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 層巖巨淵的劇情中,我們瞭解了關於雷夜叉浮舍的故事。從魈的故事開始,到層巖巨淵的新聖遺物,再到這次的新劇情,通過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方式中,我們瞭解了夜叉一族的生平。這麼多夜叉,歷盡劫難就活了魈寶一個,魈還是溫迪救回來的,mhy你刀我。
- 本文從五位夜叉出發,講講角色背後的歷史故事以及神話傳說。同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進步。
二、夜叉
2.1. 夜叉
- 夜叉是“Yakşa”的譯音,意思是“捷疾鬼”、“輕捷”、“勇健”。在企鵝叢書中有一本神話學:通過閱讀後可以得知,夜叉一詞有三重含義,除了捷疾鬼,還有相貌醜陋、兇惡的男人;以及強悍且美麗的女性這些意思。《舍利弗問經》有提到:夜叉神者。好大布施。或先損害。後加饒益。隨功勝負。故在天上空中地下。
- 在遊戲中,上古時期,夜叉一族原被魔神控制,為魔神為戰而殺戮,後來巖王帝君擊敗魔神,夜叉得以解脫。戰敗魔神的軀體就如稻妻的奧羅巴斯那樣,向外傳播汙穢,將憎恨與怨怒散佈於塵世,璃月人稱為妖邪,為了對抗它,帝君召集了夜叉對抗妖邪,為護法殺生。
2.2. 五夜叉名號
風夜叉:魋 「名號:降魔大聖」、「金翅鵬王(通過PV得知)」
巖夜叉:彌怒 「名號:心猿大將」
火夜叉:應達 「名號:火鼠大將」
水夜叉:伐難 「名號:螺卷大將」
雷夜叉:浮舍 「名號:騰蛇太元帥」
2.3. 各位夜叉的結局
通過PV可以推斷幾位夜叉的結局。
應達死於自焚
彌怒和伐難死於自相殘殺
- 五位夜叉中的大哥,浮舍走火入魔後陷入瘋癲不知所蹤,沒有找到屍骸且一直下落不明,這位可以說是此次「荒夢藏虞淵」劇情中促使魋來到層巖巨淵的主要原因。
現在我們也知道了,浮舍戰死於層巖巨淵
- 在夜叉之願的任務中,我們其實已經瞭解過關於浮舍的信息。
三、背後的神話傳說
3.1. 風夜叉:金鵬(魋)
- 魈作為我們接觸時間最長的角色,身上也有許多可以考究的內容。五位夜叉中唯一一個倖存者,即使在守護璃月的過程中失去了家人般的同伴,自身被業障糾纏,卻依然數千年如一日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一直守在要衝望舒客棧。
(1)降魔大聖
- 大聖指人格崇高、道德完備的人。佛教中,“大聖”可用於稱佛和高位菩薩,如《觀無量壽佛經·秒宗鈔》內所述“佛是極聖,故稱大聖。”
- 明代小說《西遊記》的主角孫悟空曾跟六位妖王結拜為義兄弟,都紛紛自號為“大聖”,依歲數分次序為:平天大聖・大力王(牛魔王;七大聖之首);覆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通風大聖・獼猴王;驅神大聖・𤟹狨王;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
所以這裡的降魔大聖可能是neta了這裡的取名。
(2) 金翅鵬王
- 上文中提到的混天大聖・鵬魔王鵬魔王就是金翅大鵬雕。迦樓羅,漢譯大鵬金翅鳥或金翅鳥,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巨鳥。佛教認為,迦樓羅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寶象,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每天吞食一條龍王和五百條毒龍[注 3]。隨著體內毒氣聚集,迦樓羅最後無法進食,上下翻飛七次後,飛往金剛輪山,毒氣發作,全身自焚,只剩一個純青琉璃心。這與魈深受業障之苦比較符合。
真覺寺中刻於塔身上的金翅鳥
(3)靖妖儺舞
- 儺舞最初是儺祭中的儀式舞蹈,後來發展為娛神兼娛人的民間舞蹈。儺起源於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原始先民的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活動,一般認為形成於夏商時代。儺發展到漢代內容更加豐富,主要包括儺祭、儺舞、儺戲、儺儀、儺藝、儺鼓、儺雜技、儺面具等,雖然表現形式多樣,但主要功能和宗旨都是驅鬼除役、禳災納吉、保佑平安、祈禱福瑞。
圖片略微陰森,要有心理準備
3.2. 巖夜叉:彌怒 心猿
- 心猿一詞的出處可以查找的為《西遊記》第85回“心猿妒木母”;以及第88回“心猿木土授門人”。用於指代孫悟空。在其他的故事版本中,例如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孫悟空的角色原型“猴行者”,其外觀為白衣秀才,來自花果山紫雲洞,自稱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在故事結尾時,獲封“銅筋鐵骨大聖”。選擇巖元素的設定可能出自於此。
- 命名考據:姓名應該是出自楊萬里的《觀水嘆二首》不知石愈密,激得水彌怒。也暗示了巖水夜叉自相殘殺的結局。
3.3.火夜叉:應達 火鼠
- 火鼠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生物,亦稱為火光獸。《太平御覽》卷第八百二十引用晉朝張勁的《吳錄》記載:“日南北景縣有火鼠,取毛為布,燒之而精,名火浣布。”
《和漢三才圖會》圖繪的火鼠
- 日本古代小說《竹取物語》中的也有延用火鼠裘。有關火鼠裘的內容我已經有過考據,感興趣的可以通過鏈接閱讀我之前的文章。
劇情考據:關於淵下宮背後的神話故事
- 應達的設定也很符合:死於自燃而亡。
- 姓名考據:潘閬的《敘事答所知》一文中:知音時見贈,應達聖朝聞。似乎與磐巖結綠中的文案對上了,所以其實綠劍是應達的佩劍?
3.4. 水夜叉:伐難 螺卷
- 唯一一位沒有特別好考據的角色。螺卷應該引用自卷管螺科,本科物種的螺殼基本上都差不多是紡錘形。螺層會拉長至成為寬錐形。卷管螺類物種皆為肉食性及捕食性的腹足綱動物。大多數物種的體內都有毒腺,配合其弓舌型齒舌(Toxoglossan radula),可用於捕食其他有脊椎及無脊椎(主要還是多毛綱)的動物,甚或用於自衛。
只能說裝備比較符合了
3.5. 雷夜叉:浮舍 騰蛇
- 螣蛇(騰蛇),也叫飛蛇,是一種會騰雲駕霧的仙獸,傳說是女媧依照自己的形象製作的寵物。所以螣蛇也多與神龜並稱,因此被視為玄武的分身。此外,騰蛇還是中國道教十二天將之一。其中曹操的《龜雖壽》中亦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之句。《淮南子》中也有“騰蛇遊霧,而殆於蛆。其性能制蛇,忽見大蛇,便緣而啖其腦。”的說法。
- 浮舍一詞,在遊戲中解釋為浮生一剎,萬般皆舍。佛教中的過去七佛裡,有一位尊名叫毗舍浮佛,依據巴利文《大史》所記載,毗舍浮佛是以燃燈佛為首的二十四佛中的第二十一佛。
- 在《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中記述有觀想此佛的情形,經中說:“毗舍世尊舉身放光住行者前,其佛身三十二旬,身紫金色光明威相如前無異;見此佛已,復更增進諸陀羅尼三昧門,於未來世必定不疑,生諸佛家包括毗舍浮佛在內的二十四佛中,為首的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因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名燃燈佛。又名錠光佛、定光佛、錠光如來、定光如來、普光如來,與現在佛釋迦牟尼、未來佛彌勒並稱。
四、總結
4.1. 奇怪的巧合
- 這次的五個角色正好對應這五個夜叉的元素,甚至細節都對應。火水巖風雷。其中水和巖互相沖突,一斗和夜蘭互相不順眼。火和水好姐妹,夜蘭煙緋也一樣。浮舍是大哥,而久岐忍在生活方面照顧的很周到,唯一不變的是降魔大聖,但是他的想法已經改變了。
4.2. 巧妙的第六人
-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了伯陽的書信後是不是會有一聲感慨。伯陽本就是普通人,不像夜叉那樣有著神力,也不像神之眼擁有者那樣能夠對抗業障。他不過一介平民,但是他和他的小隊為了璃月的人民,願意跟隨夜叉進入層巖巨淵,引開敵人的大部隊。伯陽不僅是英雄,他還是一個觀察者,他記錄了這位無名夜叉的故事,他記錄了浮舍的所作所為。他的眼睛代替我們記錄了過去的時光。
- 而這次陷入其中,我們又是那個巧妙的第六人,串起來整個故事,在層巖巨淵中的冒險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千巖軍捨我其誰的精神。不同於稻妻的故事更多關注幾位重要人士,比如淺瀨響,狐齋宮等人士,到了雷神第二章才講述了普通人。璃月的故事一直與人有關。千人偕陣,憑千巖長槍之利,靖妖閒邪,一往無前。
「千巖牢固,重嶂不移,干城戎甲,靖妖閒邪」
4.3. 浮舍大哥
下文是出自塵沙往生錄的虺雷之姿聖遺物,我認為非常清晰的寫出了浮舍大哥在層巖的經歷:
- 天道有夜叉,四臂何磊魁。
- 遠來層巖裡,諸部揚謳歌。
- 豐餚莫虛歸,觴至更無餘。
- 揚刃入淵谷,為民息幽禍。
- 捷疾悍似鬼,紫目爍兇光。
- 震電絕死翳,虺雷溶青波。
- 雲霓掩淵藪,盤卷吞星河。
- 狂飆復奔流,辰砂隱昏黑。
- 石動震山廊,深谷多決坼。
- 淵崩引地鳴,倏然皆靜默。
- 濃雲凝夕照,棲鳥泣殘歌:
- 君不聞,朔風蕭瑟鼓角落,人傑淹冉沒回渦
- 竟不見,夜叉酣鬥爭天曙,空餘長嘆何蹉跎
應該是改編了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
4.4. 寫在最後
- 從來沒有想過,反而是考據部分花了很長時間,關於水夜叉的出處考據的資料也是過分稀少。因為內容混雜著道教和佛教,有些歷史形象雜糅到了兩位不同的夜叉身上,因為怕產生歧義並且不能完全確認,故在本文中沒有具體寫出。本人並非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如果有什麼地方考據失誤,可以在評論區指出。碼字量大,有時候也會有錯別字,大家也多多擔待,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一起遊戲,一起進步!
#原神2.7版本創作者徵集活動#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