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幾日,三個人已經離開潞安府地界,經過胡甲山,到了太原地界。

瓊華掀開車簾,看著馬車外漸漸平緩的地勢,鬆了一口氣。
“可算出了潞安府,一路上顛得我骨頭都快散架了…也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到大同。”
瓊華靠著車壁,神情蔫蔫的。
“嗯……瓊華姐姐再忍忍……”
就連惜月也是如此。
“快了,再有個把月不出意外就能到大同……”
明的聲音從前面傳入馬車內兩人的耳中。
“不過我們雖然出了潞安府,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太原這邊雖然相對太平些,可山賊盜匪也不少……”
惜月聞言有些緊張。
“瓊華姐姐……要是真遇到山賊怎麼辦?”
“月兒妹妹放心…明武藝高強,能保護好我們……”
瓊華安慰著惜月,明的聲音也再次傳來。
“月兒、小姐別怕,我會護你們周全…咱們儘量挑大路走,避開那些偏僻小道,再加上有馬車,應該不會那麼容易被盯上…而且……”
“我這刀跟隨我多年,斬殺過不少惡徒,定能保你們平安。”
“嗯……”
在瓊華和明的安慰下,惜月心裡好受了些,開始和瓊華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
之後的路有些不好走……
馬車在蜿蜒的道路上緩緩前行,窗外景色不斷變換。
瓊華坐在馬車內,看著車外胡甲山連綿的峰巒逐漸遠去,心中默默數著這一路的顛簸。
離開胡甲山後,道路愈發崎嶇難行,馬車像是一葉在波濤中起伏的扁舟。
瓊華緊緊抓著車壁,儘量讓自己坐得穩些。
“這路怎麼越來越難走了。”她小聲嘀咕著,臉上滿是疲憊。
不知又行了多久,馬車突然一震,緊接著速度慢了下來。
瓊華掀開車簾,正想問明怎麼回事,卻見眼前景色豁然開朗。
一條寬闊的河流映入眼簾,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畔青草茵茵,遠處幾棵垂柳隨風搖曳。
“這是到哪兒了?”
瓊華不禁問道。
“小姐,咱們到昌河河畔了。這附近地勢平坦,水源也充足,晌午了,咱們就在這兒歇腳吧。”
瓊華望著眼前的美景,心中的疲憊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明將馬車停穩後對車內的兩人說。
“小姐、月兒,咱們先在這兒歇會兒,弄點東西吃。這附近有條小溪,我去打點水來。”
“好,明,你小心些。”
瓊華探出頭來叮囑。
“明哥哥,早去早回。”
惜月也跟著叮囑一句,隨後跳下馬車,轉身扶瓊華下馬車。
瓊華坐在車旁的草地上,望著不遠處的小溪,心中稍感寧靜。
而惜月轉身回到馬車內尋找著弄吃食的炊具……
不一會兒,惜月從馬車裡翻出乾糧一小袋米和炊具,在瓊華身旁坐下,將乾糧和炊具在草地上擺好。
“瓊華姐姐,也不知道明哥哥什麼時候回來,肚子都快餓癟啦。”
瓊華笑著摸了摸惜月的頭。
“別急,明打水很快的。咱們先把東西準備好,等他回來就能開伙做飯了。”
話雖如此,但是這昌河河畔附近,想要找些乾柴生火卻不太容易。
河畔多是潮溼的泥土與水草,周圍樹木也多是枝葉繁茂,枝幹溼滑,砍下來難以引燃。
“瓊華姐姐,這可怎麼辦,找不到乾柴,沒法做飯呀。”惜月站起身,四處張望著,一臉焦急。
瓊華也站起身來,環顧四周,也有些犯難。
就在兩人發愁時,瓊華眼尖發現天邊地邊有一團黑影漸漸放大。
細看下瓊華的臉色瞬間發白,那是一群起馬的人。
“快…快……”
“瓊華姐姐,我在弄了…馬上就好……”
惜月不能何時又低頭擺弄那些炊具,沒察覺到瓊華語氣中的急切與慌張。
瓊華一把拉住惜月的手,用力將她往馬車方向拽。
“不是這個,你看那邊,是騎馬的人,不知道是敵是友……月兒妹妹,你快去找明。”
惜月這才抬起頭,順著瓊華手指的方向看去,臉色也變得煞白。
“我這就去!”
惜月慌亂地朝著溪邊跑去,邊跑邊大喊。
“明哥哥!明哥哥!”
瓊華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回到馬車旁,將乾糧和炊具匆匆收拾進馬車,然後站在馬車旁,緊緊盯著那群騎馬人的動向。
心跳如鼓,她默默祈禱著明能快點回來,也希望這群不速之客不是山賊。
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瓊華看清了為首一人頭戴紅纓氈笠,身後揹著一把長槍,周身縈繞著淡淡的肅殺之氣。
其餘人也穿有半新的甲冑,有些地方還有破損,看著似乎是官兵…但又有些不像……
那群騎馬的人越來越近,瓊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為首的女子在離馬車幾步遠的地方勒住馬匹,上下打量了瓊華一眼。
“瓊…華?”
“啊……”
瓊華微微愣神,看著眼前之人,滿眼茫然。
“哦…沒摘氈笠……”
說著女子伸手摘下氈笠,一頭烏黑秀髮傾瀉而下,瓊華這才看清她的面容,心中又驚又喜。
“彩林姐姐,怎麼會是你?”
瓊華驚喜地說道,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了下來。
彩林示意身後的眾人停下,笑著翻身下馬,幾步走到瓊華面前。
“我還納悶這荒郊野外的是誰呢,沒想到真是你……不過你怎麼不在解州城待著,跑這裡來?”
瓊華苦笑著嘆了口氣。
“彩林姐姐,一言難盡啊。此次北上趕往大同,是打算去找父母……先前發生了一些事情,直到最近才出發。”
彩林皺了皺眉,神色關切。
“這一路兵荒馬亂的,你一個姑娘家,太危險了。”
她看向馬車,又問,“就你一人?”
瓊華連忙解釋。
“還有惜月和明,明去溪邊打水了,惜月去找他回來…彩林姐姐,你怎麼會在這兒?”
彩林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隨口說道。
“我奉闖王命,在這一帶活動,探查軍情。這附近山賊盜匪不少,你們可得小心。”
正說著,惜月帶著明匆匆趕來。
明看到彩林,警惕地擋在瓊華身前,手不自覺地握住刀柄。
而彩林的部下下意識舞動長槍,槍尖指著明。
彩林笑著擺擺手,示意身後的眾人不要激動。
“別緊張,自己人。”
瓊華拉扯明的手,連忙介紹。
“明,這是彩林姐姐,是好人。”
明這才放鬆下來,微微拱手。
“抱歉,多有冒犯。”
彩林打量了明一番,點頭道。
“護主心切,情理之中。你一路護送她們,辛苦了。”
明微微頷首。
“保護小姐是我的職責所在,應當的。”
彩林轉身看向瓊華,眼神中帶著一絲憂慮。
“瓊華,如今這世道愈發混亂,大同那邊韃靼人時常侵擾,你此去怕是凶多吉少。”
“依我看,你還是先回解州城,等局勢穩定些再做打算。”
瓊華咬了咬嘴唇,堅定地說。
“彩林姐姐,我知道前路艱難,但我不能放棄尋找父母的機會。他們音信全無,我實在放心不下。”
彩林無奈地嘆了口氣。
“你這性子還是這麼倔。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也不勸你了。”
“這樣吧,我給你寫封信,你若在路上遇到我們闖軍的兄弟,出示此信,他們會照應你的。”
瓊華感激地說。
“彩林姐姐,真是太感謝你了。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這一路會遇到多少麻煩。”
彩林擺擺手,轉身從馬背上取下筆墨紙硯,迅速寫了一封信,然後遞給瓊華。
“收好,別弄丟了。”
瓊華小心翼翼地接過信,放進懷裡。
“彩林姐姐放心,我定會妥善保管。倒是你,在外面風餐露宿,也要多多保重。”
“放心吧,我在這戰場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什麼場面沒見過。對了,你說的明武藝如何?”
瓊華看向明,眼中滿是信任。
“明武藝高強,一路上多虧有他保護,我們才得以平安至此。”
明連忙說:“小姐過獎了,我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
彩林點點頭:“有他護著你,我也能放心一些。不過,這一路還是要多加小心。”
這時,惜月在一旁小聲說道:“彩林姐姐,我們還沒吃飯呢,要不一起吃點?
彩林點點頭,“可以,正好我們也帶了一些肉乾,比較乾糧要好些,一起吃吧。”
“那個…彩林姐姐…我們有炊具可以煮東西吃,但是沒有乾柴生火。”
說著,瓊華環顧四周,周圍都是溼漉漉的草地和枝葉,確實難以找到乾柴。
“這個簡單……”
彩林笑了笑,對身後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鬍的大漢說道。
“黑子,去林子裡找些乾柴來。”
黑子一拉韁繩,催馬朝著不遠處的樹林奔去。
不多時,黑子就抱著一大捆乾柴回來了。
他將乾柴放在地上,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彩帥,乾柴找來了。”黑子說道。
彩林點了點頭,看向瓊華等人。
“這下可以生火做飯了。”
“多謝……”
明走上前,從馬車上取下炊具,開始熟練地生火。
不一會兒,火苗就躥了起來,明將水倒入鍋中,又去拿來一些米,準備煮粥。
彩林的手下們也圍了過來,他們將自己帶的肉乾拿出來,遞給瓊華等人。
“嚐嚐我們的肉乾,味道還不錯。”一個臉上有疤的士兵笑著說。
瓊華接過肉乾,微微點頭致謝。
“多謝。”
她咬了一口肉乾,雖然有些乾硬,但味道確實不錯,還帶著一股淡淡的香料味。
惜月也接過肉乾,開心地吃了起來。
“好吃,比我們的乾糧可強多了。”惜月一邊吃一邊說道。
彩林注意到了明在煮粥,想了想。
“這些肉乾可以加進粥裡一起煮,味道能更好些,還能添些葷腥。”
彩林邊說邊示意手下將肉乾遞過去。
“多謝”
明接過肉乾,切成小塊,放入鍋中。
鍋中立刻瀰漫出一股混合著米香與肉香的氣息,引得眾人食慾大增。
“姐姐,你們打戰經常就是吃肉乾嗎?”惜月眨著大眼睛問道。
彩林坐在一旁,隨手拔了一根青草叼在嘴裡,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透出一絲無奈。
“肉乾這東西,還是託你們的福。”
“以前打仗,哪有這麼多講究?我們吃的大多是乾糧,有時候實在沒東西吃,就挖草根、啃樹皮。”
一個年輕的士兵也湊過來,苦笑著說。
“有一回,連續幾天都沒找到吃的,大家餓得頭暈眼花,走路都打晃,可一聽到要打仗,還是咬著牙衝上去了。”
瓊華聽到這裡,心中不禁一酸,她輕聲問道。
“彩林姐姐,那你們打仗的時候,難道從來都不怕餓嗎?”
彩林微微一笑,眼神中閃過一絲堅毅。
“怕餓,但更怕敵人。”
“打仗的時候,肚子餓還能忍,可要是讓敵人佔了上風,那才是真的沒命。”
“所以,哪怕只剩下一口氣,也要撐下去。”
“那你們打仗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放棄?”惜月天真地問。
彩林還沒來得及回答,一個老兵接口道。
“咋沒想過?可一看到老百姓被官兵欺壓,被這亂世折磨得不成人形,就覺得不能放棄,得為他們爭出個太平日子。”
彩林沉默了一會兒,輕輕嘆了口氣。
“我們打仗,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過上好日子。如果我們都放棄了,那那些受苦的老百姓該怎麼辦?”
粥煮好了,明給大家一一盛上。眾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粥,氣氛變得格外融洽。
期間,大家又聊起了各自的經歷。
有的士兵說起自己曾經是個普通農民,因為家裡的地被豪強霸佔,實在活不下去,才投奔了闖王。
還有的講起某次激烈戰鬥,身邊的兄弟為了掩護自己,不幸犧牲的故事。
大家吃完熱粥,紛紛意猶未盡地放下碗筷。
這時,一位身形清瘦,眼神透著堅毅的士兵打破了片刻的寧靜,緩緩開口。
“我本是蒲州人,家中雖不富裕,卻也能勉強餬口。”
“可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上頭的賦稅卻一點沒少。”
“父母為了給我湊稅錢,四處借債,最後被逼得走投無路,雙雙上吊自盡。”
“我走投無路之下,聽聞闖王是為窮苦百姓謀活路,便毅然決然地加入了闖軍。”
他說著,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
瓊華聽著,心中滿是同情,忍不住問道。
“那後來呢?你在闖軍裡,真的能為像你父母那樣的百姓做些什麼嗎?”
那士兵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
“後來,跟著闖王四處征戰,每到一處,我們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看到那些餓得皮包骨頭的百姓能吃上一口飽飯,我就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哪怕再苦再累,哪怕隨時可能丟了性命,我也毫無怨言。”
另一個皮膚黝黑的士兵也接上話茬。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攻打一座縣城,那縣城裡的貪官汙吏,平日裡作威作福,魚肉百姓。”
“我們進城後,打開他們的糧倉和金庫,裡面的糧食和金銀堆積如山,可城外的百姓卻在挨餓受凍。”
“我們把這些東西都分給了百姓,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就知道,我們的血沒有白流。”
明在一旁默默聽著,不禁問道。
“那你們四處征戰,有沒有遇到特別難打的仗?又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
彩林接過話,神色凝重地說。
“當然有,官軍裝備精良,又有城池堡壘可守,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以弱擊強。”
“就說去年攻打一座堅城,城牆又高又厚,官軍在城牆上用弓箭、滾石拼命防守。”
“我們連續攻了幾天都沒能拿下,兄弟們死傷慘重。”
“後來想了個辦法,挖地道直通城牆底下,然後用火藥炸開了城牆,這才攻下了那座城。”
眾人聽得入神,對闖軍的經歷既敬佩又感慨。
惜月好奇地問:“彩林姐姐,你們以後有什麼打算呢?一直這樣打仗嗎?”
彩林望向遠方,沉默了片刻。
“等推翻了這腐朽的朝廷,讓百姓都能過上安穩日子,我們就解甲歸田。到時候,大家都能回家種地,和家人團聚……”
但瓊華感覺彩林想說的並不是這個
又聊了好一會兒,太陽漸漸西斜,天邊泛起了一抹橙紅。
彩林看了看天色,站起身來。
“時間不早了,我們還有任務在身,得先走了。瓊華,你們路上千萬小心。”
瓊華也站起身,不捨地說。
“彩林姐姐,你們也保重。等我找到了父母,一定去看望你們。”
彩林翻身上馬,戴上氈笠,最後叮囑道。
“要是遇到危險,就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不到萬不得已,別用那封信。”
說完,一揚馬鞭,帶著手下朝著遠方奔去。
瓊華、明和惜月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許久沒有回過神。
直到夕陽的餘暉漸漸消失,明才回過神來說。
“小姐,我們也收拾東西出發吧,趁著天還沒黑,再趕一段路。”
瓊華點了點頭,和惜月一起收拾好行李,重新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繼續朝著大同的方向前行。
瓊華坐在車內,腦海裡還回蕩著闖軍士兵們的故事,心中暗暗祈禱,希望這亂世能早日結束,大家都能迎來太平日子,而自己也能早日與父母團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