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丨小岛秀夫访谈:开拓电影与游戏创作的可能性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6-21 17:55:31 作者:李映道 Language

本文译自日本电影资讯网站Cinemacafe
于2022年进行的小岛秀专访 “【インタビュー】小島秀夫が見据える未来、映画とゲームがクリエイティブの可能性を拓く”。聚焦于小岛秀夫对于当今游戏与电影两种数字媒介未来发展的思考。文中出现的作品、作者与专有名词有大量考证链接,直接点击即可跳转。
在电影、剧集与游戏等表现形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的当下,其各自又都会朝着什么样的未来所发展呢?如果说想与人共同展望这一问题,那想必没有比他更能胜任的人选了。
Cinemacafe所推出的六月特辑的主题为“电影与游戏的未来”。
 6月特集:ゲームと映画の未来

6月特集:ゲームと映画の未来

《生化危机》之类自不必说,诸如《光环》、《神秘海域》、《刺客信条》、《我的世界》、《最后生还者》等等游戏作品也都陆续得以影像化,电影工作室也愈发频繁的活跃在游戏制作产业中。在电影、剧集与游戏等表现形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的当下,其各自又都会朝着什么样的未来所发展呢?
如果说想与人共同展望这一问题,那想必没有比他更能胜任的人选了。作为《潜龙谍影》系列之父而广为人知,又在《死亡搁浅》之中又与诺曼·瑞杜斯、麦斯·米科尔森、蕾雅·赛杜等演艺明星合作的小岛秀夫先生。
作为一个忠实影迷,小岛秀夫在迷影群体之间也十分有人气。这次便为大家乘上关于小岛自与电影相遇开始,一直延续至未来的特别采访。
――小岛监督对于电影的喜爱,据说是受到了父亲极大的影响是吗?
小岛:当时看电影简直就像喝水一样,每天电视上都会有“洋画剧场”,从中午到深夜一直不间断的在放电影。等我注意到之后,看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并没有一直抱着“我要看电影”的意识,所以也不存在“自这部作品之后便爱上了看电影”这种事。因为不看电影的话是会被父母骂的,所以就连我看不来的恐怖片也都捂着耳朵坚持下来了。(笑)
丧尸或者砍杀电影之类的内容对我来说其实完全不可怕,不过鬼怪之类的东西我就不太行。《驱魔人》我至今都没敢看过(笑)。除此之外,不论各种题材或是年代的作品我都会看。不只是受到父母影响的日本电影,亚洲、意大利、法国、美国等等等等的电影也都会看。即便是最近的线上电影或是剧集也都来者不拒。
电影院观影的话,小时候父母带着看了很多怪兽电影,与哥哥一起看了《火烧摩天楼》(1974)。
 火烧摩天楼 The Towering Inferno (1974)

火烧摩天楼 The Towering Inferno (1974)

和朋友一起去看过《诺查丹玛斯大预言》(1974)。
ノストラダムスの大予言 (1974) 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这片的豆瓣页面看看,挺cult的……

ノストラダムスの大予言 (1974) 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这片的豆瓣页面看看,挺cult的……

当时住的地方是在乡下,想要去有电影院的大阪要坐巴士之后再换乘两次电车,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被允许,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挑战了一个人去看电影,那个时候看的是《疯狂轮滑》(1975)。在父母那拿的钱,回来的时候买本宣传册证明一下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也就不会被骂了,在那之就经常一个人去电影院,大阪附近的电影院我都了如指掌。
1 / 2
疯狂轮滑 Rollerball (1975)
——在看了监督的推特后,会给人一种获取电影相关的情报十分迅速的印象。有什么收集相关情报的诀窍吗?
小岛:因为很讨厌一个东西都已经流行起来了,但我还没看过的感觉,所以我的情报接收天线是时常在运转的。就拿海外媒体来说,如果是汤姆·克鲁斯的作品,那么相关情报就是他本人的SNS最早放出。之前还会从《Roadshow》,《SCREEN》等杂志上收集信息,如今已经生活在幸福的网络时代了,A24的官方账号也很有趣。
1 / 2
《Roadshow》与《SCREEN》两本电影杂志
我本来是很喜欢去书店看各种各样的书,去TOWER RECORDS淘唱片,我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双脚去偶遇喜欢的事物的感觉。但在疫情之后,这样的机会也减少了,都是在了解到相关的情报之后再去看电影,其实稍稍有些遗憾,与电影偶然的相遇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吗?
比如说之前不是会有那种两三部连映的电影吗,在那里也能挖掘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鲜作品。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看《十三号星期五3》(1982,日本上映时间为1983),当时因为没有订票系统,进场的时候已经是电影的最后30分钟了,本来觉得会扫兴而归的时候,却响起了巨帅的音乐(橘梦乐团的歌),想着这是什么看向屏幕,发现是迈克尔·曼(Michael Mann)导演的《魔鬼战士堡》(The Keep,1983,日本上映时间为1984)。
1 / 2
魔鬼战士堡 The Keep (1983)
因为这样的相遇如今变得越来越少,对于各种情报源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高。因为只是被自己的感性所吸引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扩散的。所有电影媒体和作品的公示平台比如说SYOさん(日本电影内容相关作者,采访者)也都是这个道理,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内容,要注意在情报收集上不能偏颇。
——我也经常在小岛监督的SNS上获取各种资讯,真的非常感谢。那么也希望能听您聊一聊最近看过的电影,推荐推荐现在穿着的T恤上正着印着logo的《占有者》(Possessor)和《新秩序》(Nuevo orden)。
小岛:《新秩序》是必看的电影,我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米歇尔·弗兰克导演(Michel Franco),并买了导演《慢性》(Chronic)和《四月的女儿》(Las hijas de Abril)两部旧作的DVD。听说导演也看到了我的感想推特,马上就要一起视频聊天了。
1 / 3
《新秩序》《慢性》与《四月的女儿》
布兰登·柯南伯格(Brandon Cronenberg)的《占有者》也是,品味很高,很有趣的电影。
 占有者 Possessor (2020)

占有者 Possessor (2020)

其父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的新片《未来罪行》也即将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亮相(本次采访进行于五月中旬)。其本人说“可能电影开始五分钟就会有人退场”。(笑)(※事实上,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映时,确实接连出现因为感到不适而退场的观众。)
我是属于柯南伯格导演的《录像带谋杀案》(Videodrome)那个时期的观众,所以对这种包含很多近似于硅胶树脂质感的视觉元素很是期待,出演者蕾雅·赛杜也表示“拍摄现场真的很厉害”,包括柯南伯格的下一步作品《The Shrouds》(意为“裹尸布”)在内,都会朝这个方向(科幻惊悚)回归吧。(大卫·柯南伯格透露他将在2023年3月拍摄一部新片,电影名The Shrouds)
1 / 2
未来罪行 Crimes of the Future (2022) 想看疯了
——您也推荐过《壮志凌云:独行侠》呢。
是的,实际上对于前作我没有那么热衷,只是在看了本作之后,不知不觉又重看了一遍(笑)。战机在古典乐配乐中勇往直前,这种手法实在是很有意思。想到我虽然只比汤姆·克鲁斯小一岁,却只能疲于制作各种娱乐产品,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哭了出来。顺带一提,看《碟中谍6:全面瓦解》的时候也哭了(笑)。
——小岛监督同时也是一名读书者,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规划日程,摄取书与电影的呢?
小岛:虽然每天会看一部电影,但尽量安排在工作时间以外。音乐是在工作的时候听,吃饭尽量快点,之后是读书和看电影。除此之外,周末的时间在和孩子一起玩。
书也好,电影也好,因为不是神所创造而是人所书写,所以九成都未必是名作,但剩下的那一成就很厉害了。我觉得日常的观影与读书,也都是对于如何运用运气与经验去寻找那一成的一种锻炼。我认为与电影,书和大家的相遇,归根结底都是与人的相遇,能经历多少这样的相遇是丰富自己生活的关键。
大概二十多年前,我去手冢博物馆的时候看到那里写着“每天看一部电影”,倍感冲击。明明是同时连载好几部作品的人,感觉简直就是不论怎样,就算编辑在等着自己的原稿,也要从窗户逃出去,看了电影,回来再继续画画一样。果然没有一些刺激就无法进行创作。
对于我来说,不会“为了创作而看电影”,而是通过看电影,让创作变得快乐了许多。搞创作这件事,有很多即便是对家人也无法倾诉的烦恼,在这种时候看电影的话就会知道“过去也好,世界各地也好,还有这么多也在创作的人”,产生“这种作品再多给我来点!”“好好做发行好在日本上映!”的感觉。通过电影,产生了想与同样在创作的人们相遇的想法。
说起在日本上映,杨紫琼主演的多重宇宙电影《瞬息全宇宙》也十分令人期待。
——期待能够在日本公映吧。说到A24的作品的话,还有亚历克斯·加兰(Alex Garland)导演的《MEN》。
 男人 Men (2022)

男人 Men (2022)

小岛:我很喜欢亚历克斯·加兰导演,《湮灭》(Annihilation)的最后十五分钟也很厉害,很想看。
——《死亡搁浅》之中也有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和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导演的出演,小岛监督也和全世界的导演们建立了交流。
小岛:和各种导演们展示自己在做的东西,因为基本上制作人、企划、脚本和编辑都是自己在做。大家做的都是表达欲望强烈的东西,所以很聊的来。他们虽然也都有家人与朋友,但也都因为立场不同不甘示弱,伴随着的这份不安感能够让我产生共鸣。
之后还有交换情报,演员、设计师、音乐家、原作者……一起共享牛逼的人。大致上如果一个人十分引人注目的话,其他人也都会蜂拥而至,互相争夺。所以对于创作来说如何更早的获取情报十分重要。
而且经常会听到关于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的相关问题。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拍摄这件事本身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所以想听实际参与过的人的一些见解。
像皮克斯这样的动画质感和形变的东西也是可以从零开始制作的,但用照片渲染(photo-real)去制作那个分辨率的东西是很困哪的。只能以活人为素材,让演员们进行实际的动作捕捉。无论是动作乃至脸上的皱纹,都要由活生生的人脸上岁月留下的年轮来进行表演,对于这一点来说,游戏与电影是一样的。我觉得今后二者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比如说《新蝙蝠侠》和《曼达洛人》中使用的背景技术,是用监视器围成一周,在背景画面上投影影像,一同拍摄的。在这之前,绿幕背景是主流技术,如今这样的手法使得电影制作过程中与游戏制作上变得有很多共同点。最终输出的是电影还是游戏,是旁观还是游玩,这两者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但其制作过程却极其相同。
拍摄《曼达洛人》时使用的LED屏幕显示背景

拍摄《曼达洛人》时使用的LED屏幕显示背景

麦斯·米克尔森在出演漫威电影时也经历差不多的动作捕捉表演。
——游戏与电影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了。
小岛:我想并不是说二者之一正在渐渐消失或者二者正在合二为一,而是二者之间的间隙正在渐渐被填补。
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也可能会因为视听设备的改变而改变。比如现在在电影院和智能手机上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影像,如果是智能手机的话,画面离观众会近很多,配合观众所处环境的灯光,可以呈现出更有互动感的东西。
另外,创作者们的个人意识也会让观众们感觉到,电影与游戏并不是被作为完全不同的介质来考虑的。我今年58岁,50岁以下的导演可能都会经历过游戏的影响吧。我是受到书与电影的影像的一代,但对下一代来说,游戏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影像体验里了。所以也有很多导演说“其实最后想去做游戏”,但因为不知道游戏的制作方法,所以依旧在拍电影。
这样一来,对于下一个世代来说,便不是“电影导演”与“游戏导演”之分了,而是会涌现出大量的,二者皆能产出的“数码创作者”。解说者也朝着会变成电影电视游戏都会接触的方向发展。
——Netflix和Annapurna如今也都加入了游戏产业。
小岛:很多演员们如今也都在购买游戏制作公司呢,虽然还有很多不顺利的部分,但今后产业会越来越活跃吧。
我认为数字技术归根结底要看创作者怎么去使用,不是说迄今为止的电影和游戏都是怎么怎么做的,所以我就要这样做,而是要去思考作为创作者的自己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亦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近玩家和观众,随之,产出的作品的选择也会增加。
——关于宫部美雪的《小暮写真馆》,您在推特上说“甚至想买下电影改编权,感动的流泪”,小岛监督对于制作自己的电影一事感兴趣吗?

小岛:电影是一直想拍的,但是要做游戏的话很难抽出时间,年龄也大了,怎么办呢……
对于我来说,可能拍电影放而比较轻松吧(笑)。首先可以控制时间线,其次对于电影,极端的来说,决定了拍摄角度之后,不会出现在画面里的部分就可以无视掉了。比如要拍摄一个马克杯,看不到的杯子背面即使是纸糊的也无所谓。但如果是游戏的话,就必须以“可以被手持”“可能会被用于攻击”来考虑外形,包括其所在的空间在内,360度的制作。
但是,虽然原本的小岛工作室是以“制作游戏”为设想成立的工作室,但是对于制作一些既不是游戏也不是电影,或者干脆就是电影的东西也有极大兴趣。与电影制作者们也有着很深的交流,也有项目正在制作当中。
——非常的令人期待,作品形态的可能性在不断地扩大之中,小岛监督所理想的创作是什么样的呢?
小岛:我想做能“停留在人体内”的东西。对于没有尝试过的新鲜事物,会出现赞成与反对的声音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实在难以消化。如今是一个娱乐被迅速消化的时代,在面对新事物时,会产生从未尝试过的违和感,甚至会有拒绝尝试的人出现,所以便会有夸赞与批评。
但因为体内进入了异物,无法被迅速消化,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才突然明白其中滋味,我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作品。这几天,《生人回避2》(1979)的日语配音完全收录4K版发售了,映像特典中,德尔·托罗导演作为粉丝代表登场解说(笑)。即便过了四十年,还是会被人深爱着的电影,真的很厉害。虽然没有认为残留在体内的遗传基因,但却作为模因(文化的遗传基因)而存在着,我想制作的就是那样的作品。
原文地址: 【インタビュー】小島秀夫が見据える未来、映画とゲームがクリエイティブの可能性を拓く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