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說法是,最初端午節是每年的午月開頭的第一個午日,但因為干支歷以十二天為週期,午日不好計算,所以在漢朝時就把端午節定在五月初五這一天。
另一種說法則是,“端午”原叫“端五”,每月的初五都可以叫端五,後來慢慢傳成了端午。不過持這個觀點的人不多。
最早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繫到一起的,是在南朝吳均的小說《續齊諧記》中,此前沒有文獻說明屈原投江的日期是五月初五。然而此時距離屈原去世已經有700多年,所以這個說法雖然是主流,但卻被很多學者質疑。
另外,根據許多專家學者的考證,認為端午起源於南方的圖騰祭活動,要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得多,也就是說本來五月就有這麼個節日,所以和紀念屈原而沒什麼關係。
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特別多,除了我們常講的紀念屈原,還有基於季節的“夏至說”、躲避災禍的“惡日禁忌”說、始於遠古信仰的“圖騰祭說”、源於時間和數字崇拜的“七重日”說,歷史上關於人物紀念的說法也不止屈原一人,有說是紀念伍子胥的,有說紀念介子推的,還有說紀念孝女曹娥的……莫衷一是。
到了現在,一些模糊的說法漸漸被人們遺忘,紀念屈原成了節日主流,於是很多人就把端午節當成一個有祭奠意義的節日,祭奠性的並不適合說快樂。
實際上,我們看分析一下端午的習俗,就大致可以判斷出這個節日最初的性質。
賽龍舟、吃粽子,已經和屈原深深綁定了,這兩件事本身就具有祭祀意義,可能伍子胥、曹娥這些人逝去之後也曾有過這樣的祭祀活動,所以才把他們和端午聯繫在一起。
插艾蒿,有兩種意義,一是辟邪,二是驅蟲。有句話叫:“手持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取的是辟邪之意。另外端午時節正是天熱的時候,蚊蟲猖獗,艾蒿有驅蟲效果,插在門上驅蟲很有科學道理。
系五索,這就純粹是為了辟邪了。五索繩也叫五彩繩,一般是用“紅、黃、青、白、黑”五個顏色的線擰成彩繩,系在手腕上。這五個顏色有說與五行相關,有說是指五個方位,總之是辟邪之用。《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闢鬼及兵,令人不病瘟。”有的地方是端午節繫上,下雨天剪掉,有的地方則要等到七夕節才摘下。
部分地區還有躲端午、避五毒、灑硃砂酒等等習俗,總之這些都有祭祀、辟邪、驅蟲的性質。或許我們可以說,端午節的實際意義,是一個迎接夏天的節日。
可以發現,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往往都與季節有關。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除去春節,看另外三個節日:清明節靠近春分;端午節靠近夏至;中秋節靠近秋分;冬至也就是如今不那麼重視,在古代冬至本身就是個很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端午節祭龍、辟邪、驅蟲,為了祈求這季風調雨順、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