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機緣巧合之下看了一部當時被奉為文青必看百大電影之一的《艾利之書》。按捺著浮躁的性子把這部公路片給看完了,留存到現在的記憶僅剩末世裡混亂的基調,以及影片中那荒涼的黃色———和後來我玩的《輻射:維加斯》如出一轍。
時隔多年,經歷了許許多多之後再次重新觀看《艾利之書》,忽然發現自己對這部電影有了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思考。
言歸正傳,《艾利之書》的故事發生在世界上最後的一場戰爭之後,地表環境慘遭破壞,絕大多數的人類都死於戰爭,物資匱乏導致重建的秩序註定充滿了血腥暴力,再也沒有所謂的文明,同樣也沒有所謂的法律,地球已然淪為廢土。
看完背景是不是一種熟悉感油然而生?有點輻射味了吧!這就是典型的廢土風格了,在人類文明被核彈摧毀後所帶來的一系列危機下,通過展現倖存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顛覆和衝擊,以此來探討戰爭、生存的意義。
輻射系列亦如是。
接著往下,我們的主角是個叫做艾利的小黑哥,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造就出如今沉默,但內部卻充滿了熾熱力量的他。他揹著一個破舊的雙肩包,一路向西,女主索拉拉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要往西去,艾利說:因為那裡有真經有一天,我聽到一個聲音對我說話,讓我去西方。於是這就成了他的使命,這就是心靈的力量,而心靈寄宿於信仰。
信仰,是被戰火所毀滅後的世界裡所最缺乏的。因為戰火的原因,人類最寶貴的知識統統被焚燬殆盡,倖存者的後代們早已遺忘先祖所創造過的偉大文明。僅剩的少數書籍,成為了統治階級的專享和用來獨裁的手段,只有強者才配擁有。
我們的主角艾利點了“獨行俠”的perk,在沒有隊友的情況下可增加額外負重以及增傷,揹著自己的ipod和一堆好物,並且身手矯健以一敵五,但因為點數不夠,所以魅力只點到“女性殺手”,所以和其他角色對話幾乎沒有多餘選項可言。
“我不懼怕邪惡,因你與我同在。”
在西行的路上,經過了大boss卡耐基所控制的人類聚居地,這個boss明白知識就是力量,一直在讓丈育的手下給他蒐羅各種書籍,只為了找到那本傳說中能夠操控人心的書籍——《聖經》。是的,在這人均丈育的時代,誰擁有並能夠看懂聖經,就擁有蠱惑人心的力量,因為《聖經》的所有者擁有闡釋權。
我們的艾利小哥就像黑夜之中的螢火蟲一樣,深深地吸引住了卡耐基的目光。於是卡耐基讓自己和盲眼情婦生的女兒索拉拉去勾引艾利,卻沒有想到艾利點出了“女性殺手”perk,索拉拉也變得講文明起來,甚至懂得了做餐前禱告。
卡耐基明白了,他要的東西,就在艾利手中。
於是戰爭又一次不可避免地爆發,結局以艾利負傷攜索拉拉逃走,卡耐基獲得了艾利之書而告終。當卡耐基興奮地找人打開了那本書,卻心頭冰涼——那是一本盲文《聖經》,並且他的盲人姘頭因為女兒已經逃離,再無所牽掛,拒絕了幫助其翻譯,之後卡耐基的基業隨之被其手下摧毀。
愚昧之行被愚昧之人所摧毀。
故事的最後,艾利和索拉拉來到西方並找到了印刷廠的老闆,艾利逐字逐句地背誦出聖經——《聖經》終於得以重見天日且大量印刷,為廢土之上迷茫的人們重新帶去了心靈的力量。
全劇完。
廢土之下,亦是新生
再一次看完《艾利之書》的我,腦海裡翻湧其很多很多雜亂無章的片段,無論是莫哈維廢土中糾纏於各大勢力的郵差,還是聯邦裡執著於找兒子的老冰棍,又或者是101避難所小子為華盛頓重新帶去幹淨的水源,加上見過的形形色色的掠奪者,居民,遊商,屍鬼甚至是超變,最後全部匯聚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世界觀完整,設定細膩豐富的廢土世界。這讓我對輻射系列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而這一切,得益於這部《艾利之書》,誠然,《艾利之書》是帶有宗教色彩濃厚的公路片,但是其目的和意義並非是傳揚宗教信仰,而是意在向人們顯明,在世界被毀滅後,信仰能夠帶來的是什麼。
同樣的,輻射系列不僅僅是宣揚反戰,就像輻射中的廢土不僅僅只有遍地的黃沙,破碎的公路,喪心病狂的掠奪者和各種各樣的變異生物一樣,還有著哪怕在極端險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文明時期價值觀的居民,為了保護而強大的義勇軍,將集體置於個人之上的鋼鐵兄弟會。即使面對再惡劣的環境和再渺茫的希望時,黑暗之中總會還有那麼一線光明,遍地的殺戮裡總會還有人性的光輝。
廢土的魅力絕不僅僅止於無政府主義、反烏托邦、暴力的美學,更多的是體現在各種極端的對立,比如殘存的人類智慧促使倖存者製造工具,卻受條件限制製作出來的工具充滿了蠻荒的氣息:
在無時不刻的死亡威脅下,倖存者為了能夠更好地搶奪那一線生存下去的機會,用身邊的廢銅爛鐵儘可能地武裝自己,粗糙簡陋但卻實用無比:
殘忍無比的裝飾,其實只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空虛與怯懦,這是朝不保夕的末世之中僅能給自己帶來的心靈慰藉:
各種誇張無比的裝飾,一方面是為了試圖向來者證明自己的兇狠,一方面也是為了在茫茫天災之下曬出自己存在的證據:
在充滿未知恐懼的黑夜之中,遍佈了死亡的危機,僅剩的倖存者聚居在一起,用閃爍的霓虹燈管展現出人類不屈的意志,向世界宣告文明的燈火不曾熄:
末世之下,廢土終究會迎來新生;道德的荒原,也終究會綻放出人性之花,只要還有人在,就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只要還有可能性,未來就還有希望。
廢土中的抉擇,是對人性的拷問
《艾利之書》的劇情並不複雜,但是內核套入到輻射系列作品問題不大,拿色彩和基調極為相似的維加斯來說,同樣是永遠昏黃的天空,兇殘的掠奪者,交錯的勢力,以及對最終答案執著的追求。
《艾利之書》中主角歷盡艱難險阻一路走向西方,只為完成自己的使命,達到心靈最終的歸宿。
維加斯在中途從一條路散開成了四五條,由玩家選擇一條路走下去,儘管結局不同,但是從廣義上來說,都是通往最終的“羅馬”,這一點並無分別。但是維加斯能夠由玩家自己選擇想走的路,這就是遊戲的魅力,比起電影來說,多了互動性和選擇性。《輻射4》相比之下,可供選擇的路並不多,但是同樣不失為一款優秀的遊戲。
《艾利之書》裡探討了末世之下,倖存者該保留理智與信仰,讓文明重生還是選擇背棄文明之火,一路披荊斬棘走向毀滅?這是所有廢土風格的影視與遊戲中所討論的終極問題,也是該世界觀下所有倖存者必須正視的問題,給了觀影者和遊戲玩家極大的思考餘地。
同樣,維加斯用主角同伴的劇情給玩家帶來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狗狗雷克斯腦部正在不可逆地衰老,是讓它揹負著傷痛潛行,最後帶著榮光死去還是徹底告別過去,迎來作為另外一隻狗的新生?讓維羅妮卡迴歸本來的宿命,和越來越菜的兄弟會一起消亡還是帶她逃離那片禁錮之地,走向全新的莫哈維?
在《輻射4》裡,是選擇接受尚恩的理念,將科技注入廢土,還是跟隨著鋼鐵兄弟會的雄師,用炮火清除光異己;又或者是追隨民兵,只為廢土居民負責?
而這一切選擇,都交付到了玩家的手中,成為廢土的新神還是惡魔,全都取決於玩家一念之間。
這就是輻射系列的魅力。
這就是廢土風格的魅力。
對了,艾利是一個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