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下載遊玩《殺青》這款遊戲時,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開幕雷擊。
男女主角都用真人相片,讓我不自覺地想起曾經玩過的一款也已真人相片製作的遊戲:《東東不死傳說》

可以說能用相片當立繪,《殺青》的製作組恐怕也是老手藝人了。原本我以為《殺青》是一款故事向的恐怖遊戲,只要一路點點點看劇情即可。沒想到這其實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解密遊戲。

在《殺青》中,遊戲的恐怖氛圍營造的不錯。基本告別了那種一驚一乍的跳臉恐懼。而是用如同夢境一般扭曲的場景給人帶來不適感。這裡可以舉兩個例子:

在解密完成後,原本向四個方向張望的頭部,會同時凝視向你。
象徵著面向太陽,陽光開朗的向日葵,在《殺青》中也構成了一種奇特詭異的意向。玩完《殺青》幾天不想嗑瓜子了。(講真的,在向日葵沒“睜開眼睛”前,我還尋思從花上薅點瓜子下來嗑嗑——yue)
還有在電話亭裡,隔著玻璃向內望的老大爺臉。這一系列的場景設計,都讓人感覺生理不適,心裡發毛。果真恐怖片還是這種老式的最帶感了。
我覺得《殺青》引入的和貼吧老哥討論當前困境的這個形式,非常有趣。老哥們的對話方式非常貼吧,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單人闖關,解鎖謎題的那種孤獨感。
05年那陣,我還沒上過網,倒是10年的時候,大家在貼吧聊天可開心了,真是把熱帖當群聊用的。那陣子人人網還很火。對於男主“實況直播”探索醫院、火葬場,吧友們給出的反饋也很有趣,有信奉玄學的大師,在線指點迷津。也有吧友在線質疑故事的真實性,認為是網絡炒作。
場景氛圍營造,和貼吧討論鬼屋,是《殺青》的亮點,而《殺青》的短板(我個人認為)也很明顯。那就是它的謎題太跳躍了,遊戲給的“提示”很貼心,幾乎不會讓玩家卡關。
但同時,你仔細思考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謎底和謎面究竟有什麼邏輯上的聯繫?為什麼我看到一個海報上倒著的數字,就要第一時間想起另一個密碼鎖上的數字?
為啥我要看到報紙上的VCD機,就能想到用壁紙刀給它一部分割下來,貼到實體的VCD機上,給壞的VCD修復?
為啥我看到劇本上的紅色數字,就要想到一個密碼鎖上的數字和劇本上的紅色數字是相關聯的?
這些謎題出的其實很有水準,但謎面給的是比較糟糕的,導致謎底和謎面很難相關聯到一起。這就使得像我這種《全網公敵2》、《山河旅探》幾乎全程未卡關的玩家,在進行《殺青》的遊玩時,是一步一小卡,兩步一大卡。
總體來說,《殺青》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恐怖解密遊戲,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在謎面上多下一些功夫,這樣體驗能夠更上一個臺階。