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有风险,付款需谨慎!!!
最近一些日子,看见有一些朋友在吐槽半成品发售的游戏太多,花的钱不值。
其中大多数都是抢先体验作品,一下子,我就意识到,随着STEAM用户的增长以及之前抢先体验的改版,让玩家在参与感变弱,很多人对于抢先体验的概念并不清晰。
所以,我想来聊聊什么是抢先体验,以及抢先体验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抢先体验实际上是一种众筹,一种投资
抢先体验的前身,是青睐之光,这是STEAM于2012年推出的扶持小工作室的计划,正如其名,想要获得上架Steam的资格需要获得玩家们的支持。
其面向的,就是那些资金不足、没有关注的小工作室。
厂商在支付100美元的费用之后,需要通过自己的宣传,展示自己游戏的特色,以让玩家投下支持的一票,拿到足够的票数之后,才有资格上架自己的游戏。
当青睐之光出现之后,许多的小开发商入驻STEAM,在这个平台上发行自己的游戏,用自己的创意吸引玩家支持自己,以获取资金继续后续的开发。
青睐之光带来了许多优秀的游戏其中就包括《星露谷物语》、《森林》、《去月球》、《死亡细胞》等等。
青睐之光计划好吗?当然好!那时候,某款游戏上架青睐之光,是会引起玩家的一些关注的。
但是,也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
那就是厂商是否能在STEAM上发行游戏,是看玩家投票的,都投票了,能玩的手段就多了,为了捞一波,各种眼花缭乱的操作就来了,很快,青睐之光就变成了垃圾场!
大量并不能够被称之为游戏、甚至怀疑是刚上了一节课做出来的东西,钻了空子就进来了,在STEAM狠狠地捞了一把。
抢先体验
STEAM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就开启了改革,2017年6月6日,青睐之光被关闭,取而代之的,则是现行的抢先体验。
现行的抢先体验制度之下,游戏厂商想要在STEAM上发行游戏,需要向STEAM提交一些资料进行审核,并且需要缴纳一些保证金,这些钱会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返还。
现行的抢先体验计划,对游戏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把发行门槛拉回到了正儿八经的游戏这一层次。
改变带来的问题
青睐之光完全臭不可闻吗?我不那么认为!
青睐之光下,是有很多的垃圾,但,这毕竟是个二八法则的世界,真能够吸引到玩家的实际上还是那些有一定前景的作品。
那些只是想要捞快钱的游戏类似物,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会上当,毕竟,他们实在是太过于粗制滥造了。
在青睐之光下,玩家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什么,自己是在投资一款自己看好的作品,并且伴随着它成长,当然,既然是投资,也就意味着自己是知道有失败的风险的。
现行的抢先体验,是过滤了很多只能被称为游戏类似物的东西,却也不可避免的拉开了厂商、游戏与玩家之间的距离。
在我看来,青睐之光到抢先体验本质都是没有改变的,这依旧是一项针对于中小型开发商的扶持计划,这是一项众筹、是一项投资,是有风险的!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承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