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列國志】望帝春心託杜鵑——蜀|無悔華夏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15 11:58:28 作者:LastJedi Language


此貼由【無悔華夏星辰組】最後的絕地武士鋼蛋(亦是本人)首發於TapTap論壇,禁止一切形式轉載。
本帖將會涉及歷史、文化、古代軍事、遊戲,等多元話題。
—————————————————————
【春秋】時期的蜀(遊戲截圖僅供參考,未必與史實相同)
【春秋列國志】望帝春心託杜鵑——蜀|無悔華夏 - 第1張為了區分後世以蜀為國號的政權,一般稱先秦時期的蜀國為古蜀國。考古發現表明古蜀國擁有發達的青銅冶煉技術、成熟的黃金加工技術,同時也是一個神巫色彩濃厚的國家。
"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興起,從原始氏族部落開始,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及融合,變為蜀人,並轉型成封建制國家。蠶叢是古蜀國第一位王,《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 傳說蠶叢是第一個將馴養家蠶的人,蠶叢生活的年代應當遠早於周朝,為商代早期蜀部落的首領,蠶叢死後蜀人為其建造石棺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極有可能是蠶叢的形象。 傳說蜀人起源於蜀山氏,從蠶叢氏稱王開始,歷經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氏族的統治。約前11世紀,蜀國參與了武王伐紂的戰爭,為"牧誓八國"之一。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為帝,號望帝。
商周春秋時期,古蜀王國的疆域北達漢中,南至南中,東至鄂西清江。戰國時期,蜀國向北保有漢中,向南深入西南夷,向東據有嘉陵江以東地區,成為中國西南的大國。
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國與巴國、苴國交戰之際,遣張儀、司馬錯沿石牛道伐蜀,蜀王開明十二世戰敗被殺,古蜀國滅亡,共歷十二位君主。

蜀國疆域
關於杜宇王朝的疆域,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 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
漢中地區自魚鳧王朝以來一直是古蜀王國的北疆,到古蜀杜宇王朝和開明王朝時期依然如此,《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說:"漢中郡,本附庸國,屬蜀",《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說:"周顯王之世(公元前368-前321年在位),蜀王有褒、漢之地",還記載:"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均說明了這個事實。
開明王朝的國力比杜宇時期大大增強。《太平寰宇記》卷八六"閬中"下記載:"仙穴山在縣東北十里。"《周地圖記》雲:"靈山峰多雜樹,昔蜀王鱉靈帝登此,因名靈山。"《輿地紀勝》卷一八五亦載:"靈山一名仙穴,在閬中之東十餘里宋江上,有古叢帝開明氏鱉令廟存焉。"閬中位於嘉陵江上游、大巴山南側。《蜀王本紀》則說:"蜀王據有巴蜀之地。"可見開明王朝的東界已越過嘉陵江。在長江一線,開明王曾於公元前377年伐楚,取楚之茲方 (今湖北松滋縣),勢力遠達鄂西清江流域,清江之名即為蜀人所取。
開明三世時期,蜀王西征青衣羌地。《華陽國志·蜀志》:"(保子)帝攻青衣"。青衣,今四川雅安蘆山一帶。《輿地紀勝》卷一四七"蘆山縣"下記其地有"開明王城",又引舊經說此城是"開明王所築",當為保子帝親征青衣時在當地所設宿衛行帳以及班師後留駐軍隊的鎮所。《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六引《華陽國志》說:"蜀王開明以靈關為前門。"說明保子帝攻略青衣後,今蘆山一帶成為古蜀王國的西方門戶。開明三世國力強盛,又大舉向南興兵,沿岷江南下,征服僚、僰之地。《華陽國志·蜀志》載保子帝"雄張僚、僰",表明僚、僰之地這時已為古蜀王國所控制,成為蜀之附庸。 僚指夜郎,地當今貴州安順地區至黔西地區;僰指僰道,地當今四川宜賓到雲南昭通地區。
據此,蜀疆北達漢中,南抵今四川青神縣,西有今四川蘆山、天全,東越嘉陵江,而以岷山和南中(今涼山州、宜賓以及雲南、貴州)為附庸。由於歷代開明王的開疆拓土,到戰國時代,古蜀王國疆域"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 ,成為中國西南的強國。

杜宇王朝
傳說杜宇從天而降,其妻名利從江源井中冒出 ,杜宇帶著族人以武力推翻漁鳧氏的統治,自立為蜀王。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庸、蜀、羌等西土八國伐商,在牧野之戰中大敗商軍 ,周武王被推舉為天子,周朝建立。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區萬春鎮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封建制社會,杜宇是封建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

他年老時把君主位讓給同姓族人杜靈。唐代李商隱《錦瑟》:"望帝春心託杜鵑。"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開明王朝
東周春秋時期,古蜀國境內爆發洪水,杜宇任同姓族人杜靈為相,治理洪水。杜靈因出色完成了任務,被部人喚做"鱉靈"。望帝因此在年老時禪位給鱉靈。杜靈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成都郫都區),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叢帝之子盧帝(開明二世),盧帝攻打秦國至雍城。盧帝之子稱(褒)保子帝(開明三世),褒子帝西征青衣羌、又向南征服獠人、棘人,使得蜀國的疆域大大擴展,超過了杜宇時代 。約前6世紀,開明五世在成都築城。
公元前475年(秦厲共公二年),秦蜀之間開始互通。公元前451年,秦國命左庶長在南鄭(漢中)築城,10年之後,蜀國又將南鄭奪去。公元前387年,秦國再次奪取南鄭,同年南鄭反覆歸蜀 。公元前377年,蜀伐楚至茲方,進逼楚國郢都地區,楚國被迫修築扞關來抵禦蜀國。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開明九世)派大軍滅昔阝、平週二國,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國都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轄管原昔阝、平週二國領地),劃沔中(漢水上游)與葭萌地為苴國,宣佈苴國成立。次年,為方便與藩屬國苴國的聯繫,蜀國正式遷都成都。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繼位,蜀王遣使致賀。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巴、苴兩國苟合,蜀國先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蘆(開明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苴侯求救於秦,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後,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本蜀論》記載惠文王用計滅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為蜀侯,張若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國滅亡。

祭祀文化
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遺址自1931年以後在這裡曾多次發現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現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製作精美。青銅器除罍、尊、盤、戈外,還有大小人頭像、立人像、爬龍柱形器和銅鳥、銅鹿等。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蹟。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基本上沒有生活用品,絕大多數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國的原始宗教體系已比較完整。這些祭祀用品帶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特別是青銅雕像、金杖等,與世界上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張繼忠認為,大量帶有不同地域特徵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聖中心。
金沙·十二橋文化是三星堆文化過渡後的一個時期,和三星堆相比,金沙也曾作為古蜀國的王都繁榮一時。金沙遺址祭祀區分佈在摸底河南岸,是一處規模宏大、延續使用了近千年的濱河祭祀場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出了14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成功地搭建起金沙文明的祭祀體系。同三星堆相比,金沙所出土的祭祀品並沒有那麼大,似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小範圍祭祀活動。器物堆積得雖然擁擠,但並非雜亂無章,像是按照某種次序所排列的。
由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太陽輪(太陽型器)和青銅神樹,以及金沙遺址出土的鳳凰金箔,表現了古蜀國人民對太陽的崇拜。現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中建有模擬古祭壇。
—————————————————————
【無悔華夏星辰組】,一個致力研究無悔華夏的人物多樣性玩法,探索可持續性、充滿平衡性的玩家思路的純民間組織。
我們歡迎任何正面研究遊戲的攻略作者加入。
群號自提:600729614
【春秋列國志】望帝春心託杜鵑——蜀|無悔華夏 - 第2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