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爵史诗》杂谈:千术畅游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6-19 16:51:34 作者:只恨今生已殆尽 Language

写在前面

问:如何快速的融入18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
匿名:谢邀,人在巴黎,刚下马车,以我当贵族的经验来说,你如果是一个新进贵族,那么就多参加宴会,把自己打扮得越艳丽越好,不论男女,如果你是一个老牌贵族,你本身就是这个圈子里的顶流,但如果你是一个无名小卒······你好有一手神乎其技的千术······咳咳! 圈内人太多,利益相关,匿了,匿了······

《Card Shark》

《Card Shark》中文译名《千爵史诗》,是由独立游戏界的超级怪咖Devolver所发行的纸牌游戏。与微软自带的蜘蛛纸牌游戏完全不同,Devolver大胆创新,在这个游戏中,不仅有剧情,还有出千。
这个游戏就是一个教你如何在牌桌上出千的游戏, 游戏的英文标题“Card Shark”,指的是那些借用技巧或骗术,取得牌局胜利的人。 十分的简单直白,在当下的游戏届可谓是十分“大胆”。
游戏的剧情也很简单, 玩家将扮演一名默默无闻的哑巴,与历史上充满谜团的人物“圣日尔曼伯爵”一同展开冒险,在坑蒙拐骗的同时循着各路牌手提供的线索,逐渐发现王室所隐藏的黑暗秘密。
游戏的基本流程,便是圣日尔曼伯爵拉着我们去找某处的贵族打牌,顺便在路上教会我们一些新的千术。同时利用这些牌局的胜利,揭开一些NPC试图隐藏的“真相”。由于主角是哑巴,只能通过表情传达情绪,这让剧情中充满了令人捧腹的桥段,伯爵与牌手们的对话也常常充满暗喻、讽刺,高质量的对话文本与幽默风趣的氛围,让《千爵史诗》的剧情看起来就像读小说一样畅快。
同时,游戏采用了精致的版画风格描绘场景与人物,乍看复古的画风反倒显得精致,许多奢华、上流的场景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力。而简练的笔触下,角色的形象反而更加生动,尤其是出千时的各种小动作与神情,都呈现得惟妙惟肖。
在游戏中,最让我感到有趣的,就是整个游戏流程里展现了法国从市井到宫廷的整个社会面貌,玩家一路靠打牌出千最终竟然进了凡尔赛宫,和国王“掰手腕”。
《千爵史诗》的游戏流程大约是8小时。游戏的大部分剧情依然保留了空白——尤金的身世之谜、伯爵和“魔术师”的计划、一件有关国王和宫廷的惊天丑闻……18世纪的法兰西还藏着许多秘密。

神秘的圣日耳曼伯爵

在游戏中一路教导我们的人,自称是圣日耳曼伯爵,这是一位非常传奇的欧洲阴谋论产物,许多人都宣称见过他,但是又从未有人真正确认过他的存在。甚至有传闻称这位圣日耳曼伯爵长生不老。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去。他是18世纪初出现在威尼斯的神秘人物,在直到20世纪初的这两百多年里,能讲六国语言的他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欧洲各地,又谜一样地消失。
人们这样形容圣日耳曼伯爵:魔法师、冒险者、发明家、朝臣、业余科学家、钢琴家、画家、小提琴手、业余作曲家、预言家或者欺诈大师,他曾向人们展示过炼金术,及一些魔法技能。自称见过所罗门王、示巴女王与狮心王。据说日耳曼伯爵得到了贤者之石而长生不死,他是一个魔法师,且能够时间旅行。
根据黑森查尔斯伯爵的说法,圣日耳曼在晚年自称是川西凡尼亚王子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有人猜测说他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寡妇的私生子,也有人猜测说他是葡萄牙王的儿子,或是个蔷薇十字团员,还有人说他是被驱逐的国王。不过圣日耳曼伯爵在晚年时称自己是川西凡尼亚王子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
他第一次以圣日耳曼之名出现的记录是在1710年,据说那时他在威尼斯。其他的记录包括1743年在伦敦、1745年在爱丁堡;在爱丁堡时,他因涉嫌在詹姆斯党革命期间从事谍报活动被软禁。因为没有证据,圣日耳曼被释放了,他很快赢得优秀小提琴手的名声——据说和帕格尼尼一样好。这段时期他认识了卢梭,很快,他又在1746年消失了。一位在1745年就认识圣日尔曼伯爵的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形容他:“他唱歌,拉奏美妙的小提琴,作曲,有点疯狂而且不是非常理性。”
1758年,圣日尔曼伯爵重回凡尔赛,在这个时期他留下了一些肖像画,他自称拥有一些染料配方。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让他住在香波尔城堡,他在此地和路易十五及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巴黎,他大方的分送钻石当作礼物。意大利知名冒险家卡萨诺瓦说他亲眼看过圣日耳曼化银成金,不过又补充说那可能只是技法而已。据说圣日耳曼有时会暗示他其实已经几百岁了。
1760年外交部长舒瓦瑟尔公爵准备将魔法师圣日耳曼逮捕,但他却已经由荷兰到英国去执行路易十五所交派的任务了。在此之后圣日耳曼伯爵又经由荷兰到达俄罗斯,当俄国发生政变,将凯萨琳推上宝座时,他显然就身在圣彼得堡,后来有阴谋论推断他就是肇因。
第二年圣日耳曼伯爵出现在南尼德兰(现在的比利时),使用一个叫Surmount的名字购买了一块土地,他还向城邦推荐自己的技术(木材、皮革、油画颜料的加工方式),在(终告失败的)交涉过程中,他暗示自己出身王室。然后在接下来的11年,他又失去了踪影。
在1774年,圣日耳曼伯爵又再度出现,他向一位巴伐利亚的伯爵自我介绍为Freiherr Reinhart Gemmingen-Guttenberg,the Count Tsarogy。不过让人讶异的是,他的外貌还是丝毫没有改变,不过这次他无法再像过去一样受到国王路易十六的宠幸,新的国王皇后将他的忠告视为通敌行为,让他再次离开法国。在1776年他又出现在德国,他自称为骑士韦尔顿,再一次向人们推销自己的魔法处方:化妆品,葡萄酒,烈酒,对于骨头、纸和象牙的加工法。并用黄金来离间腓特烈大帝的密探,对国王说他是个共济会员。据传他住在卡尔王子的一间居所中,研究药草药方与化学来周济穷人。后来又传魔法师圣日耳曼伯爵在1784年时死亡,死因可能是肺炎,他没有留下多少遗产。
在圣日耳曼伯爵死后的数百年间,各种神话、传说、猜测纷纷出现。有人说他会耍蛇和腹语术,有传闻说他和蓬巴杜夫人有绯闻。还有的说他是不死之身,会炼制不死药,是永世流浪的犹太人。也有传言见过魔法师圣日耳曼伯爵还活着。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尼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法国革命爆发前夕曾接获圣日尔曼伯爵的信,信中警告她要倾听人民的声音、不要再放任贵族等,可惜玛丽皇后对此视若无睹,最后还是走向绝路。而玛丽皇后的侍女亚蒂玛鲁夫人一直到1789年,也与圣日尔曼伯爵有过多次会面,从她所留下的日记中可以知道,伯爵的外貌还是一如以往,次次都让她惊讶不已。
到了1814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由于战事遭到挫败,将自己关在杜乐丽宫中。此时,一位红衣男子来访,来人告诉拿破仑,他的权力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问。果然在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签下了退位诏书。这名男子又称“杜乐丽宫的红衣男子”,除了拿破仑之外,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当天以及路易十四的母亲在投石党之乱发生的前几天,也都有见到这名男子;另外玛丽·安东尼皇后在法国革命爆发的前夕,也曾在宫殿的走廊与他碰面。 根据神秘学者们的考据,这名穿著红衣的“杜乐丽宫的男子”,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长生不老的魔法师圣日尔曼伯爵。
神智学者安妮·贝赞特说她在1896年遇到了圣日耳曼伯爵;神智学者李德彼特说他在1926年于罗马也遇到过圣日耳曼伯爵,而且圣日耳曼展示了一件曾经属于罗马皇帝的袍子,还说自己有一个住处是川西凡尼亚的一座城堡。神智学者波洛德宣称曾在夏斯塔山见到魔法师圣日耳曼伯爵并被引见给一群金星来的旅客,还出版一系列关于他们交流的书。
1972年1月28日,歌星黛莉达的绯闻男友理查德·查弗瑞在法国的电视节目上自称为圣日耳曼伯爵,同时宣称路易十五仍然活着。
而在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诸多暗示,发现这个所谓的“圣日耳曼伯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纸牌游戏人人爱

首先,我先给扑克做一个定义。这是一款纸牌游戏,通过规则设定和对牌面的互相计算最终只有一方获胜的游戏。
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扑克牌应是中国人发明的,来源于中国汉代的“叶子戏”。据传说,汉代大将军韩信为了减少士兵思念故乡和亲人的乡愁,在军中发明了“叶子戏”供士兵娱乐。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唐朝人苏鄂在《同昌公主传》中对“叶子戏”有过详细的描述。唐代一名叫叶子青的妇女还撰写这是一部关于“叶子戏”的专著《叶子格》,内有“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详细细记载了叶子戏的玩法。
宋元之际,纸牌娱乐已经风靡全国,出现了许多专著和牌谱,并且从普通百姓的娱乐扩展到文人雅士中,到后来又传入宫中。古书中就有宋太祖命宫人学打叶子戏、消夜娱乐的记载。当时中国的一副纸牌有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4 张牌,既作为纸币使用,又用来进行牌戏。
而明朝就更加进一步的改善规则和花色以及纸牌上的的绘画水准。陈洪绶曾创作了《水浒牌》和张岱也留下过《文武牌》。可以这么说,明朝时期的纸牌玩法趋于统一,并且形成地方性的规则。
再后来,人们觉得纸太容易变破,所以逐渐改成了骨牌的形状,而后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变成了我们的“国技”麻将。
与中国的纸牌游戏不同,西方的纸牌出现正是由于造纸术的传播而兴起。
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入中东。此后再大量的生产后传入欧洲。12世纪法国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15世纪出现了古腾堡印刷术,到了16世纪欧洲全面使用纸张。由于纸张的珍贵,平民是无法享受,只有皇家才可以。那么欧洲的纸牌游戏也只能最先出现于皇家。
1392 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J.Gringonneur)手工绘制的一副纸牌。这可能是最早出现在宫廷中的纸牌。
而事实上,纸牌可能出现得更为久远。1377年意大利就已经法律规定,禁止使用纸牌赌博的条款,而比利时在1376年也有纸牌流传的记载。
但欧洲扑克又是怎么来的,比较公认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马可波罗或者其他旅行者从元朝带回到欧洲,然后通过哥伦布带到北美洲,最终形成如今的样子。
第二种是蒙古人西征的时候,直接带到欧洲大陆。
第三种是英国人从印度的婆罗门僧侣那边带回来的一种纸牌游戏
不管如何, 欧洲的纸牌经过流传又转变成 了扑克和塔罗牌。这就是现代我们常见的扑克的前身。
当扑克牌在欧洲贵族之中传开以后,这种简单、轻便、随去随玩的游戏形式就迅速风靡整个欧洲。为当时沉重的社会现实带来了一丝光彩。
由于黑死病为欧洲社会带来的沉重打击,教会的统治受到了动摇,新大陆的发现为欧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诸多事情使得新的阶级与新的思想碰撞与萌芽,而这其中,法国作为老牌帝国,其内部受到教士阶层的压榨令社会上下层都不满,上层贵族不满于教士分走了自己领地内的利益,而底层民众更是不满于教士骑在他们头上,啥也不做还天天让他们白打工,帮他们干这干那。
尤其是路易十四太阳王的上位,使得法国一跃成为欧陆风向的标杆,巴洛克艺术形成的风潮让法国一度成为欧洲最令人向往的国家。
大量的财富都聚集向法国,使得法国民众手中也拥有了一些余钱,在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纸牌赌博就成了大众娱乐消遣的最佳手段。尤其是路易十四带起的奢靡风潮,让大量的钱财被艺术家、石匠、裁缝等城市居民赚走了,然后他们许多人也都会大手大脚的花掉,尤其是用在赌博上。因为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如此,许多艺术家们前脚拿到雇主的定金后脚就在酒馆里输个精光。有不少艺术家疯了一样不停画画,可能仅仅是为了还清赌资。
自然而然的,有赌博就有作弊的,因为赌博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赢家通吃”!赌博可以让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一个家财万贯的人瞬间一贫如洗。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自然无数人都想要想尽办法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出千赢得每一场牌局。包括人生的“牌局”。

混迹上流社会

18世纪的法国社会阶层明显,阶级矛盾尖锐,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市民阶层的理念难以表达,因此涌现出一批像是卢梭、伏尔泰等政治思想家。在当时他们的思想就像是划破万古长夜的惊雷,照亮了民众心中的天空。
伏尔泰

伏尔泰

而也有一批思想不那么激进的人,他们想方设法混入法国上流社会当中,通过各种手段谋夺地位。这与当时法国自上而下的“开放”环境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将背景设定在18世纪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的法国。
可以说,此时的法国正在酝酿一场惊天变革,那就是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在我们历史书上时这样介绍当时的法国社会的: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5年—1774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了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开明的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高级教士。(国王不属于任何阶级)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级外的其他阶层。 [2] 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外,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资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在游戏中,圣日耳曼伯爵也在暗示我们他们有个计划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进入凡尔赛宫是为了揭露关于皇室的丑闻······
我们当然清楚,关于皇室的丑闻,尤其是路易十五的丑闻简直多如牛毛,比如他那糜烂的私生活。法国是天主家国家,因此法理上只承认一个皇后,但是架不住国王不想束缚自己的下半身,于是夫妻俩各玩各的,都豢养情人,这使得法国情人文化兴盛,如果你是当时一位体面的绅士要是没有几个情人那都不好意思出门。
而在当时,认识情人的最好场所就是在宴会上。因此当时整个法国夜生活都十分丰富多彩,无数无名小卒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参加贵族的宴会,因为只要在宴会上得到一些“大人物”的赏识,那么你就很快能晋升名流,打入到了上流社会的圈子内,如果能够再进一步,成为某个大人物的情人,那更是好处无数。
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这个奇葩的路易十五了,虽说路易十五风流无度,但是人家是真金白银的换情人的青春,比如一位叫玛丽·路易丝·奥墨菲的情人,她曾经一度让蓬帕杜夫人都担心自己失宠,后来带着高达20万里弗的退休金、丰厚的嫁妆、华服和珠宝,嫁给了一位贵族绅士。还有一位叫玛格丽特·凯瑟琳·海诺特的情人,这是一个被路易十五称为“无与伦比的美人”的女子,她的所有子女都被封为了贵族,退休金也高达22万里弗。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专门修了一个“鹿苑”的园子,专门幽会15-25岁的美丽情人们,人数多达40-50位。 后来这些人大多数是找了其他贵族当接盘侠,而搞笑的是,当时给国王当接盘侠居然被看作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因此,当时的法国风气之中,当情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无数自诩样貌才华的男男女女踏入宴会的名利场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上流社会”之梦。
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当时法国整个社会阶层的固化,底层民众没有任何办法跨越阶级壁垒,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追寻上升的方式,也为之后的法国大革命留下了伏笔。
法国的夜生活有多丰富?每年因为夜晚照明而需要消耗的蜡烛就超过6千4百万磅,因此在游戏中看到巴黎夜晚的街景总是烟雾弥漫。而这种夜间照明的做法则是路易十四时期就提出的, 1667年3月15日路易十四任命拉雷尼出任巴黎市警察局长官,要求他从卫生、照明和安全三个领域全面改进巴黎面貌。拉雷尼于是开始酝酿一个规模更大、真正惠及大众的照明服务革新。那就是在街道安装可以燃烧8到10小时的街灯。这种街灯安装在房子外约一层楼高处,用一种滑轮装置升降。主结构材质为金属,灯罩是玻璃,使用蜡烛燃烧照明,据说一盏灯的制造成本比杜乐丽花园的长凳贵两倍。
电灯人

电灯人

1667年9月7日,街头公告员走上首都街道,向人们宣布夜晚将有灯火照明。“很快,晚上也会像白日一样明亮。”街头公告员自豪地说着。拉雷尼果然言出必行,一个半月后,巴黎的912条街道上安装了2736盏灯。到17世纪末,巴黎街道一共拥有6500盏街灯,每晚燃烧所消耗的蜡烛达1625磅,每盏街灯上还有一只高卢雄鸡形象,提醒人们用火安全。街灯系统最初只有每年冬天4个月的照明期很快被延长到从10月中旬至次年3月底。到1700年前后,巴黎每年的街道照明长达9个月。街灯促进了商业繁荣,丰富了巴黎的夜生活内容。
1669年巴黎上演了一出戏剧《冒牌莫斯科人》,讲的正是巴黎职业小偷无以为继的“艰难时期 ”。受夜间街头照明影响,小偷业绩惨淡,不得不考虑“改行”。一位名叫塞维涅的夫人1673年12月在其一封私人书信中这样夸赞巴黎街灯:“女儿和我在古朗日太太家用罢晚餐后离开,近午夜回到圣日耳曼街区,走在鹅卵石街道上,一路上有街灯照亮,甚是愉悦安全。”
1669年,法国皇室还铸造了街灯纪念币,上面雕刻着一位妇女,她一手举着灯,另一手拿着钱包,周围刻有拉丁文“城市安全与光明”。街道照明成为路易十四吸引欧洲人来巴黎观光消费的新手段。欧洲多国首都纷纷效仿,阿姆斯特丹、柏林、维也纳紧随其后在17世纪后期装置了路灯。在1709年的大饥荒和财政危机期间,巴黎人因为实在没钱供应蜡烛消费而很少点亮街灯。1719年1月的大风暴也曾摧毁几乎所有街灯。但这都没有阻止巴黎燃油街灯蓬勃发展。英国女作家蒙塔古夫人在1718年坦言:“巴黎优于伦敦之处,在于夜晚有定时的街道照明。”伦敦人对巴黎“光明之城”的称呼由此传播开来。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欧洲人心中,巴黎是文明的象征,世界文化与艺术的“灯塔”只是在灯光下,阴影浓重,沉重的社会黑暗正在侵蚀着这个国家,再光鲜的外表也无法掩盖内部腐朽的现实。

一场命运的豪赌

打牌作弊者

打牌作弊者

多年以后,或许连尤金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在宴会上见过的卢梭、伏尔泰等人,会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怎样的风暴。而他与路易十五的赌桌对决,他人生命运的豪赌,在这些人所看到的赌桌上,显得那么的渺小与可笑。
在命运面前,他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惊人的抱负,他只是想从一个牌桌到另一个牌桌,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的赢得每一场赌局的胜利。
从那天开始,尤金才知道,骗术的秘诀从来不在于偷牌或者是换牌,真正的骗术是蛊惑人心的技术,通过编织谎言获取利益只是这门学问的末端。
那天是1789年的寻常一天,法国的旧世界走向了终点。尤金懂得了一个道理,纵使机关算尽,一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也只是一小粒浪花。国王如此,牌手也是如此。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