息服务处,进行对外宣传;
1942年1月,“****”正式对外广播(即“收听敌台”中的“敌台”);
由于这些机构成立过于仓促,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很多摩擦,因此,罗斯福于1942年6月设立战时信息处和战略服务处,前者负责管理****、调节宣传政策和文化产品的出版传播,只不过相对于之前的协调办公室,战时信息处及其附属机构(对外信息处)的影响范围从美洲扩大到了欧亚非,也就是说除了南极冰盖上的企鹅,这颗星球每一寸土地上的人民都会沐浴在北美吹来的春风里。
而后者——战略服务处,则负责情报收集和秘密活动,这一机构,日后则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万恶之源——中央情报局。
在整个二战期间,这些纷繁复杂的机构对于分化轴心国内部、团结同盟国民众、提高士气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美国来讲,二战也是一个对外宣传自身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对于自身“后院”的巩固。
可即使宣传战略起到了如此显而易见的效果,美国内部依然对这些机构的存在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不信任,甚至认为诸如此类的宣传战略将动摇这个国家的根基——自由。这一点与美国对于文娱作品的审查与分级间的争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有兴趣可以看看)
分级制度药到病除吗?(一)——从审查走向分级的美国电影
分级制度药到病除吗?(二)——表达自由与限制间的博弈
从历史结果来看,美国最终解决了对此事的争端,不但保留了宣传战略和相关机构,还加大了投入,将此作为对抗苏联的“亚核武器”。而另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自由世界”保卫战,即将在暗流涌动的冷战中上演。(未完待续)
#盒友日常# #盒友杂谈# #科普游戏背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